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外渗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外渗处理
临床症状和体征
一般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更严重者皮肤直接由红变为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则出现皮下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坏死组织浸入真皮下层和肌层露出韧带坏死组织,呈黑色。临床观察到,在静滴10%葡萄糖酸钙和静推抗生素时,局部皮肤无红肿,但有浅黄色颗粒状沉积物稍突出表皮。
引起局部组织炎性改变与坏死的原因分析
1 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的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最新动物实验病理检查显示,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性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
2 溶液中的微粒危害在静脉注射溶液中存在许多不溶性的外漏性物质,这些物质不能被机体代谢,有学者曾将抗生素加入不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中,然后对溶液中所含的微粒进行监测,其结果是加入的药物量与微粒含量成正比例关系,即浓度越高,微粒越多。
3 环境温度和药物的温度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当室内温度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淀在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局部堵塞,血管痉挛,供血不足。56例患儿,46例发生在冬季寒冷季节。特别是在静脉输入10%葡萄糖酸钙时,局部皮肤改变更为多见。10%葡萄糖酸钙是阳离子高渗性溶液,这一物质进入皮下间隙后。刺激血管和周围组织,引起炎性反应。曾经有学者对20%甘露醇在不同温度下对静脉血管损伤进行了研究,在室温19 ℃~21 ℃的条件下。甘露醇对血管的损害比在室温37 ℃时更为严重,其原因在于甘露醇加温后溶液中小于25 μm的微粒数量明显低于常温状态时,说明药物的损害作用与温度密切相关。
4 血管的因素由于小儿血管细,特别是新生儿在四肢循环衰竭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滴入收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头部注射部位出现了苍白隆起的血管网,停药后自然消失。多巴胺是升压药,具有收缩血管作用。血管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血管壁可因缺氧缺血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液渗漏。新生儿、婴儿多在头皮静脉输液,而头皮静脉的前额、颞部血管细短,易发生炎性改变和坏死。因为较细的血管血流速度慢。药物停留在局部的时间长,增加了对局部的刺激。
5年龄因素年龄越小的患儿头部皮肤越薄嫩,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越差。
6 静脉推注药物的速度在临床操作中有时可发现,推注速度过快,可使局部皮肤发红,当速度减慢时,发红的皮肤颜色逐渐变浅,当停止注射时,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7 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由于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和观察输液的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地判断是否有药物渗漏。不了解临床常用药物渗漏所造成的后果,对发生渗漏后不知如何进行封闭,以致留下不良后果。
8 封闭的药物浓度及手法掌握不当封闭的针眼多,进针过深。药量推得过少,不能有效地阻止渗液对正常组织的炎性刺激,而造成坏死组织扩散。
预防
1 选择合适的静脉在输强刺激药物时,要选择合适的静脉,尽量选择比较粗大的血管,并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改变,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拔出针头进行处理。
2 减少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对细血管可在注射强刺激药物时,用山莨菪碱药液涂擦,增加局部血流,稀释溶质浓度并中和其酸性的作用。可减少渗漏的发生。拔针时先拔出针头,再立即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因而减轻甚至去除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一条静脉连续注射的次数。
3 严格药液的配制按医嘱正确配制药液,在给病人推注抗生素时,一定要等药物完全溶解后才能用。
4 保持药物的恒定温度 20%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利尿脱水剂,靠高浓度快速滴注进入人体,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发挥其作用。在低温情况下,20%甘露醇药物内有很多结晶物质。当液体温度达到3
5 ℃时微粒减少到最低水平。所以在输入之前,一定要加热至药物完全溶解澄清,无结晶,并保持室内温度。溶液中结晶微粒,可迅速进入血管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5 掌握静脉速度速度要慢,边推边抽回血,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若皮肤发红应减慢速度,仍不缓解,应停止推药,若出现苍白应立即停止,给予药物封闭。
治疗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及临床症状,采取局部外敷和局部封闭的方法。
1 热敷热敷可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但对已发生严重缺血者反而有害。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药物,能扩张皮肤浅层血管,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症状。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药、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治疗,如肾上腺素、阿拉明、葡萄糖酸钙、甘露醇等外渗治疗均收到很好的效果。但高渗液如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如超过24h不可热敷,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
2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常用于20%甘露醇、4%碳酸氢钠、化疗药物等渗漏的早期。
3 药物封闭不管任何药物引起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变紫黑色或坏死,都要立即进行药物封闭,外敷药物。常用1%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5 mg或酚妥拉明10 mg,局部封闭,同时用山莨菪碱针剂外敷,效果非常好。通过临床观察,多巴胺药物渗漏引起的变性用酚妥拉明封闭效果好。对化疗药物渗漏可用普鲁卡因、酚妥拉明局部封闭效果肯定。普鲁卡因可阻断局部恶性传导,减少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
4 封闭的方法用4.5~5.5号半肌肉注射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封闭。进针角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刺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以阻断渗漏的药物继续向深层组织扩散。隔日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即可痊愈。
5 硫酸镁湿敷高渗硫酸镁是通过其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消退,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硫酸镁遇冷后易结晶,相对只有2例静滴10%葡萄糖溶液渗漏,肿胀病人用此药热敷后消肿。硫酸镁湿敷只能用于血管通透性高而引起的外渗,对高渗液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
6碘伏外涂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泡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泡里的渗出液,再用无醇的碘伏外涂、外敷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