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备考:唐宋八大家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他们的代表作有什么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他们的代表作有什么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他们的代表作有什么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他们分别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韩愈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他们分别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韩愈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诗文作品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苏轼诗文作品《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洵诗文作品《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辙其他作品《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曾巩诗文作品《寄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欧阳修诗文作品《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王安石诗文作品《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唐宋八大家”因何得名“唐宋八大家”这个名号在中国文坛中之所以这么响亮,归功于三个人。

一个是明初洪武年间的翰林院编修朱右,一个是明嘉靖年间著名的儒学大师、军事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唐顺之,还有一个是明末的散文家、藏书家茅坤。

朱右的官场生涯主要是在做史官。

洪武三年,一大批学者被朱元璋召来编修《元史》,朱右也被史馆总裁推荐加入了这项浩大的工作中。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的资料

唐宋八大家的资料

唐宋八大家的资料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群体,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这些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对文学发展的重大影响而闻名。

1.韩愈(768-824):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僵化的骈文。

他的散文清新豪放,内容广泛,包括议论、记叙、书信等多种体裁。

2.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与韩愈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柳宗元在散文和诗歌创作上均有建树,特别是其山水记游文,为后世山水文学奠定了基础。

3.欧阳修(1007-1072):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在散文、诗歌、词和史学方面均有卓越成就,尤其以散文和词最为著名。

他的文学作品以文辞典雅、清新流畅著称。

4.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苏轼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苏轼的文学作品以豪放不羁、情感丰富著称。

5.苏洵(1009-1066):苏轼的父亲,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散文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

6.苏辙(1039-1112):苏轼的弟弟,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深沉内敛、思想深刻著称。

7.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他是宋代变法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王安石的文学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儒家经典的讲解,也有诗歌和散文。

8.曾巩(1019-1083):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的散文以简约淡泊、理性克制著称,被视为宋代散文的典范。

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文学理念和作品风格各异,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篇章。

谁是唐宋八大家

谁是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明朝人茅坤编选这八人的散文为《唐宋八大家文钞》,于是,“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便流传于世。

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苏洵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骨干成员。

古文就是散文,也叫散体文,奇句单行,不追求语句对偶,句子可长可短,挥洒自如,不受拘束,言之有物,语言精炼。

所谓“精炼”,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反映纷繁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没有多馀的词句,而且有深刻的内涵,这是作家的基本功。

古文的句式自由,没有限制。

如《史记‧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王,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今山东省曲阜市)出胡陵(今山东省鱼台县)。

”(译文:春天,汉王刘邦率领五个诸侯的军队,共五十六万人,向东攻打楚王项羽。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就命令各位将领攻打齐王,而自己统率精兵三万人向南从鲁绕道出胡陵。

)这里有多种句式,最长的一句多达14字,最短的句子仅有1个字,参差错落,舒卷自如。

古文要求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废话,不要无病呻吟,不搞文字游戏。

作者要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给予读者理性的启迪或感性的陶冶。

到唐代时,骈文已经僵化,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也阻碍了文学自身的发展。

因此,不少知识份子为了崇儒抑佛,便倡导古文、反对骈文,希望以较自由浅白的古文来宣扬儒家思想,借此重建社会秩序,于是古文运动便应运而生。

初唐时,陈子昂写了一些质朴平实的散文,开风气之先。

天宝(公元742—756年)以后,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继起,以儒家思想为依归,倡导古文,成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先驱。

之后,唐代最重要的古文运动领袖韩愈和柳宗元,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提出了古文运动的理论纲领,并在古文创作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又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翱等人的积极参与,使古文运动进入成熟与兴盛时期,从而压倒了骈文。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知识点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知识点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知识点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知识点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Test,简称AAT)的简称,它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知识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知识点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唐代的两位是柳宗元、韩愈,宋代的六位是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在八大家之中,苏家父子有三个人,被称之为三苏,分别为父亲苏洵,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有“一门三学士”的美誉。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他是唐朝时期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的文章气势比较雄伟,说理很透彻,逻辑性非常强。

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著作《师说》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如文章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担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合称“王孟韦柳”。

他是一个关心社会现实的文人,无论写的是什么题材,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著有《柳河东集》等,有一首比较有名的诗《江雪》,全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苏洵,字明允,苏洵擅长写散文,他的散文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很犀利,对于北宋时期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在二十七岁时,开始发愤为学,虽然发愤比较晚,但是非常的勤奋。

他的儿子苏轼回忆幼年伴随父亲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

正是有了苏洵的勤奋读书,也就使得苏轼在幼年时期接受到良好的家教,为其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词派开创者,此外,在诗、文学、书画等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

【公基常识考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

【公基常识考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

【公基常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施耐庵明)、《西游记》(吴承恩明)、《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

中国古典八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诗仙(李太白)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异”是奇怪的事情。

1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之唐宋八大家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之唐宋八大家

2020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之唐宋八大家在非法的考试中,考点众多,其中唐宋八大家的考核是比较值得深入了解的一个,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宋八大家的相关知识点考察。

一、知识点分析(一)人员构成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二)人物历程及其著作1.韩愈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愈的文与杜牧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著作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2.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革新浪潮,使诗文进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个人成就韩愈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宪宗时,曾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和柳宗元政见很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提倡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由于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育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为状元洲,传奇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殊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头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擅长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概,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颜色,造成奔雷掣电的壮丽。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玩耍文字,是不足取的。

有名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更有《祭十二郎文》传世,与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以及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柳宗元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由于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患病,还是志向、品德,都有相通之处。

公基文学常识之宋八大家

公基文学常识之宋八大家

公基文学常识之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考试的过程中也会涉及与唐宋八大家相关的题目,下面小编就该考点进行详细介绍,带大家了解该部分内容和题目解答方法。

一、韩愈(768~824),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的《师说》《原毁》《讳辩》《争臣论》《论佛骨表》等作品,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文字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二、柳宗元(773~819),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有寄托。

柳宗元《贞符》《封建论》《时令论》《断刑论》《天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一系列哲学论文,语言辛辣,嬉笑怒骂,笔无藏锋,痛快淋漓。

三、欧阳修(1007~1072),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代表作《醉翁亭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四、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其文学成就,无论诗、词、散文等,在北宋作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体现着他独有的个性风貌。

苏轼文学创作以诗歌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今存他的诗歌2700多首。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着名的《祭十二郎文》。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着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公共基础常识】“唐宋八大家”考点汇总整理

【公共基础常识】“唐宋八大家”考点汇总整理

【公共基础常识】“唐宋八大家”考点汇总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一、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倡导古文运动。

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杂说》《马说》《获麟解》等。

二、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溪居》《江雪》《渔翁》等。

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苏轼称他“事业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还称赞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五代史记》《生查子·元夕》等。

四、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亦被称老苏,北宋文学家,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

代表作有:《权书》《衡论》《几策》等。

五、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

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代表作有:《贾谊论》《晁错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后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按顺序排按顺序排: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个人简介一、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二、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有《韩昌黎集》传世。

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四、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五、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常识问题之中国文学史上的八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常识问题之中国文学史上的八

辽宁中公教育: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导语】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管理、人文和公文写作等等,其中常识问题部分,知识点庞杂,备考起来比较困难。

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常识问题的中国文学史的部分知识点为考生进行归纳整理。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时八节中的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
以上是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总结的常识问题之中国文学史的部分知识点,望各位考生加强重点知识点和薄弱知识点记忆,灵活运用,顺利通过考试!。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醉翁亭记 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 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王安石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 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 王荆公,北宋临川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 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出 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 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 较好的教育。从熙宁三年起 ,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 后,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 是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十 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二十 七,始发愤为学。苏洵即《三字经》里 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在苏轼晚 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 己深受其父影响。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 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 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 ,属文日数千言"的苏轼。
王安石任宰相时,有位潮州文人叫他帮忙改诗。王安 石一看这诗就笑了,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怎 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他改为了“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荫”。由于改革受阻,王安石游历南方 ,来到了潮州,看到有一个花农在忙碌着,王安石便 问花农在做干什么?花农回答:“我在捉黄犬虫,它 很厉害的,它喜欢啃食花心,花的茎部还会流脓,被 它这一折腾,花就活不了了”。王安石想起了数年前 那个潮州文人让其改的诗,原来诗中指的“黄犬”不 是指黄狗,而是指黄犬虫呀。当夜他睡不着去散步, 当时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寂静的夜里传来婉转动听的 鸟叫声,王安石便问:“这鸣叫声是什么鸟?”当地 人告诉他:“这种鸟叫明月鸟,越是明月当空的时候 叫得越欢。”王安石才知道那句诗中的“明月”指的 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明月鸟。王安石为此感到很不 安,是自己不了解情况改错了诗。

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人物

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人物

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人物唐瑜、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著名的文学人物,在散文(散文无韵无重排,与现代散文的概念不同)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后世的楷模。

后人尊称它们为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唐宋散文形成了一场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古文运动。

历史上,隋唐前的六朝处在我国第二次大分裂的黑暗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虽有一定成就(特别在文学理论与艺术形式方面),但总的趋势是形式主义文学占统治地位,宫廷文学为主宰,诗文辞赋都偏于声律形式与追求辞藻的美化。

这就使得作为对立面的“复古”思想开始萌芽。

初唐时要求改革的已大有人在,陈子昂就曾有过“复古”主张,李白也曾有意识地作过一番“复古”工作。

但形成运动并取得巨大成绩却是在中唐韩、柳时期。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西)人。

曾任兵部、吏部侍郎等职。

他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

他倡儒反佛,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他针对六朝的文风号召复古,实际是革新。

他主张为道而作文,文不能贯佛道而要贯儒道;文体要用三代两汉的散体,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

他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切合实用的散文形式,这在当时是积极进步的。

他既有理论又有创作,他的文章逻辑性强,新颖生动,创用的词语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有些已经成为现代汉语常用的成语与语汇。

《原毁》、《师说》、《进学解》、《马说》、《画记》、《送李愿归盘谷序》、《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等,都是散文的上品。

他的《杂说》是对人材埋没的感慨,以千里马与伯乐作喻,感染力很强。

他的《毛颖传》,内容近似小说,趣味横生。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

晚年遭贬,死在柳州刺史任上。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之“道”,不同于韩愈的儒道之“道”;他不否定儒学也不反对佛学,在倡导古文这一主要点上,与韩愈一致,是韩愈古文运动的有力支持者和宣传者。

在哲学思想上,他是封建社会中期杰出的唯物主义者。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梳理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梳理

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梳理行测,是行政职业力量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的简称,它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国考行测唐宋八大家梳理,盼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关心。

国考行测备考唐宋八大家梳理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唐代的两位是柳宗元、韩愈,宋代的六位是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在八大家之中,苏家父子有三个人,被称之为三苏,分别为父亲苏洵,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有“一门三学士”的美誉。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曾经担当过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他是唐朝时期古文运动提倡者,被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的文章气概比较宏伟,说理很透彻,规律性特别强。

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著作《师说》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如文章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担当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合称“王孟韦柳”。

他是一个关怀社会现实的文人,无论写的是什么题材,都具有肯定的社会意义。

著有《柳河东集》等,有一首比较出名的诗《江雪》,全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苏洵,字明允,苏洵擅长写散文,他的散文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很犀利,对于北宋时期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在二十七岁时,开头发愤为学,虽然发愤比较晚,但是特别的勤奋。

他的儿子苏轼回忆幼年伴随父亲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

正是有了苏洵的勤奋读书,也就使得苏轼在幼年时期接受到良好的家教,为其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词派开创者,此外,在诗、文学、书画等领域都有肯定的造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基备考: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据查,明初朱右将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主要人物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人物介绍唐宋八大家之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师说》、《马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以及《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等。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秋声赋》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经学方面:欧阳修研究《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农学方面:欧阳修曾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了《洛阳牡丹记》一书,包括《花品序》、《花释名》、《风俗记》三篇。

书中列举牡丹品种24种,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

谱学方面:欧阳修开创了民间家谱学之先河,著有《欧阳氏谱图序》,该文中详细说明了欧阳修先世的迁移图,即其先大禹到越国王族的脉络,也描写了八王之乱后,欧阳氏再度南迁江南,在南方各地族衍发展的历程。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谱学方面: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念奴娇》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蝶恋花·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书法: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纵观1800多年中国行书发展历史,建立了不朽地丰碑的是三个杰出的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行书代表作分别是《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誉之为“天下三大行书”。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苏辙的代表作品有:《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元日》、《桂枝香》等。

政治: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是北宋宋神宗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欲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但是,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曾巩代表作:《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墨池记》。

书法:2016年5月15日,曾巩传世孤本《局事帖》在中国嘉德“大观夜场”以一亿三千万元起拍,经多轮竞价,最终以1.8亿元落槌,加佣金2.07亿成交。

《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传世墨迹,为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共124字,距今已有936年,曾被历史上多位名人收藏,并经徐邦达考证著录于《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

2009年,这件作品以1.0864亿元成交,成为第一件过亿的中国书法作品。

巧记韩柳是对好朋友,曾携王欧访三苏。

例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散文《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B.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C. “韩如潮,苏如海”分别是对唐宋八大家中韩愈、苏洵散文的评价D. 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A项,《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描写的是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文笔优美、想象丰富,抒发沉郁的心情。

故A项正确,排除。

B项,《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展开,讲述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

故B项正确,排除。

C项,“韩如潮,苏如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并非苏洵。

故C项错误,当选。

D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

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故D项正确,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