浅谈教师的课堂 教学心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的课堂教学心理

当前,我们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等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教师课堂教学心理的研究却很少。其实,教师课堂教学心理很重要。对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还是抱着消极应付的态度,是以乐观的情绪走上讲台,还是闷闷不乐地走上讲台,都会从不同角度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所以很有必要对教师课堂教学心理进行研究。

一、教师课堂教学心理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课堂教学心理表现,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兴趣,从而影响其教学风格的发挥,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影响教师对教学的组织,从而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发展,由此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理状态良好,一般来讲,其反应比较敏捷,讲课比较有条理,对教学内容的表述也比较清楚,这就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1.通过影响自己对教学的态度而影响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心理,比如具有期待学生成长,与学生平等相待心理,这种教师是负责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才对得起学生,从而努力地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假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便不知道教学的目的为何,不会向学生发出希望的信息,也不知道怎样做好工作,只是盲目地走上讲

台,宣读完知识便以为完成了任务,至于学生学得如何完全不问,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无聊的职业,那么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2.通过影响自己的教学兴趣而影响教学。良好的心理,会使教师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激发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动机,教学中便会产生积极性,便有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不具备良好的心理便认识不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兴趣便不会产生,就没有需要,没有动机。即使有时心血来潮而产生一丁点兴趣,那也很难持久。这样对待工作只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通过影响自己对教学的组织而影响教学。具有良好心理的教师都会极其认真地组织教学活动,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大胆、正确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因为他们心中早已有应对问题的心理准备。这样的教师也能认真地控制课堂气氛,使其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假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便会在课堂教学中缩手缩脚,不敢也不会抓纪律,课堂上一旦出现问题,便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听之任之。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正常心理

1.对学生期待的心理。教师对学生有期待的心理,对学生接受知识,对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怀有对学生期待的心理。有了这种心理,教师才会积极地去钻研教材,积极地去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

2.对学生负责的心理。这是一名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学生个性的塑造者,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些都离不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师对学生负责,不但要负责一阵子,而且要负责一辈子,要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学到做人的本领和做人的道德,学会生存。教师只有有了对学生负责的心理,才会去考虑用什么方法能向学生传授一辈子有用的知识,才会认真教学,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并且绝不半途而废。

3.乐观豁达的心理。乐观和豁达的心理,对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有乐观豁达心理的教师,往往有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所谓乐观,包含几个方面:一是乐观的表情,在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任何困难也难不倒,勇往直前的形象,这种形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乐观的语言,它铿锵有力,带点幽默诙谐,往往能渲染一种和谐的气氛,而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三是乐观的心理,表现在“我能上好这门课”“我的课备得比较好”“学生欢迎我的课”这些自我认同感上。有了这种心理,一方面能给自己鼓劲,另一方面能促使自己去钻研教材,发挥自己的个性风格。

4.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心理。教学过程是人互相交往的过程,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又有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处理好讲与练的关

系,更重要的,还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往往与学生的关系比较好。因为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没有提防心理,对老师的教诲容易接受。如果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交往,心理不相通,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对老师的话常抱怀疑态度,就会对学习不利。假如学生对老师抱着提防或戒备心理,问题会更严重,一旦学生关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门户,教学就没有意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