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关于郑渊洁儿童文学作品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关于郑渊洁儿童文学作品研究综述

汉语言文学092班赵泽爽

5000209227

摘要:“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童文学创作在中国可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研究中国儿童文学的学者也逐渐将目光投射在他及他的作品上。郑渊洁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创作童话,至今已发表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童话、《十二生肖》系列童话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本文主要从郑渊洁的创作主旨和特色、其教育理念及其童话转型与同其他作品的的比较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郑渊洁童话创作特色教育理念转型

正文: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这部长篇童话小说在中国大陆几乎家喻户晓,而它的作者正是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郑渊洁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创作童话,至今已发表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童话、《十二生肖》系列童话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也都是极具趣味也不乏哲理的故事,深得儿童甚至成年人的喜爱。他所创办的《童话大王》月刊至今畅销。

(一)郑渊洁童话作品的变形形象与创作特色

从童话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超人体、常人体和拟人体童话三类,其中拟人体童话是当中最常见的形式。拟人体童话无非是将鸟兽等生物作为故事的主体,使他们能像人一样说话、行动,具有人的思维,也拥有人的性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童话中的变形形象。

何军的《郑渊洁童话中动物世界》①就是对郑渊洁童话中的动物形象进行了深度解析。与其他的童话作品不同,郑渊洁塑造的动物形象,“抛弃了以往儿童文学作家人物塑造方面生硬、概念化的倾向,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从当代少年儿童以及生活于其间的成人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

现实生活当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作为反面形象,一直都是丑恶、肮脏的代名词,属于“害物”。而郑渊洁一反常规地颠覆了人们观念中老鼠的形象。如《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中的主人公舒克和贝塔,就是正义的化身。而在这部作品中,人类的好朋友——猫却成了反面形象。善良勇敢的小老鼠与天敌猫斗智斗勇。他突破了人们往常的“爱憎”,用丰富的想象和奇异的幻想打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物世界。

王欣、马轶男的文章《试论郑渊洁童话幻想中的变形形象》②认为,郑渊洁通过对现实世界形象的变形塑造,一方面体现其教育观点,另一方面体现其批判现实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表明了其处世态度。郑渊洁关注家庭式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也重视学校的教育制度。他批判虚伪、势利、贪婪、自私,如《鲍尔历险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郑渊洁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批判,而他的人生阅历、处世态度等在他的长篇小说《舒克贝塔历险记》里有充分地展现。

张芳馨的《郑渊洁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创作个性》③一文中,谈到了郑渊洁的儿童文学观。他“在前人的儿童文学观实现了从‘缩小的成人’到‘儿童本位’这一巨大跨越之后,郑渊洁的童话创作基于‘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却又不止于‘儿童本位’,而实现了更进一

步的超越。”又从‘顽童母题’、幽默风格、鼓励的方法、奇特的想象、‘成人话’问题、社会问题这几方面来论述他独特的创作特点。

张利平在《审美理想的融合与升华——论郑渊洁的童话创作》④中谈到,郑渊洁是“热闹型童话”的代表作家,“其创造的突出特点在于重视儿童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并将二者各自的审美理想、审美愿望在作品中融汇、升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文章从儿童审美理想的满足、作者审美理想的实现以及融合过程中审美特征的形成三方面分析了郑渊洁童话创作的突出特点。另外,“与上述特征相联系,郑渊洁童话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审美心理方面确立了“释放”(宣泄)的概念。““他让当代少年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却通过阅读郑渊洁童话得到了实现,他们在生活中郁积的情感也由此得到了最好的疏导和释放。”

金荣在《郑渊洁童话作品特点及其教育价值》⑤中谈到郑渊洁童话作品的作品特点,认为郑渊洁的童话具有现实性与叛逆性相结合、哲理性与思考性相融合及寓教于乐等特点。张辉的《简析郑渊洁儿童文学创作特色》⑥更是系统的阐述了郑渊洁作品的创作风格及特色。他认为郑渊洁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思想和风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色。一是“打破拘束,不畏世俗,追求善良与本真的新型儿童文学”,“他经常在作品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讨厌学校,讨厌呆板填鸭教育之类的话,这些话由于其真实而魅力四射。”二是“对所谓‘差生’正名,实质上是对儿童天性的呼唤”。“他突破了传统具有说教特点的表达社会道德的儿童文学模式,并与之形成了一种比较”。三是“注重儿童个性发展,鼓励他们找到自我,重现自我‘扶植儿童个性’”。

(二)郑渊洁创作的教育功能与童话精神

王翎的《“教育大王”郑渊洁》⑦提到,“素有‘童话大王’之称的郑渊洁,其实是一位被人遗忘了的‘教育大王’。作为‘童话大王’,他有自己的期刊、网站和书籍。而作为‘教育大王’,他也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思维方式、慈善方式和干预社会的方式。20多年来,他已经影响了上亿孩童的心灵,现在,他更积极地影响成人社会”。

的确如此。金荣的《郑渊洁童话作品特点及其教育价值》也提到了其教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儿童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的勇气”,“培养儿童勇敢、正直、善良的品质”、“关心‘落后生’,为所谓的‘落后生’正名,呼唤儿童的天性”这几点。郑渊洁的童话教育价值寓于作品之中,他“带给儿童的是一片自由欢畅的天地,带给教育者的,是深思,是启迪。”

郑渊洁曾经说过:“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如果很高兴很感兴趣,知识就进入孩子的血液,会获益终身;如果获得知识的过程很痛苦,知识就进入孩子的尿液,很快排泄出去。”可见他对于儿童的兴趣的重视。

吕静文《寓教于乐——郑渊洁童话的教育功能》⑧也总结了其童话的教育功能。“想象中认知自我、培养创造性思维”。高尔基曾经说过,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着,幻想着更美好的。”郑渊洁的童话引导儿童仔细观察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抛弃了种种限制与压力,在幻想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寓教于乐,游戏中学会做人”“孩子们在阅读时受到作品中审美理想的感染,于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情感上的升华,领悟做人的真谛”。“对后进生的关怀和正名”,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孩子们,关注着孩子们,牵挂着孩子们。他的愿望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平等的对待,即使是后进生,也拥有享受快乐和自由幻想的权利。

何军的观点与吕静文不谋而合。他的《郑渊洁童话中动物世界》中谈到。童话必定“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少年儿童欣赏了这类童话作品,便会从那些‘好’或者‘坏’的动物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