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发展概况

一、填空:

1.写作

2.实物和叙事散文写作

3. 《尚书》

4.《书经》

5. 五十八

6.《邵公谏厉王弭谤》

7. 《国语·周语上》

8.今、古

9.《春秋》

10. 《鲁春秋》

11. .《春秋》

12.言

13.归政

14.商书

15.《国语》

16. 以民为本

17..甲骨文和殷商钟鼎文

18.《尚书》

19.《春秋》

20. 春秋三传

二、名词解释

1. 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

2.青铜器铭文:是远古历史最早、最完备、最有说服力的记述,是最具魅力的符号语言。

3 .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尚书》以记言为主,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作品已经初具散文形式。《尚书》有今古文两种。主要内容包括上古的统治意识、施政经验、神权政治观等。

4. 《春秋》:在历史上《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修订的,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

5.春秋笔法:春秋》是一部类似新闻标题的历史大事记,记事极其简略。但是《春秋》遣词造句极其讲究,把作者褒贬爱憎寄寓其中,以一字寓褒贬。后人称此为《春秋》笔法。这种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6.《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消除

2. 繁殖

3.使……朝见,使动用法

4.等待

5.堵塞

6.外亲7散布8. 哀悼

9..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 10. 才干,本事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书信,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可以吧?百姓安乐吗?你们大王无恙吧?”使者有点不高兴,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年成、百姓的状况,这有点先卑后尊吧?”赵威后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

2. 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五、简答1. 《尚书》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

《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 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比喻: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

《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

《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2.《春秋》的文学成就和特色。

记事,一事一句,极为简略,显然还不是成熟的历史散文,但它却有了独具的成就和特色。

1、它表现了孔子维护周礼,推尊周王室统一地位的政治思想,被称为“礼义之大宗”

2、形成了微言大义,寓褒贬于一字的春秋笔法。

3、形成了文学谨严、推敲细致的特点,表现了用字谨严不苟的态度。

这种用字谨严的态度,对后世历史散文的写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国语》在写作上的成就和特色。

《国语》的写作风格以记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以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用语言记史,生动、精练,为历代所称道。

4.简要说明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情况。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属于历史大事记;《左传》是叙事详赡的编年体历史散文;《国语》是一部按国别分类的史书;《战国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史料集,先秦历史散文有两大类,一类以记言为主,一类以记事为主。

六、分析论述题

1.试析《召公谏厉王弥谤》。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人民,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导致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