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7化学与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原味 指引方向}
1.〖2015全国Ⅰ〗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2.〖2017全国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一路追寻 让梦飞翔}
3.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 )
A .氧化钙
B .碳酸钾
C .氢氧化钾
D .次氯酸钠4.《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 2SO 4·10H 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对此段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①绿矾又称胆矾,化学式为CuSO 4·5H 2O
②绿矾的分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③“色赤”物质可能是铜单质
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A .①③B .②④C .②③ D .①④
5.我国清代《博物新编》一书中提到,磺强水制法:以铅作一密炉,炉底贮以清水,焚硝磺于炉中,使硝磺之气重坠入水,然后将水再行蒸炼,一如蒸酒甑油之法,务使水汽尽行升散,则所存者磺强水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硝磺之气”为氮的氧化物
B .“磺强水”为硫酸溶液
C .“蒸炼”即蒸发操作
D .常温下,浓“磺强水”
可以用铁质容器贮存第
(01)
期学号 姓名
〖题型1〗 化学与传统文化命题人:孙向东 校对人:孙琳娜 日期:3.23
6.《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对精制蜡过程有如下记载:“……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重结晶
7.《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A.加热B.结晶C.蒸发D.过滤
8.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篇》中详细记载了古法制纸工艺。步骤可分为五步,“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其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步
骤是()
A.煮楻足火B.荡料入帘C.覆帘压纸D.透火焙干
9.东汉著名的炼丹理论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提出:“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已知胡粉主要成分是2PbCO3·Pb(O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胡粉中的Pb显+4价
B.这里的“火”中含有炭
C.此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合反应
D.在元素周期表中铅与碳都位于第ⅥA族
10.《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藏器曰: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时珍曰: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后者的反应原理为()
A.析氢腐蚀B.吸氧腐蚀C.化学腐蚀D.置换反应
11.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中对制取彩色金(主要成分为SnS2)的过程有如下叙述:“雄黄十两,末之,锡三两,铛中合熔……坩埚中,火之……以盖合之。密固,入风炉吹之。令锅同火色,寒之。开,黄色似金”。其中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4S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nS2可溶于硝酸
B.制取彩色金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真金与彩色金
D.该过程也可以在空气中进行
12.中华诗句华丽优美且富含哲理,古人常将化学知识融入诗句中。
以下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3.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C.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
B.“锡中杂铅太多,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说明铅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锡
C.“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蔗糖变白的原因是吸附作用
D.“石穴之中,所滴皆为钟乳”,该句中的“滴”指的是碳酸氢钙溶液
15.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
A《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B 《泉州府志》:
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
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
白糖
C 《天工开物》:
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
祸不可测。
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
D 《本草纲目》:
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
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