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的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王弼之“言源自文库之辩”
一.生平简介
• 王弼(226~249),魏晋玄学理论 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高平(今 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王弼 “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 辩能言。”何晏曾叹称:“仲尼称 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 之际乎!”(《三国志· 魏志· 钟会 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据 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 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 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 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 当时名士的赏识。王弼为人高傲, “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 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 王弼补台郎。正始十年(249),曹爽 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 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玄学方法论图示如下:
言明象
具体
忘言 忘象
舍弃具体
得象
象尽意
得意
得到具体 普遍意义 的象和意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 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 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得夫 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 — —《庄子 外物》
这是庄子的“筌蹄之喻”,成了言意 之辩中的经典比喻。
二.史上对“言意之辩”的讨论:
中国哲学史对“言意”的讨论由来已 久,大体有儒家和道家两家之别。 朱熹释义: 儒家:孔子说:“辞达而已矣。” “辞取达意 • • 道家:《庄子 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 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 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 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而传书。世 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 贵也。”
而止,不以 富丽为工”
三.王弼之“言意之辩”
•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也,明象者也。 尽意 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 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 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 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存言 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 生于意而存象焉,则为所存者乃非其象也; 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 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 ——《周易略例 明象》
• “言” 指一个卦的卦辞,代表语言, 如乾卦的卦辞是“乾,元亨利贞”。 • “象” 指八卦象、六十四卦象及阴 阳两爻象(卦象),同时也指象征卦 象意义的事物(物象); • “意” 代表一卦的义理,代表事物 的规律,如乾卦所含的意义为刚健, 而坤卦所含意义是柔顺等。
三者关系
●首先,从“作卦”(创造)的角度论,象生于意, 意以尽象,意为象之内涵,象为意之形式或外观; 言生于象,象以尽言,象为言之对象,言为象之 形式。 ●其次,从“解卦”(接受)的角度论,要寻言以 观象,得意忘言;寻象以观意,得意忘象。言和 象均为的“意”之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