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合集下载

制取一氧化碳方法

制取一氧化碳方法

制取一氧化碳方法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但它是一种非常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严重危害。

因此,在工业和科研领域应用中,需要制备一氧化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取一氧化碳的方法。

1. 直接燃烧法:通过在硫酸铜(CuSO4)或氧化铅(PbO)的存在下,将甲烷(CH4)或甲醇(CH3OH)与空气或氧气直接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2CH4 + 3O2 -> 2CO + 4H2OCH3OH + 1/2O2 -> CO + 2H2O这种方法制备的一氧化碳纯度较高,但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并且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操作过程较为危险。

2. 不完全燃烧法:通过控制燃烧条件来制备一氧化碳。

将甲烷、乙烷、丙烷等碳氢化合物在缺氧条件下燃烧,即可获得含有一氧化碳的燃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CH4 + 1/2O2 -> CO + 2H2OC2H6 + 3/2O2 -> 2CO + 3H2O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一氧化碳纯度较低,通常需要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3. 氨水还原法:通过将甲醛溶解在氨水中,再用氨水还原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HCHO + NH4OH -> HCOONH4HCOONH4 -> CO + NH4OH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获取,但制备效率较低,需要耗费大量氨水。

4. 气体分解法:通过将二氧化碳(CO2)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一氧化碳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CO2 -> 2CO + O2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规模,但需要高温、高能耗,且产品纯度较低。

总结来说,制取一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燃烧法、不完全燃烧法、氨水还原法和气体分解法。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提高制备效率和产品纯度,并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

一氧化碳公式

一氧化碳公式

一氧化碳公式
一氧化碳的化学公式是CO,它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主要来源于碳的不完全燃烧。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羟基血红素(COHb),使血清缺氧,产生危害。

在室内,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煤气中毒形式。

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
1. 碳的不完全燃烧:2C + O2 →2CO
2. 一氧化碳的燃烧:2CO + O2 →2CO2
3.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CO + CuO →Cu + CO2
此外,根据公式n=m/M,可以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28克/摩尔,因此可以通过给定的质量计算出相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一氧化碳的公式和性质,建议查阅相关化学书籍或咨询化学专业人士。

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四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制备一氧化碳及其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基本操作。

2. 通过实验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二、实验原理1. 一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室常用甲酸脱水的方法制取一氧化碳。

将甲酸滴到80~90 ℃浓硫酸中,甲酸脱水生成一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HCOOH ℃H 2SO 480~90℃CO ↑H 2O +如果没有甲酸,也可以用已二酸代替,但已二酸脱水法生成物除了一氧化碳外还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可得到较纯的一氧化碳。

反应式为:↑CO H 2O +H 2C 2O 4CO 2+↑175℃℃H 2SO 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一氧化碳是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呈蓝色火焰,这一性质也使得一氧化碳成为冶金方面的良好还原剂。

它在高温下可以从许多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使金属还原,实验室常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反应如下:3CO +3CO 2Fe 2O 3℃℃2Fe +三、实验用品仪器和材料:长直玻璃管、大试管、小试管、分液漏斗、胶头滴管、短弯管、水槽,铁架台、煤气灯、储气瓶。

药品:浓硫酸、澄清石灰水、甲酸,氧化铁。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1.一氧化碳的制备(1)取一支大试管,配上双孔橡胶塞,插入分液漏斗和直角导管。

如图2-4-1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大试管内注入20mL 浓硫酸,分液漏斗中注入10mL 甲酸,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管将大试管与装满水的储气瓶相连用来收集气体;(3)缓慢的将甲酸滴入大试管中,用一个100mL 集气瓶先收集满一瓶气2-3-3 铁氧化物的自由能-温度图(埃林汉姆图)然后是Fe 3O 4被还原成FeO :CO 2+CO 500~600℃Fe 3O 4+3FeO 最后才是FeO 被还原成Fe :CO 2+CO Fe +FeO 600℃℃℃总反应方程式为:3CO +3CO 2Fe 2O 3℃℃2Fe +因此,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加热温度在700℃以上。

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CO + O2
点燃
==
CuO+CO = Cu+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高温

2 CO2
吸入CO后.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 ③毒性 氧气结合.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结合生物体内缺氧
一起来练习吧
1、按题意从O2、N2、H2、CO2、CO中选择 适宜的化学式,填入下列横线上 (1)有剧毒的气体CO —— O2 (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H2 CO (3)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N2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密度最小的是 H2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 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CO ,只能用排水 法收集的是 CO ,
一起来练习吧
6、仔细观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反应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加热? 2、实验开始,挤压气囊,A、B两处的石灰水有什么 变化?各有什么作用? 3、玻璃管中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 4、集气瓶的作用是什么?你觉得还有没有其他装置 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学习结束了,你有什 么收获?
一起来练习吧
2、下列含碳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 价最低的是 ( ) D A.CO2 B. CO C. CaCO3 D. C 3、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B ) A.原子排列不同 B. 分子构成不同 C.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 组成元素不同
一起来练习吧
21、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方法是( C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闻气味 D. 点燃 22、如果要除去CO2中少量的CO,应该采用的方法 是 (B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 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新2019)

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新2019)
一氧化碳的性质 和用途
(复习课)
遇到问题了,来解决吧
一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 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它 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生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一 氧化碳能和一些氧化物反应,如和氧化铜反 应,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并生成水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
2CO + O2 点=燃= 2 CO2

CuO+CO = Cu+CO2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吸入CO后.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
③毒性 氧气结合.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结合生物体内缺氧
; 小儿脑瘫 ;
目录 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 忽必烈驾崩 乾隆四十一年四月 从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至八月 [2] 誓师南征 ”皆称旨 只有李荣吉不来 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 王曰:“受之 昔里吉走死 赐以甲胄弓矢及马二匹 故城人马中锡为重修后的周亚夫祠作记 而赵军长途跋涉而 至 阿桂征伐大小金川的胜利 历史堂原创出品 廉颇具体葬于何处一直存在着争议 一等诚谋英勇公 即开始着手巩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赵黜廉颇而亡 丁家洲之战: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最大阵战 汝州完庄说仍然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持 大片土地被淹 宗弼欲还元帅 府(驻祁州) 争相攀登 军心涣散 此时的金将完颜娄室找到了宋军的薄弱处——赵哲统率的宋军 声东击西 明军各攻城部队呐喊着踏过结成坚冰的护城河扑向城下 于是 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挖掘地方风物 其勇猛如此 到乾隆二十二(1757年)年底 相貌魁伟 以朝廷高官厚禄 则请 立太子为王 内容来自 9.运沿边米赴伊犁;见工程量巨大 召还京 ?于战马上发动齐射 17.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

实验活动2: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2: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2: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此实验旨在探究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其性质。

实验设备和试剂
- 实验设备:燃烧矿钢瓶、饱和NaCl溶液、实验室通风橱、酸性高温氧化管、烧杯、酸性万能导电检漏仪
- 试剂:甲醇浓溶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设备并保证通风橱处于良好状态。

2. 将燃烧矿钢瓶接入酸性高温氧化管中,并使用饱和NaCl溶
液冷却矿钢瓶。

3. 向燃烧矿钢瓶加入适量的甲醇浓溶液。

4. 调整酸性高温氧化管中的温度和压力,控制一氧化碳的生成
和采集。

5. 使用酸性万能导电检漏仪检测采集到的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一氧化碳气体,并检测到其纯度达到了实验预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氧化碳的有毒性质,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注意安全。

此外,实验结果也验证了制取一氧化碳的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并观察了其性质。

实验结果证明了制取一氧化碳的方法的可行性,并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此实验时,务必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以避免一氧化碳的积聚造成的危险。

2.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3. 如发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告知实验室管理员。

参考资料
无。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的性质

CO、CO2、H2的性质CO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熔点—199℃,沸点—191.5℃。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

它为中性气体,其在空气中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CO+O2 = 2CO2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CO+CuO = Cu+CO2CO+ZnO = Zn+CO2在炼铁炉中可发生多步还原反应:CO+3Fe2O3 = 2Fe3O4+CO2Fe3O4+CO = 3FeO+CO2FeO+CO = Fe+CO2一氧化碳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

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CO2性质【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4.01【密度】1.977g/L(相对密度1.53(以空气的平均密度(1.29g/L)为基准)【熔点(℃)】-56.6(5270帕)【沸点(℃)】-78.48(升华)【形状】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情况】溶于水(体积比1:1),部分生成碳酸。

为微溶于水,注意:不是易溶,可溶。

【用途】气体二氧化碳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

【制备或来源】可由碳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或使大理石(CaCO₃)、石灰石、白云石煅烧或与酸作用而得。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气体知识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下:
1. 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熔点为-205℃,沸点为-℃。

难溶于水,在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2. 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反应)、歧化反应等。

同时具有毒性,较高浓度时能使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危害人体的脑、心、肝、肾、肺及其他组织,甚至电击样死亡。

3. 工业应用:一氧化碳是一碳化学的基础,可由焦炭氧气法等方法制得,主要用于生产甲醇和光气以及有机合成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实验活动1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1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1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摘要:本实验利用甲醇和浓硫酸作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一氧化碳,并研究了一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控制,可以稳定地制取纯度较高的一氧化碳。

引言: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工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金属冶炼和燃烧工艺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并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材料与设备:1.甲醇(CH3OH)2.浓硫酸(H2SO4)3.醇灯4.火焰架5.燃烧器6.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实验过程:1.将甲醇倒入一个反应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2.将反应瓶安装在火焰架上,并点燃醇灯。

3.用燃烧器将火焰对准反应瓶口,并适当加热。

4.观察反应瓶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到反应瓶内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

这种气体是一氧化碳,可以通过其特殊的性质进行确认。

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为了检验反应产物是否为一氧化碳,我们将一根点燃的火柴放入反应瓶中。

实验现象:火柴在一氧化碳中能够燃烧,产生火焰。

解释:一氧化碳能够和氧气进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当一氧化碳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1时,燃烧速度最快。

我们在实验中所制备的一氧化碳很可能满足这个比例,因此火柴能够在其中燃烧。

同时,一氧化碳也是一种有毒气体。

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氧气在血液中的传递能力,引起缺氧。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生命危险。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取了一氧化碳,并研究了一些其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控制,可以稳定地制取纯度较高的一氧化碳。

附录:本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掌握一氧化碳的有毒性,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一氧化碳积聚过多。

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火源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3.在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装置和反应物彻底清洗干净,防止残留物对实验室环境的污染。

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

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

一氧化碳具有什么性
有可燃性,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还原性,可以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用来制取金属;有剧毒性,CO是个电子对的给予体,能与血红蛋白的亚铁结合形成配位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运输氧气。

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熔点-205.1°C,沸点-191.5°C。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1.25g/L,是中性气体。

2、一氧化碳的电子式与结构
碳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氧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样碳的两个单电子进入到氧的p轨道和氧的两个单电子配对成键,这样就形成两个键,然后氧的孤电子对进入到碳的空的P轨道中形成一个配键,这样氧和碳之间就形成了三个键。

3、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
一氧化碳分子为极性分子,但由于存在反馈π键,分子的极性很弱。

分子形状为直线形。

4、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

文章来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主要内容】碳的氧化物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以后学习许多化学反应的基础,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

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很多实验在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同时也能体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如图倾倒CO2的实验,根据现象“烧杯底下的蜡烛先熄灭”,可以验证“在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CO2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这一性质。

CO2的溶解性实验:如图所示,在收集满CO2的空塑料矿泉水瓶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塑料瓶子变瘪,可以证明CO2能溶于水。

再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又变成紫色,证明CO2溶于水的同时能与水反应:H2O+CO2=H2CO3;H2CO3=H2O+CO2↑根据教材实验的设计:(Ⅰ)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纸花)喷稀醋酸;(Ⅱ)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喷水;(Ⅲ)直接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Ⅳ)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Ⅴ)将(Ⅳ)中小花取出后小心加热。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石蕊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变成红色。

(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干燥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4)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一氧化碳的制取

一氧化碳的制取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取,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直接合成法:将碳与氧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产量大、反应速度快。

不完全燃烧法:将碳质物质(如木材、煤炭等)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使用较少,但可以用于室内采暖和烹饪等方面。

甲烷重整法:将甲烷(CH4)与水蒸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H2)。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合成气生产中,能够同时生产一氧化碳和氢气。

煤气化法:将煤炭在高温下进行气化,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些杂质气体。

该方法在煤炭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可以生产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

以上是一些制取一氧化碳的常用方法,具体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毒性,使用时需注意安全,并在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

一氧化碳制备

一氧化碳制备

1、在密闭空间,放入大量木炭并通入少量的氧气后点燃,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化学方程式是:
C+O2=点燃=CO
2、加热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

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是催化剂。

化学方程式是:
HCOOH=H2SO4(浓)=CO↑+H2O
3、加热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可以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

但是该方法在石灰水反应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不容易清除干净,化学方程式是:
H2C2O4=H2SO2(浓)=CO2↑+CO↑+H2O
4、用生石灰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再将二氧化碳和木炭粉在高温下反应成CO。

化学方程式是:
CaCO2+2HCl=CaCl2+CO2↑+H2OCO2+C=高温=2CO
如何制取一氧化碳
工业:C+H2O= CO↑+H2↑或者2C+O2= 2CO2 CO2+C =2CO(少)
实验室:C在O2中不完全燃烧可以得到CO
1、2C+O2==2CO(条件点燃) C在高温时可将CO2还原生成CO C+CO2==2CO(条件高温)
2. 甲酸和浓硫酸共热可得到CO HCOOH=CO+H2O(浓硫酸做催化剂)
3. 乙二酸草酸受热发生脱羧脱水可得到CO H2C2O4(草酸))=CO2+CO+H2O(浓硫酸做催化剂)最后要碱石灰干燥。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统计表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统计表
实验法验证混合气体有某种杂质
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H2:<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收集试管放置
正 放
倒 放
正 放
正 放
注 意 事 项
O2:(当用KMnO4制取时以下要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CaCO3+2HCl=CaCl2+H2O+CO2↑
收 集 方 法
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中考化学实验大题考点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中考化学实验大题考点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中考化学实验大题考点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中考化学实验大题考点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1.化学反应原理:⑴甲酸在浓硫酸存在的情况下,可脱水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⑵一氧化碳显+2价,可以被氧化+4价态,故可以燃烧,有还原性。

⑶与血红蛋白结合时,一氧化碳具有比氧气更强的结合性。

人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继续输送氧的功能,造成人体缺氧。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血液显鲜红色;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使血液显暗红色。

可用此来间接验证一氧化碳的毒性。

2.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烧杯、试管等。

实验药品:甲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氧化铜等。

3.探究方案:⑴先在烧瓶中加入5mL浓硫酸,按图18-1将装置装备好,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会儿。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1mL左右甲酸,立即开始均匀产生一氧化碳气泡。

待气泡明显减少时,再用小火微微加热反应溶液,直至反应混合液不再冒出气泡为止。

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该实验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应需要稍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

而一氧化碳毒性的实验,也只是间接证明其毒性。

为此,可用两只活的昆虫放入小烧杯中,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后,昆虫死亡。

此法更直观些。

5.资源开发:⑴一氧化碳的制取也可用草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但由于反应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必须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以除去二氧化碳。

⑵为加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速度,用粗铜丝代替氧化铜。

用粗铜丝弯曲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成黑色,使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铜,再按图18-4所示装置实验。

反应所需时间大大缩短,粗铜丝很快变光亮紫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6.创新思维:用直玻璃管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不易排出,影响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接触,导致反应时间较长,速度较慢。

为避免上述缺点,用图18-5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铜。

CO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CO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一起来练习吧
21、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旳措施是( C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闻气味
D. 点燃
22、假如要除去CO2中少许旳CO,应该采用旳措施

(B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经过灼热旳氧化铜
C.把混合气体经过澄清石灰水
D. 把混合气体从一种容器倾倒到另一种容器
1、一氧化碳有那些物理性质?假如在试验室制取一 氧化碳,你以为能够用什么措施搜集? 2、一氧化碳有那些化学性质?你能否写出相应旳化 学方程式? 3、你以为一氧化碳有什么样旳用途?
体现旳不错,来总结一下吧
一氧化碳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 溶于水旳气体。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2CO + O2 点=燃= 2 CO2
一氧化碳旳性质 和用途
(复习课)
遇到问题了,来处理吧
一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 溶于水旳气体、密度略不大于空气旳密度。 它在空气中能平静旳燃烧,产生淡蓝色旳火 焰,生成二氧化碳,同步释放出大量旳热量。 一氧化碳能和某些氧化物反应,如和氧化铜 反应,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并生成水二氧化 碳。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
一起来练习吧
6、仔细观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旳碳还是先加热? 2、试验开始,挤压气囊,A、B两处旳石灰水有什么
变化?各有什么作用? 3、玻璃管中旳氧化铜有什么变化? 4、集气瓶旳作用是什么?你觉得还有无其他装置能
够到达相同旳目旳?
学习结束了,你有什 么收获?
密度最小旳是 H2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 原性旳气体化合物是 CO ,只能用排水 法搜集旳是 CO ,
一起来练习吧
2、下列含碳旳物质中,碳元素旳化合 价最低旳是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湖北省沙市六中陈军堂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制取CO的原理及其性质。

2. 学会CO这类有毒气体在制取及性质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3. 培养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

二、实验用品
仪器:大试管或锥形瓶两个,分液漏斗一个,水槽一个,小试管一个,无底试管一个,双孔橡皮塞两个,单孔橡皮塞(带导管)两个,尖嘴导管一个,酒精灯一个
药品:甲酸、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澄清的石灰水
三、制取CO气体的原理
浓硫酸脱去甲酸中的水得到CO。

四、所用实验装置
这个反应是两种液体混合,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采用实验室制H2和CO2的装置;仪器有大试管、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和导气管。

五、收集装置
因为CO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所以只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六、CO的性质探究
1. CO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同时不纯的气体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CO前,必须首先检验CO的纯度。

2. CO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可用其还原黑色CuO:CO+CuO === Cu +CO2
其实验操作类似H2还原CuO,但是,因为CO具有毒性,所以该实验
不可以如H2还原CuO那样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完成,而必须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完成,且试管口不须向下。

3. CO具有毒性,所以对尾气必须处理,或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七、实验步骤
1.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 往大试管或锥形瓶中加入甲酸,塞上带有分液漏斗和导气管的双孔
橡皮塞。

3. 用橡皮管将发生、收集装置连接。

4.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CO,验纯。

5.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收集装置拆除,发生装置改与装CuO的试管
和澄清的石灰水装置连接,用气球收集尾气。

6. 通入CO一会儿。

7. 加热CuO,取下气球,换尖嘴导管,点燃尾气。

8. 待黑色CuO变成红色,停止加热,继续通CO直到试管冷却。

八、实验现象
1.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说明CO具有还原性。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与氧化铜反应还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九、实验反思
1. 本实验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探究实验有许多类似之处,所以
必须将两者从原理到操作过程仔细比较。

2. CO的发生反应,速度很快,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能更好地控
制反应速度。

3. CO与初中阶段学生所熟悉的H2、O2、CO2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毒性,所以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

4. 因为CO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及用CO还原CuO 之前必须首先检验纯度,方可进行性质实验。

5. CO要作尾气处理,不妨将该操作与CO的可燃性合二为一进行操作,可增加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