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导学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湖县实验初中城南校区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导学案(一)
设计:孟巧玲班级姓名学号
【说明文的知识点】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一类是平实说明文,例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的说明文,例如:《看云识天气》。
3.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背的顺序说明。
(3)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4.方法: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5.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6.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其它是并列式、递进式等。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的答题技巧: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及说明的对象及特征是什么。找说明对象的方法有:(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明了说明的对象;(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
温馨提示: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题,分清楚题目问的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二、辨析说明顺序的答题技巧:针对全文顺序的问题,采用排除法即可,先看是不是时间顺序,再看是不是空间顺序,最后即可确定是否是逻辑顺序。根据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明显的标志。
针对段落顺序的问题,要尽量从段与段之间的对应关系上去揣摩分析,说明文的说明内容和结构上去揣摩。
三、辨析说明方法和作用的答题技巧:【回答说明方法及作用的题目时,可从如下入手】
先答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再答这些说明方法的相关术语,最后答画线句子(或某段,或所选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答题格式:这句(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起到……的作用。
温馨提示:找画线句子中的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是一种还是几种说明方法。找某段中的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是找主要的还是全部的说明方法。找文章中的一种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找特征明显,并且容易回答的来写。
1.词语类方法指导: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运用上。可从三方面入手:(1)修饰、限制性语言去掉前后意思对比。(2)同义词的选择、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如词义、搭配、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3)从选文某段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①例如:“××”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②例如:“××”词能否替换为“××”词?为什么?
答题方式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替换。(2)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3)比较:即比较替换上去的这个词语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方式:不能,原文“××”词语的意思是……。而替换的“××”词语的意思只有……的意思,如换成……词语,就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就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
③例如: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式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替换。(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2.句子类方法指导。
(1)回答文章题目的作用时,可看一看题目有没有特征,有特征先答使用了什么特征,再回答题目的作用。
(2)做文中的传说、故事、引用的诗句或史料的作用此类题时,先答引用的传说、故事、诗
如果需要从整篇文章概括出几方面的内容,阅读时应以段为单位,相同或接近的内容段落应概括为一个方面。如果需要从某一段中概括出几方面的内容,应以句子为单位,相同内容的句子合在一起做一个方面来概括。
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看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是由个别到一般,还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