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VFP)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VFP)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总学分:3 总上课时数:48 上机时数:24)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数据库原理》是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之后,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和提高软件开发能力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是经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导课,它是一门结合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数据库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论应用学科。

数据库原理基于一定的数学知识,如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还基于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知识,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网络等;数据库应用则基于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宿主语言的综合使用,以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从实际应用出发,集应用与原理于一体,两部分内容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应用。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开发研制各类数据库应用系统时所必需的数据库基础知识,并能结合本专业有效地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的程序设计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论;2.掌握Visual FoxPro的基础知识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3.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能够实现一般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

4.学会用数据库设计理论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研制、开发和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授课时数为48学时,上机实验时数为24学时。

第1部分:数据库基础知识(4学时):掌握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理解数据库(Database)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掌握数据模型相关概念和知识;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任课教师:XXX一、课程简介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有深入的理解,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系统。

三、教学内容1.数据库基本概念1.1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1.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1.3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分类2.关系数据库模型2.1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2.2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2.3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3.数据库设计3.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3.2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设计方法3.3关系数据库的范式理论4.SQL语言4.1SQL语言概述4.2SQL语言的基本操作4.3SQL查询语句的编写5.数据库管理系统5.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5.2数据库系统的架构和组成5.3数据库系统的性能优化6.数据库安全与完整性6.1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概念6.2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的设计和实现6.3数据库访问控制的方法7.数据库应用开发7.1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7.2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工具和技术7.3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授、课件展示等方式传授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3.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深化。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0%2.期中考试:30%3.期末考试:50%六、参考教材1. 《数据库系统概念》(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著)2.《数据库系统原理》(唐朝华、张吉林、王珊著)3. 《SQL必知必会》(Ben Forta著)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数据库基本概念第3-4周:关系数据库模型第5-6周:数据库设计第7-8周:SQL语言第9-10周:数据库管理系统第11-12周:数据库安全与完整性第13-14周:数据库应用开发第15周:复习与总结八、备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说明部份】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开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根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本科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正文部份】一、课程内容概述本课程系统讲述数据库系统的根底理论、根本技术和根本方法。

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根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及其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平安性和完整性的概念和方法、关系标准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恢复和并发控制等事务管理根底知识,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根本原理和根本技术。

要求在掌握数据库系统根本概念的根底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展数据库操作;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根本能力。

三、先修课程* 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 数据构造* 离散数学* 操作系统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绪论〔4课时〕内容概述:阐述数据库的根本概念,介绍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开展的背景,数据模型的根本概念、组成要素和主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的根本概念及ER方法,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构造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本章目标:本章讲解的数据库根本概念和根本知识是学习后续各个章节的根底。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根本知识,掌握根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根底。

重点:结实掌握概念模型的根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掌握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构造、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对于如何通过ER方法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要做到能够举一反三的程度。

难点:本章的难点是需要掌握数据库领域大量的根本概念。

有些概念一开场接触会感到比拟抽象,但不要紧,随着学习的逐渐推进,在后续章节中,这些抽象的概念会逐渐变得清晰具体起来。

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重点、难点

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重点、难点

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重点、难点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学分:3总学时:48(其中实验9学时)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通讯等相关专业先修课程:数据结构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本大纲以一学期51课时讲授。

本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用数据库系统的使用,使学生能够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开发。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上机实践为辅,配合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应用为例,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安排学时安排:16周X3学时二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3周X3学时=39学时,上机实验3周X3学时=9学时。

课堂讲授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上机实验练习理论的实现和一个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课堂教学: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二章关系数据库(6学时)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6学时)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和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3学时)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6学时)第七章数据库设计(6学时)第八章数据库编程和第九章关系查询与优化(3学时)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3学时)第十一章并发控制(3学时)上机实验:实验1(3课时):E-R模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掌握数据库系统和DBMS的组成,练习SQLServer的配置和使用,E-R模式设计,设计并实现一个具体的数据库。

实验2(3课时):数据库的范式设计和数据库的数据操纵的设计与实现。

利用E-R模式设计,进行关系模式设计和模式规范化过程的练习,设计并实现数据库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更新以及视图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3(3课时):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和整体设计。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设计。

实验4(3课时):简单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数据库理论够用便可,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库领域内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应把培养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适当介绍当今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数据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课程目标1:数据库设计1.1 数据系统的概述1.2 数据模型1.3 关系型数据设计课程目标2:SQL数据库系统的使用2.1 SQL Server 2012基本知识2.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2.4 数据库查询2.5 T-SQL编程2.6 视图和索引2.7 存储过程和2.8 事务与并发控制2.9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2.10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宋体)(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2345678课程总学时:64,其中:授课48学时、实验16课程学分:3.0课程分类:必修开课学期:2春开课单位:信电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任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二、教学理念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持等新的应用领域,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课程。

课程建设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毕业产出为导向、可持续改进的数据库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强化OBE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转变思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毕业要求能力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数据库的基本设计、维护和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独立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目标关系图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程思政教育将运用其学科思维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载体。

其主要方式是:(1)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技术层面要针对专业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践主题,通过基本概念讲解、重要理论推演和工程案例认知与配套实验课程,使学生熟悉数据库工程项目的研发流程,体验从需求分析到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让知识与实践得以交融和强化,达到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目的;素养层面要通过多个环节的小组分工,以问题导向来讨论合作和实践锻炼,让学生体验职业角色责任和具体实施过程的岗位要求,把友善、沟通、合作、责任、诚信、创新等关键词与基于过程的个人心得分享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切实认清上述职业素养内涵是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实践课程的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48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
【学时学分】64 学时;4学分【实验和上机学时】8
【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模式】必修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开课单位】计算机应用软件教研室【开课学期】6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方向)、网络工程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以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重点,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使学生具备数据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好扎实的数据库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 数据库系统概论(6学时)
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②数据模型;(*)
③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⑤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2. 关系数据库(6学时)
①关系数据模型;(*)
②关系的完整性;(*)
③关系代数;(*)
④关系演算。

3.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12学时)
①SQL语言概述;
②数据定义;(*)
③查询;(*)
④数据更新;(*)
⑤视图;(*)
⑥数据控制;
⑦存储过程;
⑧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简介。

4. 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4学时)
①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
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

5. 关系数据理论(6学时)
①关系数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②关系规范化理论;(*)
③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④关系模式分解。

(*)
6. 数据库设计(8学时)
①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步骤;
②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
③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④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⑤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⑥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7. 数据库的恢复技术(6学时)
①事务的基本概念;(*)
②数据库恢复概述;
③故障的种类;
④恢复的实现技术;(*)
⑤恢复的策略;
⑥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8.并发控制(4学时)
①并发控制概述;(*)
②封锁及协议;(*)
③活锁与死锁;
④并发调度的可串行化;(*)
⑤两段锁协议;(*)
⑥封锁的粒度。

9.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2学时)
①计算机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概述;
②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控制;(*)
③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

④完整性约束条件;
⑤完整性控制。

10.数据库新技术(2学时)
①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②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简介;
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简介;
④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简介。

注:有“(*)”标记的为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

三、实验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除课堂讲授56学时外,另有8学时上机实验。

实验内容是让学生熟悉并初步掌握一个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每一个实验项目,并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的原理、实现过程和实验结果等进行详细论述。

实验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

重点掌握SQL语言的应用。

1.SQL Server系统入门(2学时)
启动与停止SQL Server服务器,熟悉查询分析器,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环境,查看数据库和表的内容和属性,理解和分析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2.数据库关系模式设计(2学时)
初步掌握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在企业管理器中的可视化界面和查询分析器(应用SQL语言)两种环境下实现数据库关系模式设计:创建、修改、查看表的结构,建立和修改表的主码、外码、索引及约束条件。

对所创建的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元组的操作。

3.数据查询及视图设计(2学时)
在查询分析器环境下应用SQL语言实现数据查询及视图设计: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合并查询(选作)和视图的定义与查询,创建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4.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2学时)
理解日志存储结构,掌握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掌握数据库的导入和导出,了解SQL Server安全模式和掌握用户帐号权限管理,了解性能分析和性能监视。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施伯乐等.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能斌.数据库系统教程(上下册)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 (美)Hector G-M,Ullman J D,岳丽华等译.数据库系统全书.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
[5] (美)Abraham,Silberschatz等,杨冬青等译.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四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五、其它必要说明
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在日后的数据库工程应用中,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概念模型设计和逻辑模型设计,并能应用SQL语言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管理,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数据库理论基础。

由于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条件允许(如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情况下,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实际演示一个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如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等,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执笔人:孙伟东
审定人:丛丽晖
批准人:潘琢金
2009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