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和病理学

合集下载

对虾杆状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病

组织损伤
03
病毒导致对虾的肝胰腺、鳃丝等组织损伤,影响其正常生理功
能。
对虾品种的敏感性差异
敏感性差异
不同品种的对虾对杆状病毒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
高风险品种
部分品种的对虾容易感染杆状病毒,如白对虾 、斑节对虾等。
低风险品种
部分品种的对虾对杆状病毒相对不敏感,如草虾、沼泽对虾等。
04
病毒的检测和诊断
病毒的分类和特征
分类
SBV属于杆状病毒科,是虾类的专性病毒。
特征
SBV的主要特征是其杆状形态,长度约为750纳米,直径约为110纳米。该病毒 具有囊膜,内含有一个大的、线性的、dsDNA基因组。
病毒的基因组和蛋白质
基因组
SBV的基因组为dsDNA,大小约为80kb,编码约20个蛋白 质。基因组被分成两个主要部分,即大端(L)和小端(S) ,它们分别编码病毒的复制和包装相关蛋白。
针对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威胁,提出了多种可持续发展 的策略,包括改变养殖模式、优化养殖环境、疫苗研 发和应用等,以保障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S感谢观看
日期:
对虾杆状病毒病
汇报人:
目录
• 病毒概述 • 病毒的流行病学 • 病毒的致病性和症状 • 病毒的检测和诊断 • 病毒的预防和控制 • 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01
病毒概述
病毒的发现和命名
发现
对虾杆状病毒病是在1998年首次发现于中国对虾上,后来在其他对虾种类上也 发现了该病毒的存在。
命名
该病毒被命名为对虾杆状病毒(Shrimp Banded Virus,SBV),属于杆状病 毒科。
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确保药 物的安全和有效性,避免药物残留和 对对虾的影响。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S u y o n mu l so h mity o n e n I l l Hit c e sr fPe a u k n n i t ilI fc i e i f o
W ih pl sv i e c Pa h g n t Ex o i e Ep d mi t o e
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试图为对 虾暴发性流行病病 原体的传播方式 、 感染 途径和该病 防治等方面研究 提供科学依据 .
p a a I a p ast ee a ema yt re e s0 t e e po ie e i e cds ae vr s O te etre el , 欺 e aet e哪 t e . r w .t p e r h r z n ag t l f h x ls p d mi i s i . f h s a g t l t cl v e u c s l I h mi s
维普资讯
第 3卷 7
第5 期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理学版 )
J UR L OFS N O NA HA DON I I咂墨S G 、 nY
2 年 l 0 0月
Oc . t
V0 . 7 N . 13 o 5
文章编号 :6 1 3 22 0 } 一0 5 17 —9 5 (02 ∞ 42—0 6
; n u e hso h mi r ;ne t n a po c i n n i e e s y i f i p ra h n t t co
d e rw e e d u s d. id p a n w r  ̄z se wo d ; e a u /e s ; x lsv p d mi r s P n e sc n n / e p o ie e ie c ̄ h s

日本对虾爆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的调查

日本对虾爆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的调查

1998年 第4期中山大学学报论丛SUPPL EME NT TO T HE JOURN ALOF SUN Y A TSEN U NIVERSIT Y No.4 1998 日本对虾爆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的调查李贵生1 何建国2 江静波2(1.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州510632;2.中山大学生物学系)摘 要 采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技术检测了发病塘的养成期日本对虾(Penaeus jap onicus)20尾,发现2尾感染了斑节对虾杆状病毒,11尾感染了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 MN V).结果表明,日本对虾的发病主要由B MN V感染所致.关键词 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分类号 S941日本对虾(Penaeu s jap onicus)为海水养殖中重要的经济品种,其个体大,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且生命力强,离水后尚可生活一段时间,可以鲜活上市和运输,因此其身价倍增.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近年来虾病频发且日趋严重,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我们于1993年10月在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阳西溪头海水养殖试验场中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 odo n)爆发性流行病防治研究时发现斑节对虾发病后,养殖的日本对虾也随之发病,症状与斑节对虾类似,但死亡率较低.据研究,引起斑节对虾出现爆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 V)[1].日本对虾的发病是否MB V引起或其他病原所致?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在发病塘取体长10~12c m的养成期日本对虾20尾,活体解剖出肝胰腺,然后将每一肝胰腺切成两部分,一部分供组织切片用,另一部分供电镜制片用.1.2 方 法(1)组织学观察 肝胰腺用w=4%中性甲醛固定,按组织切片技术常规制片.切片厚约6μm,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后在Oly mpus双目显微镜下观察.(2)电镜观察 肝胰腺用w=2.5%戊二醛现场固定,带回实验室后将其切成0.5mm ×0.5mm×0.5mm的小块,用w=1%锇酸后固定,按电镜常规技术脱水、渗透、Spurr︐s 包埋液包埋,超薄切片后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于JE M-100CX透射电镜下观察.收稿日期 李贵生,男,岁,副教授:1998-07-10402 结 果在所检查的20尾标本中,发现2尾感染有M BV ,其感染率为10%.11尾的肝胰腺有些细胞核明显肿大,其直径可比正常细胞核大4倍以上,未见包涵体.经电镜观察,肿大的细胞核内充满杆状病毒颗粒,其形态特征和大小与我们在来自湛江市三元围养殖场的日本对虾中发现的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 M N V)[2]相符,因此,诊断为B M N V 感染,其感染率为55%.3 讨 论M B V 与B M N V 同属杆状病毒科(Bac ulo v iridae),但M BV 可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嗜伊红的圆形包涵体.根据其包涵体的特征,在光镜下即可诊断M B V 感染.电镜下可见MB V 病毒粒子杆状,具核衣壳,核衣壳外包囊膜,囊膜为3层膜结构[3],完整的病毒粒子平均为(75±4)nm ×(324±33)n m ,病毒核衣壳为(42±3)n m ×(246±15)n m [4].提纯后的M B V 病毒粒子可见其末端具双层膜结构的帽状突出物,核酸为环状超螺旋D NA 分子[5].B M N V 感染的细胞核虽然肿大明显,但并无特征性包涵体形成,且M BV 感染早期未形成包涵体时也可出现细胞肿大,故在显微镜下难以确诊B M NV 感染.在超薄切片中可见B M N V 病毒粒子杆状,具核衣壳和囊膜,大小为322nm ×73n m ,被寄生的细胞核除肿大外,形态也发生了改变,染色质着边并减少,未发现核仁结构,核周腔隙增宽,核孔不清;细胞浆内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但未发现病毒粒子[2].M B V 的宿主范围较广,目前已报道的达12种之多,但主要感染斑节对虾,是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体之一.MB V 虽可感染日本对虾,但其感染率较低,因此,不是本次日本对虾发病的主要病原体.B M N V 目前只在日本对虾中发现[6],流行于日本和中国南海,主要感染日本对虾糠虾期,在仔虾后期达到高峰,导致幼体从糠虾期到仔虾期大量死亡,因此,BM NV 是日本对虾的主要病原体.调查结果显示,该次日本对虾的发病主要由B M N V 引起.因为M B V 和B M NV 均主要寄生于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干扰和破坏宿主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故B M N V 感染可出现MB V 感染的类似症状.参考文献1 何建国,苗素红,江静波,等.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2(增刊):241~2462 何建国,李贵生,钟创光.日本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理的组织细胞病理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增刊),23~253 Chen S N,Chang P S ,Ko u G H,et al.Studies on viro genesis and cytopatholo gy of penaeus monodo n bac -ulovirus (MBV )in the giant tiger praw n (Penaeus mono don)and the red tail prawn (Penaeus penicillatus).Fish Pathol,1989,24(2):89~1004 L ightner D V,Redman R M,Bell T A.Observatio ns on the geo graphic distribution ,pathogenes is and morpho l -y f f F q ,3,3~335 M ,B R ,B ,y z f f f (SN V=MBV )D q O ,3,6~557第4期 李贵生等:日本对虾爆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的调查og o the baculovirus rom Penaeus monodo n abricius.A uaculture 1982:2092ari J o nami J Poulos et al.Preliminar characteri atio n and partial cloning o the geno me o a bac -ulovirus rom Penaeus mono do n Pm P .is A uat rg 1991:2072158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8年6 Mo mo yama K,Sano T.A method o f ex perimental infectio n of kuruma s hrimp larvae,Penaeu s japonicus Bate, with baculov iral midg ut gland necrosis(B MN)virus.J Fish Dis,1988,11:105~111Investigation of the Main Pathogen ofCultivated Penaeus japonicusL i Guisheng H e J iangu o Jiang Jin boA bstract T He patho g ens o f cultiv ated Penaeus jap on icus were inv estigated by light and electro n mi-cr osco py.2viruses were fo und(MB V and BM NV).T he inf ection rate of M B V is10%while the in-fectio n rate o f B M N V is55%.B M N V is the main patho g en of cultivated P.jap onicus.Key wo rds Pen aeus japo nicu s,mid-gut glan d necr osis baculo v irus,Penaeus mon od on baculov irus epartment o iotechn olog Jinan nivers it uan g hou102ChinaD f B y,U y,G z563,。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孙妍;董学旺;魏俊利;顾中华;陈浩楠;刘群;张丽;包海岩【期刊名称】《水产研究》【年(卷),期】2024(11)1【摘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IHHNV-VN基因序列设计出6条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IHHNV-LAMP检测方法。

该方法检出限为6 copies/μl,且与对虾其它常见疫病均无交叉反应。

采用LAMP和常规PCR方法对40份具有典型IHHNV感染症状的对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LAMP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7.5%,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5%,表明建立的IHHNV-LAMP方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而且还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总页数】8页(P30-37)【作者】孙妍;董学旺;魏俊利;顾中华;陈浩楠;刘群;张丽;包海岩【作者单位】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相关文献】1.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2.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3.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双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分析4.凡纳滨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方法的优化与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

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

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

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

对虾常见病毒、细菌性疾病的分类及防控措施

对虾常见病毒、细菌性疾病的分类及防控措施
(2)严格选择苗种
• 严格选择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虾苗。购苗时要求虾 苗出具相关证明(检疫合格证、幼体来源及亲本 检疫合格证明等),或也可以自行到有关资质单 位制合适的放养密度
• 放养密度过高,不但会导致管理成本上升,还会因饲料 投喂和养殖代谢产物增多造成水环境污染,致使对虾易 发病,得不偿失。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的放养密度应 控制在每亩10-15万尾,滩涂土池养殖和淡化土池养殖 的放苗密度应控制在每亩4-6万尾。
若使用携带某种病毒的亲虾进行繁育生产,其生 产的后代虾苗多将成为病毒携带者。
• 水平传播
• 养殖过程中水环境中的病毒经摄食(经口)感染,侵入 感染(经鳃或虾体创伤部位侵入)等途径入侵对虾机体, 使健康对虾进入潜伏感染或急性感染状态。一般经由水 平传播途径的感染有以下几种情况。
• a.健康对虾摄食携带病毒的甲壳类水生动物(如杂虾、 蟹类等)被感染。
• f. 亚硝酸盐和硫化氢 亚硝酸盐主要影响对虾血 淋巴对氧的亲和性,降低机体的输氧能力,而对 机体产生毒素作用,硫化氢则主要表现为急性毒 性作用,能够作用于蛋白质机构中的巯基基团, 抑制蛋白质的作用。
• (5)水体中微藻与病毒病的关系
• 水体中微藻(尤其是赤潮生物类群)种类和数量 等与养殖对虾的病害发生情况有密切关系。微藻 的多样性指数与虾病程度呈负相关,多样性指数 越低,虾池富营养化程度越高,水质条件越差, 越容易发生疾病。
• d. 酸碱度 对虾水体pH值低于7.8,对虾抵抗力降低, 会增加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的易感性。
对虾病毒病的分类、传播及综合防控措施
• (4)水体环境因子与病毒病的关系
• e. 氨氮 氨氮能从水体进入对虾组织液内,对其 体内酶的催化功能和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当氨氮含量高于0.75mg/L时感染对下全部呈现明 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症状并死亡。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Infection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disease)
【病原】病原是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n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该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直径22纳米,属单链DNA细小病毒科的病毒。

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可在宿主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症状】患病幼体摄食减少,常浮于水面,甲壳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濒死对虾体色明显变蓝,腹部肌肉混浊,病虾畸形,会在池中慢慢升起,静止一会后翻滚,接着腹面朝上沉入池底,几小时内重复此过程直到精疲力尽死亡或被其它健康虾吃掉。

成虾被该病毒感染后一般呈无症状带毒状。

病虾的皮下组织、造血组织、触角腺、神经组织、淋巴器官等为主要靶组织。

细胞核肿胀,胞核内有嗜曙红的呈晶体状排列包涵体,染色质向边缘移动。

【流行及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对虾的仔虾期和幼虾期,该病的累计死亡率可高达80%-90%,但未见严重的急性流行。

【防治方法】同白斑综合症。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毒样颗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毒样颗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毒样
颗粒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毒样颗粒的研究
摘要: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毒是威胁
对虾养殖业的一种病原体。

该病毒可引起对虾免疫系统的破坏,导致对
虾死亡率增加,从而导致对虾养殖业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对IHHNV进
行深入研究,对防治和控制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电镜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对IHHNV病毒样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和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

首先,使用纯化方法纯化IHHNV
病毒样颗粒。

然后,通过传统电镜技术和高分辨电镜技术观察其形态学
特征,并对其直径、表面形态及核心结构进行分析。

同时,利用蛋白质
组学方法对其蛋白质组成进行分析,通过二维电泳、液相色谱和质谱等
技术进行分离和鉴定。

预期结果为:通过对IHHNV病毒样颗粒形态学和蛋白质组成的研究,揭示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其感染机制和致病机理,为病害
防治和控制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关键词: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毒样颗粒;形态
学特征;蛋白质组学。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测及各基因型分析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测及各基因型分析
离株 ( 3 B型 )、泰 国分 离株进 行序列 比对 ,同源 性分别为9 9 %、9 8 . 7 %、7 9 . 9 %、9 0 . 6 %和9 3 . 9 %,显示分 离的 3 0 9 b p 序列 与I HH N V 3 A型和3 B型 的同源性较低 ,样 品为传 染性皮下和造血 器 官坏 死病毒感 染型毒株I 型或 Ⅱ
T T h e I HHNV. r e l a t e d s e q u e n c e o f 3 0 9 b p f r o m t h e s a mp l e s s h o we d l o we r h o mo l o g y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y p e 3 A( r f o m Ma d a g a s c a r ) a n d T y p e 3 B( r f o m T a n z a n i a ) , wh i c h a r e n o t i n f e c t i o u s I HHNV . T h e r e s u l t s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t h e s a mp l e s
对扩增 产 物测 序 ,测 序结果 与N C B I的I H H NV基 因序 列 比对 显示 同源性为9 5 %以上 ,确定 样 品为I H HNV阳
性;3 0 9 F / R ̄ I 物扩 增序列 与I H H NV ̄建 分 离株 、夏威夷分 离株 、马达加 斯加分 离株 ( 3 A型 )、坦桑尼 亚分
型 阳性 。
关健词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 官坏 死病 毒;P C R扩增;基 因分型;感染型毒株
¥ 9 4 5 . 1
中图分类号
De t e c io t n o f I n f e c i t o u s Hy p o d e r ma l a n d He ma t o p o i e t i c Ne c r o s i s Vi r u s f r o m Li t o p e n a e u s Va n n a me i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

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

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

第一类、病毒类一、对虾杆状病毒病1、病原: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据囊膜,核酸是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约为74nm*270nm,病毒在肝胰腺以及前中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组织切片,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

包涵体从锥底至锥顶的高度为0.5~20um,一般垂直高度为8~10um,该病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

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成环状排列。

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3、流行情况:对虾杆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和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

在对虾孵化场中,该病是万氏对虾幼体的严重疾病。

4、诊断方法: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切片,在相差显微镜或者明视野显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就可诊断。

5、防治方法: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新近亲虾和幼体要严格检疫,已感染对虾要销毁并对池严格消毒。

二、桃拉综合病毒病1、病原:对虾桃拉病是由Taura综合症病毒引起的,TSV为一个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的粒子,直径31~32nm,为单股DNA,属小DNA病毒科。

病毒主要感染南美虾的上皮细胞,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南美白对虾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南美白对虾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病毒病 的预 防提 出 了实用措 施 ,对 其治 疗提 出 了原 则措 施 。
关键 词 : 南美 白对 虾 对 虾杆 状 病毒 病 诊断 防治
近几年 ,南美 白对虾 的养殖在我国沿海地 区 和部分内陆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与其 自身 具有的抗病力强、广盐性 、生长快等特点分不开 。
维普资讯
荠殖技木
Gu rn  ̄u if c oa n f
南 对 美白 虾对虾杆秩 病专病
的诊 断 与防治
张 井 增
( 天津市汉洁 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天津 ,汉沽 3 08 ) 04 0
摘要 : 本文对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原、流行情况、症状、诊断作 了综述,对 南美白对虾感染对虾杆状
马 、美 国等 。主 要 感 染 桃 红 对 虾 ( e o u P n. s e
d oo u u rr m) 、 褐 对 虾 ( .zeu ) 、 白对 虾 . Po tc s . ( . teu )、 万 氏对 虾 ( . n a ) 、蓝对 Ps i rs ef Pv n mi . o 虾 ( .yrss Ps fof )、长 毛 对 虾 ( 、eilts ti i Ppncl u)等 io .
3 症状
南 美 白对 虾杆状 病毒 病 的群体 和个 体症 状与 其 它病 毒性 疾病 症状 基 本相 似 。 除上述 死亡 特点 外 ,一 般表 现 有 :摄 食 量减 少 、生长 缓 慢 、黑腮 、
维普资讯
Gu r u 抽9
养 殖技木 c 0 厶n
皮 下 造 血组 织 坏 死 病 毒 (HHNV) 病 对南 美 白 I 对 虾养 殖 业造 成 了严 重影 响 ,就连 被我 国列为 二
域的桃红对虾 (eou u rrm)的肝胰腺中 p nes d oo u ( o c 94 C uh 17 ),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

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

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

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

对虾杆状病毒病

对虾杆状病毒病

流行情况
对虾杆状病毒病主要经对虾相互残食以及粪—口途径经口传播。亲虾产卵时排泄带毒粪便也可使病毒传给下 一代种群:实验表明,轮虫和卤虫可将该病毒传给对虾幼体。在褐对虾孵化过程中,曾发生数百万前蚤状幼体和 糠虾幼体中,95%在48小时内死亡。将病虾的肝胰腺喂给健康虾吃后也患病,因此推测,在自然界中,该病的传 播途径可能是健康虾吃了带病毒的虾而感染,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死亡率会逐渐降低。

诊断方法
初步诊断:对虾杆状病毒病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做出诊断。
压片显微镜检查法:取病虾肝胰腺和中肠进行湿片压片,显微镜检查发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可诊断。结果可 疑时根据组织病理或PCR结果确认。
染色法:取一部分肝胰脏和中肠用FAA液固定后用苏木精曙红染色或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细胞核的病理 变化和核内包涵体。确诊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棒状的病毒粒子。
对虾杆状病毒病尚无高效的防治药物,因此只能强化养殖管理,进行全面综合预防。
病原特征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原为对虾杆状病毒(学名:Baculovirus penaei),属杆状病毒科。双股DNA型,杆状, 具囊膜;核衣壳平均长度为269纳米,平均直径50纳米;核衣壳加上囊膜的平均直径是74纳米。
该病毒只在细胞核内复制,产生多个核内包涵体,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状,这种包涵体从锥顶到 底面高0.5-20微米,大多数是8-10微米,由晶格排列的多角体蛋白亚单位构成。澳酚蓝汞染色包涵体呈浅蓝至深 蓝色,甲基绿-焦宁染色呈鲜红色,这表明有核糖核蛋白存在;PAS反应阴性,孚尔根反应通常阴性。多角形核内 包涵体呈晶格构造,是由圆形的亚基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病毒颗粒在包涵体内。
谢谢观看
病理变化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毒主要侵害肝胰腺腺管、中肠等上皮细胞。病毒感染后可在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形 成细胞核内核型多角包涵体,少量包涵体也可在粪便中游离存在。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 字塔状包涵体。

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杆状病毒病原研究

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杆状病毒病原研究

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杆状病毒病原研究彭宝珍;任家鸣;沈菊英;周国瑛;顾惠庭;沈亚林;郑国兴;龚祖埙【期刊名称】《病毒学报》【年(卷),期】1995(11)2【摘要】近年来,上海郊区饲养中国对虾(Penacuschinesisosbeck)的虾塘发生大面积的流行病。

经对病虾的鳃、肝、胰腺或中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处理及电镜观察,发现在这些组织的细胞核内存在大量有囊膜包裹的杆状病毒,有时一个囊膜还可同时包裹两个病毒的核衣壳。

经有机溶剂处理、差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部分提纯的病毒和病毒核衣壳制剂。

超薄切片中,病毒粒子大小约为440-500×170-180nm,核衣壳大小约330-420×110-140nm,提纯的核衣壳粒子大小约为350-400×70-85nm。

无论在超薄切片或在分离提纯的制剂中,均未观察到有包涵体存在。

将部分提纯的病毒制剂人工感染健虾,结果发现肌注的对虾死亡率达90%以上,饲毒的死亡率各在50%左右。

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杆状病毒可能就是引起这次上海郊区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7页(P151-157)【关键词】急性;致死性对虾病;杆状病毒;病原【作者】彭宝珍;任家鸣;沈菊英;周国瑛;顾惠庭;沈亚林;郑国兴;龚祖埙【作者单位】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江西医学院,上海水产局,上海东海水产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5.269【相关文献】1.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药物防治研究 [J], 李贵生;何建国;李桂峰;江静波2.对虾弧菌病的研究进展——回顾对虾弧菌病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与条件、症状与组织病变及对虾的防御机制 [J], 谢珍玉;周永灿;冯永勤3.渤海西岸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病毒病原研究 [J], 李凡;刘晓梅4.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和病理学 [J], 样晓玲;宋晓玲5.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杆状病毒的提取纯化及病原性实验 [J], 王娓;冯江;王振堂;张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初步研究

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初步研究

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初步研究
李华;邢殿楼
【期刊名称】《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09)004
【摘要】在患暴发性流行病病虾肝胰腺及中肠超薄切片中看到有包膜的杆状病毒颗粒,长250 ̄270nm、宽70nm左右。

将除菌病虾组织浆悬液注射健康虾,可引起发病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虾相仿。

因此,杆状病毒是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

同时在活检时发现病虾肝胰腺及心脏压片中有较多细菌,将未除菌病虾组织浆悬液注射健康虾,比注射除菌病虾组织浆悬液的虾死亡早而迅速,所以受病毒感染后再继发细菌感染将加快病情恶化和死亡。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李华;邢殿楼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5.1
【相关文献】
1.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病理,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J], 江育林;张奇亚
2.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研究:Ⅱ.病原体的分离纯化 [J], 王金星;刘昌彬
3.浙江省养殖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J], 沈锦玉;钱冬
4.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的人工感染研究 [J], 宋晓玲;王崇

5.1994年浙江省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及传播途径的初步调查 [J], 于佳;宋晓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初步研究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初步研究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初步研究孙龙生;王永坤;朱国强;严维巍;朱坤熹【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1999(2)2【摘要】1993~1995年中国对虾发生暴发性流行病,经对患病对虾作组织病理学研究和电镜观察,发现此病以消化系统病变最为严重,肝胰腺、胃及肠道上皮层发生变性和坏死,上皮细胞破坏,细胞核肿大;结缔组织发生水肿,血淋巴细胞浸润.在电镜下,病变组织的细胞核内充满一种杆状病毒,大小为260~310nm×90~110nm,外被双层囊膜,不形成包涵体.纯化的病毒经负染后在电镜下见到的大多数是病毒核衣壳,大小为286nm×63nm.用病虾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制备的接种液,经3种不同途径人工感染健康对虾,均能引起发病死亡,死亡率为56.2%~84.0%,并能从病虾组织中见到一致的杆状病毒.研究表明,引起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是一种杆状病毒,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对虾;杆状病毒;病理学;暴发性流行病;中国【作者】孙龙生;王永坤;朱国强;严维巍;朱坤熹【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5.269【相关文献】1.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药物防治研究 [J], 李贵生;何建国;李桂峰;江静波2.对虾杆状病毒病暴发式大流行的生态机理初步研究 [J], 孙刚;国际翔;王振堂;王娓3.天津厚蟹感染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途径的初步研究 [J], 孙伯伦;刘维民4.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杆状病毒病的研究 [J], 战文斌;俞开康5.长毛对虾杆状病毒病研究 [J], 吴友吕;王方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