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吸引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吸引
Page
1
思考
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而喘憋、发绀
病人胸部损伤有痰不敢咳嗽
病人昏迷无法自行咳痰 上呼吸机的病人呼吸机发生高流量报警 ······· 作为一名责任护士,当遇见上述情况时你会
想到什么护理操作呢?
Page
2
吸痰的重要性
保持气道通畅。 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吸痰技术应用的如何,直接关系病人病情的进展。
整个吸引过 程保持无菌
Page
20
推荐操作标准
(1) 推荐发现气道内分泌物时按需吸引,而不是按
时吸引。 (2) 吸引过程影响氧合状况时,建议预给氧。 (3) 建议机械通气患者不断开呼吸机连接进行吸 引操作。 (4) 建议浅度吸引代替深度吸引,尤其在给婴幼 儿患者做吸引操作时。 (5) 建议吸引操作前不要进行气道内滴注生理盐 水。 (6) 建议在高吸氧浓度或高PEEP,有肺泡萎陷风 险,婴儿患者采用密闭吸引方式。 (7) 婴儿采用密闭式吸引。 (8) 急性肺损伤患者如果气道吸引导致肺萎陷, 建议避免断开呼吸机,使用肺复张手法。 (9) 儿童和成人患者使用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50% 的吸引管,而婴儿患者应使用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 70%的吸引管。 (10) 建议气道内吸引时间小于15 秒。
Page 21
气道吸引方法的局限性
局限性
气道内吸引并不是一个良性的操作,操作者必需 保持警惕相关损害和并发症,采取所有必需的预防措 施保证患者安全。气道内吸引无法清除外周气道内分 泌物。 评估吸引需要操作者需要常规评估患者吸引适应 征。
Page
22
3.需要获取痰液标本进行化验检查时。
Page
6
适应征--呼吸机曲线环
Page
7
禁忌症
气道内吸引是人工气道患者所必需的一个操作。 无绝对禁忌症。
Page
8
气道吸引
准备工作
程 序
气 道 吸 引
气道吸引
吸引后护理
Fra Baidu bibliotek
吸 引 技 术
开放式吸引
密闭式吸引
Page
9
气道吸引所需物品
操作者
负压、负压调节器、液 体收集瓶和连接管、无 菌手套、无菌吸引管、 口罩可调节的氧供装置、 心电监护仪、连接氧气 设备的简易呼吸器备用、 听诊器
Page
5
适应征
1.需要维持人工气道的通畅。 2.需要清除气道内积聚的分泌物,有以下指征之一时:
①呼吸机曲线环有锯齿状改变和或气道内明显的大水泡音。 ②容量控制模式时气道峰压增加或压力控制模式时潮 气量减少。 ③氧合和或血气值的恶化。 ④气道内明显有分泌物。 ⑤患者没有有效地自主咳嗽能力。 ⑥急性呼吸窘迫。 ⑦怀疑胃内容物或上气道分泌物的误吸。
3 4 5
Page
11
气道吸引
吸引深度
深度吸引
浅度吸引
深度吸引是指 吸引管插入人 工气道直至遇 到阻力,再回 抽吸引管1cm
浅度吸引指吸 引管插入一定 预设深度,通 常为人工气道 长度加上辅助 装置的长度
Page 12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 2 3 4 5
为避免气道粘膜损伤,推荐浅度吸引。 深度吸引的相关损伤比浅度吸引大。
每次吸引时间不要超过15秒。 开放式吸引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气道内湿化。不建议例行滴注
Page 13
频率
临床提示有吸引适应征时进行吸引。
按需吸痰
Page
14
监测
(操作前、中、后)
1.呼吸音 2.氧合状况: 皮肤颜色 脉氧 3.呼吸频率和节律 4.血流动力学: 脉率 血压 心电图 5.咳嗽特征 6.颅内压
受过相关培训,可以正确进行需要吸 引评估、正确执行操作和操作后评估 的执业医生、护士和呼吸治疗师。
• 无菌痰液收集器
设备
气道吸引所需的物资
附加装置
Page
10
准备工作
1
2
1
成人患者,吸引管不超过气管内导管内径的50%,儿童和 婴儿50%-66%,不超过70%。 吸引前给予成人患者30-60秒的100%吸氧浓度,婴儿患者 给予提高原吸氧浓度的10%。 每次吸引前应检查负压,压力应在有效清除分泌前提下越 小越好。推荐儿童负压在80–100mmHg ,成人小于 150mmHg。 密闭式吸引方式可以在吸引过程中维持机械通气和氧供。 患者须有脉搏血氧监测仪进行氧合状况监测。
7.痰液特征: 颜色 量 粘稠度 气味 8.呼吸机参数: 气道峰压和平台压 潮气量 压力、流速、 容量曲线、 氧浓度
Page
15
并发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减小肺的动态顺应性和功能残气量。 肺不张。 缺氧、低氧血症。 气管和或支气管粘膜损伤。 气道狭窄/气管痉挛。 增加下气道细菌定植。 改变颅内血流灌注和增加颅内压。 高血压。 低血压。 心律失常。 生理盐水例行滴入相关并发症。
Page
18
气道吸引效果评估
1
机械通气波形和呼吸音改善。
气道峰压降低或者气道阻力降低。压力 控制模式时增加送气潮气量。 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或氧合状况 (脉搏血氧饱和度)。 清除肺内分泌物。
2
3
4
Page
19
控制感染
手动通气时, 避免污染气道 遵循CDC标 准防护措施
控 制 感 染
所有设备应进 行适当的处置 或消毒。
吸痰技术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吸痰手法、吸痰时机, 吸痰过程中的观察应变能力、需要学习和不断练习 。
Page
3
吸痰种类
经鼻气道内吸引
人工气道吸引
种类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Page
4
气道吸引
定义:
气道内吸引是气道分泌物清除和预防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阻 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气道患者比较普遍的一项操作 程序。
Page
16
吸引后护理
吸引操作后应给予至少1分钟的高浓度氧, 尤其患者在吸引前和或吸引中并发低氧血症。 不例行给予过度通气。 (有明显肺泡萎陷证据时可以尝试肺 复张手法。)
1
2 3
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Page
17
吸痰方式
开放式吸痰:使用一次性吸痰包,每次更换 密闭式吸痰:密闭式吸痰管,24小时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