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婴儿是0到3岁的儿童的,这一时期,由于动作、语言迅速发展、婴儿心理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初步的思维形式,具备了人特有的自我意识萌芽,但心理活动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下面我们从三个阶段介绍婴儿发展的年龄特征。这个三个阶段分别是0-6个月、6-12个月、1-3岁。

我们已经观看视频“生命的孕育”,了解到生命个体开始于受精卵。这个承载父母遗传物质的细胞,因为母体的营养供给与保护,实现了从胚种到胎儿的发展变化,并在270天左右将结束母体的寄居生活、来到人世。

婴儿出生后,头30天被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为了适应与母体大不相同的新环境,必须建立各种心理活动,以实现他们的维持生存和发展。那出生前,胎儿是如何在母体中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的说,就是胎儿是如何摄取营养、排泄废物、吸取氧气?找同学回答一下。也就是说,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通过脐带排泄废物,通过脐带吸收氧气。这一切维持生命的活动,胎儿都要借助母亲来完成。而新生儿,与母体分离,必须能够自己吃、消化和排泄;然后是自己呼吸空气。总之,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新生儿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那么新生儿如何适应外界环境呢?首先,新生儿要借助各种无条件反射来维持生存,在此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实现发展。

我们先了解一下无条件反射。不用学习、天生就能对某些刺激进行反应。而引起反射的刺激,叫无条件刺激物。比如,当食物放进口中,就会有唾液分泌。我们生来就能对放在嘴里的食物,进行分泌唾液的反应。这就是一种无条件反射。我们看看新生儿所具备无条件反射。

有刺激物触碰婴儿的嘴边,婴儿会把头转向刺激物—这是一种定向反射,这种能力使得婴儿可以找到嘴边的食物。当母亲喂奶时,婴儿可以找到奶头,并进行吸吮反射,随后作吞咽反射。这连续的反射活动,使婴儿为可以获取营养。如果环境中的强光刺激眼睛,或者用手指触摸婴儿的眼睫毛,新生儿会有眨眼反应。当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吃的奶水过多,会使他们出现呕吐现象。这里的眨眼和呕吐,是儿童自我保护的无条件防御反射。

以上这些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是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新生儿还具备一些与个体生存无关的无条件反射。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行走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在出生后一年就消失了。

无条件反射可以使个体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却不能使机体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发展,主动的适应环境,个体需要建立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后天学会的反射。引起这种反射的刺激是为条件刺激。例如谈虎色变这个成语。我们知道老虎的凶残,不用亲眼见到,只要听到有关虎事情,我们就会有害怕的感触。当我们看到水煮鱼,闻到它的香味后,我们会有分泌唾液的反应。这里老虎和香味,是条件刺激,我们学会对他们进行反应。也就是说条件刺激的形成,是在条件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暂时神经联系。说是暂时,是因为条件反射只有在强化时,才能巩固,否则将消失。如果我们长时间不吃水煮鱼,渐渐忘了它的味道。当再次闻到香味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形成对它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有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依据自己的实验提出的概念。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人的一切活动方式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的,当新生儿学会条件反射后,意味着,人的心理现象开始发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以上介绍的是新生儿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新生儿的原始感觉、以及有哪些变化。刚出生的婴儿,已经具备了触觉,味觉等。比如放在嘴边的手指引起的触觉,能辨别酸甜苦咸。此外,随着月龄的变化,这些原始感觉会与动作协同发展。比如,听到被拖长的声音,婴儿会停止一切活动倾听,知道声音停止。

总之,婴儿因为适应环境,心理迅速发展。到6-12个月有了新的发展特点。

满月后,婴儿的能力快速提升,但因为不能坐,不能爬,活动范围和视野范围都受到限制。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身体的简单活动与视觉、听觉的协同合作,探索环境,主要体现在手眼协调的发展。

满月的儿童视觉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个眼球可以集中到一点;(2)注视时间加长;(3)注视距离增加;(4)追视。并且伴随着相应的躯体动作:比如,一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抬头跟踪移动物体,可以盯着妈妈看。到三个月大的时候,头可以随视线转动,寻找试听来源。第四个月,能够翻身的婴儿,可用双手支起身体,这样就可以看到4、7米远的物体。与视觉协同发展的听觉,此阶段也有较快变化;比如1-2个月的婴儿喜欢听有节律的声音,如妈妈的心跳声。等到3个月的时候,可以寻找声音的来源,以及听到妈妈讲话便停止哭闹等等。这些能力都展示了满月后婴儿的快速发展,但对于探索周围环境所需的能力,视听觉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手动作的参与,能够形成手眼协调,能够抓到看见的东西,它的意义在于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的发展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到2个月的无意抚摸阶段。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于手无意碰到的东西会抚摸,这种摸没有目的,也没有方向。比如会用自己的手摸另一只手。

手眼协调的第二阶段是3到4个月的无意抓握:此时的婴儿可以把握在手里的玩具弄出声音,抓住被角往嘴里送。这些是典型的抓握动作。但还没有眼睛的参与。

第三阶段,是手眼开始共同协作的开始,但手还没达到准确抓住眼前物体的能力。通常婴儿的手是在物体周围打转。

而4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看到什么抓什么了,比如婴儿手里有一个东西,当看到其他东西,会去拿其他东西。第四阶段手眼协调能力形成。

婴儿的感知不止于此,他们可以分辨熟悉人和不熟悉的声音,并对不熟悉的人采取躲避的态度。这种认生能力体现了感知觉的发展更完善。并为婴儿与养育者建立联系,提供了条件。

经过半年的发展,新生儿具备了一定活动能力,但活动范围还是有限。在6到12个月的发展中,出现了坐,爬、站、走以及双手拿东西的动作,这使婴儿可以独立活动,减少对成人的依赖。

具体看看这些动作发展的表现。

7月的时候,婴儿可以自己坐稳;不会爬,但可只能用上肢和腹部匍行;站立的时候要双手扶着东西;手的动作表现在可运用物体。如用一个物体敲打另一个物体。

8月的婴儿不仅可以爬,还能坐起躺下,可用两只手拿东西。

9个的时候,爬行动作更加复杂,可以前后爬行。手的动作更加熟练、有目的性。可以将玩具从抽屉中取出。

10个月的时候,可以扶东西站的很稳。手动作的精细程度提高,可手指对捏。

12个月的时候,自己可以站立。

这些动作的发展遵循动作发展的4种规律;

一是从整体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例如手的动作,最初看见物体是一把抓,不会用手指,到后来用食指拇指准确的对捏拿物体。

第二个规律是,从上到下。先是抬头,然后是坐,爬,站、走。这与婴儿肌肉发展的顺序有关。

第三个规律是,大动作到小动作。比如先发展用胳膊,腿的动作,爬,站。然后是精细的手指动作。

第四个规律是,从无意到有意。比如无意抚摸。无意抓握。然后是能够对给予不喜欢的东西,用手推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