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延伸题目例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目例解
现代文阅读延伸要点:①延伸的基础是读懂文本和题目所要求文句,结合全文确切理解关键词语;②在充分理解题目要求文句的前提下,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认识和判断;③考试中,按题目要求的方向,做清晰适度、要点完备、表达流畅的延伸;④备考时,可沿题目要求的方向进一步扩展延伸,从而辐射到写作领域。
【例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
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
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
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
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
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魏晋之前,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
历史上许多文人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不安静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也曾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
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
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使大家感到陌生。
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人们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可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人们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大众的关注之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
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
细细一读,果然是好——陶渊明成了热门。
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
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
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然意境,可以看成陶渊明整体风范的代表。
但是王安石最推崇的却是前面四句,认为“奇绝不可及”,或许就因为这几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人生哲理:在热闹的“人境”也能找到安静,关键就在于“心远”。
正是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
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
什么意味?只可感受,不能细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哲理玄言诗的痕迹。
陶渊明让哲理入境,让玄言具象,大大地超越了魏晋名士。
但是,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大化,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
一切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
了。
(取材于余秋雨同题散文)
[题目]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
”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
(不少于200字)
[备考再延伸示例]
作者所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
”意思是在文化领域某些达到很高境界的人物,有些时候可能因为短见偏见的传统,而长时期不为人们所认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而这种短见和偏见主要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之中。
这句话揭示出文化进程的艰难状态,触发了我一些思考。
能达到文化高峰的人物和学说,其境界一定是超越时代,超越传统的,因此在囿于习俗的环境里难以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例如孔子,在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他的“仁政”的政治观点和“中庸”的哲学理念,除少数儒家传人,很长时期没人接受,人们只信奉强权与武力。
直到汉代,经董仲舒建言,中央政府倡导,才奠定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
又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据说发表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可以读懂,并且受到二百位权威物理专家的联名批驳,人们只笃信牛顿创立的经典物理。
直到许多年后,得到大量科学研究实证材料的支持,成为现代物理的基石,才得到普遍的认可。
这使我认识到,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固然不易,而拨开人们心头的迷雾,推广真理又将是多么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啊!【例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
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
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
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
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
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
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
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
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
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
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
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
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
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已经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
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
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
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
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
”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
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
到了德国,更是如此。
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
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
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
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
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
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
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
但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
原因是,
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
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
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
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
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
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
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
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
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德国哥廷根
(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题目]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
[备考再延伸示例]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散文《海棠花》里,写下了这样一段经历和感受:偶然,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怀想起故乡的海棠花,这帮助作者排遣了乡思忧愁的痛苦,更拉近了与久别的故乡和苦难的祖国的距离。
作者写道:“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
”这里,作者把对时间、空间
遥远、疏隔的感触,转化为更贴近、更真挚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反差。
这种反差正因情感深切所致:遥远的思念,往往会被某种特定事物瞬间拉近——愈远愈切,愈久愈近。
“天涯咫尺”也包含着这份体验吧。
我自小喜爱古典诗词。
古代交通不便、音书难达,“行路难,相思苦”,是中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沾衣,明月披肩,诗人的思绪飞越万水千山,一下子返还故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的亲人,俯仰之间,仿佛就立在床前明晃晃的月光里。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故人旧事,分明就闪烁倒映在窗前粼粼波光内。
“念天地之悠悠”传达思古的悲怆,“无边落木萧萧下”凝聚怀国的块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述慰勉的友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倾诉忠贞的爱情。
鄜州月、巴山雨、渭北树、江东云,无不是寄托思念、缩短时空距离的感情纽带,心灵慰藉。
进入中学,我阅读的视野更加开阔,现代文学作品一次又一次向我传达着与季羡林先生同样的体验。
在白宫前,一种“天国似的静默”,使冰心乡思之情突起,“如同一个波澜怒翻的海”。
她走到路旁一辆手推篷车旁,向一位叫卖炒花生栗子的黑人买了两包。
冰心先生写道:“我何尝要吃花生栗子?无非要强以华京作北京而已!”(《寄小读者》)是啊,沉重的思乡之情,万里距离,靠两包“花生栗子”融入心田。
我吟哦艾青的诗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是吗,浓浓的怀亲之情,十年生死,在纷飞的雪片中凝成诗篇?
在我自己成长的记忆里,也有着许多类似的体验。
祖父已经去世多年,有一天,我偶然翻阅小学时的文集《师泽文圃》,那里面选登了我三年级时的一篇作文。
扉页上祖父的题词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用非凡的努力,做平凡的人。
”俶然间,我分明感到祖父就站在面前。
今天,在庄严的考场上,我再一次咀嚼这句话的分量。
觉得它分明就在诠释着试卷上的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祖父的话给了我作文的方向;我坚信,也一定会成为我做人的准则。
【例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
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
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
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
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
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
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
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
《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有删改)[题目]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不少于200字)
[备考再延伸示例]
“观山如读史”,意思是观赏一座山就如同阅读一部历史。
这是《祁连雪》一文的作者途经祁连山,观赏祁连山的绵延群峰和岭上素洁白雪涌生出的切实感受。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又为什么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方面,因为祁连山的雪水丰美、清冽,灌溉着河西走廊,哺育着那里一代又一代的子孙;祁连山雪岭丽景使人的心境趋向宁静、明朗、
净化。
另一方面,又因为祁连山丰富的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使作者如醉如痴,欢忭不禁。
现在驱车途经祁连山,景观与故事叠合,使他深入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造化与心源合一,仿佛能谛听到无声的人文倾诉。
自然景物的客观形象与对生命情感的主观象征认识交融互渗。
千里祁连山雪,相随相伴,使作者像读一部史书,眼明心亮。
因此说出了“观山如读史”的感受。
在我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里,也常有“观山如读史”的体会,获得启示。
我特别喜欢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在诗人眼中笔下,莽莽苍苍的昆仑山,不但是中华的脊梁,更是阅尽中华历史的丹青史册:“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中国古话说:“仁者爱山。
”历代有功于国于民的执政者,最奉行倡导的就是“仁政”。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在古典诗词中,经常读到“山”的形象,“山”的寄托。
“山围故国周遭在”,包含着王朝的兴替;“山河破碎风飘絮”,倾诉着亡国的悲怆——“山”刻录着历史沧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着少年壮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着无畏的豪情——“山”,凝聚着人生追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展现出无垠视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出坚定信念——“山”,启迪着民族的智
慧。
一次乘机由北京去云南,天气晴好。
由舷窗俯瞰祖国大地,山川莽莽。
太行山脉嶙峋苍劲,我仿佛听到抗日战争隆隆炮声,听到八路军激越豪迈的军歌。
秦岭山脉怒涛翻卷,我似乎看见金戈铁马猎猎旌旗,看见兵士拼杀将军喋血。
岷山山脉千里积雪,我好像望见汩汩融雪,涓涓溪流,编织天府之国的锦绣水网。
蒙山山脉红土娟秀,我分明感到蝴蝶泉边彩蝶纷飞,各民族和谐交融的景象。
一山接一山,向我展示出一卷中华民族波澜壮阔、卓绝伟大的史册。
“观山如读史”,浩浩苍苍的山峦,绮丽多彩的历史,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心灵启迪。
【例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心灵的篝火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
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
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
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层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
打算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
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
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
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
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
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
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难以超越的存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
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