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中医(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中医(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99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中西医结合学分:1 学分总学时:16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后续课程:精神病学选用教材:[1]《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选读书目:[1]《医学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医学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二、课程教学目标医学心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当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应这种模式转变,医学心理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并已于1999年被国家列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课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广大医学生和医护人员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心理现象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健康;需要学生掌握有了心理疾病后如何进行评估;掌握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治疗等。

从而更好地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2、了解学科的性质与地位、研究任务、范围、研究方法3、熟悉医学心理学研究的目的4、了解医学心理学发展史教学内容: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况一、定义、范围、性质及目的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一、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医学心理学与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四、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一、我国医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二、我国医学心理学学科的现状三、我国医学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有关基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规律、心理实质2、一般了解意志过程、心理的生物与社会基础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一、心理现象二、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三、心理的实质第二节心理过程一、认知过程二、情绪与情感过程三、意志过程第三节人格一、概述二、人格倾向性三、人格心理特性四、自我意识五、人格与临床护理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0学时)教学要求:1、重点讲解心理卫生的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准2、详细介绍不同时期的心理卫生(儿童期、青年期、中、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二、健康与心理健康第二节儿童心理健康一、胎儿期与婴幼儿期二、幼儿期三、儿童期第三节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一、青少期二、青年期第四节中、老年期心理健康一、中、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二、中、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4学时)教学要求:1、一般介绍个理论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的介绍2、重点介绍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等理论的思想。

心理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心理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位主义心理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法。

人本位主义理论认为,人有一种发展自身潜能的内在倾向,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能给人“高峰体验”的喜悦,而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往往有差距,心理障碍必然随之发生。

人本位主义的治疗方法就是让病人从各方面认识自己,并学会指导和调整自己,适应现实生活。

二、治疗方法治疗者要了解病人怎样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潜能,驱使他去改善自身的情况和人际关系,并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

一般的治疗方法是用一把空椅子,要病人前后变换角色,一是自己,一是想象中的人,在两者之间展开对话。

这样病人很快就会把自己受伤的心情和愤怒全部投到这把椅子上。

当病人的情感从压抑中释放出来后,就会积极地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也可是治疗者与病人交谈,但治疗者很少作解释及提问,主要是让病人宣泄内心的情感。

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中心治疗”。

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势力”。

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历史发展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他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附近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发展对于以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他提出“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月日。

由于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也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论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

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

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

不但存在于人身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有机体,体现了生命本质。

任何生物,只要被赋予了生命,他(它)就一定会出现强烈生长的趋势。

罗杰斯说:“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朝着有方向性的那种潜能的方向发展。

”这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本疗法理论的核心。

柏瑞德利阐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

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节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 依据这一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我认为学生 的学习动机是不用培养的―――天生就有 (行为主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探究 反射)
• 所谓的培养动机就是让其重新认识方向,放 弃过重的负担。这些工作实际上帮助孩子扫 清障碍。这样做不是站在家长的一边教育孩 子应该如何努力学习,而是站在孩子一边帮 助孩子―――以人为中心。
平均数 491.3 415.8 505.3 平均数 493.3 393.5 479.9
姓名
边琳 杜雪峰 范婕妤 季莉丽
张龙 李佳洪 赵聪慧 王雅菲
李健 张硕 王如冰 王雅君 吕智伟
2007年学习提升班成绩比较
干预组
对照组
期末 二模 三模 姓名 期末 二模
627
561
578
王鑫
571
540
573
559
析,)。 • 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 以人的实现为中心,不怕困难完成任务。
• 每个人都有实现的倾向,都有引导、调整、控 制自己的能力。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这种 实现的倾向受阻造成的。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 境,人就能指导自己,控制行为,进行适当的 选择。因此,治疗就是排除这种障碍确立良好 的动机。可见,这种理论不但可以治疗疾病, 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正常发展,优秀者更优秀。
1、人性观 • 人的本性是善的,有恶的一面是因为防御作用的
结果。 2、人具有主观性 • 人生活在主观世界中,即使是从事自然科学也是
主观选择的结果。 • 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对客观世界翻译的结果,
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 3、人有实现的倾向 • 实现的倾向是有机体不但维持自己,还要不断地
增长和繁衍自己。这是生命的驱动力。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1957年 他在《 1957年,他在《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充分 应以真诚、 必要条件》一文中,提出治疗者应以真诚 必要条件》一文中,提出治疗者应以真诚、 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对待来访者。 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会谈技巧
• 来访者中心治疗所长采用的会谈技巧 鼓励、 是鼓励、重复以及对感情的反映 • 罗杰斯在1986年谈到的来访者中心治疗 罗杰斯在1986 1986年谈到的来访者中心治疗 会谈的一些特征性成分( 会谈的一些特征性成分(5点)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 对人的基本看法 1.人的主观性 感知、翻译) 人的主观性( 1.人的主观性(感知、翻译) 2.人的实现的倾向 人的实现的倾向( 2.人的实现的倾向(有机体是否有生 命的鉴别标准) 命的鉴别标准) 3.对人的其他看法 人性、环境) 对人的其他看法( 3.对人的其他看法(人性、环境)
• 有关自我的概念的理论
1.自我概念的发展 A.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价值排列) B.自我概念的早期发展(经验、 体验) C.价值的条件化(他人的评价内 化) D.在自我概念中价值条件作用的 影响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A.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B.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不一致 C.潜识、防御和焦虑 D.崩溃和紊乱状态 E.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非指导的治疗方式
• 罗杰斯早在1942年就在其名著《咨询与心理 治疗》一书中,提倡非指导的治疗方式。 • 非指导治疗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 持完整的心理状态的权利 • 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映的情感与态 度; (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4)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5)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6)讨论、说明与治疗相关的信息; (7)确定会谈情境。

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治疗过程与方法作者:佚名咨询流派来源:《咨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点击数:1925 更新时间:2005-2-16罗杰斯在其工作的早期,曾就治疗过程提出过12个步骤。

但他强调说这些步骤并非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1.来访者前来求助这对治疗来说是一重要的前提,如果来访者不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不是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希望有某种改变,咨询或治疗是很难成功的。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治疗者要向对方说明,对于他所提的问题,这里并无解决的答案,咨询或治疗只是提供一个场所或一种气氛,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到某种答案或自己解决问题。

治疗者要使对方了解咨询或治疗的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并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来访者自发成长的气氛。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现治疗者必须以友好的、诚恳的、接受对方的态度,促进对方对自己情感体验作自由表达。

来访者开始所表达的大多是消极的或含糊的情感,如敌意、焦虑、愧疚与疑虑等。

治疗者要有掌握会谈的经验,有效地促进对方表述。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这是很困难同时也是很微妙的一步。

治疗者接受了对方的这种信息必须对此有所反应。

但反应不应是对表面内容的反应,而应深入来访者的内心深处,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如矛盾、敌意或不适应的情感。

不论对方所讲的内容是如何荒诞无稽或滑稽可笑,治疗者都应能以接受对方的态度加以处理,努力创造出一种气氛,使对方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感也是自身的一部分。

有时,治疗者也需对这些情感加以澄清,但不是解释,目的是使来访者自己对此有更清楚的认识。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当来访者充分暴露出其消极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的情感不断萌生出来,成长由此开始。

6.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的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认识对于来访者所表达出的积极的情感,如同对其消极的情感一样,治疗者应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扬或赞许,也不加入道德的评价。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特殊教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 求,促进其适应和发展。
组织与团队发展
员工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 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团队建设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团队 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领导力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员工,提高领 导效能。
存在主义哲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也受到存在主义 哲学的影响,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 责任。
现象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还受到现象学的 影响,关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和真 实性。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发展历程
起源
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 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其他 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3
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可以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预防工作,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 压力的能力。
教育领域
教师与学生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强调尊重和理解个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个人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培养其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主动参与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通过自我探索来促进个人成 长。
关系中心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疗的核心,这种关系应该是 安全、尊重和开放的。
长期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以帮助患者逐步解 决心理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

第九章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 一、治疗过程
❖ 1.来访者前来求助 ❖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 6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情感加以接受和认识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适应程度低或高的个体的表现是不同的
觉准 确 的 感 知
歪 曲
否 认
适应程度低的个体
准确的感知觉
歪 曲
否 认
适应程度高的个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 预测一下:人是如何心理失调的? ❖ (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被忽视。 被个体准确地知觉到并强化。 被歪曲。 予以否认。
❖ 以人为中心疗法已经应用于个体、群体和家庭治 疗、专业人员训练和助人工作辅助人员的训练。 这种治疗方法重视与来访者相处,因此以人为中 心疗法比其他治疗模式让来访者感到更安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最新九章节以人为中心疗法

最新九章节以人为中心疗法
• 1.实际 使当事人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 和积极的评价。
• 2.自主 使当事人增加自信和较有能力自 主,性格较健康。
• 3.接纳 使当事人能够对自己和本身的感 受以及对他人较为接纳。
• 4.应对 使当事人较少对自己的经验作出 压抑,较能克服压力。
• 5.适应 使当事人行为上表现较成熟,适 应能力增强。
• 通过表现自己的真诚、关切、尊重、善解人意来创 造出所需要的那种关系。
• 两个真诚相待的朋友的交心换心。 • 技巧——倾听技巧:开放式询问(并不常用)、释意、
情感反映、鼓励、自我揭示等等。很少用影响性技 巧。 • 两种形式 • 一是个别谈话治疗; • 二是通过“交朋友’’会心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
• 五、治疗结果
• 第三节 治疗过程和策略
• 一、治疗目标
• 1.除去防卫 当事人必须先除去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防卫面具,从虚假的背后显现出一个不断实现的人。治疗的 目标要使当事人保持开放的心态,信任自己,接纳自己,愿 意不断成长。
• 2.建立关系 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安全与可信任的治
疗关系,使当事人能减少防卫,真实地自我探索,进而察觉 阻扰成长的各种障碍,从而变得更开放、更能信任自己、更 愿意进步,以及更愿意按照内心的标准去生活。
• 3.探索成长 个人中心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
是帮助当事人成长,这样他们就更能克服现在以及将来所要 面对的问题。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二、治疗条件 真诚一致
无条件积极关注
设身处地地理解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三、治疗过程 1.来访者主动求助 2.咨询者说明情况 3.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 4.咨询者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负面情感 5.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音乐治疗师资格考试复习范围

音乐治疗师资格考试复习范围

音乐治疗师资格考试复习范围(仅供2007年12月15日考试参考使用)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教材:《音乐治疗学导论》高天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一. 音乐治疗的定义与基本与原理1. 音乐治疗学的定义是什么?该定义强调的要点是什么?2. 聆听音乐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生理和物理影响?3. 音乐活动会对人的人际和社会功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 音乐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什么样的影响?5. 音乐审美对人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 音乐治疗的层次6. 音乐治疗通常分为几个层次?7. 这些层次的区别是什么?三. 音乐治疗的方法技术8. 个体治疗于集体治疗有什么不同?各自的功能是什么?9. 临床上使用的常见音乐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几类?10. 常见的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四. 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领域11. 音乐治疗师都在那些医疗领域工作?五. 音乐治疗在儿童领域的应用12. 智力障碍儿童的诊断标准是什么?13. 针对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目标是什么?音乐治疗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14. 听觉障碍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5. 音乐治疗在听觉障碍这一领域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16.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是什么?音乐治疗是如何在这一领域工作的?17. 学习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是什么?音乐治疗是如何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六. 音乐治疗在精神科领域的应用18. 精神科疾病可以分为哪几类?19.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20.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21. 躁狂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22. 神经症都有那些分类?临床症状都有哪些?23. 音乐治疗在精神科常见的方法都有哪些?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什么?七. 音乐治疗在老年性疾病的应用24.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都有哪些?25. 脑中风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哪些?26. 音乐治疗在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的方法都有那些?27. 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症状是什么?音乐治疗是如何在这一领域工作的?28. 音乐治疗是如何进行临终关怀服务的?八. 音乐治疗在综合医院的应用29. 音乐治疗在综合医院里常在哪些领域中工作?30. 音乐治疗在综合医院里的常见的治疗目标都有些什么?31. 为什么要对被治疗者的资料保密?32.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经过被治疗者的同意透露其个人资料?变态心理学教材:《异常心理学》David H. Barlow, V. Durand 著,杨霞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

对治疗关系的研究
对当事人的能力的积极信念
强调咨询师的人格和态度的作用
局限:
重情轻理
个人主义去向
咨询师显得过于消极
排斥诊断或评估,忽视具体的策略与技术的应用
Let’s tell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how much we love them. Do not delay anything that adds laughter and joy to your life
二、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特点 人本主义色彩的人性观 现象学的哲学方法论 以咨询关系为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教材P232-233) 1. 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2.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3.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4.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5.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02
童年关注:一个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03
价值条件: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
适应 使当事人行为上表现较成熟,适应能力增强。
治疗结果
实际 使当事人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和积极的评价。
自主 使当事人增加自信和较有能力自主,性格较健康。
接纳 使当事人能够对自己和本身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较为接纳。
应对 使当事人较少对自己的经验作出压抑,较能克服压力。
03
04
05
06
01
02
评价
主要贡献(P243-245)
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低估自己使人自卑;高估自己使人自傲。

关于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进展研究

关于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进展研究

一、以人为中心治疗起源人本主义心理学来源很多,但主要来自于两个领域:一是在欧洲响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特别是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研究。

存在主义存在有几百年,他们以弗里德里希.尼采,索伦.克尔恺郭尔和让-保罗.萨特的学说为基础,之后鲁德维格.宾斯万格,梅达尔.博斯,维克多.弗兰克尔,等发展他们的理论.卡尔.罗杰斯在早期心理治疗的失败中意识到,治疗师不能决定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一次阅兵时认识到,心理学对理解人类行为的作用是多么的渺不.于是建立和这个新流派去理解人类行为,成为了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毕生工作.在寻求新的理解人类行为的过程中,卡尔.罗杰斯从治疗的个案中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治疗方式。

二、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简史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又称为来访者中心理论或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近年来,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或治疗的名称所代替。

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以罗杰斯的心理治疗实践和训究工作,以及他先后出版的著作为依据.可以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形成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初步提出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出版为标志,罗杰斯提出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要取得较好的治疗,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此时的罗杰斯体系称为“非指导性治疗”。

1938年,罗杰斯协助建立了儿童指导中心,次年,出版《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并开始对传统的心理指导疗法提出疑问。

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疗法》,公开提倡在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采用非指导性治疗,后来改称以人为中心疗法。

2. 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出版为标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得到了发展,并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杰斯体系称为“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心理学史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学史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的新科学——一种新的人的范 式:促使健康的个体变得更健康,即实现他们的全部潜 能。
第二,不采用“决定论”解释人的行为。人的科学不会 像物理科学研究物体那样来研究人。因为人能够自由地 选择自身的存在方式。行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观实 在”。
“超个人的、超人类的、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 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
第2节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Carl Rogers(1902—1987),人
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首 创“非指导式治疗”的一代宗 师。 主要著作:《问题儿童的临 床治疗》(1939)、《咨询与 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 (1942)、《来访者中心疗法: 当前实践、含义和理论》 (1951)
“对自身优点的恐惧;对自己命运的逃避;对自己天 才的回避。”
(三)、“自我实现者”: 其主要特征如下: 1、能准确、全面地洞察现实。 2、对自己及他人表现出极大的接纳性。 3、表现出自发性和自然性。 4、有独处的需要。 5、独立于环境与文化。 6、以持续新奇的眼光欣赏事物。 7、经常经历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9、往往只有少数几个朋友。
10、有强烈的道德感但并不一定接受传统的道德标准。
11、良好的、善意的幽默感.
12、富有创造力。
(四)“存在性动机”(being motivation):
一个人在除自我实现之外的任何一个需要层次上发挥
作用的动机即为“ 缺失性动机”( deficiency motivation)。意即:寻找特定的东西来满足他特定的 需要,他的知觉受需要的指引(称“需要指引的知 觉”[Need-directed perception],或“缺失性知 觉”)]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的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的

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顺序如下: (1)以某种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时所反映出的 情感与态度; (2)确认或说明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 态度; (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4)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5)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6)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7)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尽管指导式的治疗者与非指导式的治疗者在其 常用的个别会谈技术上有所重叠,但仍可以看出 在非指导的会谈中,来访者的活动占优势,治疗 者的基本技术服务于帮助来访者认清、理解他自 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上。
(3)价值的条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对 来自他人的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当一个人 的行为得到他人的好评时,人们的这种对 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就得到了某种满足。 (4)在自我概念中价值条件作用的影响:不 同个体在价值条件作用内化的程度上各不 相同,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及他们对积极 的评价需要的程度有关。 价值条件的内化程度因人而异,会降低人 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自我压抑
共情是力图一致,而移情则是一种混淆。 共情的“移”情是治疗师努力把来访者对其面对 的情境所产生的感受移到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与 来访者所面对的相似或相同的情境时所曾产生的 感受里面来。他把来访者努力地想像或当成了他 自己,他所“移”的是治疗师自己的感受。这种 感受与来访者越接近,共情就越成功,对治疗关 系而言,共情则完全是正性的东西。 而移情的“共”情则是来访者对完全不同的对象 产生了相同的感情,他所“共”的是来访者的情 感;移情对治疗来说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 性的。 共情的主体是治疗师,而移情的主体则是来访者; 共情的对象是感受,而移情的对象则是治疗师。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 动 9.疗效的严生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治疗结束

第九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第九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 (一)基本观点
• 将个体人格的发展划分为顺序固定、相互关联的 八个阶段: • 1. 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岁) • 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 2. 自主对怀疑与羞怯(1-3岁) • 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
• 3. 主动对内疚(3-6岁)
•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 4. 勤奋对自卑(6-11岁)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一)经典实验
• “斯金纳箱”中白鼠和鸽子的实验
• (二)基本观点
• 1、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应答性行为和操 作性行为。 • 2、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强化作用是塑造人类 行为的基础
• 3、消退
(三)评价
• 1、贡献:
• (1)发现操作性条件发射,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 “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观点。
• (二)评价 • 1、贡献:
• (1)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重要基础。
• (2)他的理论学说创建了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强调自 我的作用,发展了心理学的人格理论。
(二)评价
• 1、贡献:
• (1)注意到人、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 (2)班杜拉还强调人的自我调节,突出了人的主 观能动性。
• 2、不足:
• (1)没有解释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 • (2)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第四节
• (一)基本观点
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1、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 一种建构过程。 • 2、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 (一)基本观点
• 1、两个假设 • 2、符号: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运用语言 符号的能力。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 行。

以人为中心疗法思维导图

以人为中心疗法思维导图

人格改变的阶段
五:当事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够体验到,但在体验和接纳自己感受时仍有点迟疑
六:当事人感受能够自由地流动,并被即时接受
七:充分发挥机能的人
治疗者工作重心在于创造出一种有帮助作用的治疗关系(关系策略)
1、真诚一致
2、有足够的表达能力来表达自己,对自己的感受保持敏感性,而且能接受自己的感受 3、对当事人积极关注
以人为中心疗法
基本理论 贡献与局限
人有无天生之性:凡生物就有本性,但对生物本性的探讨不一定非得在价值层面进行
实现趋向
典型表现:朝充分发挥机能的方向前进 “充分发挥机能”就是有机体要求让本身所具备的潜在的机能发挥作用
人性观
机体智慧和机体估价过程
罗杰斯认为凡生物皆有一种“机体智慧”,人类个体的机体智慧表现在, 它能通过一种“机体评价过程”来评价什么是好的(符合实现趋向),什么是不好的(阻碍实现趋向)
二:在一个理想的治疗条件下,当事人能产生被接受的感觉,但个人建构仍然相当僵化,把自己主观感受当事实
三:当事人能继续流露和释放一些其他的东西,但仍将自己当作一个客体来对待(大多数当事人状态,且此阶段在治疗过程中占时间较长)
四、当事人感受更强烈、更生动,对经验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之处有所认识(要向前走又怕向前走)
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和与之相关的评价
自我的结构和内容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
个人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知觉和评价
自我理论
自我的形成
随着儿童与环境和他人相互作用,他开始慢慢能把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有关自己的经验在现象场中被分化出来,形成最初的自我 儿童在实现倾向的驱动下,与环境发生不断的互动,伴随着互动,他获得大量的经验
心理病理观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过程

以人为中心疗法一、概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产生背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近60年的临床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提炼总结经验一手发展起来。

由“人本主义学派”的鼻祖罗杰斯(提出“咨客中心”)及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等所创,又由弗兰克(提出“存在主义”)和皮尔斯(提出“格式塔”)等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学家力行实践总结出来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亦称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在反对当时西方心理学中最主要的两大势力即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应运而生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历史上享有特别的声誉。

这种疗法取向以个人为中心,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与和谐均衡发展,在当代心疗领域中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的发展卡尔·罗杰斯在1955年发表了一篇杰出的论文《是人还是科学?》,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这种疗法不但在人道主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治疗人性和内存和谐发展方面也有非常出色的效果。

并指出,这种方法在科学上也是可行的。

罗杰斯在文章里呼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效用,而抛弃其他的观念,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客观认识中会获得更多建设性行为,这些行为作用于有机体的生成进程!在文章中罗杰斯表述了两项关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本质的原理:(1)大部分人对自身的经历采取一种乐观的态度,这些人对于社会是具备可塑性的;(2)个体的内在动机对个体发生改变起作用,改变的方向使人们对经历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使人们的行为与自身和社会都有益,乃至与宇宙的振动一致。

其中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

治疗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当事人学会且更理智成熟的方式将自己与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主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由治疗师主导一切的倾向。

这种非指导性治疗关系的建立给为类提供了一个相互关心理解、自由宽容和接受的典范,建立在这种程度的理解能够使其鼓起勇气,向新的目标迈进。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九)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九)
C、强、平衡、不灵活D、弱
(多)3.性格(A/D)
A、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B、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C、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D、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4.场依存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A)
A、物理学B、历史学C、数学D、社会学
5.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
A、MMPI B、TAT C、16PF D、EPQ
正确。
首先,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带有社会评价的成分。
其次,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4.投射法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正确
5.沉思型的认知方式优于冲动型的认知方式。
错误
6.气质的可塑性大于性格。
错误。
气质是先天的,变化较难、较缓慢,可塑性小。而性格是在后天的影响下形成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常明显。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人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来得心理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是指人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得心理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是指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主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
解析: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在《心理类型学说》中,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
五、问答题
1.简述人格的内涵
2.试述人格的成因
3.试述气质的教育意义
有利于了解学生气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教师要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
(2).发扬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4.同理心、防卫机制、观察学习
同理心:就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与能力。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15
三、非指导的治疗方式
来访者中心治疗即是非指导的治疗,这种治疗的着 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具体地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 探索,促进其自我概念向着更接近自我的经验、体验的 方向发展。
16
四、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罗杰斯认为治疗者的主观态度影响着治疗关系的质 量,而治疗关系对来访者人格的改变所产生的影响远远 大于治疗者所采用的治疗技术的作用。 (一)共情式的理解与交流 (二)真诚地交流 (三)积极关注式地交流 (四)会谈技巧
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约始于70年代初。
7
三、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 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二)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三)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四)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五)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8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一、对人的基本看法 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1902年1月8日生于芝加哥附近的奥克 帕克。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年 进入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学习宗教,
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 临床心理学。
童年及成长环境;
他的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
疗:新近的概念和实践》;《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罗杰斯曾指出: 罗杰斯曾指出:“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 治疗者技巧的高低, 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 有某种态度。 有某种态度。” 1957年 他在《 1957年,他在《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 条件》一文中,提出治疗者应以真诚、 条件》一文中,提出治疗者应以真诚、无条 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指导性治疗与非指导性治疗
指导式的治疗者最常用的技术依次为: 指导式的治疗者最常用的技术依次为: 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1)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2)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 (4)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 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5)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纳行动的建议; (6)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纳行动的建议; 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或条件。 (7)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或条件。
第二节
患者中心疗法概观
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由卡尔·罗杰斯 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由卡尔 罗杰斯 Rogers)一手发展起来的. (Carl Rogers)一手发展起来的. 按照吉利兰德(Glliland)等人的看法, 按照吉利兰德(Glliland)等人的看法,患 者中心疗法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者中心疗法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9.疗效的产生 9.疗效的产生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10.进一步扩大疗效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结束治疗 12.结束治疗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治疗
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 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 伙伴” 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过程与方法
一、治疗过程
1.来访者前来求助 1.来访者前来求助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2.治疗者向来访者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 认识、 治疗者要能够接受、 4.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情感加以接受和认识 6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积极情感加以接受和认识
一、对人的基本看法(人性观) 对人的基本看法(人性观)
1、人的主观性 2、人的实现的倾向
二、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自我( 自我(self):真实的自我 )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个人对 自我概念( ) 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
1、自我概念的发展
(1)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2)自我概念的早期发展 (3)价值的条件化 (4)在自我概念中价值条件作用的影响
二、非指导的治疗方式
罗杰斯早在1942年就在其名著《咨询与心理治疗》 罗杰斯早在1942年就在其名著《咨询与心理治疗》 1942年就在其名著 一书中,提倡非指导的治疗方式。 一书中,提倡非指导的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的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这种治疗的着眼点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具体地帮 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 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促进其自我概念向着更接 近自我的经验、体验的方向发展。 近自我的经验、体验的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 以人为中心治疗” 第四阶段:“以人为中心治疗”
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 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 从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以广泛应 用于教育、工业、 用于教育、工业、群体以及解决冲突和对世 界和平的研究为标志。 界和平的研究为标志。 19世纪80年代 世纪80年代, 在19世纪80年代,罗杰斯直接致力于把以人 为中心疗法应用于政治领域, 为中心疗法应用于政治领域,特别致力于争 取世界和平。 取世界和平。
第四节
患者中心疗法的评价
一、患者中心疗法的贡献
贡献一:对咨访关系的研究。 贡献一:对咨访关系的研究。 贡献二:对人的能力的积极信念。 贡献二:对人的能力的积极信念。 贡献三:强调咨询者的人格和态度的重要性。 贡献三:强调咨询者的人格和态度的重要性。
二、患者中心疗法的局限
局限一:它的整个体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重情轻理的气息。 局限一:它的整个体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重情轻理的气息。 局限二:整个体系的个人主义取向。 局限二:整个体系的个人主义取向。 局限三: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咨询者显得过于消极, 局限三: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咨询者显得过于消极,有时简直 是易受来访者的操纵。 是易受来访者的操纵。 局限四:以人为中心治疗体系排斥任何诊断或评估, 局限四:以人为中心治疗体系排斥任何诊断或评估,不对障 碍进行任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碍进行任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第三阶段: 经验阶段” 第三阶段:“经验阶段”
19世纪50年代晚期到19世纪70年代 世纪50年代晚期到19世纪70年代, 从19世纪50年代晚期到19世纪70年代,重点是研究 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 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即究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使 来访者发生改变。 来访者发生改变。并力图使自己的理论受到严格的 经验检验。 经验检验。这一努力导致他对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 伙伴关系”的强调, “伙伴关系”的强调,重视咨询者的态度对来访者 的影响,重视双方的情感、体验的交流。 的影响,重视双方的情感、体验的交流。
第一阶段: 非指导性治疗” 第一阶段:“非指导性治疗”
以罗杰斯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治疗》 以罗杰斯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治疗》一 1942年出版 书为标志。 书为标志。 其中一个关键思想是: 其中一个关键思想是: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 深刻地了解自己。要取得较好的疗效, 分、深刻地了解自己。要取得较好的疗效, 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
2、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预测一下:人是如何心理失调的? 预测一下:人是如何心理失调的? 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被忽视。 被忽视。 被个体准确地知觉到并强化。 被个体准确地知觉到并强化。 被歪曲。 被歪曲。 予以否认。 予以否认。
适应程度低或高的个体的表现是不同的
觉 准 确 的 感 知 准确的感知觉
第九章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理论及过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患者中心疗法概观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过程和策略 患者中心疗法的评价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卡尔·罗杰斯 卡尔 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 - )
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主要 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主要 15 致力于世界和平工作, 致力于世界和平工作, 尤其是减少种族冲突, 尤其是减少种族冲突, 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提名。他被称为“ 提名。他被称为“安静 的革命者” 的革命者”。
第二阶段: 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第二阶段: “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出版(1951年 为标志。 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出版(1951年)为标志。 在理论方面,关于人的“自我概念” 在理论方面,关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 与机体经验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得到更深入、 与机体经验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得到更深入、更清 楚的探讨和分析。 楚的探讨和分析。 在实践方面, 在实践方面,也从重视反映来访者所说的事实内容 转为同时重视反映隐蔽的情感,从而真正深刻、 转为同时重视反映隐蔽的情感,从而真正深刻、准 确地“进入”来访者的“现象世界” 确地“进入”来访者的“现象世界”。
特别强调: 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疗法对治疗师有很 多要求, 多要求,有效的以人为中心治疗师必须是 脚踏实地的、集中精力、关心、投入、 脚踏实地的、集中精力、关心、投入、重 耐心、以成熟的方式接受来访者 接受来访者。 视、耐心、以成熟的方式接受来访者。没 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态度或生活的方式, 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态度或生活的方式, 仅仅有应用的技能可能是无用的。 仅仅有应用的技能可能是无用的。
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顺序如下: 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顺序如下: 确认来访者表达时所反映出的情感与态度; (1)确认来访者表达时所反映出的情感与态度; 确认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 (2)确认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 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4)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5)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6)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7)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3、自我概念与心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
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 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知 觉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 觉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体 就会产生心理失调。 就会产生心理失调。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相信个体中蕴藏着的实现的倾向 的强大推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 的强大推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相信人有能 力调整和控制自己, 力调整和控制自己,相信人是能够发现其自我概念 中的问题的, 中的问题的,他们会评价自我经验对自我实现的作 用,不断地使自我概念适应于新的经验。(心理治 不断地使自我概念适应于新的经验。 疗)
适应程度低的个体
适应程度高的个体
自我概念和经验、 (2)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不一致 潜识、 (3)潜识、防御和焦虑 (4)崩溃和紊乱状态 (5)自我概念是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 无效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失调的原因! 无效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失调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