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财政法 第九章税法

合集下载

第九章 税收制度 《财政学》PPT课件

第九章  税收制度  《财政学》PPT课件
•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 从税收公平看,累进税率是较优的选择。 • 从税收效率看,比例税率又是较优的选择。 •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选择,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选
择。 • 一般说来,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宜采用累进税率,商品课税
宜采用比例税率。 • 目前的普遍倾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
• 也称“加法”,即把企业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如工资薪 金、租金、利息、利润等直接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 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计算公式
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薪金+利息+租金+其他增值项目+利润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 税基相减法
• 也称“减法”,即从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 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 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 一般营业税的税基是流转额,增值税的税基是增值额。 • 一般营业税在多环节对流转额课税,易造成税上加税的税负
累积效应,增值税只对各个环节上的增值额课税,可税负累 积效应。
表9-1 增值税与一般营业税的比较
产销阶段
采矿 冶炼 机械制造 批发 零售 合计
购买额
0 40 100 300 400
销售额
40 100 300 400 480
应纳税额

不含税价格 1-税率
税率
• 从量课税
中国的消费税
•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 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 征税范围: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
• 税率
• 比例税率 • 定额税率
营业税
• 营业税是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营业收入额课征的一种 税收。

财政法的税收征收程序

财政法的税收征收程序

财政法的税收征收程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税收也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为了使税收征收更加公正、透明,我国财政法对税收征收程序做出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就财政法的税收征收程序进行探讨。

一、税收征收程序的基本要素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税源管理、税收基础确定、税款计算、税款缴纳和税务处理等环节。

税源管理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加强对纳税人管理,依法规范纳税人行为,加强税收执行,实现税源的实时管理与维护。

税收基础确定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实,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应纳税收入、减除费用、税收优惠政策等确定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

税款计算是指根据税法规定,根据纳税人实际应纳税额进行计算,并结合纳税人自身情况核定税款。

税款缴纳就是按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确定的应纳税款交向相关机关。

税务处理就是对纳税人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处罚,保证税收征收的公正合法。

二、税收征收程序的法律主体税收征收程序中的法律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税务师、财务会计人员等。

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征收程序中的重要法律主体,负责管理和维护税源,对纳税人征收税款,实施税收监管和执法监督。

纳税人是税收征收程序中的主体对象,其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的保护。

税务师是税收征收程序中的重要参与者,其可为纳税人提供专业性、合规性的税务建议和服务。

财务会计人员是税收征收程序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们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记录、申报税务信息、缴纳税款等。

三、税收征收程序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税收征收程序中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税收管理的滞后、纳税人的逃税行为、税务机关的过失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税收征收程序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

此外,应对税收逃税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同时加强对税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规范纳税人的行为。

此外,还应加强税收征收程序中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方便纳税人查询和监督其自身税务信息的真实可信性,增强其对税收征收程序的信任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加完善、便捷的服务。

经济法专业-财政税收法

经济法专业-财政税收法

财政税收法财政税收法概述财政法的概念概念:财政法就是调整财政关系之法具体内涵:民主宪政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财政法的调整对象:财政行为或财政对象财政关系(收入管理支出)第二节财政法的体系与渊源体系:财政基本法;财政衡平法;财政预算法;财政支出法;财政收入法;财政监督法渊源:1.财政宪法 2.财政法律3.财政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5.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6.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7.国际条约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权利义务程序责任);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主义第四节财政法的地位与功能地位财政法既属于经济法,又属于行政法功能:1.授予功能 2.规范功能 3.监督功能第二章财政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中国财政法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财政法的发展:奴隶社会的财政法封建社会的财政法中国近现代财政法的发展清王朝后期的财政法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财政法新中国财政法的发展社会主义财政法的建立时期(1949-1957)财政管理体制立法预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国债法律制度社会主义财政法的停滞时期西方国家财政立法概况一.德国财政立法状况二.日本财政立法状况三.英国财政立法状况四.美国财政立法状况第三章财政支出法第一节财政支出法概述概述: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法财政采购法财政投资法财政贷款法财政拨款法主要规范政府无对价的资金拨付行为财政采购法主要规范政府有对价的资金拨付行为财政投资法主要规范政府对公用企业基础设施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行为财政贷款法主要规范中央对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对下级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以及政府或政策性银行对企业或重大工程项目的贷款行为第二节收支分离管理制度概述:收支分离,即我国实践中通常称呼的“收支两条线”,是我国专门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费而设计的一种支出制度。

《财政税收法》word版

《财政税收法》word版

税收是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为财政收入或其他附带目的,对满足法定要件的人强制课予的无对价金钱给付义务。

三)税收的功能与作用1.功能财政收入功能经济调节功能经济监督功能2.作用组织财政收入贯彻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对外政治斗争预防经济犯税法的作用于功能1 .功能规范与强制功能约束与激励功能确认和保护功能2.作用保证财政收入实施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利益惩治经济犯罪倡导善良风俗(三)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所谓税收法律关系,就是经税法确认与调整之后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其核心是征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具体包括:征税主体。

严格意义上,国家是享有征税权的唯一主体,但现实中国家的征税权具体由各级国家机关来行使。

纳税主体。

即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征税主体的权力及义务权力:税款征收权(具体包括税款核定权、税收调整权、税收保全权、税收追征权、税收代位权、税收撤销权等)、税务管理权、税务检查权、税务违法处罚权等。

义务:依法征税、提供服务、回避、保守秘密、依法告知、出示身份证明、应诉等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在宪法上,纳税人的权利主要以公民权的形式存在。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纳税人的财产权。

纳税人的平等权。

纳税人的生存权。

纳税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纳税人的言论自由。

纳税人的结社权。

纳税人在税法上的权利纳税人在税法上的权利实际上就是其宪法权利的具体化。

纳税人在税收征收中的权利:要求依法征税权、税收知情权、要求保密权、申请税收减免权、取得税收凭证权、检举监督权、批评权等。

纳税人在税收处罚中的权利: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听证权、要求回避权、上诉权等。

纳税人在税收救济中的权利: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权、提起税务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权。

纳税人的义务(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2)依法取得、使用、保管有关票证(3)依法进行纳税申报(4)依法接受税务检查(5)应诉(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税法知识点详细总结

税法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法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范纳税关系并征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是财政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调节税收的规范体系,来实现国家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并对社会资源进行调配。

税法具有强制性,纳税人需要根据税法的要求进行纳税,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税法的种类根据法律性质的不同,税法可分为宪法规定的税法和法律规定的税法。

宪法规定的税法是指由国家宪法规定的税收制度和征税大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税收制度有着根本性的规定。

法律规定的税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体涉及税收征收、管理和使用的法律法规。

三、税收的分类根据税收的性质和用途,税收可分为一般税和专项税。

一般税是指国家依法向全体纳税人征收的用途不特定的税费,如所得税、增值税等。

专项税是指国家为特定目的而征收的税费,如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

四、税收的征收主体税法规定了税收的征收主体,一般来说,税收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种税务机构。

中央政府是税收的最高主体,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规范。

地方政府是税收的地方主体,负责在本地区范围内对纳税人进行税收管理和征收。

税务机构是负责具体征税工作的行政机构,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局等。

五、税收的纳税人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的范围和义务,一般来说,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纳税人的资格,根据其经济状况和税收属性,纳税人可以分为全额纳税人、减免纳税人和免税纳税人。

全额纳税人是指按国家税法规定纳税的纳税人,减免纳税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的纳税人,免税纳税人是指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不需要缴纳税费的纳税人。

六、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平原则和便利纳税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税法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才能征收,税收不得超越法定权限。

普遍性原则是指一切纳税人在同样的情况下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征税方式。

公平原则是指在征税过程中要体现平等的原则,对不同的纳税人采取相同的征税标准。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2. 税收为什么具有强制性 3. 税收的强制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税法(第九版)第09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法(第九版)第09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1 直接 申报
2 电文 申报
3 特殊 申报
财产税税法 9.1.4 纳税申报
9.1.4.5 纳税申报的其他要求 •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期限和缴纳税款期限的最后一
天,如遇国家规定的公休假日(指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 节和星期六、星期日等)可以顺延。 •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发生纳税或扣缴义务,未按规定的期限办 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税 务机关有权规定其应纳税额。 •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要按照申报表规定的内容填写,并加盖单 位公章,做到表内整洁、指标齐全、数字连续。
财产税税法 9.1.2 账证管理
9.1.2.3 账证管理的内容
01
计算机
05 记账管理 02
账证资料 的保管
个体户 建账要求
04 03
税控装置 会计管理 的使用 的备案
财产税税法 9.1.2 账证管理
9.1.2.2 账簿设置的范围 ➢ 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
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 税务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设置账簿,根 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核算。 ➢ 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设置账簿,包括总账、 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等;扣缴义务人应自扣缴义 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等。
5 9.2.2.5 税收保全
6 9.2.2.6 强制执行 7 9.2.2.7 其他措施
纳税评估 9.3.1 纳税评估的含义、机构和内容
9.3.1.1 纳税评估的含义 •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
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 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它的基本法律 依据是200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试行)》。

资料-财政税收法(PPT课件)

资料-财政税收法(PPT课件)
ü 财政管理体制关系、预算管理关系、税收关系、 国家信用管理关系、财政监督管理关系
Ø 财政法的基本原则
ü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ü 经济原则; ü 财政收支平衡原则;
4
第二章 财政法的立法沿革
5
第一节 西方主要国家财政法 第二节 XX国历史上的财政法
6
第三节 新XX国的财政法
Ø 社会1
第一章 财政法总论
2
第一节 财政经济学基础
Ø财政的本质含义
ü国家分配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活动,财政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职能 的需要;
ü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的目的是 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产品;
3
第二节 财政法概述
Ø 财政法的概念:调整国家财政收支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Ø 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主要内容
ü 设立财政级次; ü 划分财政支出职责; ü 划分财政收入权; ü 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Ø 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主要类型
ü 分立型、集权型、分权式
10
第二节 外国财政收支划分法
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新XX国财政收支划分法
的沿革
11
第四节 现行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主要内容
Ø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XX国银行、财政部(发行外币债券);
23
第六章 税法总论
24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学基础
Ø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ü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国家政权体 现者身份,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特定 分配关系的活动;
ü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Ø 税收的分类
ü 直接税和间接税; ü 累进税和累退税; ü 从量税和从价税; ü 对人税和对物税; ü 价内税和价外税; ü 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

税法与财政法

税法与财政法

#税法与财政法税法和财政法是现代国家法律体系中两个重要而相互关联的领域。

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经济管理的法律基础,对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税法与财政法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征收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包括税收立法、税收征管、税务检查以及税收法律责任等内容。

税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家能够稳定、公正地获取财政收入,同时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财政法的概念财政法则是指调整国家在财政收支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它涵盖了财政预算、国债发行、财政支出、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

财政法的核心目的在于规范国家财政行为,确保公共资金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税法与财政法的关系税法与财政法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税收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税法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进而影响到财政法的执行。

其次,财政法规定的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等决策,需要依据税法确定的税收收入来进行。

此外,税法中的税收优惠政策、税种设置等也会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影响。

税法与财政法的重要性税法与财政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税法设计,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通过有效的财政法规制,可以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同时,这两个领域的法律法规还能够为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法律支撑。

结语综上所述,税法与财政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了解和掌握这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也有助于公民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国家的财经政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税法与财政法也将不断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需求。

《财政税收法概述》课件

《财政税收法概述》课件
税收法可分为直接税法和间接税 法,用于管理个人所得税、企业 所得税、消费税等不同类型的税 收。
税收法的作用
税收法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纳税人 依法纳税,维护税收秩序,保障 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转。
财政和税收法的关系
1
财政和税收法的区别
财政法关注财政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收入和支出;税收法专注于税收的征收和管 理。
税收征收程序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申报、核定、 缴纳和追缴等环节,确保纳税 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税收管理实施
税收管理实施涉及税务机关的 组织、人员、设施以及税收治 理的流程和能力。
税收优惠政策
1
纳税人减免税费的方式
纳税人可通过抵扣、减免和返还等方式减少缴纳的税费。
2
税收优惠政策的分类
税收优惠政策可分为一般优惠政策和特殊优惠政策,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公益。
3
鼓励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激励纳税人遵纳税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税收管理与社会责任
税收监管的性质和职能
税收监管是保障税法执行和维护税收秩序的具体行动,税务机关应承担税收管理的职责。
税收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
企业应当履行纳税义务,认识到税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税收纳入其社会责任 范畴。
《财政税收法概述》PPT 课件
本课件将开始一场关于财政税收法的探索之旅。我们将概述财政法和税收法 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财政和税收法的关系。我们还将探讨税收征收管 理、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管理与社会责任,以及税收法的未来发展。
财政法概述
定义和主要内容
财政法是研究国家财政活动 的法律规范,涉及收入、支 出、预算和财政管理等内容。
财政法的分类

税法概述(PPT 61页)

税法概述(PPT 61页)
一、税收概述(P1) 二、税法的定义(p2) 三、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四、税法的作用(P3) 五、税收法律关系(P7-9) 六、税法的分类(P18) 七、税法的原则(P6)
税收概述
• 税收的定义(P1):
–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凭借政 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 式;
• 税收的特征(P2):
– 本课程所指的税法是广义的概念。
税法与税收的关系
•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以税法的法 律形式加以确定,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保障。
• 税收是税法规范的具体内容,税法制定、实施 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收的实现。
税法的作用(P3)
• 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 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 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作用; • 税法可以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
• 本章学习要求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第二节 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与税收管理体制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税法的法律级次 2.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 3.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4.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 5.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6.掌握我国现行税收收入的划分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 个人 – 纳税单位: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 的有效集合
课税对象(P10)
•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 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包括流转额、 所得额、财产、资源、特定性为五大类。
具体的划分 税目
征税主体 征税
课税对象
纳税 纳税主体
计算应纳 税额的标准
税款的 经济来源

《财政税收法》课件

《财政税收法》课件

税种及应税对象
增值税
增值税是一种按购买和销售商品或服务征收的税种,主要应税对象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利润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种,适用于企业和其他类似组织。
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居民个人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所得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种。
税收征收与管理
1
税务稽查
2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
《财政税收法》PPT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财政税收法》的重要内容,包括税收法概述、税 种及应税对象、税收征收与管理以及税收法的最新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财 政税收法的世界吧!
税收法概述
税收法是指规范税收活动的法律法规。税收法旨在确保公民和企业依法纳税, 维护财政稳定和社会公平。税收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简明、透明和可预 测性。
结语
财政税收法对个人和企业的重要性
财政税收法对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它确保 了公平的税收制度,维护了社会的财政稳定。
财政税收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财政税收法将更加注重 数字化和智能化,并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纳税服 务。
务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的过程,以
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
3
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登记 备案的过程,用于确认纳税人的身 份和信息。
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包括税收征管、税收政策 制定和税收服务等方面,旨在提高 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税收法的最新发展
税收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领域,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变化,税收法也需要不断修订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三)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权 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
案;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提出中 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 调整方案;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 的执行情况。 (第16条) (四)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管理权 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 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 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第17条)
税种划分收入,以确定各级政府之间分配关系 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6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1、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 *中央支出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
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 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 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 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 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 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15
(二)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权 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向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 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组织中 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 用;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监督中央各部门和 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销中央各部门 和地方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 令;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 14条)
7
*地方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 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 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 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 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 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8
2、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
第八章 财政法
1
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一、财政概述 (一)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财政:国家为满足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 国家权力直接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 和再分配的活动。
*特征 公共性 强制性、无偿性 非营利性
2
(二)财政的职能 *分配收入 *配置资源 *保障稳定 *发展经济 二、财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财政法:调整国家在财政活动中形成的社会
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 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 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 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中央和 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 方案;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撤销国务院制定 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 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 方性法规和决议。(《预算法》第12条)
17
三、预算管理程序 (一)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国家预算管理机关制订集中和分
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活动。 (二)预算审批 预算审批:我国各级权力机关对同级政府所提
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 一项基本制度。 (二)基本内容 1、划分国家财政级次 2、明确各级财政管理职权 3、划分各级财政收支范围
5
二、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发展 (一)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 “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四)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分税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按照
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 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 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 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
9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 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 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 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 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 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 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 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 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 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予税,土地 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值税、资源税、 证券交易税。
说明:个别税种如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 所得税)分成已经发生变化。《国务院关于印 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1/12/31)
11
3、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 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
增率按本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 1∶0.3系数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 算事项的处理 *评价: 成就:财力、中央宏观调控能力…… 问题:税种划分、财权与事权对应性、转移 支付
12
第三节 预算制度
一、预算与预算法概述 (一)预算产生发展的历史 (二)预算的概念 预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实施的,具有法律
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三)预算法的概念与立法概况 《预算法》(1995年实施);《预算法实施条
例》 (1995年)
13
二、预算管理权的划分 (一)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权 以最高权力机关为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 财政管理体制关系(财政管理权限关系)
3
预算关系 税收关系 国家信用管理关系 财政监督关系…… 三、财政法的地位 * 独立部门法 *其他部分法分支 经济法的分支 行政法的分支
4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一)概念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用以划分中央与地方、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