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
1.诗人“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 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1.诗人“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景物:风 天 猿 渚 鸟 落木 长江
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 特点,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4.造成杜甫“悲”的缘由?最根本的原因?
5.原本老人想借什么解愁?愁闷怎么消解呢?
3.三、四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一个字:悲 (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 万 常 作客 多 独 恨 苦
4.造成杜甫“悲”的缘由?最根本的原因?
漂泊在外、年老多病 孤独无依、壮志难酬
(个人)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当时,安史之 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 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 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 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 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 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 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目标 1.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阅读,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 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4.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 追求的精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 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 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 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 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 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 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 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 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 《杜工部集》。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 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写出树叶无边无际,江水奔流不息,在写景的同 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 象化,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
无形地传达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二
3.三、四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国难,战争频繁
(国家)
5.原本老人想借什么解愁?愁闷怎么消解呢?
酒 无法消解,郁结在老人的心头。
总结
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 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 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仗,句句押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