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某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⑸启发(心﹢打开) 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启”字是一个多义词,粗看一下各个义项之 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认真分析各个义 项的义素构成情况(义素分析的结果附于各个 义项后面),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义素 “打开”。而这个核心义素是通过汉字字形来 具体体现的。《说文解字》:“启,开也。从 户从口。”甲骨文“启”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 从户从口(开门与人说话之形),或从户从日 (门开见日之形),或从户从手(以手开门之 形),或从户从口从手(以手开门与人说话之 形),从不同字形构成的分析不能看出词义引 申的线索。
• 历代注释家的注释中也常常使用形训。 如: • 《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 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古代字书中也采用形训的方法解释字 (词)义。例如: •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 • 《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 相背之形。” • 《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着 横木,所以告人也。从牛从口。” • 《说文解字》:“禮,履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
• •
《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 《广雅疏证》:“嫌疑、狐疑、犹豫、蹢躅 皆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 误读狐疑二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又因《离骚》犹豫、狐疑相对成文(心犹豫 而狐疑兮),而谓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 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曰犹豫。 或又谓犹是兽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 之复下,故曰犹豫。或又以豫字从象,而谓 犹豫俱是多疑之兽。以上诸说,具见于《水 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及《汉书 注》《文选注》《史记索隐》等书。夫双声 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 因宜其说之多凿也。”
第三章训诂学
三、考述类名称
考述类名称重点在于辨析比较,考证校勘, 考述类名称重点在于辨析比较,考证校勘,多侧 重于学术研究方面。 重于学术研究方面。 又称集注、集传、集释。如何晏《 集解 又称集注、集传、集释。如何晏《论语集 解》。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并起来作 与汇集各家注释的集解名同而实异。 注,与汇集各家注释的集解名同而实异。 对前人注释加以补充订正。如洪兴祖《 补注 对前人注释加以补充订正。如洪兴祖《楚 辞补注》。 辞补注》。 遵循旧说加以发挥。如陆绩《周易述》。 述 遵循旧说加以发挥。如陆绩《周易述》。 含有谦意,谓解说承学于师。 学 含有谦意,谓解说承学于师。 校勘为主。 校 校勘为主。 订正旧说为主。 订 订正旧说为主。
《孟子》注疏 孟子》 东汉·赵岐 东汉 赵岐
《孟子章句》 孟子章句》
宋·孙奭(shì) 孙奭 )
《孟子疏》 孟子疏》
宋·朱熹 朱熹
《孟子集注》 孟子集注》
清·焦循 焦循
《孟子正义》 孟子正义》
《老子》与注本
《老子》,一般认为是 老子》 春秋时楚国人老聃(dān) 春秋时楚国人老聃(dān) 所作。81章 所作。81章,约 5000 字, 多为韵文。 多为韵文。 《老子》分为上下篇, 老子》分为上下篇, 上篇为《道经》 上篇为《道经》,下篇为 《德经》,因而又称《老 德经》 因而又称《 子》为《道德经》。 道德经》
现代出现的注释名称: 现代出现的注释名称:
内容包括今译和注释。如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注 内容包括今译和注释。如杨伯峻《论语译注》、 孟子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 》,程俊英 《孟子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 内容包括校勘和今译。如袁珂《山海经校译》。 校译 内容包括校勘和今译。如袁珂《山海经校译》。 内容包括校勘和注释。 校注 内容包括校勘和注释。 内容包括辨正和注释。 笺注 内容包括辨正和注释。 内容包括考证辨析。如缪文远《战国策考辨》。 考辨 内容包括考证辨析。如缪文远《战国策考辨》。
训诂学 :第三章 训诂的体式与内容(一)
例如《诗经·相鼠》注疏: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 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 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 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 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
随文附释的训诂,也就是胡朴安先生所谓 “传注派之训诂”,其体式在古代汉语课程 的“古书注解”部分多有介绍。作为一门独 立的训诂学教学书,有必要详加介绍;而作 为面向高校中文学科师生的训诂学教程,则 可作灵活处理,对于具有一定古书注解知识 的大学本科生而言,有关内容可以从略。
随文附释之一:注疏类
注疏类 严格意义上讲,直接解释古书叫注,疏通注
文叫疏。把同一古书的注和疏编在一起,就 叫注疏。注只释原文,疏兼释正文与注文。 疏也叫正义。清黄承吉《左传旧疏考证序》 云:“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 正。”唐孔颖达等人奉诏撰《五经正义》, 乃“正义”之名之始。或谓官修的就叫正义, 后世则不尽然。
我们这里所用的“注疏”,属于其广义用法, 包含单用的传、注、笺、解、释、训、疏以 及合用的传注、注疏、注训、注解、训诂、 义证、疏证等。如毛亨《毛诗诂训传》,郑 玄《周礼注》、《毛诗笺》,皇侃《论语义 疏》,贾公彦《周礼注疏》。
1、随文附释类
1、随文附释类 我们不用大家熟悉的、习用的“随文释义的注
疏”说法,而改称“随文附释”,是为了更 有概括性,更符合训诂实际。有的学者因为 将训诂学定位为“历史语义学”,所以采用 “释义”这样的表述。
我们反复强调,传统训诂学的解释内容十分广 泛而丰富,并不限于字义、词义问题,这一 点后面还要讨论。随文所释者,既然不仅仅 意义问题,那么用“释义”二字就不那么准 确了。再说,义疏之体出现较晚,用“注疏” 之名不能将先秦古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进去, 也不能涵盖汉初的注释内容。
8:训诂知识
义疏类:是一种既解释经文有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疏,是疏通的意思。义疏,即疏通 经义。南北朝时义疏之学兴起,著作颇多。唐初,学者们对魏晋以下的义疏进行整理分析, 订正其中的误解,此时的疏也叫正义。所谓“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 “正义” 代表官修,“疏”代表民间私家注疏。义疏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较而言, 传注体侧重于释词通句,义疏体繁征博引,注重义理的发挥。
训
诂
学
基
础
第一节、训诂和训诂学 第二节、古书注释的类别 第三节、古书注释体例 第四节、古书注释的内容 第五节、语词训释的主要方法
第六节、古书注释的术语
第一节、训诂和训诂学
一、训诂和训诂学:训就是解释,就是把前代文献中的字词句章不懂之处加以解释。训
就是顺,就是把不通之处解释通顺了。诂就是故,就是解释古代的语言。二者常连用,就是今 天的古书注释。
2、谓
与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前面,常以具体释抽象,分体释总体。如: ①《诗经小雅采薇》“彼路(大车)斯何?君子之车。”郑玄笺“君子谓将率(帅)”。 ②《左传郑伯》“可矣,厚将得众”。杜预注“厚谓土地广大”。
3、貌、之貌
用于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情态,被释词多是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忧愁)”。毛传“迟迟,舒行貌”。司马迁《报任安 书》“意气勤勤恳恳”。《文选》李善注“勤勤恳恳,忠款之貌”。
6、校勘学:研究书籍校勘的学问叫校勘学。校勘又叫 校雠,校订。是指对同一种书籍,
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外文译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恢复原 貌的工作。
校勘记:简称校记。在校勘以后,往往在书后附文,分条说明校勘异同得失的情况,称
第三章 训诂方式
二、因形求义的依据和方法
形,指的是并利用古文字的形体。许慎 《说文解字》阐明文字本义,阐述‚字形之本始,
字音、字义之所以然‛,乃‚字学之宗‛。提出
‚六书‛,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反映
字形结构,因形求义的主要依据即此。四书又可
分两类。
(一)第一类——象形、指事、会意 基本符合形义相一的要求。文字直观,明 晰,视而可识。通过字形,结合文献资料, 可究明本义。 1 、对于象形字 (1)、《诗经· 豳风· 东山 》:‚娟娟者蜀, 蒸在桑野。‛《说文》“蜀‛是‚桑中蚕‛, 《毛诗》写作‚蠾‛是‚桑虫‛。 甲文 ,有虫身、头,一目,许慎‚上 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 野蚕形。
第三节 因文求义
“因文求义‛ 是不借助字形或字音,只分析文句本身
来解释词义。 ‚因文求义‛是‚义训‛的一部分。除 形、声训之外,其它的训诂方法皆可归入义训。
2.不拘泥于字形
形义有密切联系,但运用时,字形与其承担的字义不
绝对统一。因为‚义有引申,字有假借。‛运用时,形义相
离。只有本义才联系字形。 《说文· 乌部》:‚焉,焉鸟。黄色,生江淮,象形。‛假借 为语气词,代词,义形无关。《说文· 虫部》:‚虽(雖), 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假借为连词,与词义不相干。 段玉裁注:‚(焉),今未审何鸟也。自借为助词而本义废 矣。‛ ‚配‛,‚从酉,己声‛。本义‚酒色‛。段玉裁注:‚本义
《七侠五义》七十六回:‚左一刀,右一刀,磕 的弹子就犹如打嘎的一般,也有打在众贼身上的, 也有磕丢了的。‛
‚打嘎‛,嘎,从口,应是象声词。(嘎嘎,鸟 鸣声。唐李山甫《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 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晴。‛) 但此是名词。中间粗大两头尖小枣核状木制 物,旧时儿童玩具。后写作‚ ‛。又如:尟、 楞、鲜、劣、尘。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课件
(三)义界
•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
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如:
• 《说文·见部》:“䚕,求視也。”段玉裁注:
“求視者、求索之視也。”(lì)
• “覣,好視也。”段玉裁注:“和好之視
也。”(wēi)
• “䚄,視也。”段玉裁注:“嬉之視
也。”(lù)
• “覝,察視也。”段玉裁注:“密察之視
病也。”
• 段玉裁于疾篆下注:
• “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
也。”
• 析言又称对文或对言,浑言又称散文、散
言,或统言、通言。如:
• 《诗经·大序》“声成文谓之音”,唐 孔颖达
《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
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
• 《尔雅·释诂》:“禄,福也。”清 郝懿行
《义疏》:“福禄二字,若散文则禄即是
• 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 朱熹注:蔽芾,盛貌。
• 《文选》卷16司马长卿《长门赋》:望中
庭之蔼蔼兮。
• 李善注:蔼蔼,月光微闇貌。
• 以上均为用在形容词后。
•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
• 朱熹注:泛,流貌。
•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朱熹注:迟迟,舒行貌。
名·释首饰》:“頍,傾也,著之傾近前
也。”)
• 《仪礼》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
之”之萦。(《士丧礼》 “幎目用缁”注)
• 《周礼》郑注:鞻读如屦。(《春官·序官》
“鞮鞻氏”注)(鞮dī鞻lóu,鞮鞻氏。《文
选·左思〈魏都赋〉》:“鞮鞻所掌之音,
韎昧任禁之曲。” 吕向 注:“鞮鞻,樂官,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2)注 定义:注释之意。 贾公彦《仪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孔 颖达的解释:“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明也。”两种说 法尽管有些不同,但认为“注”就是注解古书使之便于理解的意思是 一致的。 称古书注解为“注”始于东汉的郑玄,郑玄之前的古书注释皆称 “传”,后人将各类古书注释通称为“注”,故广义的“注”可以包 括对古代文献所作注解的一切训诂实践。 (3)笺 定义:表明文意记识其事之意。 注书叫笺,始于郑玄。郑玄《毛诗笺》对《毛诗诂训传》解释不 明或过于简略的地方另外补充说明。因此所谓笺,就是在前人注解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其未详之意而加以表述。
3、以共名释别名——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类。 例:《说文》:“薇,菜也。”“李,果也。”“疴,病也。” 4、设立界说——指用下定义的方法来解释词语。 例:《诗·传》:“规,正圆之器也。” 《尔雅》:“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5、描写譬况——将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另以描写或以类似 的事做比况。 例:《尔雅》: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描写) 《释名》:“日月亏曰食,稍稍侵蚀,如虫食草木叶也。”(譬况) 6、由反知正——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例:《说文》:“拙,不巧也。”“暂,不久也。”“假,非真也。” 7、增字足意——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 完足词义的训释。 例:《诗》:“静女其姝。”毛传:“静,贞静也。” 《诗》:“此宜无罪,汝反收之。”毛传:“收,拘收也。” 《说文》:“宽,屋宽大也。”
2、反义相训—是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词在上古本来兼有正反两种意义,后世 只通行一种。另外,由对比引起的联想也是造成反训的一个原 因。反训作为语义训释的一种手段,由《尔雅》开创,并由郭 璞注阐明。这种训诂现象虽然范畴有限,但了解它对阅读古籍 是有用的。 例:《尔雅》:“徂,存也。”“乱,治也。”郭璞注:“以 徂为存,犹以乱为治„此皆训诂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 名。” 《广雅》:“贷”训“借”又训“与”。 《释言》:“陶”训“喜”又训“忧”。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颜师古注:“面谓背之,不面 向也。面缚亦反背而缚之。”
5-3训诂条例
2.义界
以同义短语释词或突出事物的特征。
以同义短语释词(直下定义): 《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
闺,小闺谓之阁,巷门谓之闳。 《说文》:衰,艸雨衣。 突出事物的特征(比况为训): 《尔雅·释兽》:兕,似牛/犀,似豕
3.推因
推求语源,用同音词或近音词释词,或推求其得
一词数训
一词多义,不同句子不同意义
《尔雅·释言》:庶,侈也/庶,幸也 同一个用法不同理解 寤寐思服。毛亨传:服,思之也。郑玄注:服,
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 之乎? 不同方面说解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伪也。杨倞注: 伪,为也,矫也。
特殊的直训:属种相训,反义为训
2.形训
1)形训的理论根据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有密切关系,分析
汉字形体结构揭示其本义,以形索义、据形说义、 依形辨义。与本义关系紧密的转义亦可用形训。
2)形训的运用
《说文》之学即形训之学。
命,使也,从口令。戒,警也,从廾戈,持戈以戒
不虞。饰,刷也,从巾,从人,食声。 清《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 文解字义疏》 、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朱骏声《说 文通训定声》。
3)形训的局限
汉字象意的抽象性、模糊性;形体演变,笔意已
失;字形讹变。 《左·成2》:物土之宜而布之利。 《诗经·大雅·大 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说文》:利,铦(锋利)也,从刀,从和省。也有人认 为从刀,从禾。 《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 “利”本义当为“粮食”
故曰婚/黍,禾属而粘者,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 明辨借字 《诗经·东山》:烝在栗薪。郑玄:栗,析也。„„ 古者声,栗裂同也。 《礼记·礼运》: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 其情。王引之述闻:不爱,谓不隐蔽也。(翳)
第三节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第三节训诂的方法和体例训诂是指对一篇文章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解析和品评,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在不同的学派和时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是训诂的基础,通过对文本的文字、结构、文体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表达和传达的内涵。
具体来说,可以对文本的主题、情感、意象、修辞等进行分析,以及对文本的叙事、描写、议论等进行考察。
四、读者反应研究法。
读者反应研究法是通过对读者对文本的反应和理解进行分析,来揭示文本的意义和效果。
可以通过读者的评论、批评、解读等资料,了解到文本对不同读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推测出文本的诉求和价值。
训诂的体例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大训诂。
大训诂是对整个文本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解读和品评。
通过对文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艺术特点,以及对读者的启示和影响。
二、小训诂。
小训诂是对文本中的一些具体部分进行分析和解读。
可以选择文本中的一些章节、一些段落、一些句子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独特的意义和艺术效果。
四、训诂与批评相结合。
训诂与批评相结合是指将训诂的方法和理论与批评的观点和评价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解读和评价体系。
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结合对其价值和表达方式的评价,以达到对文本全面评价的目的。
以上是训诂的方法和体例的一些基本介绍,当然在实际的训诂研究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更加细致、个性化的分析和解读。
总之,训诂是一项需要深入挖掘和探索的工作,既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思考,又要有扎实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艺术魅力。
第三章:训诂方法探究
(二)理解引申义
“题”:
题目、标题、文不对题、审题、作文跑题 等等 《说文解字》“题,额也,从页是声。” 《韩非子· 解老》“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 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
(三)系统地掌握词义 “苦”:《汉语大字典》17义项、《汉语
大词典》14义项、《简明古汉语字典》13义 项 1、苦菜,即荼
卒:步兵
3、会意字的形义关系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成为一 个新字的造字方法,字的意义与几个组成部分 所表达的含义有关。
本义:行走
4、形声字的形义关系
形声字是用意符和声符组合在一起创 造汉字的造字法。形声字的声符表示该字 的读音,但有些声符也有表意的功能。 形声字的意符表示该字的意义,但是 形声字的意符所表示的意义并不具体,一 般只表示意义类属,为人们理解形声字提 供一个线索,一个方向。
《易传· 彖传》:《需》,须也;《晋》,进也。
2、音近的声训
声同韵近字相训,用来释义的字与被释字是音近
关系,其声母相同,韵不相同,只是相近。 《说文》:晚,莫也。(莫,暮的古字) 《尔雅· 释言》:逼,迫也。 《广雅· 释器》:馨,香也。 声近韵同字相训,用来释义的字与被释字是音近 关系,其韵相同,声母不相同,只是相近。 《说文》:天,颠也;坎,陷也。 声近韵近字相训,用来释义的字与被释字的声韵 都不相同,但都相近,构成音近关系。 《说文》:比,密也;弓,穷也;间,隙也。
“考” :声符是“丂”,意符是“老”,因为 “考”本事年老,高寿的意思,如《诗经· 大 雅》:“周王寿考。”寿考,即高寿。但意符 “老”在“考”字中省去了下部的“匕”。 《说文· 老部》:“考,老也。从老省,丂声。”
省声,就是形声字的声符被省略去了一部分。
训诂的方法——比较互证ppt
• C动静的引申,古汉语中大量存在。
• ○跨→胯 ○绸→绸缪(缠绕,捆束 ) • ○鱼→渔; ○囚→囚犯 ○屏→摒 • ○天:头顶→削去额顶(《易》:“其人天 且劓。”) • ○客:寄也→客人 ○料:量也→估量谷物之 工具。 • ○黑 →墨;○卑→婢
• D.施受的引申 • ○“乞”有“讨、求”义,还有“施”义。 • 《汉书· 朱买臣传》:“居一月妻自经死, 买臣乞以其夫钱另葬之。” • 李白《少年行》:”好鞍好马乞予人。” • ○其他如“受”与“授”、“奉”与“付” 都是施受引申后分化的结果。
•
不妨说,比较互证就是系统贯通。在传 统训诂学上称为“参互比较”、“融会全 书”、或“通合观之”,又可具体称为 “以本书证本书” 或“以字考经,以经考 字” ……是升华了中国学术文化的传统之 后形成的富有民族特点的科学方法。 • ——宋永培
• 二、比较互证的理论基础 • 1.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形式。词 义从本义出发,沿着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方 向,按照各民族的习惯,不断产生新义和 派生新词,从而构成有系统的义列,这就 是词义引申的基本表现。
• 荠菜,《广雅疏证》:“荠亦菜之小者, 故又谓之靡草。” • 柴,《说文》:”小木散材。“ • 觜,嘴边之须。今称小胡子。 • 吾乡犹言:小zi le子
• 思考: • • 军队、君主、菌、裙、晕、囷qun(粮 仓)有何相近之处?
• B.同所的引申(同一事物有多种不同性状, 这些性状因为同时在一个事物中出现而发 生联系,便能互相引申)。 • “横,阑木也。”产生纵横义,因为门插 关横置;产生阻挡、蛮横义,因为门的插 关挡住门不让开。
• E.反正的引申,汉族有相反相成的理性认识。训 诂中有相反为训的形式。《尔雅》郭璞注就发现 了这种特殊训诂现象。训诂中的反训。 • ○乱,《说文》:“理丝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 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 字训治训理也。” 《论语》:“予有乱臣十人。” • ○ “特”有“独特、无双、杰出”义,如《诗 经》:“百夫之特”,同时又有“配偶、成双” 义,如《诗经柏舟》:“髧dan彼两髦,实为我 特”。 • ○“面”有“面向”、“背向”两义 .《广雅》 “面,向也。”“偭,背也。”“偭缚”,将两手
古代汉语六------训诂
通论:训诂
B、采用同训的方式来训释词语的含义 《尔雅· 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 胎、俶、落、权舆,始也。” 《尚书· 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诗经· 大雅· 生民》:“后稷肇祀。” 《尚书· 胤征》:“俶扰天纪。” 《诗经· 周颂· 访落》:“访予落止。”
《大戴礼记》:“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尔雅· 释训》:“穆穆、肃肃,静也。”
通论:训诂
三、通释语义的专著 通释语义的专著不同于注疏的随文释义, 它所释的不局限于一书,更不局限于某一句 中的含义,而是某一词语常用的、基本的或 全部的意义。这类专著的数量和种类是非常 多的。按其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单解语 义、音义兼注、形音义结合三大类。 四、杂考笔记中的训诂
通论:训诂
《说文解字》
通论:训诂
3、因声求义的轨道 A、破通假 明通假即排除文字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 象,旨在解决同音替代的问题。例如: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 何 王引之:学者以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 字读之,则以文害词。
通论:训诂
注意:破通假的基础是要有坚实的例证,阐述 要合乎情理,不能凭主管臆断。 例如: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诗经•秦风•终南) 王引之研究了整部《诗经》的体例(凡说山 有某物都是指草木),全诗结构(终南何有? 有条有梅),《诗经》的异文以及其他文献 中借“纪”作“杞”,借“堂”为“棠”的 实例,而后断定此处二字为“杞”、 “棠” 的通假字。
通论:形训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者 谓之公。(韩非子) 两汉以降,训诂之学兴盛。《说文》可 以说是一部运用形训解释词义的专著。例如:
珏
二玉相合为一珏。
通论:形训
训诂学 :第三章 训诂的体式与内容(二)
“训诂学的内容除了释词而外,还要进一步去 解句,即解释整个句子的含意。而为要弄通 句意,还必须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对于某 些特殊的修辞现象,也不能忽略,所以语法 和修辞,也是训诂学所不能不过问的。”
“训诂学的内容还包括辨析古书异例。什么 是古书异例呢?这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 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文字 ①《礼记·缁衣》:“尹吉曰:‘惟尹躬及
汤,咸有壹德。’”郑玄注:“‘吉’, 当 为‘告’。‘告’古文‘诰’。字之误也。 尹告,伊尹之诰也。”
②《荀子·非相》:“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 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 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因误字而误改例》云:“按: 两‘论’字皆‘俞’字之误。 ‘俞’读为 ‘愈’,古字通用,见本书《荣辱篇》注。 《韩诗外传》正作‘久则愈略,近则愈详’, 可证也。‘俞’字误作‘侖’,校者又误改 作‘論’。”(《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一○一 页)
③《诗经·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 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郑笺:“此章 言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乎? 其亦忧矣。深闵之词。”
对章旨的概括和说明,并不限于章句体。
在《孟子章句》中,为了说明全章的大意, 赵岐在每一章的末尾加了一个“章指”。例 如《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 的章指是:“治国之道,明当以仁义为名, 然后上下和亲,君臣集穆,天经地义,不易 之道,故以建篇立始也。”
阐明表达方法,(六)串讲大意,(七)分 析篇章结构。
陆先生对训诂内容的概括相当全面。
郭在贻先生所著《训诂学》第二章为“训诂学 的内容”,其概括至为简单。他说:“训诂 学的内容,主要的有如下雨点:
一、释词和解句, 二、辨析古书异例。”
汉语言文学----训诂学
一、总论1、训诂:唐孔颖达定义,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
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是毛亨为《诗经》作的传注。
《毛诗诂训传》是注书式训诂,《尔雅》是辞书式训诂,这两部书是古人最初的训诂成果。
2、训诂学: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3、训诂学的任务: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词语,用通语释方言,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4、训诂的内容:解释字词、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分析时空关系。
5、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这些内容。
6、训诂的范围,传统的以经书为中心,最大的局限是“崇古”。
7、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上》以为训诂形式有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
8、训诂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教导整理古籍,指导编纂字典辞书。
9、某、某也:表示某一个词当解释为另一个词,解释的词在后,被解释的在前,如:贯,事也。
10、谓、言、犹、曰、谓之:谓,被解释的词在前面,表示以一般释特殊或以具体释抽象,相当于“指的是”、“说的是”;言,加在解释的词之前,组成“某,言某也”格式,多用来串讲大意,或总括一段话的中心意思;犹,组成“某,犹某也”格式,和“等于说”相当;曰,相当于“叫”、“叫作”,被解释的词在后面;谓之:和“曰”“为”作用一样,可任用其一。
11、当为(当作)、读为(读曰)、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当为(当作),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就用“某当为某”、“某当作某”格式;读为(读曰),表示用本字说明假借字,是“易其字”;读若(读如),多用来拟声注音,是“拟其音”;12、浑言、析言:浑言,笼统的说,也称统言、通言、散言、散文;析言,分析地说,也叫对言、对文,这是指出近义词的共同义和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13、貌:表明被解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相当于“……的样子”,格式为“某,某貌”;辞(或作词),用来指明文句中的虚词;属、别,表示事物种类,属强调共同性,别强调区别性;破读、读破:破读,用本字去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称“破”,也叫“破字”、“易字”。
训诂常识
训诂常识要点:一、什么是训诂二、训诂的内容三、训诂的方法四、训诂著作形式五、训诂的术语第一节什么是训诂一、训诂就是对古代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为“小学”(汉代指文字学,隋唐以后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
“训诂”也叫“训故、诂训、故训”,从语源学的角度看,“训、驯、顺”,“古、故、诂”分别同源(音近、同,义通)。
训诂二字分开说,“训”是以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比如《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诂”是以当代语解释古语或以通行语解释方言。
比如《尔雅·释诂》:“乔、嵩、崇,高也。
”《方言》:“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以上是“对言”,“散言”、“浑言”则无别。
唐孔颖达《周南·关雎诂训传》正义:“詁訓傳者,注解之別名。
毛以《爾雅》之作多為釋詩,而篇有釋詁、釋訓,故依《爾雅》訓而為詩立傳。
傳者,傳通其義也。
《爾雅》所釋十有九篇,獨云詁訓者,詁者,古也。
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
訓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釋言則釋詁之別,故《爾雅》序篇云:釋詁、釋言通古今之字,古與今異言也。
釋訓言形貌也。
然則詁訓者,通古今之異辭,辨物之形貌,則解釋之義盡歸於此。
”二、学习训诂学的功用1、阅读、教学古文△《曹刿论战》:“齐师败绩”。
△《离骚》:“岂予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训释:《左传·庄公11年》:“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伏兵而袭)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说文》:“败,毁也。
从攴贝。
”又“bai,坏也(段注:坏,毁也。
bai与败音义同)。
从辵贝声。
”三国魏正始2年《三体石经·左传·僖公28年》:“楚师败ji(从辵朿声)”《说文》:“迹,步处也。
从辵亦声。
蹟,或从足責。
籀文迹从朿。
”《说文》:“绩,缉也。
从糸責声。
”《诗·七月》:七月鸣鴂,八月载绩。
训诂学课件
路凤华
一、训诂与训诂学 (一)训诂:训诂最初单称为“诂”,或者 说 教 称为“训”。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 也, 从 诂训传》。扬雄《答刘歆书》用“训诂”。 言 川 唐代的孔颖达给训诂下的定义为:“训诂 声。 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 之义尽归于此。” “训诂者,注解之别名也。”
孟子: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彻,通也。是说这种税制在周是天下通行 的税制。 藉,借也。意思是借助民力来耕种公田。 ▲还可以用来辨析同义词 平也, 例如: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 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 叫做“微”。 二、兴盛期——两汉 西汉时期为儒家经典做注来阐述儒家思想 观点,此外还为《老子》做注;东汉时注 释范围扩大,为《国语》、《史记》、《 汉书》、《吕氏春秋》、《楚辞》等做注。 说明训诂学有开始摆脱经学附庸的趋势了。
从训诂学的发展历史看,两汉时第一个高 峰,清代是第二个高峰。训诂一直附属于 经学,直到清末才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训诂学的用途 1、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2、指导整理古籍 3、指导编纂字典辞书 4、对其它学科的帮助
参考书目
1、许威汉 《训诂学导论》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 2、吴孟复 《训诂通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4月第一版 3、陆宗达 王宁 《训诂与训诂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主要有随文而释的注解书,还有通释语义 的专著,如《尔雅》,成为训释词义专书 之祖。总体而言,汉儒遍注群经,为后人 得以通读古籍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代 表人物是毛亨、郑玄、许慎等。 汉代训诂的成就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 究做出了范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后世 语言学所借鉴。
训诂的方法PPT课件
a
66
a
67
• 例二、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張 鼎行至稟牆邊,見一個待報的囚人稱冤叫 屈。”
• 何爲“待報”?
a
68
• 按:“報”指根据犯罪者罪行的轻重大小, 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韩非子·五蠹》: “司寇行刑,君爲之不舉樂;聞死刑之報, 君爲流涕。” 梁启雄浅解:“《漢書·胡建 傳》:‘斷獄爲報。’”《史记·酷吏列 传》:“湯掘窟得盜鼠及餘肉。劾鼠掠治, 傳爰書,訊鞫論報。”
用簡單明了的需要,二字在使用上漸漸分化:“班”主要
用於班次類義,而“頒”則承擔了賞賜、分布等義。就
《新》、《舊》來說,“班”表賜義均有用例,但相對
“頒”來說,數量要少得多,這反映出“頒”在這一義項
上取代“班”的事實,同時也說明正統文言史書用字較古
雅。
a
23
• 《說文·人部》:“倡,樂也。”段注曰:“倡即俳也,經傳 皆用爲唱字。”《口部》:“唱,導也。”《廣韻·漾韻》: “唱,發歌,又導也,又作誯、倡。”同小韻:“倡,導。” 《也也集’,韻,或从从·漾言女韻,。》亦”:作“倡唱、、昌誯。、”倡、《昌集,韻尺·陽亮韻切》,:《“説倡文、》娼‘,導樂
• 按:“倡”本與“俳”、“優”相類,讀作昌,然而在經典 中此義少用,它常借作“唱”,表“倡導”、“歌唱”等義。 不過到中古以至唐宋,這一情況有了變化,“唱”的使用漸 漸增多。《玉篇》、《廣韻》、《集韻》的注釋可能反映不 了這個情況,但唐宋人的注釋可爲我們提供證據,《史記·樂 書》“一倡而三歎”,張守節《正義》:“倡音唱,唱,謂 一人始唱歌。”《漢書·陳勝傳》“今誠以吾衆爲天下倡”, 《張耳傳》“今陳王奮臂爲天下倡始”,《鼂錯傳》“爲天 下先倡”,顔師古注:“倡,讀曰唱。” 《楚辭·九歌·禮魂》 “姱女倡兮容與”,洪興祖補a 注:“倡讀作唱。” 《九章2·5抽 思》“倡曰”,洪興祖補注:“倡與唱同。”
第六章第三节 文字音韵训诂专书
以 声 训 发 明 许 意
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 谓古韵也。玉裁作《六书音均表》, 识古韵凡十七部……俾形、声相表 里,因耑推究,于古形、古音、古 义可互求焉。 “天,颠也。”注:此以同部叠韵 为训也。凡“门,闻也”“户,护 也”“尾,微也”“髮,拔也”皆 此例。 “吏,治人者也。”注:治与吏同 在第一部。此亦以同部叠韵为训也。 禛,从示,真声。注:声与义同源, 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
说 文 通 训 定 声
一、按古韵十八部列字,11 37个声符分隶十八部 二、各部中,同声符字相系 三、许慎《说文》不收,但见 于许慎说解、叙、偏旁、小徐 本、他书所引者,予以补入。
尔 雅
训诂纂集书。战国开始纂集, 汉代补充。解释六经,其中解 释《诗经》比例较大。 分十九篇。前三篇解释常用词。 后十六篇解释专门事物名称。 诂言训:词语 亲:亲属关系 宫器乐:房屋器物 天地丘山水:地理 草木:植物 虫鱼鸟兽畜:动物
说文:作,起也。 注:《秦风· 无衣》传曰:“作, 起也。”《释言》《谷梁传》 曰:“作,为也。”《鲁颂· 駉》 传曰:“作,始也。”《周 颂· 天作》传曰:“作,生也。” 其义别而略同。别者,所因之 文不同;同者,其字义一也。
说 文 解 字 注
自序:一字必兼三者,三者必互相 求;万字皆兼三者,万字必以三者 彼此互相求。 王序: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 察之精、剖之密,尝为《六书音均 表》,立十七部以综核之,因是为 《说文注》,形声、读若,一以十 七部之远近分合求之,而声音之道 大明,于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 其典要,观其会通,而引经与今本 异者,不以本字废借字,不以借字 易本字,揆诸经义,便以本书,若 合符节,而训诂之道大明。训诂声 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 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第三章训诂的运用(2024版)
義。李白《天馬歌》:“願逢田子方,惻然為我
悲。”悲一作思(《全唐詩》冊三)。李群玉《長沙紫
極宮雨夜愁坐》:“春燈含思靜相伴,雨夜滴愁更向
深。”(《全唐詩》冊九)思、愁對文,明思有愁義。
《洛陽伽藍記》卷一引北魏莊帝五言詩:“思鳥吟青
松,哀風吹白楊 。”思、哀對文,則思即是哀 。凡
持滿毋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
益解。”《漢書•蘇武傳》:“武益愈,單于使使曉
武。”這兩例中的益字即作稍字解。楊樹達《詞詮》
卷七:“益,副詞。稍也,漸也。”
訓詁的用途之一指導語文教學
“少益耆食”的益字正應作稍解,“少益耆食”針
對上文“殊不欲食”而言,
西但在現代漢語中,益字已不復有稍義,於是便會
》“人將保女
矣”,司馬彪注:“保,附也。”附猶依也。《漢
書•高帝紀上》“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高
祖”,王念孫謂“保者依也”(見《讀書雜誌•漢書
第一》“逾城保高祖”條)。
訓詁的用途之一指導語文教學
《漢書•武五子傳》“揚州保疆”,李奇
曰:“保,恃也。”《顏氏家訓•勉學》:
“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
伺察,孫詒讓用王念孫說讀微為覹 ,自是確詁(孫說見
《墨子間詁》)。
訓詁的用途之一指導語文教學
(三)在遇到課本或選本中當注而未注的疑難問題時,
訓詁學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獨立的研究,從而求得正確
的答案,以彌補課本或選本在注釋方面的不足
古文選本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就是應該加以注
釋的地方,反而付之闕如,不予注釋。這可能有兩方
《古代漢語》注釋同成疏。按,古代“馬”與
三种训诂方法
三种训诂方法
一、引言
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中,训诂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一种通过对文字、词语、句子和篇章的深入剖析,以揭示作品内涵和作者原意的学问。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训诂方法,分别为字词训诂、句子训诂和篇章训诂。
二、第一种训诂方法:字词训诂
1.字词含义解析
字词训诂主要是通过对单个字词的含义进行解析,以理解其在作品中的具体含义。
这需要训诂学者具备丰富的字词知识和文献资料。
2.实例分析
例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通过字词训诂可以得知,“窈”表示深邃,“窕”表示清幽,形容女子心灵美。
三、第二种训诂方法:句子训诂
1.句子结构分析
句子训诂则是针对句子结构的解析,通过对句子成分、语序等方面的分析,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2.实例分析
如《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句子训诂,可以了解到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温故而知新”,强调了学习的方法。
四、第三种训诂方法:篇章训诂
1.篇章结构解析
篇章训诂是对整个作品结构的分析,通过把握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揭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实例分析
如《红楼梦》通过篇章训诂,可以发现其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五、总结与展望
训诂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对字词、句子和篇章的训诂,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原意。
然而,训诂学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义训(据文正义)—指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 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 例:《方言》:“崽者,子也。”(直训) 《广雅》:“拳拳、区区、款款,爱也”(一词释数词) 《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互训) 《尔雅》:“速,征也。”“佂,召也。”(递训) 《说文》:“尗,豆也。”(用今语释古语) 《方言》:“曾、訾,何也。”(用通语释方言)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一、训诂的方法—指探求古代书面语词语意义的方法和解释词义的方法。
(一)形训(以形说义)—指用分析文字形体结构的方法
来解释字义。 (二)声训(因声求义)—指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 词义的方法。 三种方式: 1、利用形声字 例:《尔雅》:“诰,告也。”(用声旁字训释形声字) 《荀子》:“君,群也。”(用形声字训释声旁字) 《释名》:“纪,记也。”(用同声旁的形声字训释)
(7)集解 定义:汇集杂说以为一书的注释形式。 是将前人的训释汇为一体,并加以鉴别,供读者择善而从; 在前人无注而需要诠解的地方,则由编撰者补作注释。这类体式有 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标准的集解体所集诸说角度不同,互相发明, 实为有机的注释文字 ,中间也有集解者的识断。这一点使它区别 于纂集体。二是,它于每解之下所引诸说一般均属于众家对同一原 文所作的不同训释,而不解释该词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词在上古本来兼有正反两种意义,后世 只通行一种。另外,由对比引起的联想也是造成反训的一个原 因。反训作为语义训释的一种手段,由《尔雅》开创,并由郭 璞注阐明。这种训诂现象虽然范畴有限,但了解它对阅读古籍 是有用的。 例:《尔雅》:“徂,存也。”“乱,治也。”郭璞注:“以 徂为存,犹以乱为治„此皆训诂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 名。” 《广雅》:“贷”训“借”又训“与”。 《释言》:“陶”训“喜”又训“忧”。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颜师古注:“面谓背之,不面 向也。面缚亦反背而缚之。”
3、以共名释别名——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类。 例:《说文》:“薇,菜也。”“李,果也。”“疴,病也。” 4、设立界说——指用下定义的方法来解释词语。 例:《诗·传》:“规,正圆之器也。” 《尔雅》:“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5、描写譬况——将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另以描写或以类似 的事做比况。 例:《尔雅》: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描写) 《释名》:“日月亏曰食,稍稍侵蚀,如虫食草木叶也。”(譬况) 6、由反知正——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例:《说文》:“拙,不巧也。”“暂,不久也。”“假,非真也。” 7、增字足意——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 完足词义的训释。 例:《诗》:“静女其姝。”毛传:“静,贞静也。” 《诗》:“此宜无罪,汝反收之。”毛传:“收,拘收也。” 《说文》:“宽,屋宽大也。”
二、训诂的体例—指训诂学家在实践中采用的体式条例
1、正文体
定义:指散见于文献正文中的那些具有解释作用的只言片语 或篇章之类的语言材料。 例:《论语·颜渊》:“政者,正也。”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
这种形式在训诂的萌芽时期很普遍,并一直延用下来, 成为训诂的一种重要体式。
2、传注体
定义:是随文释义这类古书注解的统称,或称注疏。 它所解释的词语是在使用状态下的活的言语,它体现的意义是具体 的。它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传、注、笺、疏、章句、集解、校注等。 (1)传 定义:用今语传达古语含义。广义的传与“注解”是同义词;狭义的 传是指直接阐释经义的注解。 传有大传、小传、内传、外传、补传、集传之分。 内传是指与经传相比附的,即指密切联系经文的注解。外传是 “其文不主于经”,杂以古书古语,证以诗词的注解。如《韩诗内传》 是比附《诗经》原文加以解释,而《韩诗外传》则重在叙述经文的典 故,与《诗经》原文相去甚远。又如称《左传》为《春秋内传》,称 《国语》为《春秋外传》。 大传为大意之义,如《尚书大传》。小传为作者的谦词。 补传为补注之义。集传又称集注,如《诗集注》。
(2)注 定义:注释之意。 贾公彦《仪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孔 颖达的解释:“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明也。”两种说 法尽管有些不同,但认为“注”就是注解古书使之便于理解的意思是 一致的。 称古书注解为“注”始于东汉的郑玄,郑玄之前的古书注释皆称 “传”,后人将各类古书注释通称为“注”,故广义的“注”可以包 括对古代文献所作注解的一切训诂实践。 (3)笺 定义:表明文意记识其事之意。 注书叫笺,始于郑玄。郑玄《毛诗笺》对《毛诗诂训传》解释不 明或过于简略的地方另外补充说明。因此所谓笺,就是在前人注解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其未详之意而加以表述。
2、利用音同音近字 例:《毛传》:“盗,逃也。”(同音相训) 《说文》:“祈,求也。”(同声相训) 《说文》:“天,颠也。”(同韵相训) 3、利用同形字 例:《诗》:“风,风也。”
(被注字是一种文体名称,注释字意思是“鼓动”)
《周易》:“剥,剥也。”
(被注字是卦名,注释字意思是“解剥”)
《孟子》:“彻,彻也。”
3、专著体
(4)义疏 定义:也叫“正义”,或省称“疏”,疏通文意的意思。这是一种既 解释文献原文,又解释前人注文的注释。 这种训诂形式兴起的原因,是因为前代人传注,文字简古,文意 难懂,于是注家不得不既注经文,又释传注。义疏有“疏不破注”的 惯例,即给前人的注释找理由。 (5)章句 定义:离章析句之意。 其内容包括:明确句读,划分章节,在分析解说全文的基础上分 章概括大意,阐述思想内容。有的还在每章结尾处概括归纳本章的内 容,称为“章指”(即本章题旨的意思)。 (6)补注 定义: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正的一种注释。 就其诠释对象说,它与义疏相同,但它敢于改正前人的注释,而 不必遵循“疏不破注”。
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各句所使用的训诂方法。
1、披,从旁持曰披。 2、讼,言之于公也。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淑,善;逑,匹,也。 4、天,显也,在上高显也。 5、兕,似牛;犀,似豕。 6、悒,不安也。 7、“河水清且沦漪。”毛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8、郡,人所群聚也。 9、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者谓之公。 10、赧,面惭而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