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

[摘要]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问时机的把握应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课堂提问设计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诱导式、追根溯源式、无中生有式、反弹琵琶式、曲径通幽式、由此及彼式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时机;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往。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这样,问题——回答——问题——回答,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对话。师生问答使整堂课形成不断地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设疑提问也是一门艺术。但这种艺术不是体现在如何“教”出观赏性,“教”出新花样;而是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如何使学生从学而无疑走向学中生疑。通过课堂中师生的问与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可以让那些充满个性的回答所闪现的创造性火花得以放大,使新的信息得以交流。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精心设疑,向学生提出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回答各种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此,本文试图就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式的设计作一番探究。

一、善于把握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若没有抓住时机,或者错失良机,提问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阻塞,启而不发。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

(一)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

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一位教师在教《荷塘月色》时,用简短的语言导入课文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里颇不宁静”与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有什么联系?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和哀愁,来到荷塘,观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表现出一种自然美、意境美,更显示出作者的人格美。这种开篇设疑提问,不仅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打破了传统的介绍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陈旧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为上好本堂课开了个好头。

(二)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知识的“网眼”是相通的,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新旧相连,不断拓宽知识的内容。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当学生遇到困难、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课堂提问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逐步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10万支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题目应该改为《草船骗箭》”。教师在肯定了该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后,紧接着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诸葛亮用草船借来的箭,后来又干什么了?”从而引导学生联系已往学过的《赤壁之战》,较好地解决了对“借”字的理解。

(三)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

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比如在中学语文教材《孔乙己》这课中,有多处出现了一个“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个“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围绕着“笑”字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些提问,处处问到点子上,每一个提问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热烈地讨论甚至争论。“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理解透了。又比如,教师在讲《过桥》一课时,深情地朗诵了文中的一段:“浪头卷了过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读到这儿,教师久久不语,教室里一片寂静。突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钟旁白,你想怎么讲?”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发言十分踊跃。

(四)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人的思维总要受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所以常规思维大多为顺向思维。而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面性,这对于阅历较浅、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有时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思维处于转折时,给予适当点拨,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养花》中有一段是讲养花的乐趣的,文中写道:“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喜”“笑”当然是乐趣,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忧”“泪”也是乐趣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需要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指定的目标下进行思考,答案可能不是一步就可以获得的,教师可以采用追根究底的方法,注意变换角度,以引起学生深思、多思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直至到达“理解”的彼岸。

二、精心设计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是学问,自然有探索不完的奥秘;是艺术,自然是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问什么”的问题,还有“怎么问”的问题。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要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式与技巧。事实上,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的模式,提问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确实渗透着教师艰辛的劳动和创造性的才华。这里笔者仅仅概述几种常见的提问方式。

(一)直接诱导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翻提问也有巧问与笨问之分。有的教师析疑解难时总是不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式,或提问过于简单,或提问不分轻重主次,或提问过于空泛,或提问模糊不清,或提问缺乏新意,其结果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而是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致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最低层。提问必须有的放矢,箭中“课眼”,让学生学会思考,准确理解课文。直接诱导式,要求教师在提问中不拐弯抹角,联系现实生活或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学问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最后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警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师可抓住这句话中“路”和“希望”的关系问学生:“鲁迅先生在这里说的路,只是简单地指地上的路吗?它比喻是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就会得出: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接着,教师可再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认识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的。最后,教师还可以问:“请你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作文,行吗?”这样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问使学生思而有得,既尝到钻研探求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追根溯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