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细胞代谢)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细胞代谢)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细胞代谢)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题5.细胞代谢)

一、选择题

1、某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X,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溶液中X的浓度低于细胞中时,也会发生X的吸收( )

②只有在有氧气时才发生X的吸收③物质X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且有一个最适温度A.①说明该物质能逆浓度梯度吸收进入细胞,该物质可能为二氧化碳

B.②说明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消耗能量,该物质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③说明该物质的吸收受温度影响,原因是温度影响膜的流动性

D.综合①②③判断,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低温环境中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减慢,主要是因

为低温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减少

②细胞膜对Na+的运输可同时具有b、d两种方式

③交叉输血出现凝集反应与图中的C有关

④图中a、b、c、d、e过程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

透过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3.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

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

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

的产物A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

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然

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表示)环境中保温

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

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经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t/℃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7.0 4.0 1.5 4.0 不凝固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 ℃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热到40 ℃会发生乳汁凝固

C.必须先将酶和乳汁分别保温一段时间,再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然后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将装置F内的混合物降温到40 ℃就会发生乳汁凝固

5、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

是酶促反应曲线

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

是酶促反应曲线

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

是酶促反应曲线

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6、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

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 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

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关

C. 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

响的生理过程是②

D. 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7、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825776.html,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8、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

间点有3个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

是第45小时

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

光照强度弱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

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9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株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人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的变化量,绘制

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C.D点光合作用开始,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

10.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

同的、

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

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

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

作用强度相等

B.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C.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

CO2的能力

D.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11.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其他条件不变且比较适宜时,分别在光照强度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

所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该植物其他条件不变一昼夜中保持15小时光照

强度为c,其余时间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要从周围吸收8个单位

的二氧化碳

12.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

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

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

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

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

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 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13.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运动和枝叶摆

动而移动。下图表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

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光斑照射前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B.光斑照射开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由类囊体移至

基质的速度加快

C.光斑移开后CO2吸收曲线短时间内不下降的原因是叶绿体

中还有较为充足的A TP与[H]

D.AB段两曲线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抑制作用

14.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 h内CO2的吸

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 h-1),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

率用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下列表述不合

理的是()。A.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若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10 mg? h-1,最大光合速率为85 mg?h-1

15、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K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MN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二、非选择题

1.观察一片树林发现,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

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光斑随着太阳的偏移

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右图显示在白天适宜温度下

人工照射某植物叶片形成光斑,并从实验中测得

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

图分析回答:

(1)光斑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植物叶片光合

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

是。

(2)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内,O2释放速率和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是。

(3)图中c点时,光反应速率暗反应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4)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至原水平的原因是,而此时,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5)从光斑开始照射到A点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从A到C点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2.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在13 ℃~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2)恒定在上述________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 mg。

3.如图是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

不同温度时每小时CO2吸收量变化曲线(实线)和每小

时CO2产生量变化曲线(虚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该植物合成有机物速率

最快时的温度是________。该植物25 ℃时固定CO2

的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5 ℃时固

定CO2的速率。

(2)温度保持在25 ℃的条件下,交替进行12 h光照、

12 h黑暗,该植物每天释放的氧气量是________ mol。若温度保持在35 ℃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

4、(8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如图甲所示,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____(增大、减小)。(2)如图乙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________。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___ (>、=、<)b。

(4)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5.(11分)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 TP的场所有。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来表示?

(3)如果一天中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mg。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左移、右移、不变)。

(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将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6、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面两个图是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2)图甲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若在CO2浓度为1%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图甲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b )位置移动情况是。

(3)得到图乙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 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用字母回答),限制EF段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当图中S1、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4)在图甲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8小时,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 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

7. (9分)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

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

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

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

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

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

问题:

(1) 实验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6h时C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2) 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个,叶绿体无O2生成的时间总共有________小时。

(3) 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实验进行48小时内后植物体________(是╱否)有有机物的积累。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

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

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A组温室保持原大气CO2浓度。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第四步: 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_,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9、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 29 32 34 ……

曲线的段获得的。

(3)图B中e与f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与b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为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置于遮光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测的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

(4)图C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不考虑光照对温度的影响,图C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个单位的CO2。

(5)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D所示。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 A、M 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 A、N 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 A M B、N A N B(填>、<或=)。此时A植物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10. (14分)研究人员用不同植物做了两组关于植物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Ⅰ、利用紫苏进行了实验,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

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1)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_________为CO2的还原提供条件,所产生的O2在细胞中的被利用。

(2)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用图中字母回答)

(3)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填“是”或“否”)。

Ⅱ、图乙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在图乙中的丙处添加CO2时,分析短时间内C5的变化为,若在图乙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微摩尔。

2016届高三年级生物专题(细胞代谢)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DD 6-10ACCDA 11-15CBCBB

二、非选择题

1.(1)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2)氧气释放速率快速增加,CO2吸收速率缓慢上升(3)等于

(4)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到原来水平

有光斑期间积累了大量的ATP和NADPH,可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

(5)光照强度暗反应速率(CO2吸收速率)

2、答案(1)X Y+2X增强增强(2)1430

3、(1)30 ℃等于(2)36不能

4、(1)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减弱减小

(2)减慢ATP [H] 变小

(3)<(4)<

5、(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细胞呼吸强度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d (3)4 162(2分)(4) 右移(5)h f和h(2分)减少

6、

(1)叶绿素a水的分解和ATP的合成

(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向左移动

(3)14 AB和CD CO2浓度S2>S1+S3

(4)6 7、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线粒体移向叶绿体

(2)4 12

(3)36 弱有

(4)上移植物对绿光吸收很少,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不变,吸收的CO2将减少

8、(1)取长势相似的红掌幼苗90盆,平均分为3组(只要体现选择过程及数量均等即可,各1分);

(2)斐林;高CO2浓度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各1分)(3)高CO2浓度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各1分)

(4)CO2的吸收速率(或单位时间CO2的减少量,漏“单位时间”扣1分)酸碱缓冲物质

9(1)光照强度、温度18(或g)(2)ae或fg(3)慢a时刻温度较低M-N (4)2 (5)= > 从叶绿体基质移动到囊状结构薄膜

10.(14分)Ⅰ:(1)光反应[H] 和ATP(答全才给分)线粒体(线粒体内膜)(2)B、

C (3)否

Ⅱ:(1)减少(2)750

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2.2细胞代谢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1

细胞代谢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色素提取时,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分离色素 B.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2.钠-钾泵是一种专一性的载体蛋白,该蛋白既可催化ATP水解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 mmol ATP 能将3 mmol的Na+泵出细胞,将2 mmol K+泵入细胞内。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B.细胞内K+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可不消耗ATP C.钠-钾泵持续运输的过程会导致ADP的大量积累 D.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 3.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 B.图中b、c代表的是高能磷酸键 C.水解时b键更容易断裂 D.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4.如图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错误 ..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温度为无关变量 B.本实验的检测指标为气体产生量的多少,以此反映酶活性的高低 C.实验开始前反应小室状态如图A所示,不能让滤纸片在小室下方 D.如图B中倒置的量筒可以用倒置的试管代替收集气体 5.如图甲、乙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器可进行完整的细胞呼吸 B.乙图中NADPH的移动方向是从⑤到④ C.若O2全部被A结构利用,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D.适宜条件下,②和④处均存在电子的传递过程 6.下列关于人体中ATP—ADP循环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消耗水,反应②合成水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反应①供能 C.需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伴随反应②的发生 D.能量2可用于乳酸在人体肝脏再生成葡萄糖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020生物新高考京津琼】专题二 细胞代谢

专题二细胞代谢 [考纲要求] 1.说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解释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5.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知识主线 思维串联 微专题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理清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

2 提醒:①人工膜≠生物膜:生物膜具有“载体蛋白”,故具有选择透过性,人工膜为半透性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膜上孔径的大小。 ②渗透平衡≠浓度相等: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未必相等,如透析袋内蔗糖溶液与透析袋外的清水可达渗透平衡,但浓度不会相等。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两大因素——物质浓度、O 2浓度 (1)物质浓度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2)氧浓度

提醒:温度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运输的速率。 3.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提醒:①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不属于胞吐作用。 ②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还有合成载体蛋白的场所——核糖体。 4.巧用两种抑制剂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

题型一围绕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查生命观念 1.(2019·4月浙江选考,9)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解析兔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多于出红细胞的水分子,红细胞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C正确;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其中水分子是从其分子数相对较多处向相对较少处扩散,即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扩散, D错误。 4

细胞代谢专题训练5答案

热点练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考查 1.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B.RuBP羧化酶为上述反应的进行提供所需的活化能 C.提取的RuBP羧化酶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 D.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只有在黑暗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催化作用 解析:选A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RuBP羧化酶降低了上述反应进行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酶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以保持活性,C错误。CO2的固定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因此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D错误。 2.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色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叶绿体的生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催化 C.可用无水乙醇分离、提取色素 D.叶片研磨后的滤液需用滤纸过滤 解析:选B蓝藻细胞中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错误;叶片研磨后的滤液需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D错误。 3.如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CO2浓度 B.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二)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解析:选B。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有差异,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一部分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又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D正确。 2.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解析:选B。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3.(2015·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会变大。 4.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催化酚类3的反应速率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解析:选A。由图1可知,横坐标代表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纵坐标代表POD的活性,

新课标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四专题二细胞的代谢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专题能力训练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一、判断题 1.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 2.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数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3.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4.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但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 5.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 ) 6.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 7.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比安静时多。( ) 8.细胞呼吸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 9.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消耗的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中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 10.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11.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 1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 13.黑暗处理后的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 14.某一光照强度下,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 1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CO2的固定加快。( ) 16.细胞呼吸中的[H]和光合作用中的[H]实质上不是一种物质。( ) 17.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 ) 18.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均能产生[H],但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 19.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到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不考虑类囊体膜),需穿过4层生物膜,扩散到相邻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利用,需穿过6层生物膜。( ) 20.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像光合作用一样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不同。( )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B.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2.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 A.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

高三生物专题训练

2006届木格高中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测试 2006.04.05 考号:姓名: 1.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某同学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做如下处理:①号花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号花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 A.①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B.②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2.为了考察影响腹足类动物在泥质海滩潮间分布的最低限的因素,需要将其迁移到较低的海滩。设计迁移实验时的对照组应该是:①迁移到较低海滩的腹足类动物②较低海滩的所有软体动物③没有经过迁移,留在原地的腹足类动物 ④按同样方法选取保管并放回原地的腹足类动物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液 B.无染色体形成 C.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D.显微镜倍率不够 4.向含有DNA 的浓度较高的氯化钠溶液中加人蒸馏水会使( ) A. DNA的溶解度下降 B. DNA 的溶解度上升 C.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 D. DNA和蛋白质充分溶解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颜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加人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6.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将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7.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人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修改)

专题 (二) 细胞代谢 一、选择题 1.(2010·西城质检)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 A.脂肪水解酶B.淀粉水解酶 C.蛋白质水解酶D.DNA水解酶 2.(2010·佛山质检)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连续水解两次可以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ATP可以直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C.ATP的元素组成与脂肪相同的元素有C、H、O D.ATP的生成只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3.从光合作用到呼吸作用的过程中,H2O中O的循环途径是( ) A.H2O→C6H12O6→CO2B.H2O→C6H12O6→H2O C.H2O→O2→CO2D.H2O→O2→H2O 4.(2010·南京三模)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 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B.在60℃的环境中此种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速率比碱性环境中的快 D.物质甲对试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试管Ⅱ 5..(2009·浙江卷,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6.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合成ATP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D.ATP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7.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多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之和 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 C.所有的分解者都可通过线粒体产生的ATP供能 D.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与其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之和相等 8.(2010·广东调研)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9.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实例中,不需要载体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细胞的代谢 专题训练5-1 光合作用

专题训练5-1 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2018湖州期末)光合作用中水分子光解的产物是( ) A.氧气和氢气 B.氧气、H+、e- C.氧原子、NADP+、e- D.氧气、NADPH、ATP 答案 B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分解反应,产物是氧气、H+、e-,其中氧气可以释放的外界环境或供线粒体进行需氧呼吸,H+、e-可以与NADP+反应生成NADPH。 2.(2018绍兴3月选考模拟) 右图是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时得到的结果,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用70%乙醇作为提取液 B.研磨时未加SiO2 C.研磨时未加CaCO3 D.分离时层析液液面高于滤液细线 答案 C 解析距离点样处由远到近的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新鲜菠菜叶正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要大于类胡萝卜素,出现图示结果可能是叶绿素被破坏,在研磨时未加入CaCO3导致。 3.(2018嘉兴3月选考模拟)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示意图,数字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3-磷酸甘油酸 B.④的全称是核酮糖五磷酸 C.⑦在叶绿体基质中被还原 D.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主要用于合成蔗糖 答案 A 解析④可与CO2结合,④应为核酮糖二磷酸,即RuBP,①为六碳分子,②为三碳酸分子,即3-磷酸甘油酸,A项正确,B项错误;⑦为NADP+,在类囊体薄膜上被还原,C项错误;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主要用于RuBP的再生,D项错误。 4.如图表示叶绿体中各色素的吸收光谱,据图判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研究叶绿素的过程中,为避免类胡萝卜素的干扰,应该选用红橙光区 B.进入秋季,植物对420~45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 C.用450 nm波长的光比用600 nm波长的光更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D.用550 nm波长的光改用670 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增加 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即蓝紫光区,在研究叶绿素的过程中,为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最好选用红橙光区,A项正确;进入秋季,叶子变黄,叶绿素a含量减少,植物对420~45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B项正确;由图可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450 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 nm波长的光要多,因此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项正确;由图可知,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变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消耗的三碳酸加快,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RuBP和二氧化碳形成三碳酸的速度不变,则叶绿体中三碳酸的量减少,D项错误。 5.(2018浙江模拟)下列关于叶绿体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叶绿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叶绿体是进行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答案 A 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项正确;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项错误;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项错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不是叶绿体,D项错误。 6.(2018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右图为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③ B.低温对色素带④的破坏率最高 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D.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 答案 D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 【主要知识点梳理】 【习题巩固】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 有多样性 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不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3.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外膜和基质,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4.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生物膜 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膜 B.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要跨过0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乙醇和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7.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 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10.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最新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代谢 梳理核心概念 排查常考基础点学案(复习必用)

专题二细胞代谢 梳理核心概念排查常考基础点 1.酶 (1)概念:酶是活细胞(场所或来源)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有机物(化学本质),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人教版教材P83黑体字)。 (2)解读 ①只有在特殊背景或信息下才可认定酶的化学本质为RNA,一般认定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如各种消化酶、DNA聚合酶等)。(经典易错) ②酶只能由活细胞产生,不能来自食物,且几乎所有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均可产生酶,产生场所为核糖体,但发挥作用的场所既可以是细胞内、细胞外,也可以是体外。 ③催化作用(其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酶唯一的功能,酶不具有调节功能,也不作为能源(或组成)物质,切不可额外夸大其功能。 ④酶促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重复利用;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⑤低温或盐析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即酶的空间结构不被破坏,条件适宜时酶活性可恢复。(经典易错) ⑥高温、强酸和强碱、重金属、紫外线、酒精等有机溶剂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酶活性不能恢复。 ⑦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呼吸酶或ATP合成酶。(高考题选项) ⑧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如胃蛋白酶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分解蛋白质或脂肪,它们自身又可作为反应的底物被其他蛋白酶水解。(高考题选项) ⑨过氧化氢酶和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机理不同。过氧化氢酶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加热是使过氧化氢分子获得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态。 ⑩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活性不同。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或酶浓度不影响酶活性但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最早提取的纯酶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用丙酮作溶剂提取的脲酶,其作用是催化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然后他又用多种方法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教材P81资料分析) ?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人教版教材P85小字)

细胞代谢专题分类整理

细胞代谢专题分类分块研究 近年高考考了什么? 一、A TP的合成、利用及能量代谢 考查的角度:A TP部分命题较低,多融合有关代谢或生理过程综合考查。 例题: (2016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答案】D (2016新课标I.29)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答案】(1)γ (2) α

二、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考查形式:对酶的本质及酶在代谢中作用的理解,多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结合,以选择题为主;对探究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考查主要是以实验形式进行,题型主要是非选择题,集中在对酶特性曲线的分析和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上。 2、命题趋势:高考对酶的作用及特性的考查将趋向于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表、曲线等以实验分析或设计的形式进行,所占分值较大。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多以选择形式出现,也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3、考查的角度:酶相关的实验探究是高考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酶的考查也不乏“亮点”与“创新点”如2016年全国卷I第3题考查测定酶活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试题考查的知识简单,主要体现对考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预计2019年高考中,以“酶的作用机理”“酶的特性”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知识为背景的实验类试题出现的概率较高。试题中渗透着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4、例题: (2016新课标II.29)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 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 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4)生物体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B (2)加快(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2016课标1卷.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2017?新课标Ⅱ卷.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2018?新课标I卷.2)生物体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生物必修一高考真题分专题整理(含详细答案)

专题01 细胞的组成与结构 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3.(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A.血红蛋白B.DNA C.淀粉D.纤维素 4.(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1)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 ..的是()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6.(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7.(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8.(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3)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胞嘧啶 B.②表示腺嘌呤 C.③表示葡萄糖 D.④表示氢键 9.(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4)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 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 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 10.(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29)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突触高尔基体(1)_________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功能 (2) _________ (3)_________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作为能量转换的场 所 膜的主要成 分 (4)_________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细胞的代谢专题复习 (一)、教材易忘知识点 1.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2.绿色植物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3.暗反应所需要的[H]和ATP只能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H]和ATP (能/不能)提供给暗反应。 4.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的过程 5.对绝大多数生物而言,活细胞所需要能量最终来源是来自 .硝化细菌能利用时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该过程称为 . 6.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法进行探究,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7.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糖类. 二、核心主干考点: 酶、ATP功能和在代谢中的作用特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本质、过程、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精讲精练 核心主干考点1、酶、ATP 【重温高考?掌握方法】 1.(2012北京卷)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 内质网的膜 D.篮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2.(2011·福建高考)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3.酶的特性酶的高效性 (2011·海南高考)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如图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酶的专一性 4.酶抑制剂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