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共32页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共32页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பைடு நூலகம்—波 洛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杜甫诗三首分别是那三首,怎么翻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一、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二、《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杜甫秋兴八首全部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全部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全部八首一、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秋思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白兔赤乌皆得路。

惟我彷徨扰乾坤。

2、赠卫八处士·其三比年闻有使,相期邈云霄。

乘兴为君去,冀爱语不拘。

长风吹秋树,独夜月明砧。

何处行人度,孤舟只自搜。

3、秋兴八首·其一朔云初起日沉阁,梧叶又落风前殿。

夕阳殷勤树向西,恨似韩王过后断。

4、秋兴八首·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身被五弦琴上声,五十年前谢客船。

5、秋兴八首·其三闲门向山深,静室如花存。

兴退随风渐,闲眠亦自温。

男儿事长往,老将心先勳。

昔日战场今何在?平沙落雁渡河津。

6、秋兴八首·其四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7、秋兴八首·其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莫作乐天夸望前程。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秋兴八首·其六青青陵上柏,几许依依语。

刚戍太行时,还世咸阳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槐高柳咽新蝉,嘶转苍鹰何夜眠?不教胡马渡阴山,越峤绝人伤独旅。

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因写下这组诗。

原文:秋兴八首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翻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寒露凋伤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的波浪连天涌起,塞上的风云接地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度开放忆往昔感伤落泪,孤舟系在江岸像系在我思念故园之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赶制寒衣家家在动用刀尺,白帝城高处听到夜晚捣衣的砧音。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原文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原文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原文》
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领略杜甫《秋兴八首》的魅力。

这《秋兴八首》啊,那可是杜甫的经典之作。

开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一下子就把那种秋的萧瑟和凝重给勾勒出来了,仿佛能看到满目的霜露,凋零的枫林,让人心里不由得一紧。

再看“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菊花开了又谢,那漂泊的孤舟系着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真是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一句更是把那种秋的紧迫和生活的忙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八首诗,每一首都饱含着杜甫的深情和感慨,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把他的忧愁、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都一一呈现出来。

朋友们,好好品读这《秋兴八首》,定能让咱们感受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炽热之心。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原文》
朋友们,咱们来聊聊杜甫的《秋兴八首》全篇原文。

这一组诗啊,那真是杜甫的心血之作。

你瞧“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落日余晖中的孤城,诗人抬头望着北斗,心心念念着京城,那股子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听到猿啼都忍不住落泪,想有所作为却如同那八月的浮槎,空有希望。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这宁静的山郭,每日坐在江楼看那翠微,看似悠闲,实则满心忧愁。

这八首诗,句句含情,字字含泪,把杜甫的复杂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像俗话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秋兴八首》就是这样的佳作。

朋友们,多诵读几遍,定能有所感悟!。

杜甫秋兴八首原文

杜甫秋兴八首原文

杜甫秋兴八首原文杜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其中,“秋兴八首”是他创作的一组诗歌,以描绘秋季的景色和抒发他对时代的忧虑和痛苦之情。

以下是这八首诗的原文及相关参考内容。

第一首《铜雀台》铜雀昨宵金鸡啼,咽泪金壶应不迷。

——本诗以描绘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夜为引子,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唐朝宫廷建筑的布局、铜雀台的历史背景以及金鸡的象征意义等。

第二首《戍鼓断人行》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本诗以戍鼓声和雁声作背景,展示了边疆军民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唐朝边疆的军事防御体系、士兵生活条件以及边疆战事的背景等。

第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割据还乡不能得。

——本诗借助官军收复河南和河北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割据现象的忧虑和痛苦。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割据政权的形成和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等。

第四首《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天下繁华的追求和对江山社稷的关注。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黄河的地理特征、其对中原文明的影响以及当时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等。

第五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本诗以描绘登高时的景色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动荡不安的忧虑。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登高的文化意义、长江的地理背景以及诗中动物与自然景色的象征意义等。

第六首《八月十五夜》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红酒绿添香。

——本诗以描绘中秋节夜晚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国之争的耿耿之情。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与家族团聚的关系以及诗中的画屏、红酒、绿香等象征意义等。

第七首《秋兴八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本诗以商女唱歌的情景为引子,借以表达对国家沦亡的懊悔和对君主的期望。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组诗“三吏”、“三别” 3、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 岁):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 4、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 沉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一、写了什么:意象?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丛菊
他日森
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 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 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 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 国之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 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 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 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 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 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 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 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 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 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 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 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 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
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登高三首

杜甫秋兴八首登高三首

3、韵部必统一。 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句 子末尾一个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 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故叫 “韵脚”),首句可押可不押, 押平声韵,并必须是同一韵部。 三五七句则是不入韵的仄声字。
4、平仄要协调。(增强诗歌声韵和谐 的音韵美) 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 明 (1)一句之内,平仄相间;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仄平平平仄平
二、诗人借此人物抒发什么感情? 1、诗人对笔下人物的态度 2、诗人和笔下人物的经历相联系。 (相近或是相反)从而寄寓了诗 人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王昭君 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家难归 (千载之怨) 恨)
才华横溢,入朝 诗 人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 (深沉怨
“系”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 系于故园。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
诗人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 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 一阵急过一阵。
登高
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古今律诗之冠”
一、找出首联、颔联的意象,分析它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咏怀古迹 (其三)
怀古诗都会表达 什么感情?
一、概括笔下人物的事迹和人物 感情
王昭君纵有倾城美貌, 却因画工私欲、元帝 昏庸而远嫁大漠,独 葬异乡的悲惨命运。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1、画工私欲,元帝昏庸。 2、远嫁大漠,独葬异乡 3、魂魄空归——思乡。
四 漂 泊 西 南 时 期
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友人 严武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 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 《蜀相》等。

秋兴八首课件实用

秋兴八首课件实用

❖ 诗句中的意象或有寓意或有象征意义?
❖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 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 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 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 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 因情而深,情景交融。
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 山河破
乱 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 震撼着诗 流 人的心灵, 使他写出了《春望》《北
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
离 吏》《潼关吏》)、“三别”(《新 时 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
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
期 , 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
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 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诗风: 沉郁顿挫
李白:题材广阔、多变、离奇。——天

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 梦幻现实,莫非其笔触所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杜甫:集中、稳定、贴近现实——目光
始终关注着天下苍生、社会国家,
所写的无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民情
世态,所发的无不是深沉恳挚的
家国之慨。
学法点拨
❖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 ❖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 情感…… ❖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 三、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 表达了什
么? 怎么写? )意象/意境、情感 、技巧 ❖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
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安 考试的人全部落榜, 杜甫也身受其
十 害, 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 遇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一至第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一至第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一至第八首杜甫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八首诗歌,于唐咸宁五年(810年)所作,全篇构思严谨,笔力雄健,描写了秋天的风景和社会现实。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人们领略秋日美丽风光、思考人生意义的好诗。

第一首《北征》,通过描绘北方的战争场面,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身处危难处境的感触,语言犀利,扣人心弦。

第二首《江雪》以诗意盎然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雪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幻无常的深刻感悟。

第三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原为背景,将草原的美景与人生离别并置,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第四首《宿府》直面现实社会问题,描绘了庐山夜景下贫困人民苦难的生存处境,使人感悟到生活在当下,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第五首《秋兴六首》以秋为背景,借“六”之数展开想象,通过对秋天六种景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健康长寿、和谐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期许和思考。

第六首《绝句·秋思》以小诗大美的形式,全面诠释了秋天既美丽又神秘的一面,同时展现了知识分子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思念。

第七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洞庭湖为背景,运用壮词如波涛、云锦、天铁,营造出壮阔的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安
宁的美好祈愿。

第八首《饮中八仙歌》结合形象的八仙,描绘了饮酒欢乐的场景,寄托了作者对生活多彩、美好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真诚友谊和豁达
胸怀的理解。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通过对秋天的
形象描绘和社会现实的反映,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
关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全文翻译鉴赏杜甫诗选秋兴八首杜甫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杜甫诗选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

【注释】1玉露:即白露。

凋伤:衰败零落。

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长江流经的山下称为巫峡。

气萧森:气象萧瑟阴森。

2江间:指巫峡。

塞上:边关,指夔州一带的山,因其险峻而称塞上。

兼天:连天。

波浪连天,因此说「兼天」;风云盖地,因此说「接地阴」。

这两句极写萧森阴晦的景象,内含一种勃郁不平之气。

3这两句落到自身,感叹身世之萧条。

丛菊两开,诗人去年秋天离开成都,到此时已经过了两个秋天了。

4催刀尺:催人裁剪新衣。

白帝城:在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急暮砧:指傍晚的捣衣声显得更加急促。

【译文】白露使枫树林凋零衰败了,巫山巫峡气象萧瑟阴森。

巫峡波浪滔天,巫山阴云密布。

我已是第二次看到菊花盛开,往日流过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我的一叶孤舟系在了夔州,我急于归乡的心也被紧紧地系住了。

天气寒冷催人裁剪寒衣,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从白帝城高处传来。

【赏析】本诗是组诗《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寓居夔州期间。

当时安史之乱已基本平息,但国家局势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

内有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外有吐蕃、回纥虎视眈眈,骚扰进犯,就连偏远的蜀地也暗藏着战乱的危机。

成都尹严武奉召回京后,杜甫失去了依靠,于是顺江东下,漂泊到夔州,那年他已五十五岁了。

体弱多病,加上壮志难酬、内心孤寂,使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倍感凄凉,故触景生情,写下了八首七言律诗,题名《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既描写了夔州萧条凄清的秋色,又抒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困苦和悲愁,以及他在年迈多病之时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整组诗情调悲凉,意境深幽。

此诗为组诗的第一首。

诗人通过描写悲凉萧瑟的秋景,将自己思念故土、期盼早日归乡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一至第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一至第八首

杜甫秋兴八首全篇一至第八首杜甫的《秋兴八首》是一组诗,主题为看到秋天的景色所产生的诗情。

以下是一至第八首的全文: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杜甫诗秋兴八首

杜甫诗秋兴八首

朗读指导:
注意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 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 “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萧瑟 凄凉 雄浑 壮丽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草木 萧瑟阴森,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 上 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秋风 萧瑟,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 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 游子思乡的一幅秋景图。
杜甫的情怀:
1、羁旅之感
2、故园之思 3、漂泊之愁 4、家国之忧 5、壮士迟暮之感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诗的特点及成就
1、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 2、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3、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4、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 5、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6、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
知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入四川,
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 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 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 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 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作:“三吏” 、“三别”。其诗显示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 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 为主。有《杜工部集》。
3、前两联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 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 用? 以景起兴 融情于景\景中含情 营造了凄清、衰败、萧瑟、冷寂又 阔大的意境。景中含情,寄托了诗人 漂泊无依的愁苦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 原文及背景赏析

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 原文及背景赏析

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背景赏析杜甫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诗词,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学过了他的很多首诗,下面是高中必背的三首杜甫的诗,一起来看吧!1、《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咏怀古迹》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 (其一)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着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其时诗人客居四川夔州,在秋风萧瑟的傍晚,诗人目睹满地枫叶、遮天阴云,忧国思家之情涌上笔端,写成《秋兴八首》。

2、《登高》《登高》写于代宗大历二年 (767) 的重阳节,此时杜甫已 55岁,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

值其节日,诗人独登高台,举目临眺,百感交集。

于是,写就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三年后,诗一条船上。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怀古迹》 (其三)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

杜甫深感其人其事,写了五首咏怀古迹的诗,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本文是第三首,吟咏的是王昭君。

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杜甫秋兴八首全文阅读

杜甫秋兴八首全文阅读

杜甫秋兴八首全文阅读一、绝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沙暖睡莺。

日暮聊为乐,焚膏坐消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六、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七、绝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八、江留疾杂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课件
孤舟一系故园心。我怀念故园的心情。 寒衣处处催刀尺,寒风阵阵,催促着妇女们拿起 白帝城高急暮砧。剪傍刀晚裁时尺分,,赶高制高着的御白寒帝的城衣上服传;
来急促的捣衣砧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 描画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 秋气,奠定全篇萧瑟悲凉之基调。
后世评价:露曰玉露,树曰枫林, 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 家数。
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衰露败般飘的零秋,霜巫使山两巫岸峡的一枫带树气林象 巫山巫峡气萧森。更加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巫江的波涛好像连天一般汹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澎沉湃地,压边向塞大上 地风 。云滚滚,阴森
一丛丛的菊花再次盛开,使我
丛菊两开他日泪,像往日一样又一次伤心落泪, 孤独的小舟系向岸边,也系着
时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 期 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
挫”的诗风。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
战 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 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
乱 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 流 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离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裁衣的刀尺声、砧声,在这黯淡萧条的 秋景和暮色中,更平添了诗人一许孤独、 忧伤之感。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
❖ 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 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张可久《迎仙客·秋夜》
我国古代诗歌 古体诗 近体诗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秋兴八首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秋兴八首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两联分别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意蕴?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 分析。
参考答案: (1)落木——无边,萧萧下——生命之短暂;长江——不尽, 滚滚来——时间之永恒。面对无边落木,诗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奈;而看到 眼前滚滚不尽的长江,诗人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独畏廉将军哉
独留青冢向黄昏 3.向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吾不为斯役
三、词类活用 玉露凋.伤.枫树林(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 泊、身体多病、客居他乡、孤独无依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 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和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咏怀古迹 (其三) 1.对比反衬,刻画人物 本诗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和留的对比:离 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 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 惨命运。
课文探究
《秋兴八首(其一)》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巫山、 巫峡深秋景象的描绘,渲染了阴沉萧森、动乱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写了自己因 离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前途未卜的国家的 担忧。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流寓四川,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

“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

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

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秋季阴森之景象,联想到自己漂泊沦落、转徙他乡的凄苦和老大伤悲、功业无成的寂寥。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

——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诗人借骇浪滔天,阴云匝地的景象,暗寓了因时局动荡不安、国运暗淡而带来的忧国忧民之愁。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这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

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伤凄凉
朗读指导:
律诗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首联、颔
联、颈联、尾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韵,一韵到底。
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 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 二”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 郁”;声韵铿锵低回,(押平声韵)似水流 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 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 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 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 国之秋。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抓题目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首联:借景抒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
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 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 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 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 的情怀。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问题: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写了哪些意象?)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
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
之愁,思乡之苦。
第三、怎么写? 试运用相关诗歌鉴赏的常 识进行分析。
(提示:如可以从本诗的意象、 意境,表达技巧(抒情手法、 修辞手法),炼字,语言风格 等方面去探讨。)
意象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一、写了什么:意象?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 帝城 暮砧
意境: 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
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第二、表达了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 主要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 象把握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 情感的语句。
• 阴沉萧森 • 肃杀凄凉 •黯淡萧条
•动荡不安 •凄凉清冷
深读文本
杜甫的情怀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感 3、漂泊之愁
4、家国之忧 5、秋士迟暮之悲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 用意何在?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
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 的羁旅伤感之情。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沉郁顿 基 调
白 帝 城 高 急 暮 砧 。
寒 衣 处 处 催 刀 尺 ,
孤 舟 一 系 故 园 心 。
丛 菊 两 开 他 日 泪 ,
塞 上 风 云 接 地 阴 。
江 间 波 浪 兼 天 涌 ,
巫 山 巫 峡 气 萧 森 。
玉 露 凋 伤 枫 树 林 ,
秋 兴 八 首 其 一
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 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 《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 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 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 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 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 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 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进 行推敲”)
江 间 波 浪 兼 天 涌
塞 上 风 云 接
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推敲文字寄寓的思想感情。
想象颔联描绘的图景 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
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 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 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 情而深。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
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 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 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 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 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 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 会背景写成的。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 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 关系,谢榛说“景乃诗之媒” •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 “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的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是指自然 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 情思的物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