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乳酸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乳酸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一、乳酸是常用分析指标

血乳酸是运动训练中研究较早的指标,也是现代运动训练科学化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血乳酸都作为制定训练方法,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评定运动员身体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主要指标。由于血乳酸在科学化训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至越来越多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开始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应用,国外有些教练员把血乳酸分析仪作为“分析助手”。

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收缩直接供能物质是ATP,而肌肉中的ATP储存量很少,每千克肌肉约为4.7~4.8毫mol ,骨骼肌在单独由ATP供能做无氧运动时,维持时间不到3秒,若再加上磷酸肌酸供能,能维持最大功率运动时间不超过10秒,必须由糖酵解成乳酸的代谢过程继续提供ATP。在超过数秒的无氧运动时,随着ATP和CP的耗竭,肌肉细胞内肌乳酸等物质含量逐渐增多,能够激活肌糖原分解;使糖酵解速度加快,肌肉内ATP再合成的能量由许多能量物质和连续系统互相协调的代谢过程所完成的。乳酸是这一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产物,随着糖酵解速度不断加快,肌肉中乳酸含量不断增多。

二、原理

运动持续时间在10秒以上且强度很大时,机体所需的能量已远超出磷酸原系统所能供给的,同时机体的供氧量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这时运动所需ATP 再合成在能量就主要靠糖原酵解来提供了。糖酵解以肌糖原为原料,在把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中生成ATP。所产生的乳酸在氧供应充足时,一部分在线粒体中被氧化生能,一部分合成为肝和糖原等。乳酸是一种强酸,在体内积聚过多会破坏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造成肌肉暂时性疲劳。因此,依靠糖原无氧酵解供能也只能使肌肉工作持续几十秒钟。无氧酵解供能时,不需要氧,但产生乳酸,故称乳酸能系统。乳酸能系统的重要意义是在缺氧情况下仍能产生能量,以供体内急需。

虽然人体中磷酸原系统供能的绝对值不大,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量的快速可用性。短距离疾跑、跳、投、冲刺、举重等需要在几种钟内完成的运动,全部靠该系统的贮备为主要能源。

乳酸能系统的能量来自肌糖原的无氧酵解,酵解的最终产物为乳酸,放出的能量由ADP接受,再合成ATP,它是机体处于缺氧情况下的主要能量来源。无

氧训练能提高人体乳酸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在完成同一剧烈的定量运动时,有训练者的血乳酸较无训练者低。但在完成短时间尽力的剧烈运动后,有训练者的血乳酸则比无训练者高20%~30%,这与有训练者肌肉中糖原含量较高,以及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了糖原的运用水平有关。乳酸能系统的重要作用,同磷酸原系统一样,是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快速供给能量。

三、血乳酸值可以反映以下几点

1.评定运动强度。通过运动后血乳酸的测定,可评定运动强度,对比运动员比赛后和训练后的血乳酸值,可了解训练时强度是否达到比赛时的要求,评定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能力。

2.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全力运动时,血乳酸数值较高,长时间全力运动时,血乳酸数值较低。因此,在训练时测定血乳酸的数值变化。如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血乳酸值下降,则这是有氧代谢能力提高的表现,那么可以再提高训练的强度,运动员在400米赛跑后,血乳酸如低于10毫mol /L,说明无氧代谢能力低;如再训练一个阶段后,400米赛跑后的乳酸值达到14~15毫mol/L,则说明无氧代谢能力提高。

四、乳酸的动力性恢复

肌肉在运动时,当乳酸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肌力下降,糖的无氧代谢能力也下降,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在现代运动训练中多采用以下三种途径减少乳酸的积累。

1.动力性恢复。这是加快乳酸从血液中转运消除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主要是大强度训练后,用一定强度再慢跑10~20分钟,加快大强度训练和比赛后肌肉乳酸的消除;其次,动力性恢复还使体温在维持较高状态下,发挥Q10效应,

2.提高身体承受乳酸累积的能力。在运动中,当血乳酸浓度较高时会发生酸血症,刺激运动员产生难以坚持运动的感觉。如果运动员承受力较高,骨骼肌就会生成更多的乳酸,运动员在运动中就能保持较高的速度持续时间更长。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在训练中获得,主要的提高方法是在训练接近结束阶段,采用短距离的反复冲刺,间隔时间要短,如游泳采用25米*10,田径项目中冲刺跑200米*5~10次,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

3.降低乳酸堆积的速率。通过提高最大摄氧量,使运动时骨骼肌的供氧量增多,从而减少乳酸的生成。

【参考文献】

[1]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邓树勋,王健,等.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许豪文生物化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冯连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