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源性眩晕v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医学ppt课件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医学ppt课件
用 药
精神疾患 甲状腺
异 常 生 命 体 征
眩 晕
CT/MRI (III)
其 他 头 晕
药物 血浓度
站 立 头 晕
EKG (III)
YYY
N
N
N
N
N
Y
Y
34
头晕
头晕的概念n 眩晕特异性症状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 觉, 各方向皆有,头活动后加重n 失衡不稳或不安全感,站立和行走困难,无旋转 n 头重脚轻漂浮、晕或摇摆感n 晕厥前一过性、马上要失去知觉、晕倒的感觉
2
前庭周围性为主,其中BPPV (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占约1/4)及梅尼埃病是最主 要病因,可能占了绝大部分。
发作性、短暂的头晕:系统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前、贫血、感 染、发热、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头晕的主要病因
约占半数
眩晕
3
根 分 据类 病 变 部 位 及 眩 晕 性 质 不 同 分
nn
的的
4
前庭中枢
圆囊
椭圆囊
半规管
外周中枢
眩晕
前庭神经核
外周
神经通路
前庭神经
5
PPV ( 良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位 )n 前 庭
26
前庭抑制剂的应用问题• 前庭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 应用时间过长会抑制中枢代偿机制的建立• 当患者的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就应该停用• 不能用于前庭功能永久损害的患者• 非前庭性头晕一般也不用前庭抑制剂
27
n 其它 制 剂 : 钙 拮 抗 剂
28
其它药物
前庭康复训练Ø对象:因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而出现的长期 平衡障碍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Ø目的:是通过训练,重建视觉、本体觉和前 庭的传入信息整合功能,改善患者平衡功 能、减少振动幻觉Ø常用训练方法:适应、替代、习服、 awthorne-Cooksey训练等

眩晕与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眩晕与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27
一 迷路卒中
由于内听动脉痉挛、闭塞或出血所致 突然发生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可伴恶心呕吐,若同
时有前庭耳蜗动脉受累则伴有耳呜耳聋,神志清晰 迷路卒中的眩晕,其定位属于耳源性的眩晕,但病
因归类也属于脑血管性眩晕 病情恢复和反复发作与否决定于病变的性质,如系
缺血所致,症状和体征较易恢复;如系梗塞或出血 则恢复慢 病人年龄较大,起病甚快,既往无类似眩晕发作, 无脑干缺血体征
眩晕与脑血管病
1
眩晕的诊断流程
眩 晕 (旋转、翻滚、浮沉感)
病史询问、查体、辅助检查、专科检查
病变定位诊断
病变定性诊断
有听力障碍 无听力障碍 有或无听力障碍 1、血管性 2、炎性
1、耳性 1、前庭神经核性 1、前庭神经性 3、外伤性 4、中度性
2、脑干性
2、颈性
5、占位性 6、代谢性
3、大脑性
7、变性性 8、先天遗传性
与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广泛吻 合,不易出现该动脉阻塞后缺血症状
如有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可产生继 发性小脑前下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内 听动脉供血不足
26
脑血管疾病性眩晕
以缺血性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引起者多见, 但眩晕并不是明确CVD诊断的标准; 大多数眩晕的病因并非是脑血管源性的,而 血管性疾病者仅占6%; 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5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病因多由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治疗不及 时或未能控制其发作,最终发展成椎—基 底动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与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基本相 同
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病情亦较重,自己 不能缓解
50%VBI在MRI检查存在脑梗死;CTA、 MRA、DSA多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或闭 塞
36

眩晕症PPT学习课件

眩晕症PPT学习课件

19
四、痰湿中阻证
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 心,呕吐痰诞,食少多寐。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滑。 病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0
舌 淡 苔 白 腻
21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姜枣调和二陈尝。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平肝熄风,止头眩; 臣: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 佐:桔子 理气化痰,气顺则痰消 使:甘草——调和诸药 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兼治半夏之毒
27
28
气血不生 清阳不升
4
风阳上扰
3、年高肾亏
年高体弱
体虚多病
肾精亏虚
肾阴素亏
髓海不足 水不涵木
脑失所养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房劳过度
眩晕
5
4、病后体虚
久病体虚 脾失健运 忧思劳倦 气虚 血虚 失血之后 气血生化不足
清阳不升 清窍失养
眩晕
6
5、跌扑损伤,瘀血内阻
跌扑损伤 瘀血内阻 经脉阻滞 气血不能上荣清窍 眩晕
25
预防调护
保持心情开朗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忌烟 酒、油腻、辛
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 。 患者病室应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光线柔和。 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养生,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 养神,少作或不作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 重病情。
眩晕症
1
概 述
眩: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
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统称为 “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 呕吐、汗出,甚则晕倒。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防头晕发作。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保持血压、血糖稳定。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 发因素,减少头的病 例分享与讨论
REPORTING
典型病例介 绍
病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58岁,因反复头晕、恶心、呕吐就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所致 的血管源性眩晕。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议一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案的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 依从性。
建议二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2023
PART 05
问题与解答环节
REPORTING
现场提问与解答
总结问题
在现场互动中,参与者提出的问题进 行总结和归纳。
解答问题
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专业、详细的 解答,确保参与者能够理解并掌握。
03
04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和强 光刺激,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
息环境。
定期记录患者血压、心率等生 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洗漱、进食、如厕等,确保 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紧 张、焦虑等情绪,增强治疗信
心。
特殊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 指导。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由于血管 病变或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的头 晕和/或眩晕症状。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机制,血管源性 头晕/眩晕可分为颈性眩晕、耳 石症、前庭神经炎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医学PPT《眩晕》优选全文

医学PPT《眩晕》优选全文

s
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或者数周, 常伴有头痛、视物昏曦、肢体乏力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处理,预后不好,甚至危及生命。
s
首先,眩晕的良、恶性并非绝对的,良性眩 晕如果治疗不及时,发生诸如眩晕危象或者因 眩晕发作导致的跌倒,引发的次生伤害严重时 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而恶性眩晕如果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也 会良好。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内科系统病:心血管疾病(血压高低,
心率失常);血液疾病;内分泌疾病; •环境及活动:高温、中暑、久立、过 劳 ·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 ·晕厥(前状态) ·头外伤后综合征 视觉性:眼肌麻痹(痛性、MG等) 深感觉障碍:亚急性联合变性等 精神性:抑郁焦虑状态s
前庭系统眩晕
周围性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美尼埃病 • 前庭神经元炎 • 迷路炎、淋巴管漏 中枢性 • 后循环缺血或VBI • 脑梗塞/脑出血 • 脑肿瘤 • 脑炎或脱髓鞘病 混合性 • 偏头痛眩晕(等位症) • 药物影响或药物中毒
s
s
头晕
头晕
眩眩晕晕
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or PCI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或颈性头(眩)晕 颈椎病或颈性头(眩)晕
梅尼埃梅病尼埃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
s
s
• 第一种:旋转性眩晕一般是外周前庭疾病 (包括内耳)他们会造成强烈的旋转感。中 枢前庭早期也会,颈椎病基本不会。
良性眩晕常反复发作,发作时表现为急性起病, 多伴有自主神经症状,一般预后较好。
s
恶性眩晕多为中枢性眩晕,常见于后循环系统疾病 和中枢肿瘤,比如小脑梗死、小脑出血、脑干梗死、脑 干出血、第四脑室旁累及前庭神经核的中枢肿瘤等疾病。
门诊常见的中枢性“恶性眩晕”分为三类: ①假性前庭神经炎,最常见的病因为小脑后下动脉内侧 支供血区的小脑梗死,临床表现类似于前庭神经炎。 ②伴有听觉前庭症状的急性脑卒中,临床表现类似于伴 有眩晕症状的突发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音神经性聋。 ③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类似于耳石症。

眩晕症讲课PPT课件

眩晕症讲课PPT课件

分类与病因
病因:内耳疾 病、脑部疾病、 其他全身疾病

分类:真性眩 晕、假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 晕、前庭周围
性眩晕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 分析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眩晕症的未来研究方向
前庭系统研究进展
当前研究重点:探索前庭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未来研究方向:深入了解前庭系统在平衡控制和空间定位中的作用 技术发展:利用新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推动前庭系统研究 临床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成果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改善眩晕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
康复治疗: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提高平衡能力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眩晕症 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眩晕症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久坐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眩晕症的病理机制包括前庭器官的炎症、缺血、退行性病变等,这些病变 会影响前庭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眩晕症的发生。
前庭系统与眩晕症的关系密切,了解前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眩晕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内耳疾病、脑部疾病、其他全身性疾病等 病理机制:内耳结构异常、脑部神经传导异常、其他全身性疾病 引起的眩晕症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眩晕症的常见治疗方 法之一,包括使用抗眩晕药物、 镇静剂等。

血管迷走性晕厥PPT课件

血管迷走性晕厥PPT课件
血管迷走性晕厥
王守忠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
概述
晕厥 • 突发性 • 一过性 • 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晕倒) • 可自行完全恢复 晕厥的通常病生机制为脑部血流一过性灌注
量锐减
心源性
药物性缓慢性心律失常
血流的梗阻
瓣膜狭窄
肥厚型心肌病

人工瓣膜功能障碍 心房粘液瘤

先天性心脏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神经源性 血管迷走性分Fra bibliotek心包填塞

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
血管减压药 颈动脉窦过敏 状态性(咳嗽、排尿、排便、吞咽)
泵衰竭(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其他原因
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癫痫
窦性心动过缓
药物
病窦综合征
低血糖
房室传导阻滞
缺氧
起搏器功能障碍
血容量减少
唤气过度
颅内血管疾病 颅外血管疾病 直立性低血压 神经痛 精神病发作
THANK YOU !
lsj
血管迷走性晕厥(神经心源性晕)
• 是由于矛盾性植物神经反射引起的严重 低血压(血管抑制性)
• 通常伴有心动过缓(血管迷走性) • 最常见的良性晕厥
诊断
• 病史 • 临床表现 • 倾斜试验
鉴别诊断
• 心源性 • 颈动脉过敏 • 癫痫
治疗
健康教育-自身调节-倾斜训练 • 避免常见诱因 • 充足饮水 • 适当放宽盐的摄入 • 穿长至大腿的弹力袜 • 药物治疗 • 起搏 • 心脏神经消融
类别 α激动剂
药 β阻滞剂
物 治 抗胆碱能药 疗
钠通道阻滞剂 腺苷阻滞剂 5-色胺阻滞剂 抗抑郁药 盐皮质激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②单纯孤立性眩晕
以单纯眩晕发作为特征,缺乏明确伴随体征,称其为血管源性 单纯孤立眩晕发作。 病源不明确的单纯孤立性眩晕患者中,大约52%有后循环异常情 况,持续存在超过24h,成为急性眩晕综合征。 梗死后缺乏其他体征,临床表现很像前庭神经元炎或者迷路炎, 常见于小脑梗死、脑干梗死、AICA梗死、PICA梗死,实为假神 经元炎或假迷路炎,需要注意鉴别诊断。 48小时内,MRI可为阴性。
不是只要在变位实验出现发作性位置性眼震,就可诊断BPPV,也许是CPPV。
前垂直 半规管
后垂直 半规管
水平 半规管
兴奋
同侧上直肌 对侧下斜肌
同侧上斜肌 对侧下直肌
同侧内直肌 对肌
同侧下斜肌 对侧上直肌
同侧外直肌 对侧内直肌
眼震方向 下旋眼震 上旋眼震 水平眼震
CPPV?
椎动脉筛查检测:当把颈椎被动置于后伸 位置时,出现眩晕症状,直到恢复正中位, 持续大约60秒。重复时,症状相同,伴视 觉症状(Asavasopon et al.2005)。
结果:病人转回至初诊医生做进一步检查。MRI正常。MR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近端90% 狭窄,而行手术治疗。
1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查体:电测听发现非对称听力减退,但认为仍 在正常范围。5月前感到颈部有些发紧僵直
诊断:BPPV。转给康复师进行耳石复位治疗。
病程:康复师在评估病人时发现:病人有高血 压高血脂病史,向右转颈时眩晕发作持续1分 钟,同时有视觉症状,持续约半小时,偶有右 额-枕部头痛。主动颈部转动不受限,在正常 转动范围。进一步做椎动脉筛查检测。
案例: 男,75岁。主诉:反复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病史:发作时有旋转感,与体位改 变有关,大多数由平卧位起来时, 持续数秒。
查体:无明显异常,无小脑共济失 调。无自发性或凝视性眼震。于仰 卧位将头转向左侧时,出现眩晕, 仅左向(逆时钟)纯旋转性眼震, 眼震在这位置持续约1分钟,但在其 后两次重复时出现疲劳。
虽然MRI成像未见梗死灶,但血管壁硬化狭窄造成低灌注,高凝状态 促进栓子生成,使闭塞血管的灌注压进一步降低,呈典型的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VBI)状态。
1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某些诱因导致过度转颈:使已狭窄的血管进一步扭转,导致迷路,脑干,小
脑等眩晕敏感结构的缺血,引起短暂眩晕发作。
病史:眩晕发作与体位有关,多为躺下时或做 起来时。之后逐渐发展到头向右转时也引起发 作性眩晕,大约持续一分钟。
血管源性眩晕
Vascular Origin of Vertigo
Junru Tian MD, PhD jrt@
血管源性眩晕
⑴ VA-TIA
血管源性 眩晕
1、 主要类型、
特点
2、 诊断治疗
⑵治疗措施
⑴早期诊断
⑵无体征 卒中
⑶微小血管 病变
1 主要类型及特点
⑴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Vertebrobasilar Arter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① TIA性单纯眩晕发作
(VA-TIA)
单纯孤立的眩晕发作可以是VA-TIA的唯一症状。62%就诊于眩晕 门诊的患者,表现为单纯眩晕发作且不伴其他体征,其中19%以 TIA为首发形式。
TIA性单纯眩晕发作,可非常短暂,一分钟到数分钟不等,一天 可有数次发作。
①位置性眩晕
无体征 卒中: 常见表现形式
②单纯孤立性眩晕 ③迷路缺血性梗死
1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①位置性眩晕可以是椎基底动脉卒中的唯一症状
常见于四脑室背外侧急性梗死,小脑小结叶梗死,小脑蚓部少量 出血。 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类似:与体位有关的反复性短暂眩晕发作,变位 试验出现位置性眼震。 区别:BPPV是脱落的耳石对某半规管造成的刺激,其眼震方向须 与受刺激半规管所支配的眼肌一致。中枢源性的位置性眼震则不 同,可诱发出不能由某个特定半规管支配的眼震, 如旋转性眼震 或垂直性眼震。
②TIA性单纯眩晕发作是脑梗死发作的先兆
Braun等人(2011)报告了12例误诊为外周性前庭疾患的脑梗死: 这些患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诉,没有神经系统体征,CT无异常, 仅9例有自发性眼震,初诊考虑外周性疾患,发病后1~10天逐渐 出现神经系统体征,1~7天MRI可见梗死灶。
类似研究发现:42%反复的VA-TIA性单纯眩晕发作最终发生脑梗死, 但时间不等,短者1至10天后出现脑梗死,长者2年后发生脑梗死。
治疗:按BPPV给予耳石复位治疗 (Epley手法),但治疗不成功,无 缓解。
病程:MRI显示四脑室背外侧急性梗 死灶。但后循环MRA无明显异常。
与所刺激半规管平面不一致的眼震
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方向须与所刺激半规管平面一致(由所支配眼肌决定)。 出现与所刺激半规管平面不一致的眼震,说明病变已经超出了半规管。
纯垂直性眼震 上向眼震 下向眼震 纯旋转性眼震
Dix-Hallpike手法刺激后垂直半规管,出现带有旋转成分的上向眼震(上旋眼震),因后半规管兴 奋了同侧上斜肌和对侧下直肌的原因,如果诱发出下向眼震(位置性下向眼震),提示中枢源性。
水平半规管变位实验时,所诱发的眼震为水平性眼震,不可能出现旋转性眼震,出现纯粹的旋转性 眼震提示中枢源性损害。
TIA性单纯眩晕发作是脑梗死的预警,若能在这段时间及时诊治, 可有效减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1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⑵无体征卒中 (Silent Brain Stroke)
大多数为缺血性梗死,约占79%;少数为小量出血,约占4%。 无体征卒中大多发生在椎基底动脉分支的远端或末梢,以眩晕发 作为主,无明显神经系统缺损体征。很像外周性前庭疾患。
若伴有神经系统障碍体征,不难做出诊断,但不伴体征时,很 难区分是中枢源性与外周源性眩晕。尤其VAT-TIA局限于内听动 脉时。
1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频繁的TIA性单纯眩晕发作的影像学研究:
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所有 患者均未见异常。
脑血管造影:7例显示基底动脉 的病变(6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 塞,1例梭形血管瘤样管壁改 变),6例同时伴有椎动脉硬化 形成的狭窄,导致基底动脉血流 很少或没有,靠侧支循环供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