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出世入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释入世遁世出世观初探

时间::2012-07-06 栏目:莆田文化编辑:莆田文化网评论: 0 点击: 1067 次

本文标签:三一教门

儒道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几乎左右着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从儒道释不同的行为语言、奋斗目标和理论体系等方面可以探求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发现他们入世、遁世、出世的真正根源。正是入世、遁世、出世的三种人生境界以及他们的思想基础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一、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

(一)从行为语言上说,孔子其及门徒一生积极求官,力求等到统治者的重用。

孔子15岁立志于学,早年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显然不满足于做这样的小官,通过学习他发现自己有经世治国之才,到30岁时他的学问已达到较高的境界,孔子的主要思想也于这时基本形成,他创立了私学,开始授徒讲学。所以孔子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显然讲学并不是孔子的主要目的,学习也好讲学也好,孔子及其门徒一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求官做官。35岁前孔子在鲁国并没有得到重用,他的思想也没有被鲁国国王和贵族所接受,他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35岁时因鲁国内乱弃鲁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先委身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很快孔子就得到景公的欣赏,欲启用孔子,由于受到齐相晏婴的阻挠而作罢,不久返鲁。在孔子思想十分完善的知天命之年51岁时,出任鲁国司空、大司寇,后因鲁国君臣迷恋声色,难以施展自己的治世之才,又一次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目的还是入世为官,“终无所遇”。他的众多弟子,在孔子所生活的乱世得遇者亦鲜有之。从儒教创立之初儒家的行为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求学科考为官一直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宿命。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还有着两千年前的影子,号称天下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没能彻底脱离古代科举制度的窠臼。

(二)从儒家的人生理想上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是入世为官治理天下。

在《礼记.大学》中,儒家对自己的人生定位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儒家始终生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之中。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

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所以在儒家看来,一个人最高的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如果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就独善其身,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极力反对经商追求财富。所以孔子说“君子愈于义,小人愈于利”。儒家的人生理想从本质上说就是自古为官一条路,你别无选择!归隐只是一种无奈。

(三)从儒家的理论体系来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入世为官治理天下的学说。

从《论语》的体系设定上来看,学而第一,为政第二,非常明确地昭示:学习修身的目的就是为政,。而在《论语.先进》待坐中,孔子与“四子”设想、理想甚至是幻想的就是具体的为官之道。

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虽然有不同的说法,如“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也有说“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等等,但“孝-忠”则是儒家思想的主线,而“仁”则是这一主线的指导核心。无论你有多大的治世学问,哪怕满腹经纶,都是为家庭为统治者服务的,进一步说,“正心、修身、齐家”都是为治国平天下服务的,都是为尽忠而设,所以孔子教导他的弟子们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孝”有三层意思。孝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德行和功绩是具有时间积累作用的,所以“孝”就是服从厚重的德行。孝的第二层含义:孝就是要祭祖拜祖,也就是要永远缅怀死去的祖先,以他们的功德监督自己的德行。孝的第三层含义:就是儿子要听老子的话,要遵守老子的意志。因为老子比儿子年长,必然积累更多功德。曾子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孝”显然是在家里的要求,那么一个人走到社会上去怎么办呢?那就是“悌”和“忠”,然而贯穿始终的却是“仁”字。这里“悌”即“善兄弟也”,是尊重兄弟与长者的意思,也就是要重礼节、守规矩。

“忠”分两种,一种是绝对的忠,是对人的忠,也就是对上级、直至君主的忠。一种是相对的忠,是对事的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常讲的忠诚于某某事业。绝对的忠是不管你上面的人做得是对不是不对,我一味的忠实于你。相对的忠,是对事的,你做得对,我全力拥护,你做的不对,那我也不会一味顺从。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并行其道。可惜到了后来,忠的含义被扭曲,这种对事的忠越来越少,最后几不可闻,倒是对人的忠,绝对的忠,这种具有人身依附性质的忠,经过统治者的大力推崇,而大行其道,直至于:“生我之门死我户”,直到今天,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旗下,“忠”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不提的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大力弘扬的,应当是对事业的忠、对人民的忠,而不应过分渲染对个人的忠,对上级的忠,对领导的忠,尽管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所需要的。

其实,儒家所讲的忠到孟子那里是一种双向忠诚,“上思利民,忠也”,但可惜的是这一思想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而被亲民、爱民、怜民、利民等所掩盖,而一方官吏却变成了人民的“父母官”,帝王变成了“天子”、“人主”,这与亚圣的理想已谬之千里。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提出要为“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