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案

合集下载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艰辛。

2. 培养学员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老师的职业特点2. 老师的工作艰辛3. 尊敬老师、热爱老师4. 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员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员深入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艰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员模拟师生之间的沟通场景,提高与老师交流的技巧。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员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话题。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3. 制作教学课件,以便进行课堂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老师的短视频,引发学员对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介绍老师的职业特点,让学员了解老师的工作艰辛。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尊敬老师和热爱老师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员分成小组,围绕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技巧展开讨论。

5. 角色扮演:组织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师生之间的沟通场景。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员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员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对尊敬老师和热爱老师的认识程度。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员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资深老师来课堂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2. 组织一次参观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活动,让学员亲身感受老师的工作环境。

3. 开展一次以“尊敬老师”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鼓励学员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进行改进和调整。

2. 及时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第一篇: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处理正确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正确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如何与老师面对面教学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识老师的心理。

怎样面对老师的错误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处理正确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教学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识老师的心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讲授新课:我们的老师很特别一、为老师画像是老师,把我们由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念头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我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踏入中学以来,很多老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你对他们的印象怎么样?请你也用简笔画为他画个像,刘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每位同学写或着画出自己的一位老师的貌,和个性特征。

二、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位老师的特别之处吗?任课老师特别之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外语老师历史老师地理老师思品老师三、老师心语在我们的眼里,老师很特别,老师又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心里话。

请自己的班主任来讲述一下自己的为师感受。

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采访一位任课老师,了解他走上教师岗位地过程,听听他当老师的体会和感受。

四、接力赛有人说,老师是“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有人说,老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有人说,老师是“爱心大使“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学生小结我们离老师有多远与老师面对面教学目标:让学生正确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教学重点:如何与老师面对面教学难点:怎样面对老师的错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问:同学们喜欢怎样的老师?学生回答: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有广播知识的,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的教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走近老师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走近老师  教案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第1课时走近老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2)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知识目标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2) 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

难点: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组织学生朗诵诗歌:
提问:
教师过渡:
朗读诗歌,
回答
问题。

探究新

一、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
要传承者之一。

展示材料:
组织学生开展教材第62页
“探究与分享”活动,回答
教材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
行点评和引导。

学生阅读材
料,感悟教师职
业的性质和作
用。

学生以学习
小组为单位进行
分享,部分学生
通过典型
的事例,让学
生感悟教师职
业的性质和作
用。

通过探究
活动,让学生
[板书设计]。

七年级政治第六课走近老师教学通案

七年级政治第六课走近老师教学通案
第六课 第一课时走近老师
授课人
主备人
杨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2) 知道不同的教 师具有不同的风格。(3)能够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4)学会 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2) 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 教学难点: 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课时 教学 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师的名人名言,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 美纽斯的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前苏联教育家 加里宁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名句,引出“教 师”这一话题。 2.教师设疑 :你了解教师这一职业吗?你喜欢怎样风格的 老师? 3.学生抢答。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导人新课,教师板书。 方法 2:启发式导入。 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从你上幼儿园那天起,又从幼 儿园到小学,是谁手把手地教你拿笔写字?是谁帮助你打 开科学知识的宝库?是谁帮助你插上理想的翅膀? 生:是老师。 师:对,是老师。那么,同学们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吗?你 又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 走 进今天的课堂探寻之路。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倌息搜索 问题:教师是个怎样的职业? 1.引领学生完成“运用你的经验” (P60)板块。 问题: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幼儿园时的老师:像妈妈、像慈母、 个案补充 第 1 课时
维方式等差异, 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 都应该受 到尊重,我们要放开胸怀,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而且时代对教师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每个教师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学会 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尊敬我们的老师。

6 .1 走近老师 (表格式教案)

6 .1  走近老师 (表格式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设计
间:
总第 一 课时 审核:
课题
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
二次备课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有效的建立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不同风格的老师,能够理解和尊重。
2.能力目标:
学会一些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谐相处。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你的老师,了解教师这个职业。








1.怎样认识教师职业?
(1)历史:
①教师是一个 _____ 的职业。
②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 _____ 之一。
(2)现代:
①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_____ 。












一、了解教师职业
1.师: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我们可以从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现在的老师分别来谈。)
生:自由发言(略)
幼儿园的老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亲切和蔼,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现在的老师:知识渊博,在教我们学知识的同时,还教我们怎样探究问题……
2.如何看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词主要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 )
A.服从 B.崇拜 C.理解 D怜惜
课堂小结
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走近老师第1课时说说我们的老师与老师面对面教案人民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走近老师第1课时说说我们的老师与老师面对面教案人民版道德与法治

《走进老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走进老师,积极沟通;2、知师,信师,爱师,敬师;3、师交往,理解、关心、帮助老师;4、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新型师生关系教学难点: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课讲授】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导引导我们前行,老师的关爱伴随我们长大。

但有时候我们却不那么了解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走进他们的世界吧走近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新课探究第一框说说我们的老师说一说:听到“老师”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想到了老师的批评,想到了家长会,想到了老师对我的教育,想到了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想到了老师……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1.为老师画像活动一:踏入中学以来,很多老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你对他们的印象怎么样?请你也用简笔画为他(她)画个像,请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要求: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描述或画的老师还有哪些个性特征和优点长处?活动二: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位老师的特别之处吗?阅读P60—61《为先生塑像》,这里充分说明了老师的性格特点。

最鲜明的特点是“快”有的老师讲课快,有的老师讲课慢,有的老师在教室踱来踱去,有的则站在讲台静止不动……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请描述一下自己的老师。

(语文、数学、地理等)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也有他们的共性和长处,值得去欣赏、推崇和学习:无私、奉献、辛劳、诲人不倦、清贫等是他们的共性。

2.为什么怕老师?有不少同学总是怕老师,老师真的那么可怕吗?了解、熟悉老师,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

当你走近老师,你会发现老师原来是那样的……(1)走近老师想一想:许岚为什么消除了对老师的惧怕心理?在乐怡的帮助下,通过走近老师、熟悉老师、与老师交流,从而消除了对老师的恐惧心理。

第6课 第1框 走近老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6课 第1框 走近老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第一框 走近老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师、爱师的情感,正确认识并主动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能力目标: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发现老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知识目标: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认识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

教学难点: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展示材料:2021年6月1日,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附近,小学体育老师王某某正带着3岁的儿子在江边玩耍,突然听到一阵求救声。

两名五六岁的儿童在江边玩耍时不慎落水。

他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另一名热心市民跳进滚滚长江之中。

数十名群众手拉手站成一排一直延伸到孩子的落水点。

没想到当王某某把第二个孩子交给二传手的最后一刻就被江水冲走了。

王老师的生命被永远地定格在了35岁。

看了这段新闻,你有何感想?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我们要远离危险水域,防止溺水意外。

在危急关头,这名老师用生命救起两名落水儿童,多么值得尊敬的老师呀!那么,老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走近老师》一课。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一 了解教师职业1.阅读教材P61正文第一段。

思考:(1)你知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来历和含义吗?(2)为什么说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3)任何一种职业都在社会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教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提示:(1)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其主要意思是:“传道”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授业”,即教师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解惑”,即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教师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惑。

(2)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的时间比较早。

(3)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六年级《走近老师》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走近老师》教案、教学设计
3.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出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建议。
3.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六年级《走近老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认识到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与老师交流的基本技巧,学会尊敬老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3.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认识到教师工作的辛勤付出,培养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4.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角色扮演,深化理解: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体验教师的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
4.实践活动,提升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访谈等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反思评价,激发思考: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激发他们思考如何在与老师交往中做到尊重、理解、关心。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渐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教师的认知和理解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教师的认知需求:六年级学生渴望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工作状态,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 走近老师教案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详细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

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

重点:教师的作用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难点: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面对风格不同老师的正确态度导入:同学们猜一猜: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吗?老师。

大家对老师并不陌生,你了解老师的职业吗?你喜欢什么样的的老师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正课讲授:环节一:1、教师的作用出示学习目标:1、教师的作用2、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3、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4、面对风格不同老师的正确态度从小到大,我们已经遇到过不少老师,请问: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比如幼儿园老师有什么特点?小学时的老师怎样?现在的老师又如何呢?生答:略幼儿园的老师:多才多艺。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亲切和蔼,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小学时的老师:和蔼中不乏严厉,亲切中存在威严,既教我们知识,又教我们做人。

现在的老师:知识渊博,在教我们学知识的同时,还教我们怎样探究问题…… 想一想:请列举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的著名老师大家分成古代组、近现代组、当代组。

比一比哪组想出的数量最多?中国古代指1840年以前;中国近现代是指1840年至1949年;当代是指1949年以来。

行动起来吧!中国古代: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论语》记录其语录。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5.1 走近老师(高效实用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5.1 走近老师(高效实用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2024年统编七年级道法(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第1课时走近老师一、课标内容1.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内容要求:走近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职责与使命;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

道德修养:懂得感恩师长,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健全人格:懂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引。

责任意识: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学难点】教师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

大家猜一猜,对联描述的是谁?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们了解老师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走近老师》。

(二)新课探究活动一:寻找教师历史踪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韩愈(768年—824年)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合作探究: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二:认识教师的专业性合作探究:看完这些“小本本”,你对教师有何新的认识?学生回答: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点拨:教师的职业特点。

(1)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3)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理解老师的工作压力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信任老师的良好心态。

3. 引导学生正确与老师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老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责任、任务和价值。

2. 老师的工作压力与付出:工作时间、精神压力、付出努力。

3. 尊重、理解、信任老师:尊重老师的职业,理解老师的工作,信任老师的指导。

4. 正确与老师沟通交流:尊重老师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关心、支持,共同成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工作压力和付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师生沟通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类似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尊重、理解、信任老师,以及如何与老师沟通交流。

4.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模拟真实的师生互动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教学素材。

2. 教室环境布置:座位排列便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老师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老师的职业特点:介绍老师的责任、任务和价值。

3. 分析老师的工作压力与付出:讨论工作时间、精神压力、付出努力。

4. 引导学生尊重、理解、信任老师:讲解尊重、理解、信任的重要性,分享相关案例。

5. 讲解如何正确与老师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6. 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模拟真实的师生互动场景。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总结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学校,让学生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环境和日常职责。

《第六课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六课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尊重教师职业,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

2. 学会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

3. 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理解教师职业的艰辛。

2. 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

三、教学准备:1. 制作PPT课件。

2. 准备互动环节需要的道具。

3. 安排学生课前了解老师的工作。

教室内容:1. 开场引入(PPT展示教师的职业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老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亦师亦友的存在。

2. 深入了解教师职业(播放教师工作视频)。

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和责任,进一步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3. 互动讨论: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

4. 小组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相处的经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干系。

5. 总结回顾:教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和理解教师。

6. 安置作业:回家后与老师进行一次竭诚的交流,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教师的工作和重要性* 通过播放一段教师工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教师的职责以及教师的重要性。

* 教师:你们知玄门师是做什么的吗?教师不仅要在教室上教你们知识,还要在课下关心你们的平时生活,监督你们的作业,帮助你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2. 认识我们的老师* 展示一些老师在不同场合的照片,让学生识别出哪些照片中的老师是谁。

* 教师:在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老师都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

他们有的在教室上教我们知识,有的在课外关心我们的生活,有的则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成长。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我们的老师,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故事。

(二)新课教学1. 了解老师的平时工作* 通过分享老师们的平时工作视频或故事,让学生了解老师们的工作内容和辛苦。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走近老师》教案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走近老师》教案

【目标】1.通过学习古今模范教师的故事,了解教师职业,学会全面认识老师、理解老师。

【重点】教师的作用。

【难点】了解教师职业。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甲: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斤不是,老师会给我鼓励;迷茫时
【金句来“习”】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

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

的作用,这些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都做不到的。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主题是“走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主动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在实际操作中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苦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态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老师沟通,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师生关系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准备时间:预计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些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走近老师》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老师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老师的辛勤付出,体会老师的关爱,从而理解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都处于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学会与老师沟通,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作用,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理解、热爱老师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作用,理解尊重老师的意义,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与老师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3.准备好教学PPT,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师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敬老师?老师在我们的学习中起到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老师辛勤付出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

第1课时走进老师 教案

第1课时走进老师  教案

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课时走近老师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理解老师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和错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生成问题2016年6月23日,龙卷风突袭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计桥幼儿园3层教学楼被掀掉房顶,围墙被刮倒,二三十厘米粗的杨树被折断,多间教室的门窗被吹掉。

在此次龙卷风中,6名教师用身体死死堵住支离破碎的教室门,护住了班上的孩子。

120名儿童中仅有7人受伤,这6名老师均不同程度受伤。

看了这段新闻,你有何感想?学生谈感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教师职业(一)教师的作用活动一:交流与分享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出典】韩愈《师说》说一说:你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怎样的?你觉得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提示:(1)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活动二: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60)想一想: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2.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什么?3.与同学交流: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为什么?4.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二)现代教师承担的使命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三)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活动三:阅读与思考今年五月,我在一次骑车途中,意外摔倒,造成脚部受伤,当医生告诉我至少一个月才能下地、三个月方能基本康复时,我不由得哭了起来。

医生当时很不理解,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伤,好好歇几个月就行了,看把你吓的!”我却说:“我还有两个班的课呢!我一个月才能下地,我的学生怎么办?”人被迫离开了教学第一线,心却留在了那里。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及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走近老师》教案及知识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理解老师教学难点:如何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国王的勋章该给谁?从前,有一个国王要把一枚特级勋章奖给最有功劳的人。

消息一传开,作家、演员、科学家、将军、博士和教师纷至沓来,都希望能得到这枚特级勋章。

那么,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把奖章授予给谁?理由是什么?国王觉得这些邀功请赏的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不论是作家、演员、科学家,还是将军,就连国王自己在内,当年都是由教师教导出来的。

所以,教师的功劳最显著,得到这枚勋章是实至名归。

于是,国王宣布,将勋章授予教师。

可以说,老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那么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他们有何不同?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走近老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教师职业1.我眼中的老师(教材P60)(1)回顾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各个阶段的教师,可以在脑海中找出具体的人,思考他们留给自己的印象给予自己的帮助。

(2)交流分享:同学之间分享交流。

(3)问题思考: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教师总结:不同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不同,但都在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老师、尊重老师。

2.活动:采访我的老师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本年级熟悉老师的采访结果,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特点、职业要求,知道教师个人的努力、情趣和追求,从而建立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1)课前调查:采访提纲的设计、采访过程的实施和采访后的感悟与整理,是在上一课时或课前完成,需要任课教师给予指导。

(2)布置学生的采访任务,选择恰当的人数组成一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任课教师进行采访,采访前商议采访提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师工作内容、教师入职准备、教学困扰、兴趣爱好等方面设计提纲,选择老师有空并且不打扰老师工作和休息的时候做采访,采访后应做总结或者感悟。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

《走近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劳和辛苦。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优点和不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体会到老师的辛苦。

2.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怎样看待老师的优点和不足。

2. 怎样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2. 教学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敬老师、主动沟通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老师工作辛苦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尊敬老师的情感表达。

3. 学生在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关系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讨论问题等。

2. 教学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用于创设情境。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内容1. 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

2. 尊敬老师的意义和方法。

3. 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十、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2. 教学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敬老师、主动沟通的重要性。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板书课后检测一、我会填。

1、从_________到_________,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_________。

2、我们的校园里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一些建筑物。

3、_________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

4、好书很吸引人,_________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

5、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_________,这些困难就像我们学习中的“_________”。

二、我是小法官。

(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1、上课时,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我喜欢独立思考,从小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

()3、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用去请教别人。

()4、爱父母就是总是对父母百依百顺。

()5、我们只有在学校才能学到知识。

()三、我会选。

1.下列与学习无关的名言是()。

A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为什么要学习,说法不对的是()。

A不学习就不能掌握知识。

B 不学习就没有生活的本领。

C不学习就不能为社会作贡献。

D 不学习就不能当官。

3.下列说法不对的是()A做学习的主人,就是要做到做作业不拖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没听懂的时候大胆提问。

B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每一分钟,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不要让时间悄悄地溜走。

C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要独立思考,不能问别人。

D好习惯像小鸟的翅膀,使我们越飞越高;坏习惯像前进路上的绊脚石,阻碍我们的进步。

4.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大人学习主要是闲着没事。

B因为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因此,大人也要加强学习,跟上时代。

C为了掌握新技术,练好新本领,大人也要不断学习。

D为了弥补知识的不足,大人也要加强学习。

5.下列行为不对的是()。

A王华上完体育课赶紧穿上外套,这样就不会着凉。

B张强喜欢在马路上拍皮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第1课时走近老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德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

知识目标:了解老师职业特点,尊重老师的“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教师职业特点。

难点: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2019年6月23日,龙卷风突袭盐城市阜宁县新沟镇,计桥幼儿园3层教学楼被掀掉房顶,围墙被刮倒,二三十厘米粗的杨树被折断,多间教室的门窗被吹掉。

在此次龙卷风中,6名教师用身体死死堵住支离破碎的教室门,护住了班上的孩子。

120名儿童中仅有7人受伤,这6名老师均不同程度受伤。

看了这段新闻,你有何感想?
学生谈感悟。

师:在危急关头,这6名老师用血肉之躯护住学生,任凭冰雹、砖石、玻璃砸在自己身上,多么值得尊敬的
老师呀!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自己的老师——走近老师。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5.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6.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7.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了解教师职业
探究一:教材P60运用你的经验
(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
(2)在不同年龄段,你眼中老师的形象有变化吗?为什么?
(3)与同学交流:大家眼中的老师形象一样吗?为什么?
(4)老师在我们的人生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提示:(1)略。

(2)有变化,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不同年龄段老师的形象也会有变
化。

(3)不一样,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

(4)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老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究二:教材P61相关链接
从孔子、陶行知的言论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认识到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
传承者之一。

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探究三:教材P62探究与分享
(1)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

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
(2)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
(3)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答案提示:(1)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时间、教师的工作方式;等等。

(2)如:在我身边的老师,他们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有丰富的学识;等等。

(3)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等等。

知识模块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探究四:教材P63探究与分享
(1)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答案提示:(1)有的老师幽默风趣、富有激情;有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有的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有的侧重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注重书本知识、理论教学;有的注重社会实践教学;等等。

(2)这是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对于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都应予以尊重。

探究五:教材P64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
(1)有的同学认可过去的老师而不接受现在的老师,有的只认可某一位老师而排斥其他老师。

产生这些问题的
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试给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2)在完成第(1)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分享教材“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答案提示:(1)因为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

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加之,我们与某一老师相处时间较长,有较深的情感;等等。

解决办法:①主动和老师交往,拉近师生距离;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③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等等。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
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每年的教师节,晓君同学都要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发送祝福短信。

她这样做是因为,老师:①传授我们文化知识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④是最完美无缺的人(C)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

”这句诗的寓意是(B)
A.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
B.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
C.对园林工人的表扬和歌颂
D.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肯定
3.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的法律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风格不同的老师。

这些老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是由于(D)
①年龄、学识、阅历的不同②性格、情感的差异③思维方式的差异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有的同学喜欢真实坦率,从不掩饰自己所犯错误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见解独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老师;
有的同学喜欢幽默开朗,风趣激情的老师……
(1)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你是如何看待的?
(2)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只接触一种风格的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3)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答案提示:(1)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
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
到尊重。

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等等。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