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堂实录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体味辛弃疾豪放派的词风。

二、重点难点分析:这首词虽为自读课,但词中用典较多,指导诵读几分析课文时,要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为理解全词扫清障碍。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生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导语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背景及作者介绍(知人论世法)人: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写此词时,66岁在京口任知府。

世:统治阶级偏安江南,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宰相韩托胄为巩固自己的个人地位急于北伐。

范读正音;学生自读三遍(第1、2遍出声朗读,第3遍结合注释默读并考虑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学生齐读。(四)

在清楚本词最突出的特色是“用典”的前提下,让学生找出用典之处,每个典故涉及到的人物是谁。

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

(2)寄奴曾住(刘裕)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

(五)

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

明确:(1)抗金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赞叹惋惜)

(2)主张北伐抗金。(赞叹惋惜)

(3)批草率出兵。(批评,借古讽今)

(4)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担忧)

(5)不忘为国效力(悲壮)

立场观点:抗金北伐,收复中原,不忘为国效力,反对草率出兵。

主旨:抒发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反对草率出兵和为国效力的忠心。

辛词风格:苍凉中见悲壮,豪放。

五、作业:比较本词与《扬州慢》的不同。

教学实录:

学生:齐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课题作者)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鉴赏古典诗歌,入手之前什么是重要的一环?

生:(七嘴八舌)写作背景作者情况。

师:对。现在我们就由此入手来学习这首词。记得朱光潜先生曾经教给我们一个鉴赏诗歌的方法,叫“知人论世”。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根据以往的知识,看看其中的“人”与“世”。既然我们是用这个方法来介绍作者与背景,那么我们可以轻易得出人即(生齐答:辛弃疾),世即(生齐答:社会)。

好,具体来看“人”,辛弃疾一生都致力于什么?

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

师:他的理想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不被统治者重用。

(板书: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 师:写这首词时,作者情况如何?

生:他当时66岁,在京口任知府。

(板书:66岁,在京口任知府。)

师:再来看“世”,当时的社会情况如何?

生:当时的宰相急于北伐。

师: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呢?

生:偏安江南。

师:统治集团内部分成几个派别?

生:分为主战派与主和派。

(板书:统治集团偏安江南,集团内部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宰相韩托胄为巩固个人地位急于北伐。)

师:现在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处于这种地位的辛弃疾会写出什么样的诗篇,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这首词。

(师范读,指出韵:处、去、住、虎、顾、路、鼓、否。)

要求学生自读3遍。前2遍出声朗读,第3遍结合注释品读,并考虑这首词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齐读。

师: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用典。

(板书:用典。)

师:请一位同学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

生:(站起无语)

师:你找不出,说明你一不懂何为用典,二没有品读课文。生:一处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语)

师:(板书,等待此生继续回答)找出了两处。可以肯定的是用典之处还有。你找不到的原因是不懂什么是用典。你先谈谈什么是用典。

生:(说不清楚)

另一生: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借以表现自己的理想愿望或感情。

师:这位同学讲得浅显易懂,这就是用典。继续找。

生:“人道寄奴曾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师:(板书)现在找全了。请看,这首词全文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没有用典。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我们知道,词人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感今。辛弃疾怀古的目的亦是如此,他怀念古人,为了表现他的理想愿望或观点立场。从中,我们亦可以看出他的感情倾向。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

师:“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句式?

生:倒装句。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师:作者在“孙仲谋”前加上了“英雄”一词作为修饰限定,他为什么认为孙权是英雄呢?

生:因为孙权打败了曹操。

师:刘备也打败过曹操啊,况且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关键看他打败的是曹操什么样的军队?看注释。

生:(齐)来自北方的。

师:曹操不在北方老实呆着,来南方做什么,他所进行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

生:侵略战争。

师:对了,是因为孙权打败了来侵犯他的队伍,所以作者认为他是英雄。进一步想,辛弃疾为什么不像苏轼一样怀念周瑜而怀念孙权呢?

生:因为孙权是帝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