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诊疗规范2019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诊疗规范
(2019年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xx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及JNC8与ESH相关指南。
诊断标准:
在末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 SBP ≥ 140 mmHg 和(或)DBP ≥ 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
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 4 个层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及JNC8与ESH相关指南。
四、计划住院天数为10天内
五、计划住院总费用为6000元内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甲状腺功能;
(3)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心脏超声、颈部血管彩超、动态血压监测;
(4)CT、MRI。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高血压组合、糖化血红蛋白或口服糖耐量试验(当空腹血糖>6.1mmol 时测定)、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24小时心电图、眼底、肾和肾动脉CT或超声。
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及充足的睡眠。
2.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①.降压药物种类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②.降压药物作用特点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
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噻嗪类使用最多,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和氯噻酮。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应。
利尿剂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症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以氢氯噻嗪为例,每天剂量不超过25mg。
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
痛风患者禁用。
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ACEI、ARB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时。
(2)β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β1)、非选择性(β1与β2)和兼有α受体阻滞三类。
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以及血流动力学自动调节机制。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持续时间各种β阻滞剂有差异。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各种β阻滞剂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情况相差较大,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宜使用选择性β1阻滞剂或者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阻滞剂,使用能有效减慢心率的相对较高剂量。
β阻滞剂不仅降低静息血压,而且能抑制体力应激和运动状态下血压急剧升高。
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是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β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征。
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使用时应加以注意,如果必须使用,应使用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房室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拈抗剂,根据药物核心分子结构和作用于L型钙通道不同的亚单位,钙通道阻滞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以硝苯地平为代表,后者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包括长半衰期药物,例如氨氯地平;脂溶性膜控型药物,例如拉西地平和乐卡地平;缓释或控释制剂,例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钙通道阻滞剂还能减轻血管紧张素
Ⅱ(AⅡ)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缩血管效应,减少肾小管钠重吸收。
钙拮抗剂降压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短期治疗一般能降低血压10%~15%,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关系,疗效的个体差异性较小,与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
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治疗禁忌证。
对血脂、血糖等代谢无明显影响,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
相对于其他种类降压药物,钙拮抗剂还具有以下优势:在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非甾体类抗炎症药物不干扰降压作用;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尤其使用短效制剂时。
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宴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巯基、羧基和磷酸基三类。
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时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
ACE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干咳发生率约10%~20%,可能与体内缓激肽增多有关,停用后可消失。
高血钾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血肌酐超过3mg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和奥美沙坦。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
近年来,注意到阻滞AT1负反馈引起的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可激活
另一受体亚型AT2,能进一步拮抗AT1的生物学效应。
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一般在6~8周时才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能达到24小时以上。
各种不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之间在降压强度上存在差异。
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能明显增强疗效。
多数ARB随剂量增大降压作用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
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很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
虽然在治疗对象和禁忌证方面与ACEI相同,但ARB具有自身治疗特点,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内,与ACEI 并列作为目前推荐的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中的一类。
除了上述五大类主要的降压药物外,在降压药发展历史中还有一些药物,包括交感神经抑制剂,例如利血平(reserpine)、可乐定(clonidine);直接血管扩张剂,例如肼屈嗪(hydrazine);α1受体阻滞剂,例如哌唑嗪(prazosin)、特拉唑嗪(terazosin)、多沙唑嗪(doxazosin),曾多年用于临床并有一定的降压疗效,但因副作用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但是在复方制剂或联合治疗时还仍在使用。
③.降压治疗方案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阻滞剂、CCB、ACEI和ARB,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费用等,都可能影响降压药的具体选择。
现在认为,2级高血压(≥160/100)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处方联合或者固定剂量联合,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达到目标值,也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应采用不同降压机理的药物。
比较合理的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利尿剂与β阻滞剂;利尿剂与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β阻滞剂;钙拮抗剂与利尿剂或ACEI或ARB。
三种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必须包含利尿剂。
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治疗依从,一般可使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内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值。
对于有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药和治疗方案选择应该个体化。
因为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所以高血压患者需
要长期降压治疗,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
在每个患者确立有效治疗方案并获得血压控制后,仍应继续治疗,不要随意停止治疗或频繁改变治疗方案,停服降压药后多数患者在半年内又回复到原来的高血压水平,这是治疗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可以根据需要逐渐减少降压药品种与剂量。
由于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医师与患者之间保持经常性的良好沟通;让患者和家属参与制定治疗计划;鼓励患者家中自测血压。
3.调脂治疗:首先应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当严格实施治疗性生活方式3-4 月后,血脂水平不能达到目标值,则考虑药物治疗,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选择药物种类,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一般首选他汀类药物。
4.抗血小板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d)进行一级预防。
高血压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d)进行二级预防。
5.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
八、出院标准
1.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2.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