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问题探究---绝对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问题的探究

所谓平移变换就是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就称为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简单的点P (x ,y )平移规律如下:

(1)将点P (x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P 1(x -a ,y )

(2)将点P (x ,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P 2(x+a ,y )

(3)将点P (x ,y )向下平移a 个单位,得到P 3(x ,y -a )

(4)将点P (x ,y )向上平移a 个单位,得到P 4(x ,y+a )反之也成立.

下面我们来探索直线的平移问题.

【引例1】探究一次函数l :y=32x 与1l :y=32x+2,2l :y=3

2x -2的关系. 【探究】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3

个函数的图象(如图1),观察这3个函数的图象:从位置上看,它们是3

条平行的直线.(这是因为它们的k 值相同);从数量上看,对于同一自变量

的取值(不妨取x=0即直线与y 轴的交点),可以看出直线1l 在直线l 的上方2个单位处,直线2l 在直线l 的下方2个单位处,因此,一次函数1l :y=32x+2的图象可以看作是由正比例函数l :y=3

2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2l :y=32x -2的图象可以看作是由正比例函数l :y=3

2x 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

【拓广】: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由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一条直线.

【应用】:例1、(08上海市)在图2中,将直线OA 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分析:观察图像发现直线OA 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设直线OA 的解析式为

y=kx ,又点A (2,4)在函数图像上,所以4=2 k 即 k=2,又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由直线OA 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故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引例2】探究一次函数l :y=32x 与1l :y=32(x+3),2l :y=3

2(x -3)的关系. 【探究】观察引例1与引例2中的3个函数的解析式,经过变形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是完全相同的,因而,画出3个函数的图象仍然是图1的情况.从位置上看,它们是3条平行的直线.(这是因为它们的k 值相同);从数量上看,对于同一因变量的取值

(不妨取y=0,即直线与x 轴的交点),可以看出直线1l 在直线l 的左方3个单位处,直线2l 在直线l 的右方3

个单位处,因此,一次函数1l :y=

32(x+3)的图象可以看作是由正比例函数l :y=3

2x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2l :y=32(x -3)的图象可以看作是由正比例函数l :y=32x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

【拓广】:一般地由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m (m>0)

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 (x+m )=kx+km ;沿x 轴向右平移m

(m>0)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 (x -m )=kx -km ;

综合上述归纳推广可以发现,直线上下平移时,影响的y 值的变化,直

线左右平移时影响x 值的变化.

【应用】:(08年武汉市)⑴点(0,1)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

是 ,直线21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

2l

x

是 ;

⑵直线21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 ;

⑶如图,已知点C 为直线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一点,直线21y x =+交y 轴于点A ,交x 轴于B ,将直线AB 沿射线OC

方向平移

分析:⑴点(0,1)向下平移2个单位,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去2,故为(0,-1).

根据上面拓广的规律直线21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应为21y x =+-2,即21y x =-;

⑵直线21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应为y=2(x-2)+1即23y x =-;

⑶解法1:点C 为直线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一点,

OC=C (3,3),将直线AB 沿射线OC 方

向平移相当于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根据拓广规律,解析式变为y=2(x-3)+1+3即y =;

解法2:点C 为直线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一点,

OC=C (3,3),将直线AB 沿射线OC 方向

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从而点A (0,1)平移到(3,4),设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 ,则有4=6+b 所以b=-2,所以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2x-2.

赏析一道函数图象探究题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图象是一种直观形象的交流语言,含有大量的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为考查同学们获取和应用图象信息的能力,函数图象探究题便成了近年来各地中考的新亮点,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信息,,正确地进行“形”和“数”的转换.现就08年中考有关一次函数图象探究题精选一例,浅析如下,供同学们鉴赏:

例(2008江苏南京)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h)x ,两车之间的距离.......

为(km)y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信息读取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

(2)请解释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

图象理解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

(5)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分析 (1)图中折线表示两车之间距离与慢车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折线中可以看出,当x =0,即两车即将出发时,y =900(km ),这说明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km ;

(2)当x =4,即慢车行驶4小时, y =0(km ),这说明两车之间的距离为0,即两车相遇;

(3)两车相遇后继续行驶,快车至乙地停止行驶(折线上为点C),慢车继续向甲地行驶,直至x =12,即慢车行驶了12小时到达甲地(折线上为点D).点D 的纵坐标为900(km ),这说明慢车12小时行驶的路程为900km ,从而可求得慢车的速度,再由两车4小时相遇,即4小时共走了900km ,则快车速度可求.

(4) 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要确定B 、C 两点的坐标,由图象可知,点B 的坐标为(4,0),点C 的横坐标为快车到达乙地的时间,由快车行驶路程÷快车行驶速度可得,而纵坐标则为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可由慢车行驶时间×慢车行驶速度求得,再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 慢车与第一列快车相遇30分钟后与第二列快车相遇,此时,慢车行驶的时间是4.5h .代入线段BC 所表示函数关系式,可以求得此时慢车与第一列快车之间的距离, 而这也正是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再由快车行驶速度,则可求得两列快车发车的间隔时间,从而问题可解.

解:(1)900;

(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

(3)由图象可知,慢车12h 行驶的路程为900k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