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膀胱容量测定规范

安全膀胱容量测定规范
安全膀胱容量测定规范

下尿路功能评定流程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全面而详细地采集相关病史,特别注意比较既往和目前的尿路、肠道、性功能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1)现病史:病人平时如何排空膀胱(方式、频率、排尿量)

是否能够自主排空膀胱及其频率,尿失禁的频率和处理方式

尿液的量、颜色、气味等

是否使用辅助具

是否使用泌尿系统相关的药物

近期是否有新发症状或已有症状改变(如新发尿失禁、新发尿潴留、发热、

排尿的规律变化、痉挛的变化等)尽早发现感染、神经损伤程度的改变2)既往史、家族史:是否进行过泌尿外科处理

是否有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相关病史或家族史。

3)全身体格检查:皮肤、血压、腹壁紧张度,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外生殖器,前

列腺、直肠等。

4)神经系统检查:AISA分级、肌张力、骶部运动(肛门括约肌或盆底肌的自主收缩),骶部感觉和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球海绵体反射、踝反射和肛门

反射)。

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尿液检查:尿液采集通过自行解出、导尿管或膀胱穿刺等方法留取新鲜中段尿。

主要检查性状、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等,必要时做抗生素药敏试验。

2)血液检查:血沉、血细胞计数、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PSA 3)长期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4)上尿路和下尿路B超、X线、CT和MRI检查。

三、专科特殊检查:

简易水柱法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ystometry)(图1):原理是向膀胱内注入液体模拟储尿过程,通过压力测定装置反应膀胱内压力变化。它的结果可以初步反映下尿路的功能状态,为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提供非常有意义的依据。

测量步骤:

①知病人和家属测量目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签署

知情同意书。

②测量前2小时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

并憋尿。测量前病人需先自行清洁会阴部。

③准备材料:

④安装装置

ⅰ、在生理盐水瓶外标记刻度,以便记录注入膀胱的液体量;

ⅱ、将刻度版悬挂在输液架上,调整高度使刻度0cm与膀胱水平平齐;

ⅲ、将中空的塑料管平行于刻度标尺固定于刻度板上,远端与三通管连接;

ⅳ、将标记好的生理盐水挂在输液架上,自然下垂(否则不能准确读出液体量),连接输液器,排空空气,调节滴速(约10-20ml/分),调节完毕后远端连接关闭的三通管,记录此时瓶内剩余的液体量;

ⅴ、治疗床上铺防水中单;

病人准备,平卧于检查床上,嘱其放松,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主动向医务人员汇报任何不适、疼痛、尿意等感觉;

⑤具体测定过程:

ⅰ、排空膀胱:如果病人能够自主排尿,先嘱其自主排尿,观察其排尿方式,尿线粗细,排尿时间,记录排尿量,然后进行无菌导尿术,记录残余尿量;如果病人不能自主排尿,则直接进行无菌导尿术,记录膀胱内尿量。导尿时留取中段尿液检查尿常规。

ⅱ、向导尿管球囊内注入液体固定导尿管;如果没有条件使用球囊导尿管,可以在会阴部用胶带将导尿管固定于皮肤上;

ⅲ、将导尿管与三通管连接;

ⅳ、打开三通管的全部通道,检查是否连接完好,可嘱病人咳嗽查看测量管的水柱是否上升;

ⅴ、开始计时,每分钟末记录此时的膀胱内压力数值和注入生理盐水量,记录整个过程中病人的任何膀胱内感觉,并关注尿道口是否有漏尿和漏尿量;

ⅵ、当病人有强烈尿意和疼痛时停止注水;当膀胱内压力迅速上升时减慢滴速或停止注水,并在记录纸上标记调整后的滴速或停止注水的时间,并记录此后的压力变化。压力下降平稳后可继续注水;

ⅶ、在测压过程中可以尝试让病人在放松的情况下变换成最常用的体位,观察膀胱内压力的变化;

ⅷ、当压力持续高于40cmH2O时或注入已超过500ml时可结束注水;

ⅸ、将导尿管从三通管上取下,将膀胱内的液体导出,记录液体量;

ⅹ、将球囊中的液体抽出,拔除导尿管,清洁会阴部;

xi、拆除测量装置,分类处置医疗废物;

⑥测定结束后2小时再次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一次;测试结束三天后复查中段尿液。

⑦分析膀胱压力容积曲线。

正常人的膀胱压力容积测定结果为:

i. 无残余尿;

ii. 充盈期膀胱内压维持在15cmH2O以下,顺应性良好;

iii. 没有无抑制性收缩;

iv. 膀胱充盈过程中,最初出现排尿感觉时容量为100-200ml(总容量40%时),有尿意时容量为300-375ml(总容量75%时),强烈排尿欲望400-500ml(总容量100%时);

v. 膀胱总容量400-500ml;

vi.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识控制。

注:膀胱安全容量指膀胱内压力达到40cmH2O时的有效容量。输尿管向膀胱输送尿液可以抵抗的最大压力为40cmH2O。超过此值时,尿液从上尿路向膀胱的排泄将出现障碍。

妇科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流程及质量标准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流程及质量标准

注意事项: 1、灌注的速度会影响测定的结果,最好用输液泵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膀胱。一般采用20ml-30ml/min作为常规灌注速度,但膀胱过度活跃时点滴的速度小于10ml∕min。如果水柱上升速度很快,此时不一定要停止测定,可以先减慢滴速,再做观察。 2、操作前、中、后都要测量血压。 3、在测定前、中、后嘱患者咳嗽,以测试各管道是否通畅,水柱波动是否灵敏。相关概念:

1.正常的膀胱感觉:如果估计一个正常人的膀胱容量为400ml,在灌注液体量达100-150ml 时出现初始排尿感,200ml出现正常的排尿感,300ml时会出现强烈的排尿感。 2.异常的膀胱感觉:膀胱感觉增高(100ml时就出现初始排尿感)、膀胱感觉减退(强烈的排尿感出现延迟)、膀胱感觉缺乏(在膀胱充盈的过程中无任何感觉)。 3.逼尿肌活动性 3.1正常:在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稳定、不出现无抑制性逼尿肌收缩。 3.2逼尿肌过度活跃: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出现的自主或诱发性的逼尿肌收缩导致的膀胱内压力升高,多为非神经因素所致。 3.3逼尿肌反射亢进:由于神经控制机制的异常所致的逼尿肌过度活跃。膀胱内压力变化较大,表现为压力曲线为波浪状。 4.膀胱的顺应性 4.1高顺应性膀胱: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压力始终保持低水平,达到正常膀胱容量时压力仍然不升高。且膀胱容量高于正常膀胱容量(一般大于500ml)。 4.2低顺应性膀胱: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膀胱压力明显升高,且膀胱容量低于正常的膀胱容量(一般小于200ml)。 5 膀胱安全压力与安全容量 膀胱在充盈期压力应小于40cmH2O,而在排尿期的压力应小于60cmH2O,此压力称为安全压力,只有在安全压力下贮尿和排尿上尿路的功能才能得到保护。正常人在充盈期的压力为10-15cmH2O。在安全压力下的膀胱容量才是安全容量 评定内容:1.残余尿量:嘱患者自解小便,同时辅以膀胱刺激至不能解出为止,此后立即导出的尿量即为“残余尿量”。2.膀胱容量:压力达40CMH2O时,行第2次导尿,导出的液体量即为膀胱容量,膀胱容量包括注入的氯化钠注射液量加第1次导尿后膀胱内尿液生成量。注入量>500ML而压力<40CM H2O为“大膀胱”;压力达到或<40CM H2O而注入量<300ML时为“小膀胱”;注入量在300ML-500ML时压力达40CM H2O为正常膀胱容量。 膀胱容量测定的意义在于区分膀胱属于何种类型。大膀胱与膀胱括约肌过紧、逼尿肌无力而患者又无意识及时排尿、尿液过多潴留,导致膀胱长期过度扩张所致;小膀胱与膀胱痉挛或与长期留置尿管而又不定时夹管、导致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或尿液过少潴留,膀胱得不到充盈所致。在制定间歇清洁导尿计划前进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对设定间歇清洁导

不同年龄段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的比较

不同年龄段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的比较 摘要:目的:应用B型超声技术测量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不同年龄段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探讨健常成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膀胱残余尿量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29岁年龄段男19人、女19人,30~39岁年龄段男29人、女33人,40~49岁年龄段男22人、女30人,50~60岁年龄段男10人、女15人,经腹部B超扫查,测量排尿后膀胱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运用临床常用公式:V=0.5d1〃d2〃d3,计算膀胱残余尿量。结果:1.各同年龄组男、女膀胱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1)。2.女性各年龄组间膀胱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1)。3.男20~29岁年龄组和男30~39岁年龄组与男50~60岁年龄组膀胱残余尿量有显著差异(P<0.01),男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同年龄段男女排尿姿势不同,解剖不同不会引起膀胱残余尿量差异。不同年龄段内男性膀胱残余尿量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年龄段内女性膀胱残余尿量多少与年龄的增大无关系。 关键词:健常成人膀胱残余尿量 B型超声 Comparison of the Bladder Post V oid Residual between Healthy Adul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bstract: Objective: apply B-ultrasound to measure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so a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between healthy adult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to make an approach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of healthy adults of different sexes and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Methods: choose 19 men and 19 women from the 20y-29y age group; choose 29 men and 33 women from the 30y-39y age group; choose 22 men and 30 women from the 40y-49y age group; choose 10 men and 15 women from the 50y-60y age group, and all of the subjects are selected at random. Apply abdominal B-ultrasound for scanning and inspection, measure the up-down, left-right and front-back diameters of the bladder respectively after emiction; derive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by the use of the major clinical formula: V=0.5d1·d2·d3. Results:1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between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groups of the same age(P>0.01); 2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ose different female age group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P>0.01)l;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20y-29y male group, the 30y-39y male group and the 50y-60y male group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P<0.01); we se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other male age groups. Conclusion:Different urinating postures of male or female subjects from the same age group as well as theor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ology and structure anatomy would not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the bladder post void residual.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症状诊断(特选借鉴)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症状描述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病人排尿困难,随着梗阻加重,膀胱内尿液在每次排尿时不能完全排空,残留在膀胱内,这些残留在膀胱内的尿称为“残余尿”。残余尿的出现及其量反映了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在诊断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残余尿的测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其测定方法有三:经腹B超测定法、导尿法和静脉尿路造影法。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症状起因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随年龄引起的激素改变有关。前列腺尿道周围区域内出现的多发性纤维腺瘤样结节可能源自尿道周围腺体,而不是发生在真正的纤维肌性前列腺(外科包膜),后者被不断生长的结节挤到一旁。增生可累及前列腺侧壁(侧叶增生)或膀胱颈下缘组织(中叶增生)。组织学上该组织是腺体,间有不同比例的纤维基质。 当前列腺部的尿道管腔受损时,尿液流出逐渐受阻,同时有膀胱逼尿肌肥大,小梁形成,小房形成和憩室。膀胱排空不完全引起尿淤积,易发生感染,膀胱和上尿路有继发性炎症变化。尿淤积易形成结石。长期梗阻,即使是不完全性梗阻,亦能引起肾盂积水并损害肾功能。来源资料:《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第22期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症状诊断/鉴别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临床表现是夜尿增多,尿频,夜间更为明显。尿频的原因,早期是因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着病情发展,梗阻加重,残余尿量增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尿频逐渐加重。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的鉴别诊断如下: 膀胱容量的减少:膀胱容量是指有尿意、急欲排尿时的膀胱内尿液的量。正常情况下,一次排出的尿量即为膀胱容量。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能排出的残余尿量。有残余尿时,排出的尿量不等于膀胱容量。此时,膀胱容量=一次排出尿量十残余尿量。正常膀胱的容量约400m1左右。膀胱炎症时,膀胱容量在200m1以下。结核性膀胱的容量可小至10m1。 膀胱排空不全:正常成年男性的膀胱涨满时,容积约为250毫升;女性则约为300毫升;排尿后余尿则应在10% 以下。若排尿功能异常,以致余尿过多,甚至完全无法排尿,则为尿潴留。依症状发生之缓急,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尿潴留。有排尿不尽的症状。前列腺增生症,

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1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 术后尿潴留的病因主要是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手术 损伤神经,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以及患者 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Barone6研究发现,良性肛肠肿瘤患者手 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病因,是因为膀胱出口阻塞而不是膀胱收缩功能不全。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随着年龄、手术、麻醉、液体输入量、药物、有无 尿道功能障碍史等情况的差异而不同。 1.1年龄因素 年龄越大,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几率越高,尿潴留的时间越长7,大于 60岁能明显增加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几率4。 1.2手术因素 随着手术类型的不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在0%~44%不等,以肛肠、疝气手术发生率高,手术时间越长,如长于120min,术后越容易发生尿潴留 1-4。肛肠手术或骨盆手术后,膀胱括约肌因邻近伤口疼痛而发生痉挛, 或骶神经有所损伤而使排尿功能发生障碍。 1.3麻醉因素 腰麻、硬膜外麻醉后,麻醉药品对会阴部盆腔神经都有麻醉作用,阻断 了排尿反射。麻醉越深,时间越长,尿潴留的可能性就越大7。 1.4液体输入量 在椎管麻醉下行良性肛肠病手术的患者,限制手术过程中的液体输入量,小于1000ml可减少术后尿潴留,如大于1000ml,则术后尿潴留的发 生明显增加7。 1.5药物因素

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增加术后尿潴留,而术前使用镇痛药和抗炎药能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术后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会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2。术后使用自控镇痛也常发生尿潴留8。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吗啡,在麻醉的基础上增强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神经反射,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从而增加了尿潴留的发生。 1.6尿道功能障碍史 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病史与尿潴留密切相关2。有尿潴留病史也是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9。 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 2.1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留置尿管拔出后,18.5%的患者发生尿潴留10。主要是因为留置尿管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呈空虚状态,可引起膀胱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选择尿管不合适或操作不仔细也会损伤尿道黏膜,或尿管刺激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预防拔管后尿潴留,关键是要尽量缩短置管时间,在置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 2.1.1置管时间 术后留置尿管24h是妇科手术的常规。Dunn等11将25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手术后即刻拔尿管或手术后第1天拔尿管,结果两组的重插尿管率无明显差异。Jolley12也通过小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了妇科手术后间断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对尿管非常敏感,尽早拔除尿管有利于患者休息和活动,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尿潴留。早期拔管能够减少对尿道长时间的刺激,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而留置尿管会导致尿路感染和尿培养高阳性率13。所以,如果术中没有邻近器官的损伤,应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 2.1.2排尿试验

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

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 残余尿量顾名思义就是剩下的尿的数量,那么尿怎么还会有残余那么一说呢,看来不懂医学的我们有好多知识我们不清楚呢。残余尿量的多少也能测出一个人是否患有前列腺等疾病,原来虽然是小小的尿量测定也能关乎人的身体健康,那么具体的残余尿量测定方法是什么呢?我们看下面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排尿后仍残留在膀胱内的尿液称为“残余尿”。残余尿测定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也是评 价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通过测定残余尿,可以帮助了解尿道梗阻的程度及疾病治疗转归,为是否手术提供依据。 残余尿量测定的方法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通过导尿的方法测定残余尿。此外,在进行全套尿流动力学测试时,亦可对残余尿量进行测试。直接测定残余尿量前须经严格的尿道口周围黏膜及皮肤的消毒及对导尿管和 术者接触的物品表面消毒,保证无菌状态下进行,以免在插管时造成感染。此法测定较为准确。

间接测定法:通过影像学(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进行测定。此方法无损伤,避免了插管测定可能引起的感染,且易于多次重复,但残余尿量少时,结果不够准确。 残余尿量是反应下尿路梗阻的程度和膀胱逼尿肌功能的重 要方法,也是确定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测定残余尿量,对于动态观察下尿路梗阻的进展有一定价值。正常人无残余尿,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梗阻时,残余尿量可达数百毫升。若残余尿量过多,应留置尿管持续引流,以利于控制感染及改善肾功能,保护膀胱逼尿肌功能。 看了以上测定方法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呢,尿量测定是测定膀胱里拍完尿以后残余的尿量,原来我们正常排尿以后膀胱里还会有残余。这就像我们的水龙头,快没有水的时候压力不够的情况下还会有一部分水残留在水管里一样,它的多少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否所以不容忽视也。好了就介绍到这里,祝身体健康!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4. 肝动脉峰值速度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三.门静脉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径)1.0~1.2cm,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四.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五.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4. 脾的宽度:围5~7cm

种常见疾病入出院标准

外科(8种) 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入院标准】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症者择期住院手术。【出院标准】 一、甲状腺肿瘤肿块消失,体温、呼吸正常。 二、伤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 【入院标准】 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最大尿流率小于10m1/s,有急性尿潴留史,规范用药后无效,需手术者住院治疗。 【出院标准】 一、体温正常、二便基本正常,能下床活动。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B超检查前列腺已切除或部分切除。血、尿常规正常。 腹股沟疝 【入院标准】 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嵌顿和绞窄性疝立即住院,诊断为肠梗阻者按肠梗阻治疗。 【出院标准】 一、能下床活动,体温、大便正常。 二、疝囊消失,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急、慢性阑尾炎 【入院标准】 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立即住院治疗。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可择期手术。 【出院标准】 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常规正常。 肠梗阻 【入院标准】 根据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腹部膨隆,有肠型、肠蠕动波等,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肠管充气扩张,有固定的气液平面,梗阻以下肠内无气体。明确诊断即可住院。 【出院标准】 一、能下床活动,体温、饮食及大便正常。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血、粪常规正常。 输尿管结石 【入院标准】 一、症状:活动后腹部或腰部绞痛,剧烈,伴恶心、呕吐。 二、体征:肾区或输尿管叩击痛。 三、B超检查支持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诊断,尿常规有红细胞。 【出院标准】 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二、B超显示结石消失,输尿管无扩张、积水,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

妇科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流程及质量标准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流程及质量标准 项目护理流程质量标 准 分 值 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①病情、年龄、诊断、手 术方式、手术部位;②意识状态及合作 程度,膀胱充盈感知能力;③血压、心 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④未服口 服镇静剂和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⑤尿管 及尿袋在位情况,外阴部皮肤;⑥尿常 规结果(白细胞++以上并有红细胞时需 谨慎使用)⑦患者有无禁忌症(膀胱内 感染伴全身症状、有出血倾向、有自主 神经过反射、尿道狭窄) 患者评估全 面 10 2.告知患者:容量和压力测定目的、方 法、指导其配合 患者知晓 5 3.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符合要 求 2 4.备齐用物:可调式输液架一个;测压 标尺一个,二付带有三通管的膀胱冲洗 器(其中一副皮条固定在100cm长的标 尺上作为测压器,另一副做输液器); 500ml的生理盐水一瓶;带有刻度的量杯 (或有刻度的尿壶);无菌导尿包一个; 12或14号的无菌尿管一根(气囊导尿管 不要向气囊管里注水以免影响测压结 果)。 用物齐全 2 1.将500ml的生理盐水瓶加温至37℃温度适宜 2 2.插上输液皮条进行排气悬挂在输液架 一侧 高度合适 2 3.测压器的标尺挂在另一侧,将一副膀 胱冲洗器皮条作为测压管垂直固定于测 压标尺旁,避免迂曲 操作符合要 求 4 4.将测压管下端的三通管一端与输注生 理盐水的皮条相连接 连接正确 5 5.患者尽可能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或 坐位 操作符合要 求,患者安 全 5

操作过程6.打开无菌导尿包插入无菌导尿管按无菌要求 操作 5 7.固定导尿管,排空膀胱内的尿液,记 录导尿量(残余尿量) 妥善固定, 记录符合要 求 5 8.将导尿管的开口与测压器上三通管另 一端相连,确认各管道连接通畅 连接符合要 求 5 9.调节输液架使测量器的零点(先少量 灌入部分生理盐水以调零)与患者的耻 骨联合上缘平齐 操作正确 5 10.打开输液调节器以20ml-30ml/min 的速度向膀胱内灌入生理盐水 速度合适 4 11.观察每进入一定的容量,测压管中的 水柱波动(以cmH2O代表压力的变化) 操作正确 3 12.操作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最 初排尿感、正常排尿感、强烈排尿感、 急迫排尿感、疼痛等,并对应容量进行 记录 记录符合要 求 5 13. 记录容量改变对应的压力改变(每 进入50ml液体量对应水柱波动的数值) 记录正确 5 14. 当测压管上的水柱升至40cmH2O以 上或尿道口有漏尿时,停止测定 操作符合要 求 4 15.安置好患者 3 16.撤除测定装置,引流排空膀胱,拔出 导尿管,记录液体量并进行分析 记录分析准 确 4 操作后1. 洗手、观察、记录符合要求 5 2. 关注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关注到位 4 评价1.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患者安全 2 2.护士操作熟练,记录正确熟练掌握 2 3.患者能正确配合患者配合 2 注意事项: 1、灌注的速度会影响测定的结果,最好用输液泵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膀胱。一般采用 20ml-30ml/min作为常规灌注速度,但膀胱过度活跃时点滴的速度小于10ml∕min。如果水柱上升速度很快,此时不一定要停止测定,可以先减慢滴速,再做观察。 2、操作前、中、后都要测量血压。 3、在测定前、中、后嘱患者咳嗽,以测试各管道是否通畅,水柱波动是否灵敏。

膀胱疾病超声检查方法

膀胱疾病超声检查方法 发表时间:2010-10-29T14:40:26.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周立平曲玉梅[导读] 超声检查简便、灵活、无创伤性,较之膀胱镜检查有一定的优势。 周立平曲玉梅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111-02 【摘要】超声检查简便、灵活、无创伤性,较之膀胱镜检查有一定的优势。超声检查不仅可观察到肿块的数目、大小、位置、内部回声、血流分级、分期及与膀胱壁的关系,同时还可观察到肿块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和对周边脏器的转移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临床拟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对预后的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膀胱疾病超声检查检查方法 (一)仪器用于检查膀胱的超声探头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经腹壁检查探头探头频率为3.5~5 M H z。最多应用的是凸阵探头,为经腹壁超声检查膀胱的最佳选择。此前较多应用的为线阵式探头,其次为扇形探头。目前这两种探头仅在缺乏凸阵式探头时方才使用。 2.经腔内检查探头探头频率5~10 M H z。有经直肠线阵式纵断面扫查或扇形横断面扫查探头,还有经直肠双平面扫查探头。此外,尚有经尿道插入膀胱环形扫查的经尿道探头。经直肠纵断面显像对膀胱颈部、三角区和后尿道病变的图像显示较清楚,但对膀胱侧壁和顶部病变的检查,则不及其他探头。经直肠扇形探头做横断面扇形扫查,对膀胱侧壁显示效果较好,但对膀胱颈部、底部和顶部病变的显示不够理想。平面扫查探头可弥补上述两种探头的不足。经尿道膀胱内做环形扫查探头,图像更为清晰。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与分期效果极佳。但操作复杂,病人有痛苦,不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二)检查前准备 1.经腹壁检查嘱受检者检查前适量饮水,待膀胱充盈后进行检查。 2.经直肠检查查前排净大便,必要时清洁灌肠。适当饮水充盈膀胱。 3.经尿道检查与膀胱镜检查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检查前应了解病人有无尿道狭窄、膀胱挛缩和感染等检查禁忌证。 (三)检查体位 1.经腹壁检查受检者取仰卧位,显露耻骨上区域,在此进行纵断面和横断面检查,必要时可结合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检查。 2.经直肠检查根据仪器类型和病人状况,可取截石位、膝胸位、左侧卧位或坐位。 3.经尿道检查受检者取截石位。 (四)检查方法 1.经腹壁途径于耻骨联合以上,在下腹部可做一系列纵断面、横断面扫查,并结合斜断面,进行多种断面的移动扫查。仔细观察膀胱壁有无局限性增厚,膀胱腔内有无异常回声等。 2.经直肠途径将探头罩一橡皮套,并确保皮套与探头间充分耦合。将探头套外涂上润滑剂后插入肛门。线阵探头做纵断面时,在直肠内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可获得以直肠为起始部的膀胱一系列纵断面图。直肠内扇形横断面检查,将探头插入肛门后,由浅入深,便可获得一系列膀胱横断面图。 (五)超声测量方法 1.膀胱壁厚度测量自膀胱壁外层(浆膜层)的外缘,测至内层(黏膜层)的外缘。 2.膀胱内径测量取膀胱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取膀胱的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腔的上下径。均从膀胱黏膜的外缘测至对侧黏膜的外缘。 3.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测定膀胱容量指膀胱充盈状态下急欲排尿时,膀胱内的尿液量。膀胱残余尿为排尿后存留在膀胱内的尿液量。正常人排尿后膀胱残余尿少于10m l。患有急性或慢性膀胱炎的病人,膀胱容量明显减少,甚者可在100ml以内。而慢性尿潴留的病人膀胱容量可达1000ml左右。测定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主要应用经腹壁超声测定法,常用以下计算公式: (1)公式l:V=5 P H。式中V为膀胱容量,5为常数,P为膀胱横断面的最大面积,H为从膀胱颈部至膀胱顶部的距离。该方法的测量误差为20%左右。 (2)公式2:V=10×(d1×d2)。V为膀胱容量,l0为常数,dl和d2分别代表膀胱横断面的最大左右径和前后径。该方法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小。 (3)公式3:V=a b c。V为膀胱容量或残余尿量,a、b、c分别为膀胱的3个径。该方法测量结果较准确。但对残余尿量较少者,误差较大。 (4)其他公式:如V=0.7(d1d2d3)。直接以膀胱上下径(d1)、左右径(d2)及前后径(d3)相乘,计算膀胱残余尿量。应用超声测定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的结果有一定误差,但简便实用。尤其对某些有下尿路梗阻和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者,可反复测定膀胱残余尿量,用作治疗观察。 (六)检查注意事项 1.经腹壁和经直肠检查时,若膀胱充盈不佳,膀胱壁收缩增厚,黏膜形成许多皱襞。此时超声检查不能准确估测膀胱壁的厚度,而且尚难以全面观察到膀胱的内部情况。 2.膀胱充盈后,经腹壁检查可在膀胱前壁下方出现腹壁的混响伪像,使前壁模糊不清。对此,可加大近区抑制,以便减少干扰。必要时可换用高频探头,仔细观察该区域。 3.膀胱周围肠内气体干扰、受超声折射、旁瓣回声的影响,可在近膀胱后壁无回声区的前方,显示一层点状回声,对此应注意多断面扫查,以便于准确识别。 4.经直肠检查时,务必将探头与橡皮套之间的气体排净,以免气体干扰,影响声像图的质量。 5.经尿道检查过程中,探头插进与退出尿道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尿道黏膜的损伤。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诊断详述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诊断详述 *导读: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1.体格检查:如患者虚弱、苍白、嗜睡、血压高、脉搏快、呼吸深应想到尿毒症的可能性。腹部检查可能发现增大的肾脏伴脊肋角压痛,说明已继发肾积水。耻骨上应检查有无充胀的膀胱,尿潴留的膀胱表面光滑、较软、无结节状。病史较长的病人必须注意是否有合并癌、痔疮、包皮口狭窄、尿道是否正常。 直肠指诊:首先了解肛管括约肌张力,肛管松弛应想到神经原性膀胱。前列腺增大,中间沟消失,表面光滑,组织学所见的增生结节因外覆外周带形成的假包膜,指诊一般无结节状改变。前列腺两侧增大可以不对称,如果增大部分突入膀胱,直肠指诊可能达不到前列腺上缘。前列腺质地可以比较软,也可以比较硬,确定于腺体成分和纤维平滑肌所占的比例。如果前列腺增大不规则,有结节甚至坚硬如石,则应想到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体检时应监察球海绵体肌反射、下肢运动和知觉是否正常,发现可能存在的神经病变。 2.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并排除泌尿系感染的可能。因为男性生殖系统或泌尿系统内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所以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些症状酷似前列腺炎,很容易引起误诊。

3.超声波检查(也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可以为患者监测前列 腺的大小。另外,通过一种压力敏感性感应装置,医生可以测量出患者用力排尿时的尿流力量,尿流力量降低常常提示患者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 4.肾脏造影检查(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泌尿系X—线检查)主要用于肾脏和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不过它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肾盂造影检查,医生可以发现患者整个泌尿道内有无堵塞或异常狭窄,前列腺水平的尿道狭窄将高度提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存在可能。 5.通过膀胱镜检查,我们可以直接发现患者尿道内的狭窄或堵塞情况。在进行膀胱镜检查之前,首先我们应该通过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射一定量的麻醉剂,然后将装有探灯的探头插入患者尿道内,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监视器来搜寻患者尿道内的狭窄部位。 膀胱容量的减少:膀胱容量是指有尿意、急欲排尿时的膀胱内尿液的量。正常情况下,一次排出的尿量即为膀胱容量。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能排出的残余尿量。有残余尿时,排出的尿量不等于膀胱容量。此时,膀胱容量=一次排出尿量十残余尿量。正常膀胱的容量约400m1左右。膀胱炎症时,膀胱容量在200m1以下。结核性膀胱的容量可小至10m1。 膀胱排空不全:正常成年男性的膀胱涨满时,容积约为 250 毫升;女性则约为 300 毫升;排尿后余尿则应在 10% 以下。若排尿功能异常,以致余尿过多,甚至完全无法排尿,则为尿潴留。依

妇科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流程及质量标准

妇科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流程及质量标准 组稿者:戎明梅审核者:周琴批准者: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执行时间:

注意事项: 1、灌注的速度会影响测定的结果,最好用输液泵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膀胱。一般采用 20ml-30ml/min作为常规灌注速度,但膀胱过度活跃时点滴的速度小于10ml∕min。如果水柱上升速度很快,此时不一定要停止测定,可以先减慢滴速,再做观察。 2、操作前、中、后都要测量血压。 3、在测定前、中、后嘱患者咳嗽,以测试各管道是否通畅,水柱波动是否灵敏。 相关概念: 1.正常的膀胱感觉:如果估计一个正常人的膀胱容量为400ml,在灌注液体量达100-150ml 时出现初始排尿感,200ml出现正常的排尿感,300ml时会出现强烈的排尿感。 2.异常的膀胱感觉:膀胱感觉增高(100ml时就出现初始排尿感)、膀胱感觉减退(强烈的排尿感出现延迟)、膀胱感觉缺乏(在膀胱充盈的过程中无任何感觉)。 3.逼尿肌活动性 3.1正常:在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稳定、不出现无抑制性逼尿肌收缩。 3.2逼尿肌过度活跃: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出现的自主或诱发性的逼尿肌收缩导致的膀胱内压力升高,多为非神经因素所致。 3.3逼尿肌反射亢进:由于神经控制机制的异常所致的逼尿肌过度活跃。膀胱内压力变化较大,表现为压力曲线为波浪状。 4.膀胱的顺应性 4.1高顺应性膀胱: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压力始终保持低水平,达到正常膀胱容量时压力仍然不升高。且膀胱容量高于正常膀胱容量(一般大于500ml)。 4.2低顺应性膀胱: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膀胱压力明显升高,且膀胱容量低于正常的膀胱

容量(一般小于200ml)。 5 膀胱安全压力与安全容量 膀胱在充盈期压力应小于40cmH2O,而在排尿期的压力应小于60cmH2O,此压力称为安全压力,只有在安全压力下贮尿和排尿上尿路的功能才能得到保护。正常人在充盈期的压力为10-15cmH2O。在安全压力下的膀胱容量才是安全容量

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与膀胱容量的关系

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6期 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 与膀胱容量的关系 刘敏薇,徐盼,周爱云,张妍,郭素萍,张诚,刘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DWT)及剪切波弹性(SWE)值与膀胱容量(BC)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的156例健康志愿者,通过超声诊断仪自带软件测其BC,根据BC结果分为5个等级:1级<12mL,2级100-199mL,3级200-299mL,4级300~399mL,5级>400mL。采用配备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功能的超声诊断仪测量DWT及其SWE值,分析不同BC等级健康志愿者的DWT及SWE值变化。结果因肥胖、呼吸配合差等难以完成二维成像及SWE共21例,最终成功完成逼尿肌的二维成像和SWE156例,成功率约88.14%。BC1级38例,2级34例,3级30例,4级26例,5级28例,BC不同等级者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C1~5级者DWT分别为0.99(0.86,1.07),0.88(0.60,0.91),0.61(0.57,0.64),0.44 (0.39,0.48)、0.33(0.23,0.37)cm,BC各级别D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1~5级者逼尿肌 SWE弹性值(横切)分别为2.68(2.30,3.35)、3.30(2.60,3.90)、3.93(3.60460)、6.30(5.20,13.20),12.45 (7.32,16.4)kPa。BC1~5级者逼尿肌SWE值(纵切)分别为3.24(2.30,4.30)、4.40(3.60,5.20)、5.30(4.45, &32)、10.15(7.75,14.70)、12.98(9.30,25.8)kPa。BC各级别者逼尿肌SWE值(横切、纵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级BC者纵切和横切逼尿肌SW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纵切SWE 弹性值大于横切SWE弹性值。曲线回归分析发现,DWT与BC呈负相关关系(疋=0.744,F=166.667,P<0.01),逼尿肌SWE纵切弹性值与BC呈正相关关系(T?2=0.702,^=203.352,P<0.01),逼尿肌SWE横切弹性值与BC呈正相关关系(K2=0.655,F=164.395,P<0.01)。结论正常人BC与DWT、逼尿肌SWE弹性值(纵切、横切)有关,BC越大,DWT越稳定,逼尿肌SWE值(纵切、横切)增加速度越大。 关键词:膀胱;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剪切波弹性成像;逼尿肌厚度;膀胱容量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16.014 中图分类号:R32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9)16-0051-04 膀胱逼尿肌承担膀胱的重要生理功能,逼尿肌的收缩压迫膀胱内尿液从尿道排出⑷。膀胱疾病如糖尿病性膀胱病(DCP)等可引起逼尿肌中组织学成分的改变,引起逼尿肌厚度(DWT)及硬度的改变。尿动力学检查是对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但该检查费时、有创且费用相对较高⑵。研究发现,膀胱DWT可评价膀胱功能障碍,超声因其无创、简便、经济等优势被认为是测量DWT的一项重要检查。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该技术,可获得组织的SWE值,即其软硬程度[3'4]O膀胱逼尿肌的弹性主要来源于其中结缔组织比例。研究表明,膀胱功能障碍相关的病理改变可引起膀胱逼尿肌中结缔组织比例升高,使得逼尿肌硬度增加,顺应性减小等⑴。因此,对于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85133)o 通信作者:徐盼(E-mail:xupanl989_@https://www.360docs.net/doc/8816954674.html,)正常膀胱DWT和弹性模量值的探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正常健康人不同膀胱容量(BC)时膀胱DWT及SWE值,探讨膀胱DWT及 SWE值与BC的关系,建立正常人DWT及其SWE 值,为临床研究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提供前期基础与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6~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的177例 健康志愿者,年龄16-54(36±5)岁,均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手术史、骨盆骨折病史、神经功能异常及糖尿病病史等。所有志愿者入选前应用超声诊断仪测定膀胱残余尿(BRU)<10mL。 1.2BC、DWT及其SWE值测定选用法国Super-Sonic Imagine公司的Aixplorer超声诊断仪,配备SWE功能,SL10-2宽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2-10MHz。所有超声检查均由同一位具有3年以上G作经验且熟练掌握弹性成像操作技术的超声医师 51

排尿障碍评定

排尿障碍评定 一、概述 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10cmH2O以下。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2O以下。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 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 (1)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

痉挛性膀胱 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 弛缓性膀胱

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病

尿储留

尿储留 尿储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前列腺增生症开始出现早期梗阻,表现尿频,夜尿1-2次。当夜尿次数达4-5次时,表明膀胱劲梗阻程度日严重。尿路梗阻达到一定程度,患者不能排尽尿液而出现膀胱残余尿,残余尿愈多,表现尿路梗阻程度愈重。残余尿过多时,膀胱失去收缩力。如有症状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治。 [编辑本段]尿储留怎么办 尿储留,中医称“癃闭”。尿储留的发病原因是嗜食辛辣酒热,肥甘厚味;邪热伤阴、精浊、淤血、沙石阻塞水道,体虚久病、肾阴枯伤、小便传送无力;精神紧张、腹腔、妇科、肛肠疾患使气机闭滞,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形成潴留。临床表现为面色微黄、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头晕气短,烦渴欲饮、小腹涨满、小便不通、大便不畅,严重时发生喘急、呕吐、肿胀、昏厥等危象。 治疗本病易清热利水,疏肝理气、行瘀以散结、升清以降浊。 1:治尿闭、小腹胀痛 处方:连须葱500克,米醋30克 用法:葱切碎炒热,加醋调和,装布袋内,热敷脐部及小腹四周,日1次。 疗效:熨烫2天既可见效。 2:治急性尿潴留 处方:大黄15克。桃仁12克,水蛭9克,虻虫6克 随症加减:外伤加归尾、生地、红花、三七、姜黄。前列腺炎加黄柏、知母、萆薢、石苇、党参、黄茋、丹皮。尿路结石加金海沙、金钱草、鸡内金、木通、车前子。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3~5剂,治愈率96.6% [编辑本段]创意疗法 1.流水诱导法:使患者听到流水的声音产生尿意而排尿,适用于神经原性尿储留。2.取嚏疗法:皂角末0.3~0.6克吹鼻取嚏后,尿随之而出。3.灌肠疗法:取甘油60毫升加水至120毫升放入灌肠器内摇匀后,快速注入直肠内5~10分钟后嘱患者排便,尿液也随之排出。 推荐疗法 患者取平卧位,术者双手掌重合放于膨隆的膀胱顶部,先轻轻按摩3~5分钟,再用手掌由膀胱顶向下后方以适当力量持续挤压膀胱,嘱患者用力排尿。

安全膀胱容量测定规范

下尿路功能评定流程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全面而详细地采集相关病史,特别注意比较既往和目前的尿路、肠道、性功能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1)现病史:病人平时如何排空膀胱(方式、频率、排尿量) 是否能够自主排空膀胱及其频率,尿失禁的频率和处理方式 尿液的量、颜色、气味等 是否使用辅助具 是否使用泌尿系统相关的药物 近期是否有新发症状或已有症状改变(如新发尿失禁、新发尿潴留、发热、 排尿的规律变化、痉挛的变化等)尽早发现感染、神经损伤程度的改变2)既往史、家族史:是否进行过泌尿外科处理 是否有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相关病史或家族史。 3)全身体格检查:皮肤、血压、腹壁紧张度,下腹部有无包块、压痛,外生殖器,前 列腺、直肠等。 4)神经系统检查:AISA分级、肌张力、骶部运动(肛门括约肌或盆底肌的自主收缩),骶部感觉和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球海绵体反射、踝反射和肛门 反射)。 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尿液检查:尿液采集通过自行解出、导尿管或膀胱穿刺等方法留取新鲜中段尿。 主要检查性状、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等,必要时做抗生素药敏试验。 2)血液检查:血沉、血细胞计数、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尿酸、C反应蛋白、PSA 3)长期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4)上尿路和下尿路B超、X线、CT和MRI检查。 三、专科特殊检查: 简易水柱法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ystometry)(图1):原理是向膀胱内注入液体模拟储尿过程,通过压力测定装置反应膀胱内压力变化。它的结果可以初步反映下尿路的功能状态,为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提供非常有意义的依据。 测量步骤: ①知病人和家属测量目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签署 知情同意书。 ②测量前2小时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 并憋尿。测量前病人需先自行清洁会阴部。 ③准备材料:

膀胱疾病超声检查方法

膀胱疾病超声检查方法 摘要】超声检查简便、灵活、无创伤性,较之膀胱镜检查有一定的优势。超声 检查不仅可观察到肿块的数目、大小、位置、内部回声、血流分级、分期及与膀 胱壁的关系,同时还可观察到肿块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和对周边脏器的转移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临床拟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对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对预后 的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膀胱疾病超声检查检查方法 (一)仪器用于检查膀胱的超声探头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经腹壁检查探头探头频率为3.5~5 M H z。最多应用的是凸阵探头,为经 腹壁超声检查膀胱的最佳选择。此前较多应用的为线阵式探头,其次为扇形探头。目前这两种探头仅在缺乏凸阵式探头时方才使用。 2.经腔内检查探头探头频率5~10 M H z。有经直肠线阵式纵断面扫查或扇 形横断面扫查探头,还有经直肠双平面扫查探头。此外,尚有经尿道插入膀胱环 形扫查的经尿道探头。经直肠纵断面显像对膀胱颈部、三角区和后尿道病变的图 像显示较清楚,但对膀胱侧壁和顶部病变的检查,则不及其他探头。经直肠扇形 探头做横断面扇形扫查,对膀胱侧壁显示效果较好,但对膀胱颈部、底部和顶部 病变的显示不够理想。平面扫查探头可弥补上述两种探头的不足。经尿道膀胱内 做环形扫查探头,图像更为清晰。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与分期效果极佳。但操作 复杂,病人有痛苦,不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二)检查前准备 1.经腹壁检查嘱受检者检查前适量饮水,待膀胱充盈后进行检查。 2.经直肠检查查前排净大便,必要时清洁灌肠。适当饮水充盈膀胱。 3.经尿道检查与膀胱镜检查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检查前应了解病人有无 尿道狭窄、膀胱挛缩和感染等检查禁忌证。 (三)检查体位 1.经腹壁检查受检者取仰卧位,显露耻骨上区域,在此进行纵断面和横断 面检查,必要时可结合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检查。 2.经直肠检查根据仪器类型和病人状况,可取截石位、膝胸位、左侧卧位 或坐位。 3.经尿道检查受检者取截石位。 (四)检查方法 1.经腹壁途径于耻骨联合以上,在下腹部可做一系列纵断面、横断面扫查,并结合斜断面,进行多种断面的移动扫查。仔细观察膀胱壁有无局限性增厚,膀 胱腔内有无异常回声等。 2.经直肠途径将探头罩一橡皮套,并确保皮套与探头间充分耦合。将探头 套外涂上润滑剂后插入肛门。线阵探头做纵断面时,在直肠内做顺时针和逆时针 旋转,可获得以直肠为起始部的膀胱一系列纵断面图。直肠内扇形横断面检查, 将探头插入肛门后,由浅入深,便可获得一系列膀胱横断面图。 (五)超声测量方法 1.膀胱壁厚度测量自膀胱壁外层(浆膜层)的外缘,测至内层(黏膜层)的外缘。 2.膀胱内径测量取膀胱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取膀 胱的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腔的上下径。均从膀胱黏膜的外缘测至对侧黏膜的外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