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二)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二)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二)第三课段整合阅读【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梳理五篇课文的写作内容,着重把握其写法的独特之处。

2.分析五篇文章在选材、组材和情感的联系,总结四类散文的呈现特点。

3.品味、欣赏五篇散文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梳理五篇课文的写作内容,着重把握其写法的独特之处。

2.分析五篇文章在选材、组材和情感的联系,总结四类散文的呈现特点。

3.品味、欣赏五篇散文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散文的选材与组材【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梳理五篇课文的内容并分类。

2.分析五篇课文选材、组材和情感的联系,总结散文的呈现特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五篇课文选材、组材和情感的联系,总结散文的呈现特点。

【学前准备】阅读以下资料,学习散文及其分类(一)什么是散文?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情感,并揭示其社会意义。

(二)散文分类散文类型多样,按照不同时期与标准可以将散文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写人记事散文写人记事散文以叙事为主,但所叙之事不一定完整,作品的重点在于叙述人物和事件变化过程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旨在通过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也称为写景散文,该类散文以景物描写为主,旨在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意愿。

抒情散文表现的是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作品依然有记叙和描写,但记叙和描写不是侧重点,即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作者更多赋予它的是深刻的情感体验,比如《春》《紫藤萝瀑布》等。

3.托物言志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又称“借物抒怀类散文”,文章往往描写某种具有纪念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

物既是写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联系上下文的线索,更是作者反思追忆、抒发情感的载体,是人生感悟、哲思体验的触发点,比如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

散文的种类

散文的种类

散文的种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偏重于抒情的散文应写出意境,偏重于写人叙事的散文应写出生活情趣。

这应该是我们创作和评价散文的标准和尺度。

抒情性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

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

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

这类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

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因此,以情织文,是其特点。

由于抒情散文是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因而它往往需要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叙事性散文即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它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所以,阅读叙事性散文应从以下两个方进行:一. 理清线索。

叙事性散文的情节虽不完整,但很有条理。

阅读时,我们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叙述的。

二. 巧借联想。

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为此,我们阅读叙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联想的结合点,形与神的结合点,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感情,领悟散文的意境美。

广义上的叙事性散文,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

统编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解析版)

统编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现代文之散文阅读班级姓名完成情况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大都是叙事散文,(如:5.藤野先生;6.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永久的生命;16.昆明的雨)根据大纲要求八年级上册学生应学习并初步掌握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这样一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应该利用期末总复习过好现代散文阅读考点关,除了顺利进入初三语文学习,适应中考语文外,更重要的是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题策略:一、散文的分类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

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散文的文体知识

散文的文体知识

散文的文体知识散文的文体知识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的文体知识1散文分类(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叙事散文。

记叙事迹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

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二)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传达作者具体生动的情怀)1、托物言志(象征)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八年级下的咏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2、借景抒情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九年级上《绿》《囚绿记》(三)说理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特别说明1、把握阅读题型和规律:整体感知——思路把握——要点概括——内容理解——词句品味——手法分析——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2、思维训练与习惯养成【纠正阅读习惯】1、分析文章题目:中心、线索、人物、事件等。

农具的眼睛

农具的眼睛

农具的眼睛作者:迟子建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3年第03期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

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

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

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时,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

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

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

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

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

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

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

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

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

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

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

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

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

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

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软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

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

散文可分为哪几类

散文可分为哪几类

散文可分为哪几类【篇一:散文可分为哪几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4)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经简单编辑,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新问题请重新发帖提问,【篇二:散文可分为哪几类】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叙事散文与一般记叙文以及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一般记叙文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较散文高得多;散文在叙事时需要饱蘸情感,一般记叙文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来体现,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一般记叙文和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叙事散文常见模式1、引联式本式套路为: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要找好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总结全篇,点出文旨,照应开头。

2.转情式本式套路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一篇题为《陶青有个好妈妈》,写陶青春游,妈妈要到码头上送她,而她想到妈妈是清洁工,身份卑微,便拒绝了妈妈的好意,一路上她听到社会各届人士对妈妈的种种赞誉,从嫌弃到崇敬,感情慢慢发生转变,最后当船离开码头忽然看到妈妈悄悄前来送行时,她惭愧难当,恨不能飞身回到岸上,扑到妈妈怀里高声对她说:“妈妈,我爱你!”3、悬念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排疑明旨。

叙事散文《第二次考试》即这样的文章。

考生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而复试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令人不解。

这是设置悬念。

于是苏教授决定探个究竟,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该考生的精神,这是探因的过程。

原来该考生为救灾,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浅析散文的分类

浅析散文的分类

浅析散文的分类散文作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文学体裁,其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一、按内容或表达方式分类1.叙事散文也称记叙散文,以叙述事件、描绘人物或景物为主,通过对事件的具体叙述、人物形象的刻画或景物的生动描绘,表现事件的意义、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深刻感受、真挚感情。

根据内容的侧重点,叙事散文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2.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的情感为主,通过对自然、人物、事件的描写,抒发作者的爱憎、哀乐等情感。

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抒情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比兴、拟人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3.议论散文也称为说理散文,以阐述观点、论证道理为主,通常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用事实和逻辑进行论证,语言严谨,条理清晰。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但更重于理智的分析和论述。

二、其他分类方式除了上述三种主要分类外,散文还可以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1.随笔随笔是最常见的散文形式之一,它以轻松自由的笔调记录作者对生活、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随笔内容广泛,可以谈论任何话题,风格随意,语言生动。

2.游记游记是记录旅行见闻和体验的散文,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遗迹等,传达作者对所游之地的人文感受和审美体验。

3.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结合了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的散文形式,它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素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报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点。

4.杂文杂文是一种以幽默、讽刺、调侃等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评论的散文形式,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语言诙谐。

三、结语散文的分类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方式体现了散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无论是按内容、表达方式还是其他特征进行分类,散文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广大读者。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大致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议论散文)三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事件的意义。

根据所定写内容的侧重点,它又可分为为两种类型。

①记人散文。

它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②叙事散文。

它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

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

但一般要侧重选择某一曲折有致、富有情趣和内涵的侧面或场景来写。

(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
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

(3)说理散文:也称为议论散文,它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或直接的发表议论。

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

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特点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特点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说理,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的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

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1.散文。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

(3)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有贯串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的特点。

2.小说。

小说的基本特征:一是性格刻画丰富、细致;二是情节构造完整、复杂;三是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记叙方式和描写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2)描写方法:对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则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

环境、场面描写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1.从不同角度,辨别不同的表现手法。

表现事物的手法有铺垫、衬托、象征、渲染、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描写人物的手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构筑情节的手法有悬念、照应、巧合、抑扬、陡转等;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反复、对偶等。

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表现手法的具体作用。

(1)象征,化抽象为具体,使感情表达含蓄、耐人寻味。

(2)渲染,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主要表现对象。

为行文作铺垫,营造氛围。

(3)抑扬,包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4)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5)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要表现的形象更加鲜明。

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共2篇)

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共2篇)

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共2篇)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1.记叙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背影》《藤野先生》《枣核》等。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⒉抒情性散文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⒊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写作方法|11种常见作文结构,总有一种适合你

写作方法|11种常见作文结构,总有一种适合你

写作⽅法|11种常见作⽂结构,总有⼀种适合你所谓结构,指的是⽂章段落层次内容的组织形式。

⽂章是⼀个整体,它有多个部分(段落和层次),这些部分需要进⾏⼀定的安排和组合,才能使整个内容显得严谨⽽和谐,显出美来,这就需要对⽂章诸多的段落层次进⾏布局和谋划。

⽽在写作中,很多同学都不太注意⽂章的结构对于内容表达的重要性,以致影响了作⽂的质量,从⽽⼤⼤影响了作⽂的评分。

同学们的作⽂在结构上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结构不完整,缺少必要的过渡照应;结构混乱,缺乏条理性、逻辑性,没有明晰的线索,东扯西拉,颠三倒四;材料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

常⽤的结构模式1、时评式时事评论是议论⽂中常见的⼀种形式,它针对社会⽣活中的某种思想、某种现象、某⼀事件发表⾃⼰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说理,其特点是就事说理,有的放⽮,激浊扬清,短⼩灵活,驰骋⾃如,具有强烈的时代⾊彩,在⾼考作⽂评卷中很受阅卷⽼师欢迎。

时评式写法要求有⽐较敏锐的观察⼒,关注社会、关注民⽣,思想⽐较深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理性地、深⼊地、缜密地分析,语⾔逻辑性强。

基本写作思路:引:概述社会现象(或所供材料),引出论题;提:提出观点,表明态度;析:就事论事,浅层分析;联:联系社会背景,深层拓展;(析实质、根源、危害、原因、影响、教训、解决办法等)结:回应论点,再次强调。

(“析”“联”可以合⼆为⼀)2、层进式层进式结构是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深,层层递进,纵向拓展的⼀种结构⽅式。

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说理深刻,论点鲜明。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另外⼀种层进式则是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参见时评式)在运⽤时注意详略要得当,既可以把重点放在论述“为什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怎么样”上⾯,根据论点的需要选择论述的重点。

第5讲 梳理情节内容——命题组长划重点之《散步》考点讲与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讲 梳理情节内容——命题组长划重点之《散步》考点讲与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讲:梳理情节内容——命题组长划重点之《散步》考点讲与练(学生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字词和文章层次划分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掌握答题思路,进行真题训练,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层次划分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掌握答题思路,进行真题训练,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备注:完成下面谐音接龙,里面的龙眼有可能会用到谐音字)(二)基础字词1.字音信服(xìn)分歧(qí)取决(jué)一霎(shà)水波粼粼(lín)2.字义(1)信服:相信并佩服信服、信任辨析两个词都有相信别人的意思,但“信服”侧重于相信别人的同时带有佩服,如:张老师的解释让人信服;“信任”侧重于因相信别人而敢于托付,如:她作向认真负责,大家都信任她。

(2)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3)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4)一霎时:一会儿,短时间。

(5)委屈:使人受到委屈。

委屈、委曲辨析第一.均可做形容词。

“委屈”指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批评指责后,心里难过。

如:她因被错怪而感到委屈。

“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

如:委曲的溪流。

第二.两词也都可做动词。

“委屈”指使人受到委屈。

如:对不起,委屈你了。

“委曲”指勉强服从。

如:委曲求全。

(6)粼粼:文中形容水明净。

(7)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例句:公司根据每个职员的能力安排工作,让大家都各得其所。

(三)基础知识讲解1.散文类型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1)叙事散文即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表达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思想。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代表作《秋天的怀念》等(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全攻略:知识点梳理+考点详解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全攻略:知识点梳理+考点详解

吉林省2020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一、2018年与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附:2018年的7道题16.“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

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

”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

(4分)17.“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8.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打出两点即可)(4分)19.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

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20.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分)21.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分)22.“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2019年的7道题17.阅读选文,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内容。

(4分)演出前的准备——A ——B ——民俗的形成18.文章开篇说“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一道奇俗打树花”,简要概括打树花“奇”在哪里?(4分)1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分)20.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21.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一话题,有何好处?(2分)22.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的事例目的是什么?(3分)23.在读书方面,作者给予青年哪些建议?(4分)二、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作用: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2、记叙文线索:在串起情节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或情感。

·作用:有助于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3、记叙文叙述顺序:·插叙:一般在文章中间,在记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再接着记叙中心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在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上,有于小说,其中有的可以称之为“小说化散文”,但它又不象小说那样讲求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和情节营构的完整性,它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和基本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根据记叙性散文的这种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分析人物及其生活片断、场景为着眼点,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着力揭示作者所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断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

这就是说,对这类散文的分析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人物特征及其生活片断和场景描写的表层结构上,而应当揭示作者所隐蔽在人物刻画和生活片断描写背后的特定感受,应当把人物特征和生活片断及场景描写的分析,作为揭示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的手段。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为主,它的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善于通过对景、物的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

把主体情感投射并寄寓于客观物象之中,是它营造的艺术焦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都属于这个品类的散文佳作。

根据抒情性散文的这种基本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分析主体情感表现的特征为着眼点,着力揭示作者寓于景色、物象之中的特定情思,探寻作者感情抒发、深化的内部过程,发掘课文所点染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意义。

抒情性散文的主体情感表现,因文而异,多种多样,但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主体情感表现的整体化。

所谓整体化,就是指抒情性散文中的抒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写景、状物紧密融注在一起,而构成和谐的有机统一体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种“物感心动”的审美理论,说明人的情感受外物影响,是对外物的感受而产生的,文章的情感不能脱离外物而孤立地表现。

通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们体悟到:虽然对同一幅秋景,由于人的心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心情郁闷会满眼冷色,心情欢愉则一片金色。

但是,不管是“冷色”,还是“金色”,都是“人心之物,物使之然”,感物所得,离开“物”,“情”便无所依附,情与景是辩证统一关系。

而这种“景”也不是客观自然之景,而是情绪化、艺术化的“景”,是作家审美投射的“人化的自然”。

因而,情与景的艺术融注,“妙合无垠”,始终是古今散文艺术家苦心追求的美学境界。

就一般抒情性散文的表现特征来看,在处理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把写景作为抒情的艺术手段,或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或借景兴感,托物言志;或寄情于景,景中含情。

其次是主体情感表现的多样化。

抒情性散文的主体情感表现,具有丰富性和复
杂性。

作者的个性气质、艺术风格各异,其散文的抒情特征也迥然有别。

但从抒情
散文的情感表现规律来看,在教学中,我们可从回荡式(回荡式的情感表现,多是
运用重叠、排比的手法,反复吟咏,抒发回环荡漾的情感,具有荡气回肠的艺术效
果)、奔放式(奔放式的情感表现,多是善于运用激越情语,倾吐激情,如长风之出
山谷,洪水冲决大川,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和柔婉式(柔婉式的情感表现,即
善于通过含情的细节描写和心理的细微变化,表现深沉、细腻、柔婉、蕴藉的情感)
等几种形式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欣赏美文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

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

这一点,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

作者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棗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2600多年前乃至100几十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平原高山,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

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天上人间,应有尽有。

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而用“土地”之线,将他们贯穿起来、作者构思也并非“脱缓之马”,而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僵绳”收拢”野马”。

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

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

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

《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的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的“我们敢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这“雨趣”二字,乃文之瞳孔,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

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

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

《天山景物记》中:“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在这里,用“华丽”描绘“织锦”用“耀眼”刻画“彩霞”,用“绚烂”形容“长虹”既准确又生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还是《荷塘月色》,“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

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

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

意境即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

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棗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相关,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

我们还是举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

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

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

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

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问。

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

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给学生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

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

例如在备课中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

鲁迅散文的深遂,郭沫若散文的浪漫,茅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杨溯散文的精巧,刘白羽散文的奔放……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里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写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各呈异彩的。

可见,散文教学要解决欣赏“意境美”这个难点,教师自身必须博学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逐步提高理论修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
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散文教学,意义便在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