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这本书300多页,由于很多观点已经被吸纳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原则,文字流畅,直抵人心,所以花了半天就读完了。相比于读了好几遍的《梦的解析》,觉得前者更贴近生活,更能走进我们内心,真是一本好书!

阿德勒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而他的哥哥却各方面都超级优秀,阿德勒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边缘人,他对自卑情结的体会也就更深。

一、收获《超越》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 阿德勒经常去酒馆广交朋友,他和朋友的聊天使他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 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追求的目标;要改变一个人:就去修改他的目标。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生活目标,改变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东山再起。

3 有无社会兴趣(对他人、社会关心;有贡献社会,帮助他人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

4 面对自卑,人的三种反应:(a自惭形秽,逃避沉沦b 极端自私自利c 克服自卑、追求实现的同时也照顾到别人的利益,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5 职业、亲情友情、爱情婚姻是培养健康人格的三个方面。

6 我们一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训练;受到的是自私自利的训练。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学会前者就没有进步(职业、亲情友情、爱情婚姻)。

7 宗教徒对于“圣徒”的追求是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方式;但不现实。整天祷告是对现实的逃避。

8 心灵改变智力(和佛陀教育的“戒定慧”一致)

9 哲学家需要经常离开社会才能思考和写作,但若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就很危险。

10 常识是合作的基础,有常识的人直面现实的问题,不逃避现实,因此几乎不做梦。

11善于合作的人是用勇敢和乐观的。天才是人类中最有合作精神的人。“虽不敢说守正不阿、有所不为的人一定能立即成功,但是可以断言,它能使其勇气不坠,并不失其自尊”。

12 知道如何与人和谐的相处获得友谊的先决条件。在友谊中人学会如何推心置腹、体会别人的心情、感受。

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社会兴趣、合作精神对于健康人格、心理的必要,这让我好像听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一位智者在我耳边说:“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二、感悟:也许是因为班里孩子太多,大多时候我都觉得老师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对这种“无兴趣”严重的孩子进行多方面的优先了解,在孩子形成错误认识之前,导正他的方向。阿德勒在书里说道:“如果老师想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这种兴趣可以让他获得成功。”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学校一直在培养学生竞争的环境,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次次的失败使学生失去兴趣,渐渐变

成边缘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通过这个为他树立信心,从而使他再多方面都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发展。积极的信心远胜于消极的督促。阿德勒在本章中也指出,沮丧会埋没天才,在学校统一规格的教育中很多孩子的个性化都被磨灭了。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帮助孩子保留一些有利于他发展的个性化因素,作为地理老师,对那些“无反应、不配合”的边缘人真是印象深刻,他们没有任何智力方面的问题,朝夕相处的老师能为他们改善这种状况。

总结阿德勒的这本书,整体来讲并不深奥,却使我对边缘人有了更多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