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分类及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分类及分析

1.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何厌之有”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基本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介】这类句子,介词(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例子:“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基本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 、“毋”、“无”、“弗”、“莫”、“弗”、“非” 、“否”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转》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基本格式:主+宾+之(是)+动】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何厌之有”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等。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惟”,构成“惟......是......”的格式,可将副词“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第五、“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相” 代“ 你” (焦仲卿)]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第六、“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刘兰芝)”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李密)(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见示” (请指示我)、“ 见告” (请告诉我)等。

练习:

1、(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2)不吾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5)臣未之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7)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

(8)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9)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10)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1)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12)毋吾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3)不吾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1)问:“何以战?”《曹刿论战》(2)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3)何由知吾可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4)之二虫者又何知?(《逍遥游》)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6)何以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8)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9)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10)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11)吾实为之,其又何忧?(《祭十二郎文》)(12)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书》)(1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14)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15)而又何羡乎(《赤壁赋》)(16)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3、(1)唯奕秋之为听。(《孟子.奕秋》)(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3)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6)是何可否之谓乎?(《柳毅传书》)(7)何陋之有(《陋室铭》)

4、(1)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2)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3)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5)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6)惟利是图(7)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