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 (1)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和理解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和理解一、仁,真的是个好东西说到《论语》,大家肯定第一时间会想起“仁”这个字。
孔子老人家真是把“仁”这个概念给捧得不行不行的,总是念念不忘地说。
仁,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听起来好像也没啥特别的,但其实它代表的可是咱们做人的大智慧啊。
你要问我仁到底是什么?嗯,我觉得吧,仁就像是一种“人情味”,你能感受到它,就能明白啥叫做人活得有温度,走到哪里都不冷冰冰的。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这句话一听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啥意思呢?就是有仁心的人,心里总是想着别人,愿意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
就像你平常遇到困难,身边有一个总是伸手帮你的人,那个人大概就是个“仁者”了吧?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我也是挺爱别人的啊,帮帮忙、送送温暖。
”但是,别着急,孔子说的“仁”可不仅仅是嘴上说说的事儿,它可有点硬气。
就像是《论语》里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就是,你想过得好,就得帮助别人也能过得好。
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把别人也考虑进去,帮别人达到他们的目标,你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复杂。
通俗点说,仁就是互相照顾,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能过得更好,才是真正的“仁”。
二、仁不仅仅是“做好人”大家可能会误会,“仁”就是做好人嘛,谁都会啊,对吧?“仁”绝对不仅仅是做好人那么简单,它可是一种修养,是需要自己不断去磨练的。
比如孔子提到的“温良恭俭让”,看似是四个小词,实际上代表的是仁者的四种修养:温文尔雅、善良有礼、谦虚节俭和宽容让步。
每一项都可以让你做人更得体、更有分寸,活得不那么自私,也不那么冲动。
要是你能做到这些,那你可真是“仁”的活化石了。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那个老人一脸无奈地跟孔子说:“我家生活困苦,手头紧得很。
”孔子听了,马上就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些许食物和零钱给了那人。
这种举动,恰恰是仁的表现。
你看,孔子关心别人,不是为了做个好人,而是因为他真心认为帮助别人就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提升。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中的“仁”说实话,我感觉老师有点为难我们了,本来精读过论语的人就不会多,更何况要讨论的是《论语》中最核心最高深的话题。
我之前是没通读过《论语》的,这次特地读了几遍,可惜的是自己早已静不下心,生活阅历又太少。
即使读得再多,也很难有深刻的心得。
仁是否是论语的核心,这个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有很多大家认为是“礼”,是“忠君”,是“三纲”,是“孝”说,是“仁孝” “忠恕” “中庸” 或“仁恕”等等,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
以我的能力,我是没资格去驳斥上述任一种说法的,但是我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曾经支持”仁”的观点.但是现在我更偏向于这样的观点:仁和礼都是论语的核心思想。
不可否认,”仁”在论语中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单从出现的次数上看,仁要超过其他字眼。
也许出现的次数说明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的每次出现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出自《论语颜渊》)这句话是孔老先生对仁的一个定义,最基本的定义:仁就是爱他人,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和《说文》中的“仁,亲也”(2)意思相近。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从古至今也寥寥无几,然而做到这一点的能否成为仁者呢?论语给的答案是不能,因为仁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3)(出自《论语子路》)从这句话看,孔子对仁德要求提高了,同样是一个人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和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或是自身认识的提高。
言归正传,孔子在这里一下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恭”“敬”“忠”,平时态度端正,做事尽心,对人忠诚有信用。
更重要的是后面这句“随之夷狄,不可弃也。
”即便是到了未开化的地方也不能因而忘记恭敬忠,这让我想起了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的“慎独”。
樊迟第三次问仁的时候,孔子回答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4)对于这句话,网上似乎有些争议。
我的理解就是他的字面意思:仁者先经历苦难,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3、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李歌、傅丹娜)孔子“仁”的思想“仁“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就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她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她的社会责任。
为父之道就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就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就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就是“仁人”一词的含义。
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就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
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三十章》1、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三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二十七章》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
如何合理?即合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就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七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完整word版)《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论语中“仁”的名句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
[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
[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1。
[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
[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中关于仁的理解
论语中关于仁的理解
《论语》著名地论述了“仁”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以道德、思考和行动作为基础,以尊重自然秩序和社会价值及信念为核心,继承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道德精神。
仁之于《论语》的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仁义表现为仁者对他人具有感情、同情和仁慈,在行动上也体现出真诚、正义、公平、保护和宽容的态度。
(2)仁与礼仪有着紧密的联系。
礼仪是表达和体现仁义的一种方式,是按照一定的习俗和礼仪标准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以此传达和尊重他人,促进社会和谐。
(3)仁致于社会和谐。
仁者以道德、公义和正直为基础,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以和谐、统一、包容的态度构建适合所有民族发展共同体。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思想家孔子思考人生价值观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伦理理念的总结,是儒家哲学文化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仁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仁的定义、仁的法则、仁的表现以及实现仁的方法,深刻地把儒家思想的重要要素展示出来,可谓是论语乃至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
下面为仁篇的原文及翻译:子曰:“仁义、礼、智、信,为仁之本。
”孔子说:“仁,义,礼,智,信实是仁的根本。
”曾子曰:“仁者先友后臣,友以先礼。
”曾子说:“仁者先交朋友,后从属宰相。
要以礼待友。
”子曰:“先礼,后求仁。
”孔子说:“先以礼待人,后可获得仁者。
”子曰:“仁者无敌于世,不失其节;仁者如昆弥。
”孔子说:“仁者无论什么情况都无法击败,也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仁者如昆弥般,都是不可动摇的。
”子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说:“仁者,不仅能立自己,也能帮助别人立起来;不仅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也能帮助别人达到相同的目标。
”子曰:“仁者,忠信、恭敬、爱人,善行。
”孔子说:“仁者,忠实而诚实,恭敬而虔诚,对人有爱心,善行可贵。
”子曰:“忠则尽仁,而能容人;恭则尽义,而能违人;因其所不足,而发其说。
”孔子说:“忠实可以说明仁的完整,也可以容忍别人的不足;恭敬可以说明义的完整,也可以违背别人的意愿;要根据自身的不足之处,发挥自己的才能。
”子曰:“仁者,行仁不以禄,恶己不以利。
”孔子说:“仁者,不以物质利益去行道德仁义,也不以自身的利益去行恶。
我欲仁,斯仁至矣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我欲仁,斯仁至矣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1),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
【注释】
(1)仁:行仁,指的是走在人生的正途上。
【翻译】
孔子说:“行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
”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
”是靠道德的自觉,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
此处,孔子强调了人于道德修养的主动及自主性,有其深远的意义。
【延展】
1、什么时候我们该择善固执?请举例说明。
2、为什么有人常常明知故犯?。
《论语》中的仁义道德观念与实践
《论语》中的仁义道德观念与实践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后人编纂而成。
其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论语》中,仁、义、道德等概念是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的仁义道德观念,并分析其实践意义。
仁义道德的概念仁仁是《论语》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在《论语》中,仁被描述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关爱和尊重。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表明仁是一种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道德准则。
仁的实践包括关心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并通过善行来改善社会。
例如,孔子曾教育弟子们要尽力做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身;犯而能改,彌世不犯也”(《论语·季氏》),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在将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实践是仁的表现之一。
义义是另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
在《论语》中,义被描述为一种正义感和道义准则,以及对社会公平和道德规范的尊重。
孔子认为,一个体现义的人应该遵循“所欲勿施于人”(《论语·季氏》)的原则,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义的实践包括遵守承诺,尊重他人的权利,以及追求公平和正义。
例如,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才德时要向他们学习,如果看到别人有过错,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这种实践是义的体现。
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对善与恶、对正确和错误的判断,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
在《论语》中,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孔子教育弟子们要追求德行的完善,并通过理解和实践道德来改善个人和社会。
道德实践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等。
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为政》),强调要尊敬父母并遵守家庭的道德规范。
同时,他还强调了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论语中关于仁的语录
论语中关于仁的语录1. "人而无仁,犹如不可以正音也。
" -《论语·学而》2.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论语·为政》3. "巧言令色鲜矣,仁者无忧色。
" -《论语·微子》4. "巧言令色,骅伯迈于仁。
" -《论语·子张》5.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论语·子张》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卫灵公》7.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论语·卫灵公》8. "君子崇德,小人崇金。
" -《论语·季氏》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论语·述而》10. "以约失之者,鲜矣。
" -《论语·述而》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论语·子张》12. "言时达,行天下之教化。
" -《论语·阳货》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论语·公冶长》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16. "君子不器。
" -《论语·庙算》17. "君子之求心道,有之;勇也,未尝有之。
" -《论语·公冶长》18. "君子之道费诚而隐。
" -《论语·宪问》19. "父母,唯其疾之忧。
" -《论语·雍也》2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论语中的“仁”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
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
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
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知者乐,仁者寿。
”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
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
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论语中仁的句子及感悟
论语中仁的句子及感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两句话出自于《论语·述而》。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忽略身边最简单的感情——友谊和亲情。
就拿亲情来说吧,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晚上回到家也是不顾疲惫,继续做作业。
对他们说的话却是很少,甚至有时还会顶撞他们。
有时在学习上受了委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他们倾诉,得到安慰和鼓励。
而他们也只是说:“别太在意,慢慢来,没关系。
”似乎我们已经把他们当成了万能药,总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
这种情况也许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如果真的这样,便是有些不孝顺了。
又一次看到书中的仁时,我突然觉得父母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么纯洁。
再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羞愧难当啊!我怎么能对父母如此冷淡?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去和父母聊天、交流,让他们知道我的心里想法。
那年,我高三,十分忙碌,而且每天晚上几乎都是加班到凌晨才回家。
等我终于做完了作业,头昏脑胀地走进卧室时,爸妈却已经睡下了。
第二天,我起得很晚,爸妈看到了,立即叫我吃饭。
“唉!今天又得很晚回家了。
”我抱怨着,打算洗漱之后就离开。
谁知,这时爸爸已端来了早餐。
那个时候,我正想冲进房间,大声地吼一声:“你们干吗这样对我,我难道连回家看你们一眼的权利都没有吗?”可是,看着爸妈疲倦的脸庞,听着他们说“快吃吧”这几个字,我却再也说不出任何话来了。
心里十分酸楚,想到以前的种种,我决定好好补偿他们。
吃完饭后,我主动帮他们收拾碗筷,陪他们聊天。
不一会儿,爸爸的烟瘾犯了,他拿出自己的烟卷,但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摇了摇头,随手塞进了床底下。
我立即提醒道:“您戒烟了,不能再抽了。
”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面对日益老去的父母,我们却做不到了。
难道非要等到自己满脸皱纹、双目浑浊、牙齿松动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孝敬父母吗?到那时候,恐怕我们的行动已经不能够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了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坐在父母身边享受他们的嘘寒问暖,但现在,他们只能默默地坐在我们旁边,默默地陪伴我们。
《论语》论仁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其中矣 。”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从积极方面来讲,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不要忤逆父母,不要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
4、不要轻易地改动传统经验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学而》
1
三、仁的实现
(一)克己复礼就能做到仁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
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
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五)为了成就“仁”,不惜 献出自己的生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 身以成仁!”《卫灵公》
古文经典《论语里仁篇》原文名言名句
古文经典《论语里仁篇》原文|名言名句《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又名《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论语》里仁篇的相关介绍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里仁篇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克己复礼为仁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克己复礼为仁【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2)焉。
为仁由己(3),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4)。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5)斯语矣。
” (《论语·颜渊第十二》)【注释】(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
(2)归仁:归服仁德。
(3)为仁由己:修行仁德是由自己支配的事,行不行全在于自己。
(4)目:细目或条文。
大纲之下是细目。
(5)请事:将按照指示去做。
【翻译】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这就是仁。
哪一天人们能克己复礼,天下就能归服仁德。
修行仁德,是由自己支配的事,怎么会由别人支配呢?”颜渊说:“请问仁的细目。
”孔子说:“不合乎礼节的不要看,不合乎礼节的不要听,不合乎礼节的不要说,不合乎礼节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会按照指示去做。
”【评析】“非礼”和“礼节”、“放纵”和“规范”、“喜欢”和“应该”、“情感”和“义理”,从这些属性的尺度,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性修养和成熟度。
要修行“仁”德,就不能光考虑自己了,不能随着情感和喜欢而放纵私欲,必须从义理、规范等角度来看,要多为别人设想才能称得上“仁”德。
也就是要多克制自己的私欲,言行尽量符合礼节规范。
“仁”的礼节规范约束人的言行,但是孔子说的细目,除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外,还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为何连看和听都不行?这就是许多人容易忽视和想不通的。
人对于外在讯息如果没有识别能力、不懂得过滤,就容易被外来讯息污染,大脑就会装满不符合“礼”的思想,这样的思想还会带动“非礼”的言行。
说白了,仁者就是要能本着善心,思想必须是善的,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当然也要善的。
只有能分明善恶,能区分好坏,才能做到不随波逐流,不受污染,从外在来看,就是能表现善的言行,也就是合乎礼的规范。
【延展】1、小孩生下来大脑里的思想像白纸一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小孩变坏了,这是不是也反映社会的问题?在社会乱象中,该如何教小孩多为别人着想、善待别人?该如何教小孩正确看待社会或媒体乱象中的讯息和言行?2、人的思想中如果没有道德良知或强有力的规范,往往为了满足私欲,会表现伤害他人的言行。
《论语》中谈到的“仁”(注释)
《论语》中与“仁”相关的内容:《论语·学而》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孝,《说文》:“善事父母者。
”儿女与父母的关系。
弟,悌也,《说文》:“善兄弟也。
从心弟聲。
”兄弟之间的关系。
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令:美善。
《说文解字注》:“令、善也。
”《论语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亲仁,指亲近有仁爱之心的人。
《论语·八佾》四、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按照儒家的理解,“不仁”之人,就不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人,所以“礼”“乐”也就无从谈起。
《论语·里仁》五、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注释:里,居处、住处。
里仁,居住于有仁者之处,或与仁者住在一起。
处。
相处。
择不处仁,不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或相处。
知,同“智”。
得知,得到智慧,或具有智慧(之人)。
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约,《说文解字注》:“缠束也。
束者、缚也。
引申爲俭约。
”可解为:简朴、朴实。
乐,指精神境界的自由与快乐。
知者,同智者。
七、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好,《说文解字注》:“好本謂女子。
引伸爲凡美之偁。
凡物之好惡、引伸爲人情之好惡。
”。
解为:喜爱。
恶,《说文解字注》:“過也。
人有過曰惡。
有過而人憎之亦曰惡。
本無去入之別。
後人強分之。
”朱岩案:孔子之“仁”,非善恶不分之“仁”,而有其道德上的标准。
故有“以直报怨”之说。
八、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苟,如果、假设。
朱岩案:恶,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从主体自身的角度,解释为:过错、过失;二是从客体对方的角度,解释为:憎恶、讨厌。
九、“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中仁的三层含义
论语中仁的三层含义
在《论语》中,仁的三层含义如下:
1.仁政:这是执政者的施政理念,重点强调对民众的心态。
2.仁德:这是士人的道德品质修养。
3.仁心:这是前两者形成的本源。
同时,这三个概念是融通的——要施行仁政,当然要求施政者个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那就是仁德;而要修成仁德,必先有仁心。
孔子认为,一个士人的远大理想就是执政,施行仁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具备仁德的品质,而前提是个人必须有一颗爱人之心。
总之,“仁”在《论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仁”黄邹毅(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201306703006)摘要:孔学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仁”。
“仁”虽然不是孔子所创造,但孔子丰富发展并特别强调了它,把它提升到理论范畴和理论体系的高度,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德目。
孔子的《论语》把“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奠定了儒家道德人学的基本路向。
孔子的“仁”大致有四重含义。
关键词:仁;论语;礼;孔子一、仁者爱人①《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也说:“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朱熹训仁为“心之德,爱之理”(《孟子集注·梁惠王上》)。
意思是说,“仁”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其理想人格,首先就需要“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具体地说,此种爱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忠”与“恕”两个方面。
按照朱子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也就是说,“忠”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以爱人;而“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爱人。
仁是忠与恕的合体,也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这是在自我评价的角度去描述,我扪心自问时能说我是真心付出;而“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爱人,宽恕别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正是说的这个标准。
所以孔子弟子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孔子在《论语》中讲“忠”有很多,譬如云:“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论语·子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主忠信。
”(《论语·卫灵公》)这些箴言,均说明一个道理:一个真正的人,其人道之爱首先表现在对他人要尽心竭力地履行道德责任和伦理义务,这就叫“主忠信”。
“恕”字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两次,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到的是爱人的态度。
恕字的字形从心从如,意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意思是说,恕道是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
凡自己不想遭受的,也不要施加于别人;反之,自己想要达到的,也希望别人达到。
这就是“恕”,这就是一个仁者爱人的态度。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你要生存,有生存的权利,别人也要生存,也有生存的权利;你要发展,有发展的权利,别人也要发展,有发展的权利。
因此,你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也应该想到别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要使别人也能够生存和发展,应该帮助别人去谋求生存和发展。
而作为统治者,如果一味地恣意妄为,荒淫无度,不注意老百姓的权利要求,特别是基本的生存权利如果也被剥夺,视百姓为趋狗,“无所安息”,“不得衣食”,必然会导致“水能覆舟”的后果。
可以说这些思想仍然闪耀着人性、正义和公正的光芒。
在今天,人类社会的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社会管理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空前加强,相互之间在权利和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远非古代社会可比。
因此,不管是个人的立身处世,还是社会管理者的施政立法,在其行为过程中,推已及人,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不仅仍然需要,而且非常必要。
故其又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就是拿自己打比方,推己及人。
“推已及人”隐含着一个逻辑的理论前提,即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善良的本性。
肯定这一理论前提,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推度。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本性,只有各自特殊的利益,上述推已及人的行为模式就是不道德的,不能为他人所接受。
此外,它还隐含着另一个理论前提,即正已然后才能推人。
推已的要求是推其仁爱、道德,而不是推其私念、恶欲。
因此,要推已首先须正已,使自己的思想品质符合道德、符合仁爱。
为此,儒家提出的路径是“为仁由已”,孔子一再强调:“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儒家仁学思想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不仅完全可以作为现代人权的逻辑起点,而且它较之于“天赋人权”更现实,更直接,更加通俗,也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
因为,从这样的逻辑前提出发,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人权既不神秘,也不深奥,它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作为个体,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所需要的生存、自由、平等、安全人格、尊严等权利,别人也都是需要的;你要压迫别人,别人为了自己的权利理所当然地要想方设法地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你要把别人的权利剥夺殆尽,斩草除根,别人也理所当然地要拼死反抗以维护、捍卫自己的权利。
按照孔子的说法,一个人做到了忠与恕,那便实现了“仁爱”的基本义务与责任。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基本上涵盖了孔子仁学的主旨,可看做是孔子仁学体系的总纲。
这一总纲的首要表现在于强调把人当人看,对人类应持有起码的同情心和爱心。
当然,孔子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不同,“亲亲为大”说明孔子的“仁爱”是一种有亲疏远近的以血亲之爱为起始和根本的爱。
孔子的“仁”,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从“神”(帝、天)的神秘笼罩下解放出来,所以有些学者说它是对于人的发现,是人类“同类意识(同情心)的觉醒”。
②人不是孤独的存在,他最先受到的是父母之爱,因此也报之以爱,这就是儒家所指的亲情。
人类之爱当从这里开始,如果使这种情感得以保持,扩充和发展,就会有仁的品德与行为。
仁者爱人最浓厚的根源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木。
亲情之爱孕育了对他人的爱心,爱人就是爱亲人的外展和扩充,即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一种内在情感———恻隐之心或不忍之心,即人所固有的同情心。
因此,“仁”和表达家庭伦理的孝悌等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它必须通过现实的行为表现出来。
因而,通过什么方式来爱人,就成为仁的具体行为规范。
孔子关于“仁”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忠恕之道”。
这是儒家仁性学说在社会层面的应用,也是“亲情”原则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
二、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礼”当作为政的准则、为人的尺度来倡导,并非源于他个人的奇思妙想,而是深刻认识历史的结果。
在春秋时期,“礼”就是一种由来已久而且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被赋予“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世”(《左传·隐公十一年》)等多种社会功能,体现着先人们对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但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已成现实: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和,强欺弱,富侮贫,甚至“弑其君者有之,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
如此失范、混乱的社会状况引起了孔子的深刻思考:自古以来,讲“礼”之声、行“礼”之事未曾间断,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实?“礼”的坚固根基在哪里?孔子思考探索结果是“仁”的提出。
这里涉及到个体要求与普遍的社会伦理原则的关系,亦即群己之辨的问题。
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个体需要(己)服从社会整体原则(礼)。
所以,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求仁之道。
《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里“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个体感性欲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诸方面皆合于礼。
孔子认为,如此反复多次,“礼”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就会潜移默化为人的内在德性(仁)。
“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其深刻之处在于孔子较为合理地解决了伦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个人按其自由意志作出的行为,何以会符合社会规范并能得到社会普遍的肯定性评价?这一命题把个体意识消融于普遍伦理原则之中,认为作为人之本质的“仁”并不是个体意志的直接体现,而是普遍社会伦理原则在个体意识中的积淀。
在这里,仁是礼的内在依据(人而不仁,如礼何),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所以,个体从仁心出发的行为,表面上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而其实质则受着普遍的社会伦理原则的制约。
可见,孔子的人道观带有整体主义倾向。
论语要人们除掉一切自私自利的心机,而养成为大众献身的牺牲精神。
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
礼是什么?是一个时代里所由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这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东西。
各个人要在这些规范之下,不放纵自己去侵犯众人,更进宁是牺牲自己以增进众人的幸福。
要这样社会才能够保持安宁而且进展。
孔子的“仁道”实在是“牺牲自己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和行为,是“相当高度的人道主义”,具有克己而为人的利他性。
人具有社会本性。
人之为人首先是因为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一个扭结,所以接受代表秩序和稳定的“礼”范,是人成为人的必须。
唯有经过“礼”的培育,人类才能由自我决定、主宰生发出约束和克制自身的“四勿”(即道德自律),才能将外在礼制化作内心的自然欲求,“仁”才能从根本上主宰“礼”。
孔子仁学最重要的意义即体现在为中国文化由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化而做出的努力上。
三、孝悌为仁之本。
这里牵涉到仁的情感基础问题。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
此种本质和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最朴素的情感——血缘亲情。
所以,要发展人的爱的情感和崇高的社会伦理责任,最要紧的是要培养人的血缘亲情。
孔子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指子女对父母的亲情,“弟”即“悌”,指弟弟对兄长的亲情。
有子看到一个事实: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在社会上是很少犯上作乱的。
据此,他推测出一个结论,即人的血缘亲情(孝悌)是仁爱精神和一切社会伦理义务的情感基础。
相反,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知爱敬,怎么会对社会、对他人具有仁爱精神和伦理情谊呢?孝悌为仁之本的话,虽出自有若之口,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对“孝”、“弟”等伦理情谊是十分重视的。
如其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伦语·学而》),并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孔子一再强调,孝的义务不只是在于“能养”,而且更在于有敬爱之心。
如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见孝的核心在于“敬”,如果赡养老人而不敬,则与犬马之养无异,如何尽得伦理情谊。
由于“孝”要发自内心真情,所以,当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并不意味着仅仅大义灭亲是反人道的完全违背了人的本性,一个社会如果试图压制人的本性,怎么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