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层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亲和层析PPT课件

11
二、亲和层析的特点
• 分辨率很高 • 分离速度快 • 操作简便 • 对设备要求不高 • 亲和吸附剂通用性较差 • 洗脱条件较苛刻
12
与其他层析技术比较
• 吸附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都是 利用各种分子间的理化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吸 附性质、分子大小、分子的带电性质等等进行分 离。
• 由于很多生物大分子之间的这种差异较小,所以 这些方法的分辨率往往不高。要分离纯化一种物 质通常需要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这不仅使分离需 要较多的操作步骤、较长的时间,而且使待分离 物的回收率降低,也会影响待分离物质的活性。
22
1. 纤维素
• 它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大的大分子生物材料, 取材十分方便。
• 但由于纤维素结构紧密、均一性差,不利 于大分子的渗入。活化后因带有电荷,非 特异性吸附力较强,加上空间位阻等原因, 其应用不如凝胶载体广泛。
• 目前主要用于分离与核酸有关的物质,如 用寡聚脱氧胸腺核苷酸纤维素作固定相分 离细胞提取液中的mRNA。
物分子就与配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静电引力、范 德华力以及结构互补效应等作用吸附到固相载体上) , 从而留在固定相上 • 而其它杂质不能与配体结合,仍在流动相中,并 随洗脱液流出,这样层析柱中就只有待分离的生 物分子。 • 通过适当的洗脱液(改变起始液缓冲液的pH或增加离 子强度或加入抑制剂等因子)将其从配体上洗脱下来, 就得到了纯化的待分离物质
• 在一般情况下,亲和结 合时配体分子与待分离 物质仅有一部分发生相 互作用。
• 为了保证亲和吸附剂有 足够大的亲和能力,我 们希望配体固定化时, 其不参与亲和结合的部 位与载体进行偶联。
32
配体分子的大小
• 制备亲和柱时,应首先选用大分子配体, 因为小分子配体可供识别、互补的特殊结 构较少,一旦偶联到载体上后,这种识别 的结构更少。
二、亲和层析的特点
• 分辨率很高 • 分离速度快 • 操作简便 • 对设备要求不高 • 亲和吸附剂通用性较差 • 洗脱条件较苛刻
12
与其他层析技术比较
• 吸附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都是 利用各种分子间的理化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吸 附性质、分子大小、分子的带电性质等等进行分 离。
• 由于很多生物大分子之间的这种差异较小,所以 这些方法的分辨率往往不高。要分离纯化一种物 质通常需要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这不仅使分离需 要较多的操作步骤、较长的时间,而且使待分离 物的回收率降低,也会影响待分离物质的活性。
22
1. 纤维素
• 它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大的大分子生物材料, 取材十分方便。
• 但由于纤维素结构紧密、均一性差,不利 于大分子的渗入。活化后因带有电荷,非 特异性吸附力较强,加上空间位阻等原因, 其应用不如凝胶载体广泛。
• 目前主要用于分离与核酸有关的物质,如 用寡聚脱氧胸腺核苷酸纤维素作固定相分 离细胞提取液中的mRNA。
物分子就与配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静电引力、范 德华力以及结构互补效应等作用吸附到固相载体上) , 从而留在固定相上 • 而其它杂质不能与配体结合,仍在流动相中,并 随洗脱液流出,这样层析柱中就只有待分离的生 物分子。 • 通过适当的洗脱液(改变起始液缓冲液的pH或增加离 子强度或加入抑制剂等因子)将其从配体上洗脱下来, 就得到了纯化的待分离物质
• 在一般情况下,亲和结 合时配体分子与待分离 物质仅有一部分发生相 互作用。
• 为了保证亲和吸附剂有 足够大的亲和能力,我 们希望配体固定化时, 其不参与亲和结合的部 位与载体进行偶联。
32
配体分子的大小
• 制备亲和柱时,应首先选用大分子配体, 因为小分子配体可供识别、互补的特殊结 构较少,一旦偶联到载体上后,这种识别 的结构更少。
亲和色谱精讲PPT课件

一、要求
㈠. L与基质结合,对L-S结合无干扰; ㈡. L为小分子有的需“手臂”,使LS结
合更有效; ㈢. 非专一吸附不大,以免吸附杂质; L与基质结合稳定(吸附、洗脱、再生)。
.
24
二、
偶联用Gel的选择 需考虑: ㈠. L上可供偶联的基团 ㈡. “手臂” ㈢. L的稳定pH
三、 由CNBr活化型Sep.4B制备
3. 需了解L-S的作用机制
如……
.
12
例:酶 有单底物反应、双底物反应
单A E
EA
P E
EP
底物A、产物P或它们的类似物都可以
.
13
双底物依次
AB E
EA EAB
PQ E
EPQ EQ
须选择A、若选B则吸附时须加A
.
14
双底物随机
A(B) B(A) P(Q) Q(P)
E
E
EA EA(B) EPQ
.
37
其他方法
羰基二咪唑(CDI)法 高碘酸盐法 磺化氟甲基吡啶鎓法 N-羟基琥珀酰亚胺法
.
38
其他亲和吸附剂
聚丙烯酰胺载体的亲和吸附剂可用戊二醛 法和肼解法活化,然后再将含氨基的配体固 定到其活化基团上;
硅胶和多孔玻璃载体的亲和吸附剂最常用 的修饰方法就是进行硅烷化处理,从而给载 体引入氨基或环氧基团.
连接臂的连接
连接臂先接配体后偶联至载体 连接臂先偶联至载体后接配体
.
30
四、由氨基-Sep或羧基- Sep制备
Sep-(CH2)6-NH2 Sep
L-COOH AH-
Sep-(CH2)6-COOH L-NH2
CH-Sep
碳二亚胺法(配基偶联的一种方法):
chapter8亲和层析

Risk of steric interference with binding between matrix and target molecule
Often need spacer arm
but watch out for adsorption to the spacer!
8.2 亲和色谱原理
2、连接:通过化学反应与活化基团连接
3、手臂化合物:
乙二胺 NH2-CH2-CH2-NH2 • 已二胺 NH2-CH2-CH2-CH2-CH2-NH2 • 6-氨基已酸 NH2-CH2-CH2-CH2-CH2-COOH • 环氧氯丙烷
• 1,4- 丁二醇缩水甘油醚
8.4 亲和吸附平衡
8.4.1 亲和吸附等温线 亲和吸附平衡基本上可以用Langmuir 或Freundlich等温式表 达。 在吸附浓度较低的范围内,吸附等温线近似为线形 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
固体粒子称为配基的载体。
作为载体的物质应具有(6点):
①不溶性的多孔网状结构,渗透性好; ②物理和化学稳定性高,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使用寿命长; ③具有亲水性,无非特异性吸附; ④含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利于亲和配基的固
定化; ⑤抗微生物和酶的侵蚀; ⑥最好为粒径均一的球形粒子。
常用的载体有 葡聚糖、聚丙烯酰 胺等,近年来 多孔硅胶 和 合成高分 子化合物 载体正在被开发应用于亲和 层析。
其中cm的指数值越小,表示亲和结合力越强,当指数值小于 0.1时,吸附平衡可以用矩形等温式近似。
8.4 亲和吸附平衡
8.4 亲和吸附平衡
8.4.2 色素亲和吸附平衡
色素配基CB为一种生物模拟色素,具有特殊的化学 结构,可以和多种蛋白通过不同机理结合。
Often need spacer arm
but watch out for adsorption to the spacer!
8.2 亲和色谱原理
2、连接:通过化学反应与活化基团连接
3、手臂化合物:
乙二胺 NH2-CH2-CH2-NH2 • 已二胺 NH2-CH2-CH2-CH2-CH2-NH2 • 6-氨基已酸 NH2-CH2-CH2-CH2-CH2-COOH • 环氧氯丙烷
• 1,4- 丁二醇缩水甘油醚
8.4 亲和吸附平衡
8.4.1 亲和吸附等温线 亲和吸附平衡基本上可以用Langmuir 或Freundlich等温式表 达。 在吸附浓度较低的范围内,吸附等温线近似为线形 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
固体粒子称为配基的载体。
作为载体的物质应具有(6点):
①不溶性的多孔网状结构,渗透性好; ②物理和化学稳定性高,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使用寿命长; ③具有亲水性,无非特异性吸附; ④含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利于亲和配基的固
定化; ⑤抗微生物和酶的侵蚀; ⑥最好为粒径均一的球形粒子。
常用的载体有 葡聚糖、聚丙烯酰 胺等,近年来 多孔硅胶 和 合成高分 子化合物 载体正在被开发应用于亲和 层析。
其中cm的指数值越小,表示亲和结合力越强,当指数值小于 0.1时,吸附平衡可以用矩形等温式近似。
8.4 亲和吸附平衡
8.4 亲和吸附平衡
8.4.2 色素亲和吸附平衡
色素配基CB为一种生物模拟色素,具有特殊的化学 结构,可以和多种蛋白通过不同机理结合。
chapter8亲和层析精品文档

Risk of steric interference with binding between matrix and target molecule
Often need spacer arm
but watch out for adsorption to the spacer!
8.2 亲和色谱原理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1 亲和作用的本质:钥匙和锁孔的关系
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
氢键
疏水性相互作用 配位键
弱共价键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 生物亲和作用
• 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分子对: • (1) 酶—底物或抑制剂或辅酶 • (2) 抗原—抗体。 • (3) 激素—受体。 • (4) 糖蛋白与凝集素, • (5) 生物素—生物素结合蛋白等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2 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 详见p314
离子强度
pH值
抑制氢键形成的物质 温度
离液离子
螯合剂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3 亲和作用体系 p316
8.2 亲和色谱原理
许多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具有与其结构相对应的 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
如蛋白酶与辅酶、抗原和抗体、激素与其受体、核 糖核酸与其互补的脱氧核糖核酸等体系, 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间的这种专一结合能力 称为亲和力。
• 凝集素(Lectin)是指一种从各种植 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 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 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
• 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 (Phytoagglutin,PNA),通常以其 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 (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 (Wheat germ agglutinin,WGA)、 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SBA)等,凝集素是它们 的总称。
Often need spacer arm
but watch out for adsorption to the spacer!
8.2 亲和色谱原理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1 亲和作用的本质:钥匙和锁孔的关系
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
氢键
疏水性相互作用 配位键
弱共价键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 生物亲和作用
• 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分子对: • (1) 酶—底物或抑制剂或辅酶 • (2) 抗原—抗体。 • (3) 激素—受体。 • (4) 糖蛋白与凝集素, • (5) 生物素—生物素结合蛋白等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2 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 详见p314
离子强度
pH值
抑制氢键形成的物质 温度
离液离子
螯合剂
8.1 生物亲和作用
8.1.3 亲和作用体系 p316
8.2 亲和色谱原理
许多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具有与其结构相对应的 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
如蛋白酶与辅酶、抗原和抗体、激素与其受体、核 糖核酸与其互补的脱氧核糖核酸等体系, 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间的这种专一结合能力 称为亲和力。
• 凝集素(Lectin)是指一种从各种植 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 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 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
• 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 (Phytoagglutin,PNA),通常以其 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 (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 (Wheat germ agglutinin,WGA)、 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SBA)等,凝集素是它们 的总称。
亲和层析优秀课件

亲和层析优秀课件
第一节 亲和层析概述
• 利用生物分子间专一的亲和力而进行分离 的一种层析技术
• 配体固定化的问题 • 在生物分离中有广泛的应用
历史
• 1910年就有人用不溶性淀粉选择吸附、提纯淀粉 酶,这是最早的基于生物特异性进行分离纯化的 实例。
• 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固定配 体的方法,所以在实验中没有广泛的应用。
• 目前主要用于分离与核酸有关的物质,如用寡聚 脱氧胸腺核苷酸纤维素作固定相分离细胞提取液 中的mRNA。
• 市售纤维素商品为无定形微纤维、微晶纤维素以 及珠状纤维素。
2. 琼脂糖凝胶
• 是由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相互结合的链 状多糖,用于亲和层析的主要为交联珠状凝胶。
• 琼脂糖浓度有2%、4%、6%几种,相应的商品称 为Sepharose2B、4B和6B(Pharmacia)和 Ultrogels A-2,A-4,A-6(LKB)。这类载体能使 吸附物质保持活性,能迅速活化并接上各种功能 基团,结构疏松孔径大,流速快。
• 用免疫层析柱进行各种类型的免疫检测被称为免 疫检测法,特别适用于检测含量低微的样品[4], 免疫检测法利用被标记的抗体或模拟分析物来进 行间接的被分析物的分析。常用标记如酶标记、 荧光标记、化学荧光等。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
• 是利用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或形成螯合物的能力吸 附蛋白质的分离系统。
• 目的蛋白质表面暴露的供电子氨基酸残基,如组 氨酸的咪唑基,半胱氨酸的巯基和色氨酸的吲哚 基,十分有利于蛋白质与固定化金属离子结合, 这是IMAC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根据[5,6]。
• 1967年Axen等用溴化氰活化多糖凝胶偶联肽和蛋 白质的方法,并成功地制备了固定化酶。此技术 的出现,解决了配体固定化的问题,使得亲和层 析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一节 亲和层析概述
• 利用生物分子间专一的亲和力而进行分离 的一种层析技术
• 配体固定化的问题 • 在生物分离中有广泛的应用
历史
• 1910年就有人用不溶性淀粉选择吸附、提纯淀粉 酶,这是最早的基于生物特异性进行分离纯化的 实例。
• 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固定配 体的方法,所以在实验中没有广泛的应用。
• 目前主要用于分离与核酸有关的物质,如用寡聚 脱氧胸腺核苷酸纤维素作固定相分离细胞提取液 中的mRNA。
• 市售纤维素商品为无定形微纤维、微晶纤维素以 及珠状纤维素。
2. 琼脂糖凝胶
• 是由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相互结合的链 状多糖,用于亲和层析的主要为交联珠状凝胶。
• 琼脂糖浓度有2%、4%、6%几种,相应的商品称 为Sepharose2B、4B和6B(Pharmacia)和 Ultrogels A-2,A-4,A-6(LKB)。这类载体能使 吸附物质保持活性,能迅速活化并接上各种功能 基团,结构疏松孔径大,流速快。
• 用免疫层析柱进行各种类型的免疫检测被称为免 疫检测法,特别适用于检测含量低微的样品[4], 免疫检测法利用被标记的抗体或模拟分析物来进 行间接的被分析物的分析。常用标记如酶标记、 荧光标记、化学荧光等。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
• 是利用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或形成螯合物的能力吸 附蛋白质的分离系统。
• 目的蛋白质表面暴露的供电子氨基酸残基,如组 氨酸的咪唑基,半胱氨酸的巯基和色氨酸的吲哚 基,十分有利于蛋白质与固定化金属离子结合, 这是IMAC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根据[5,6]。
• 1967年Axen等用溴化氰活化多糖凝胶偶联肽和蛋 白质的方法,并成功地制备了固定化酶。此技术 的出现,解决了配体固定化的问题,使得亲和层 析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亲和层析的应用》课件

疾病诊断和治疗
亲和层析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通过亲和层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 检测出疾病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病毒抗原等。
亲和层析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亲和层析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 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亲和层析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亲和层析技术可以用于筛选和优化药 物分子,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亲和层析的应用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亲和层析技术概述 亲和层析的实验流程 亲和层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亲和层析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 亲和层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亲和层析技术概述
亲和层析技术的定义
亲和层析技术是一种生物化学分离技术 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包括亲和吸附、亲和萃取、亲和色谱等方法 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农药残留检测: 亲和层析可用 于检测农产品 中的农药残留, 提高食品安全
性
土壤污染物检 测:亲和层析 可用于检测土 壤中的污染物, 如重金属、有
机污染物等
植物基因工程: 亲和层析可用 于植物基因工 程的研究,如 基因克隆、基
因表达等
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
蛋白质分离:用于分离不同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等 食品添加剂分离:用于分离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等 食品污染物去除: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食品品质控制:用于控制食品品质,如糖度、酸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生物制药:分离 纯化蛋白质、多 肽等生物大分子
食品工业:分离 纯化食品添加剂、 色素等
亲和纯化-高等生物分离工程讲座PPT

酶与辅酶或酶与底物(产物或竞争性抑制剂等) 抗原与抗体,凝集素与受体,维生素与结合蛋白,
凝集素与多糖(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 核酸与互补链(或组蛋白、核酸多聚酶、结合蛋白) 细胞与细胞表面特异蛋白(或凝集素)等。
(一)亲和层析的原理
亲和层析法就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可与待分离物 质可逆性特异结合的化合物(称配体或配基)连接 到某种固相载体上,并将载有配体的固相载体装柱, 当待提纯的生物大分子通过此层析柱时,此生物大 分子便与载体上的配体特异的结合而留在柱上,其 他物质则被冲洗出去。然后再用适当方法使这种生 物大分子从配体上分离并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 提纯的目的。
亲和层析配体的性质与选择
亲和层析配体的选择
纯化对象和配体之间必须有较强的亲和力
但亲和力太高也是有害的,因为在解离配体复合物时所 需的条件就要强烈,这样可能使生物分子变性
配体必须具有适当的化学基团,这种基团不参与配体与 生物分子之间特异结合,但可用于和载体相连,同时又 不影响配体与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五)亲和层析的应用
5, 辅酶
核苷酸及其许多衍生物、各种维生素等是多种酶的 辅酶或辅助因子,利用它们与对应酶的亲和力可以对多 种酶类进行分离纯化。
例如固定的各种腺嘌呤核苷酸辅酶,包括AMP、 cAMP、ADP、ATP、CoA、NAD+、NADP+等等应用很 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各种激酶和脱氢酶。
(五)亲和层析的应用
亲和层析配体的性质与选择
配体的偶连 酸酐法 N-取代羟基琥珀酰亚胺法 叠氮化作用 还原性烷基化合物(西夫碱)的形成
(四)亲和层析的基本操作
(一) 洗脱类型
1, 非特异性洗脱
通常采用改变pH、离子强度、离子种类或者温度等使与 固定配体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降低其亲 和力,但使用较广泛的是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
凝集素与多糖(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 核酸与互补链(或组蛋白、核酸多聚酶、结合蛋白) 细胞与细胞表面特异蛋白(或凝集素)等。
(一)亲和层析的原理
亲和层析法就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可与待分离物 质可逆性特异结合的化合物(称配体或配基)连接 到某种固相载体上,并将载有配体的固相载体装柱, 当待提纯的生物大分子通过此层析柱时,此生物大 分子便与载体上的配体特异的结合而留在柱上,其 他物质则被冲洗出去。然后再用适当方法使这种生 物大分子从配体上分离并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 提纯的目的。
亲和层析配体的性质与选择
亲和层析配体的选择
纯化对象和配体之间必须有较强的亲和力
但亲和力太高也是有害的,因为在解离配体复合物时所 需的条件就要强烈,这样可能使生物分子变性
配体必须具有适当的化学基团,这种基团不参与配体与 生物分子之间特异结合,但可用于和载体相连,同时又 不影响配体与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五)亲和层析的应用
5, 辅酶
核苷酸及其许多衍生物、各种维生素等是多种酶的 辅酶或辅助因子,利用它们与对应酶的亲和力可以对多 种酶类进行分离纯化。
例如固定的各种腺嘌呤核苷酸辅酶,包括AMP、 cAMP、ADP、ATP、CoA、NAD+、NADP+等等应用很 广泛,可以用于分离各种激酶和脱氢酶。
(五)亲和层析的应用
亲和层析配体的性质与选择
配体的偶连 酸酐法 N-取代羟基琥珀酰亚胺法 叠氮化作用 还原性烷基化合物(西夫碱)的形成
(四)亲和层析的基本操作
(一) 洗脱类型
1, 非特异性洗脱
通常采用改变pH、离子强度、离子种类或者温度等使与 固定配体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降低其亲 和力,但使用较广泛的是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
《亲和层析》课件

固定相可以是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 大分子
流动相可以是缓冲液、有机溶剂等
亲和层析可以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 白质、核酸、多糖等
亲和层析的应用广泛,如蛋白质纯化、药 物筛选、生物检测等
03
亲和层析的实验流 程
亲和层析的实验准备
材料准备:亲和 层析柱、缓冲液、 样品、洗脱液等
设备准备:层析 仪、离心机、紫 外分光光度计等
亲和层析的应用领域
生物制药:分离 纯化蛋白质、多 肽等生物大分子
食品工业:分离 纯化食品添加剂、 天然色素等
环境监测:分离 纯化重金属离子、 有机污染物等
化学分析:分离 纯化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等
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
亲和层析是一种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 法
原理:利用生物大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亲 和力进行分离
06
亲和层析的发展趋 势和展望
亲和层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分离效率:通过改进亲和层 析技术,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成 本
智能化发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亲和层析的自动化、智能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扩大应用领域:将亲和层析技术 应用于更多领域,如生物制药、 食品加工等
环保化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工 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 持续发展
亲和层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蛋白质纯化: 分离、纯化蛋 白质,提高纯
度
药物筛选:筛 选药物,提高 药物研发效率
疫苗生产:分 离、纯化疫苗, 提高疫苗质量
诊断试剂:制 备诊断试剂, 提高诊断准确
性
亲和层析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土壤监测:检测土壤中的污 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 等
大气监测:检测大气中的污 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
流动相可以是缓冲液、有机溶剂等
亲和层析可以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 白质、核酸、多糖等
亲和层析的应用广泛,如蛋白质纯化、药 物筛选、生物检测等
03
亲和层析的实验流 程
亲和层析的实验准备
材料准备:亲和 层析柱、缓冲液、 样品、洗脱液等
设备准备:层析 仪、离心机、紫 外分光光度计等
亲和层析的应用领域
生物制药:分离 纯化蛋白质、多 肽等生物大分子
食品工业:分离 纯化食品添加剂、 天然色素等
环境监测:分离 纯化重金属离子、 有机污染物等
化学分析:分离 纯化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等
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
亲和层析是一种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 法
原理:利用生物大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亲 和力进行分离
06
亲和层析的发展趋 势和展望
亲和层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分离效率:通过改进亲和层 析技术,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成 本
智能化发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亲和层析的自动化、智能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扩大应用领域:将亲和层析技术 应用于更多领域,如生物制药、 食品加工等
环保化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工 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 持续发展
亲和层析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蛋白质纯化: 分离、纯化蛋 白质,提高纯
度
药物筛选:筛 选药物,提高 药物研发效率
疫苗生产:分 离、纯化疫苗, 提高疫苗质量
诊断试剂:制 备诊断试剂, 提高诊断准确
性
亲和层析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土壤监测:检测土壤中的污 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 等
大气监测:检测大气中的污 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有意识的利用。 1967年亲和纯化技术从理论走向实用(BrCN活化法修 饰糖类载体用以偶联伯胺类化合物)。 80年代以后,生物亲和作用和其它分离技术的结合。 亲和层析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如结 合蛋白、酶、抑制剂、抗原、抗体、激素、激素受体、糖 蛋白、核酸及多酶类等;也可以用于分离细胞、细胞器、 病毒等。
3、抑制氢键形成的物质:脲和盐酸胍的存在可减弱亲和作用
4、温度:提高温度,静电作用、氢键、配位键减弱;但是, 疏水性相互作用增强
5、液体离子:SCN-、I-、CIO4-的存在,疏水性相互作用减 弱
6、螯合剂:影响配位键,使亲和作用消失
.
3
1910年最早利用亲和纯化原理分离蛋白质(不溶性淀 粉吸附淀粉酶)。
.
15
亲和吸附介质的配基
(1)酶的抑制剂
一些物质,它们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能使酶分 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指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 团)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 酶反应速度降低,能引起这类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 抑制剂(inhibitor)。
在生物体内蛋白酶的抑制剂可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
.
14
通用性配体一般是指特异性不是很强,能和某一类的蛋 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配体,如各种凝集素(lectine) 可以结合各种糖蛋白,核酸可以结合RNA、结合RNA的蛋 白质等。通用性配体对生物大分子的专一性虽然不如特异性 配体,但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条件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辨率。 而且这些配体还具有结构稳定、偶联率高、吸附容量高、易 于洗脱、价格便宜等优点,所以在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0
2) 配体与待分离的物质之间的亲和力要有较强的 特异性,也就是说配体与待分离物质有适当的亲和 力,而与样品中其它组分没有明显的亲和力,对其 它组分没有非特异性吸附作用。这是保证亲和层析 具有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
11
3) 配体要能够与基质稳定的共价结合,在实 验过程中不易脱落,并且配体与基质偶联后, 对其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尤其是偶联过程不 涉及配体中与待分离物质有亲和力的部分, 对二者的结合没有明显影响。
.
5
亲和层析原理
★亲和的一对分子中的一方以共价键形式与不溶性载体相连 作为固定相吸附剂
★当含有混合组份的样品(流动相)通过此固定相时,只有 和固定相分子有特异亲和力的物质,才能被固定相吸附结 合,其它没有亲和力的无关组份就随流动相流出 ★然后改变流动组成份,将结合的亲和物洗脱下来
亲和吸附介质:基质+配体
.
12
4) 配体自身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实验中能够耐 受偶联以及洗脱时可能的的较剧烈的条件,可以多 次重复使用。
13
根据配体对待分离物质的亲和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两类:特异性配体(specific ligand)和通用性配体 (general ligand)。
特异性配体一般是指只与单一或很少种类的蛋白质等生物 大分子结合的配体。如生物素和亲和素、抗原和抗体、酶和 它的抑制剂、激素-受体等,它们结合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用这些物质作为配体都属于特异性配体。配体的特异性是保 证亲和层析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但寻找特异性配体一般是 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一些性质不很了解的生物大分子,要 找到合适的特异性配体通常需要大量的实验。
.
1
亲和作用的机理
1、结构特点(必要条件):存在凹陷和凸起结构(钥匙 和锁孔的关系)
2、相互作用力的存在
静电作用
氢键
疏水性相互作用
配位键
弱共价键
.
2
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
1、离子强度:一般来说,提高离子强度,亲和作用减弱或完 成破坏。
2、PH:在适当的PH下,亲和结合作用较高,在其它PH下, 亲和作用减弱或完成破坏。
.
6
.
7
第二节 操作
一、基质的选择
理想的基质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1.极低的非特异性吸附。
2.高度的亲水性。
3.较好的理化稳定性。
4.大量的化学基团能被有效地活化,而且容易和配体结
合。
5.适当的多孔性。
一般亲和吸附剂采用的基质有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凝胶、交联葡聚糖、琼脂糖、交联琼脂糖、多孔玻璃珠
等。
.
8
sepharose 4B 具有层析速度较快,化 学稳定性好,非特异吸附少,微球孔径适度, 蛋白载量大的特点,并且有大量可供活化的 羟基,是亲合层析的理想介质。
.
9
二、配体的选择
理想的配体应具有以下一些性质:
1) 配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有适当的亲和力。亲和力太弱,待分 离物质不易与配体结合,造成亲和层析吸附效率很低。而且 吸附洗脱过程中易受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引起分辨率下降。 但如果亲和力太强,待分离物质很难与配体分离,这又会造 成洗脱的困难。总之,配体和待分离物质的亲和力过弱或过 强都不利于亲和层析的分离。应根据实验要求尽量选择与待 分离物质具有适当的亲和力的配体。
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必要时保护生物组织不受蛋白酶
的损害。酶的抑制剂在分子大小和形态上分布较广,有
天然的生物大分子,也有小分子化合物。
.
16
例如胰蛋白酶的天然蛋白质类抑制剂有胰脏蛋白酶 抑制剂(pancreatic trypsin inhibitor,PTI),卵粘蛋白 (ovomucoid)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STI)等,小分子抑制剂有苄脒 (benzamidine)、精氨酸和赖氨酸。这些抑制剂均可作 为亲和纯化胰蛋白酶的配基,但与酶的结合常数各不相同。 例如,STI与胰蛋白酶的结合常数达109L/mol以上,而对 氨基苄脒(p-aminobenzamidine)与胰蛋白酶的结合数约 为4×104L/mol(25℃)。
.
4
亲和层析的基本特点
1、纯化过程简单、迅速,且分离效率高 2、特别适用于分离纯化一些含量低、稳定性差的生物大
分子 3、纯化倍数大,产物纯度高 4、必须针对某一分离对象制备专一的配基及寻求稳定的
层析条件 5、价格相对较昂贵; 6、在洗脱中,交联在层析介质上的配基可能脱落并进入
产品中,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如抗体、染料等配基。
第七章 亲和层析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生物亲和作用:生物物质具有识别特定物质并与该物质 的分子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识别并结合的能力具有排他性 (能区分结构和性质非常相近的其它分子)。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AC)是利用生物大 分子具有对一类生物大分子特异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 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的色谱方法,也叫做生物亲和或生物 特异性亲和色谱。
3、抑制氢键形成的物质:脲和盐酸胍的存在可减弱亲和作用
4、温度:提高温度,静电作用、氢键、配位键减弱;但是, 疏水性相互作用增强
5、液体离子:SCN-、I-、CIO4-的存在,疏水性相互作用减 弱
6、螯合剂:影响配位键,使亲和作用消失
.
3
1910年最早利用亲和纯化原理分离蛋白质(不溶性淀 粉吸附淀粉酶)。
.
15
亲和吸附介质的配基
(1)酶的抑制剂
一些物质,它们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能使酶分 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指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 团)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 酶反应速度降低,能引起这类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 抑制剂(inhibitor)。
在生物体内蛋白酶的抑制剂可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
.
14
通用性配体一般是指特异性不是很强,能和某一类的蛋 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配体,如各种凝集素(lectine) 可以结合各种糖蛋白,核酸可以结合RNA、结合RNA的蛋 白质等。通用性配体对生物大分子的专一性虽然不如特异性 配体,但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条件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辨率。 而且这些配体还具有结构稳定、偶联率高、吸附容量高、易 于洗脱、价格便宜等优点,所以在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0
2) 配体与待分离的物质之间的亲和力要有较强的 特异性,也就是说配体与待分离物质有适当的亲和 力,而与样品中其它组分没有明显的亲和力,对其 它组分没有非特异性吸附作用。这是保证亲和层析 具有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
11
3) 配体要能够与基质稳定的共价结合,在实 验过程中不易脱落,并且配体与基质偶联后, 对其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尤其是偶联过程不 涉及配体中与待分离物质有亲和力的部分, 对二者的结合没有明显影响。
.
5
亲和层析原理
★亲和的一对分子中的一方以共价键形式与不溶性载体相连 作为固定相吸附剂
★当含有混合组份的样品(流动相)通过此固定相时,只有 和固定相分子有特异亲和力的物质,才能被固定相吸附结 合,其它没有亲和力的无关组份就随流动相流出 ★然后改变流动组成份,将结合的亲和物洗脱下来
亲和吸附介质:基质+配体
.
12
4) 配体自身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实验中能够耐 受偶联以及洗脱时可能的的较剧烈的条件,可以多 次重复使用。
13
根据配体对待分离物质的亲和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两类:特异性配体(specific ligand)和通用性配体 (general ligand)。
特异性配体一般是指只与单一或很少种类的蛋白质等生物 大分子结合的配体。如生物素和亲和素、抗原和抗体、酶和 它的抑制剂、激素-受体等,它们结合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用这些物质作为配体都属于特异性配体。配体的特异性是保 证亲和层析高分辨率的重要因素,但寻找特异性配体一般是 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一些性质不很了解的生物大分子,要 找到合适的特异性配体通常需要大量的实验。
.
1
亲和作用的机理
1、结构特点(必要条件):存在凹陷和凸起结构(钥匙 和锁孔的关系)
2、相互作用力的存在
静电作用
氢键
疏水性相互作用
配位键
弱共价键
.
2
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
1、离子强度:一般来说,提高离子强度,亲和作用减弱或完 成破坏。
2、PH:在适当的PH下,亲和结合作用较高,在其它PH下, 亲和作用减弱或完成破坏。
.
6
.
7
第二节 操作
一、基质的选择
理想的基质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1.极低的非特异性吸附。
2.高度的亲水性。
3.较好的理化稳定性。
4.大量的化学基团能被有效地活化,而且容易和配体结
合。
5.适当的多孔性。
一般亲和吸附剂采用的基质有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凝胶、交联葡聚糖、琼脂糖、交联琼脂糖、多孔玻璃珠
等。
.
8
sepharose 4B 具有层析速度较快,化 学稳定性好,非特异吸附少,微球孔径适度, 蛋白载量大的特点,并且有大量可供活化的 羟基,是亲合层析的理想介质。
.
9
二、配体的选择
理想的配体应具有以下一些性质:
1) 配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有适当的亲和力。亲和力太弱,待分 离物质不易与配体结合,造成亲和层析吸附效率很低。而且 吸附洗脱过程中易受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引起分辨率下降。 但如果亲和力太强,待分离物质很难与配体分离,这又会造 成洗脱的困难。总之,配体和待分离物质的亲和力过弱或过 强都不利于亲和层析的分离。应根据实验要求尽量选择与待 分离物质具有适当的亲和力的配体。
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必要时保护生物组织不受蛋白酶
的损害。酶的抑制剂在分子大小和形态上分布较广,有
天然的生物大分子,也有小分子化合物。
.
16
例如胰蛋白酶的天然蛋白质类抑制剂有胰脏蛋白酶 抑制剂(pancreatic trypsin inhibitor,PTI),卵粘蛋白 (ovomucoid)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STI)等,小分子抑制剂有苄脒 (benzamidine)、精氨酸和赖氨酸。这些抑制剂均可作 为亲和纯化胰蛋白酶的配基,但与酶的结合常数各不相同。 例如,STI与胰蛋白酶的结合常数达109L/mol以上,而对 氨基苄脒(p-aminobenzamidine)与胰蛋白酶的结合数约 为4×104L/mol(25℃)。
.
4
亲和层析的基本特点
1、纯化过程简单、迅速,且分离效率高 2、特别适用于分离纯化一些含量低、稳定性差的生物大
分子 3、纯化倍数大,产物纯度高 4、必须针对某一分离对象制备专一的配基及寻求稳定的
层析条件 5、价格相对较昂贵; 6、在洗脱中,交联在层析介质上的配基可能脱落并进入
产品中,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如抗体、染料等配基。
第七章 亲和层析法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生物亲和作用:生物物质具有识别特定物质并与该物质 的分子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识别并结合的能力具有排他性 (能区分结构和性质非常相近的其它分子)。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AC)是利用生物大 分子具有对一类生物大分子特异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 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的色谱方法,也叫做生物亲和或生物 特异性亲和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