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消退的情况下,我国就业难问题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动力,其总量的增长、行业配置、整体素质的高低及利用是否合理,关系着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党在新世纪头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根据当前出现的“用工荒”为引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进行阐述。近几年来,在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城市就业产生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城市就业的概况的研究,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与联系。针对我国城乡就业矛盾的特殊性、紧迫性,提出一些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以及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解决城乡就业矛盾。

1.2研究意义

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将为当今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意义重大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关系“三农”问题和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安置农民工,尤其是对未能初中、高中毕业的新一代农民工安置问题的解决,不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修养、科技水平、道德法律知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之所必需,而且是继续为工业发展增强竞争力,为城市繁荣增加活力,为改革开放增添动力,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1.3 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第二章为理论综述,分别分析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推拉理论、托达罗模型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第三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从扩大宣传引导,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就业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实行平等就业制度;提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就业服务职能;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容纳农村劳动力的能量五方面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理论综述

2.1理论基础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推拉理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人口过剩,而耕地数量是有限的,加之生产技术简而很难有突破性进展,生产的产量在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基本是无法再增加的,所以每增加一个人所增加的产量几乎为零,即农业生产中的边际生产效率趋于零,有时甚至是负增长,那部分过剩的劳动力被称为“零值劳动人口”。正是由于大量的“零值劳动人口”的存在,才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造成城乡差距。在城市现代工工业体系中,各工业部门具有可再生性的生产资资料,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速度的提高可以超过人口的增长,即劳动边际生生产率高于农业部门的生产边际生产率,工资水水平也略高于农业生产部门,所以可以从农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劳动力。由于工业部门所支付的劳动力价价格只要比农业部门的收入略高,农业剩余劳劳动力就会选择到工业部门去工作,所以农村劳动力是廉价的,这样工业部门可以支付较少的劳动报酬,而把多于资本再投入到扩大在生产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民到工业部门,形成一个良性运行过程,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农转移,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这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唯一途径

2.1.1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的“二元结构”,在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便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直到剩余劳动力完全被城市吸收才停止,这时城市工资与农村工资相近,城乡差别消失,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的提出不仅对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是此后许多人口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2.1.2推拉理论

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1885 年和 1889 年,雷文斯坦先后在《地理杂志》和《皇家

统计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迁移的规律》,也就是提出了著名的“迁移七大定律”,从而开创性的开始了对人口流动的研究。他通过对英国和其它 20个国家国内迁移的细致研究,就迁移模式和距离、迁移流、迁移动机和迁移者特征等问题,5个明了和 2 个隐含的阐述与论证。他的人口迁移规律如下,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

2.1.3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认为,农业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与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两种现象并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距,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认为到城市可以获得比在农村更高的收入并且能够在城市中求得工作机会大,便会作出从农村往城市转移的决策。托达罗把城市的就业部门分为城市传统部门(非正规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正规部门),并认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找工作,要经过两个阶段,先进入非正规部门,然后才能进入正规部门。可以看出,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讨论了三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和城市非正规部门。这种三部门模型和在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中没有明确给出城市劳动力的工资保持不变的假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实际情况。

2.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获取信息及逐步适应现代化过程的才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可以扩展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机会,使其向更好的工作机会转移。对于投资主体,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政府和农村居民家庭两个投资主体进行,因此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可以由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状况来考查

2.2.1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定义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对教育、健康以及职业培训和迁移等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并认为人力资本的增量导致了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其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