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学生:张丽娜
指导教师:魏琴吴丹李冬梅夏方诠
摘要综述抗生素药物的种类,对各种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和副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全面介绍抗生素药物的分析测定方法,尤其对测定头孢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进行综合性全面阐述。

关键词抗生素;分析进展
引言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强力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是临床医学上的一类重要药物。

近年来,世界上抗生素的生产和应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生素种类繁多,目前,世界各国实际生产并用于医疗的抗生素有三百余种[1]。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化学结构和性质而言,可分为以下9类[2]:1.β一内酰胺类;
2.氨基糖苷类;
3.大环内酯类;
4.氯霉素类;
5.四环素类;
6.多肽类;
7.抗肿瘤类;
8.林可霉素类;9.其他。

为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新药,一方面必须控制和保证药物及制剂的质量,即必须进行成品药物分析;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药物在肌体内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的研究,即需要进行体内药物分析,这些都对分化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除了对现有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外,研究和发展新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分析技术,以便更好地满足药物生产和临床分析的需要,无疑是一件重要意义的工作。

1 抗生素药物的作用与分析
1.1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双氢链霉素等,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是目前我国农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常用的兽药之一,如用于防治鱼病、治疗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等,也常添加到饲料中促进生长发育[3-4]。

该类抗生素的主要毒副作用体现为对于脑神经、听觉以及肾脏的损害。

因此,针对该类药物在食品中的残留,许多国家和机构都规定了明确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

例如,瑞士规定,肝脏中链霉素的MRLs为0.5 mg·kg-1,肾脏中的MRLs为1.0 mg·kg-1;欧盟2377/90/EEC规定,肝脏中的最大残留量为2.0 mg·kg-1,肾脏中的最大残留量为5.0 mg·kg-1,肌肉中链霉素的最大残留量为
0.3 mg·kg-1[5]。

1.2 大环内酯类
该类抗生素(Marcrolides) 是一个以15~17个碳组成的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羟基,以苷键和1~3个分子的糖相连接的一类抗菌药物,包括红霉素、泰乐菌素、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等[6]。

它们是一类抗菌谱广、能耐碱、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作用机理是与霉形体核蛋白50 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其死亡[6]。

阿齐霉素与红霉素相比,对革兰阴性菌如流感杆菌的抗菌作用增强。

阿齐霉素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菌作用和体内抗菌作用[7]。

1.3 氯霉素类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s,简称CAPs)包括氯霉素及其衍生物,又称为酰胺醇类(Amphemicols)。

主要有氯霉素、琥珀氯霉素、棕榈氯霉素、甲砜霉素(Thiamphnicol,TAP)、氟甲霉素和乙酰氯霉素[8]。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但对革兰氏阴性菌较强。

对各种立克氏体、原虫及部分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前,氯霉素类药物在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中应用广泛。

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动物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9]。

氯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CAP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10],即不得检出。

我国是一个动物性制品大国。

近年来,我国出口的动物性食品频频被进口国检出氯霉素残留。

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已将氯霉素从2000年《中国兽药典》中删除,此药重新进入安全评价体系,在《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规定》中规定可食部分不得检出,并且在出口的日常检测中,将其列为必检项目,一旦发现超标,一律禁止出口。

因此,对氯霉素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1.4 四环素类
四环素(Tetracycline,TC)分子式为C22H26N2O7,分子量430.45,具有十二氢化并四苯基本结构,属于四环素类的一种广谱抗菌药物[11]。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致病原引起的感染[12]。

近年来用四环素治疗不少非感染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3]。

此外,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四环素还被大量用作生长促进剂投喂给动物,故其在药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环素类药物作为一类广谱抗生素,它主要包括天然四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去甲金霉素等)和半合成四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素等),曾以价格低、抗菌谱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而在养殖业上被广泛地应用[14]。

长期摄入四环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使机体内感染的病原菌和寄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或耐药菌得以滋生,非敏感菌大
量生长,造成菌群失调而引起二重感染[15]。

1.5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量近年来始终占抗生素类药物的首位[2]。

测定该类药物在药物制剂及体液中的含量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

1.6 多肽抗生素
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抗菌活性的多肽类物质。

它们具有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强,免疫原性低,抗菌谱广的特点[16]。

最初,人们把这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称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应为“抗细菌肽”。

后来发现有些“抗细菌肽”还有抗真菌等其他微生物的功能,便称之为“antimicrobial peptides”。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相继发现这类多肽还具有抗寄生虫、病毒、癌细胞等功能,尤其是随着这类多肽物质在医药学上的应用,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即“多肽抗生素”。

迄今为止,已在昆虫、鸟类、动物及植物等生物中发现了700多种内源多肽抗生素,部分收录在意大利Trieste大学的多肽抗生素数据库中。

其中,对植物多肽抗生素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在分离纯化、抗菌特性、细胞毒性、理化性质以及转基因等许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

1.7 蒽环类
pH条件下为极性较强的碱性化合物,因此一般用强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稳定性和重复性。

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没有特征的紫外吸收,可以利用其结构中的活泼基团(如氨基、羰基)与衍生化试剂形成紫外区有吸收或有荧光的物质,以便于紫外检测或荧光检测,其中又可分为柱前衍生和柱后衍生2种衍生化方法。

柱前衍生反相HPLC是测定此类药物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柱前衍生化试剂有邻苯二甲醛(OPA)、2,4-二硝基氟苯(DNFB)、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3,5-二硝基苯甲酰氯(DNBCL) (以上用紫外检测器)以及氯甲酸芴甲酯(FMOC-CL) (用荧光检测器)。

柱前衍生化方法的特点是较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是一类非常有效且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应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TFR-M)为载体的免疫导向化疗能把化学抗肿瘤药物专一地导人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处,提高了肿瘤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是一种疗效好、毒性低的抗肿瘤疗法;将脂质体技术应用于肿瘤化疗能减小毒性、延长寿命,多柔比星隐形脂质体给药组的肿瘤抑制率比普通脂质体高。

近年开发的新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4-脱甲氧基-3-脱氨基-3-吖丙啶基-甲磺酰基-柔红
霉素、3-去氨基-3-吗啉代-3 去氧代-l0-羟基-盐酸洋红霉素(MX2)、1,4-蒽醌、甲氧基吗啉代多柔比星、3-脱氨基-3-羟基-4-(O-L-daunosaminyl)-4-脱甲氧柔红霉素(MENLO755)。

1.8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 lincomycin) 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

于1962年由美国人Mason 等首先从链霉菌林可变种培养液中获得,从此获得广泛应用。

林可霉素的分子式为C18H34N2O6S,分子量为406.56。

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尤其明显,在许多感染症的治疗中疗效显著[17]。

林可霉素(简称A) 由反- 4’- 正丙基古液酸与甲基α- 硫林可霉糖经酰胺键结合而成。

在其发酵过程中同时伴生少量的林可霉素B(简称B)以及痕量的差向林可霉素(简称E)。

而A与E的区别则只在于林可霉糖结构式的7位上,A为R构型羟基;E为S构型羟基。

2 药物分析的研究方法
2.1高效液相色谱法
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现状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的一种分析方法。

2.1.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能高,应用范围广,不仅可以分离,而且可以准确地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和峰高,在杂质检查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方法,它能较好地分离供试药品中可能存在的降解产物、未除尽的原料及中间体等杂质而准确定量[18-25]。

现就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效液相测定见表1:
表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部分头孢菌类抗生素
被测物样品类型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nm)
头孢唑啉血浆 Spherisorb
C18柱甲醇-0.1磷酸二氢钾 275 头孢噻肟纳药物制剂μBondapak C18柱磷酸二氢酸-甲醇 236
头孢羟氨苄血浆 Hversil
ODS柱0.01MNaH2PO4-乙腈
(96:4)
230
头孢泊肟脂原料 Shim-Pack苯基柱0.005M KH2PO4-甲醇-乙

260
头孢呋辛血清YWG-C18H37
\不锈钢柱
甲醇-水-冰醋酸
(28:71:1)
290
头孢美唑胆汁 C18柱缓冲液(pH=7.0)-乙腈
(80:20)
272
头孢克罗血清
Shim-Pack
CLC-ODS柱
磷酸盐缓冲液-乙腈
(87.5:12.5)
254
头孢曲松血清尿液 Discovery
C18柱 KH2PO4-CH3CN(1:1) 274
头孢他啶肾脏透析

μBondapak C18柱甲醇-醋酸胺(17:83) 254
头孢氨苄药物制剂 C18柱甲醇-磷酸盐缓冲液 254
头孢克洛药物制剂 Kromasil
C18柱KH2PO4甲醇-乙腈-s乙腈-

265
检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多采用反相色谱或离子对色谱系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低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柱后衍生化则采用在线技术,可便于自动化测定,但需要有特殊的衍生化反应装置,因此柱前衍生化方法目前较多被采用。

链霉素是研究较多的一种代表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目前也主要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尤其是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1994年GERHA等[26]采用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柱后衍生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动物组织中链霉素和二氢链霉素残留。

姜莉和赵守成[27]用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快速测定鲜牛奶中链霉素残留量,回收率达到78.3% ~80.2%。

陈晓红等[28]采用双试剂柱后衍生法,在C18柱上以0.01 mol·L-11-庚烷磺酸钠+已腈(65+35)为流动相,以荧光检测器检测蜂蜜中链霉素的残留量,并选用三氯乙酸溶液(1+1)作为沉淀剂,建立了一种较好的链霉素检测方法。

四环素残留分析,国内外文献报导的研究内容大多数为水产品、蜂蜜、牛奶、肉与肉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并且多数为检测方法的研究。

黄志勇[29]等用HPLC 检测水产品中的四环素残留,用4%的HClO4处理样品,经浓缩,用乙腈和0.01mol·L-1的磷酸二氢钠做流动相,在50~1000 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四环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以测量的3倍标准偏差计算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41μg·g-1。

杨挺[30]等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去甲基金霉素、金霉素、脱氧土霉素的分析方法。

样品用 5.0%高氯酸溶液提取,上清液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紫外检测器于355 nm测定。

土霉素、四环素、去甲基金霉素检测限为0.01 mg·kg-1,金霉素、脱氧土霉素检出限为0.02 mg·kg-1。

5种药物的回收率在74.8% ~ 8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95% ~ 9.95%。

吕海涛[31]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发展了一种快速、灵敏、同时测定土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方法。

在反相C18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由甲醇和乙酸钠缓冲溶液组成(内含EDTA氯化钙,pH 8.10),紫外检测波长为386 nm。

四环素类药物的质量浓度在8~ 4000 μg·L-1范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2%~3.6%。

傅强[32] 等建立了人血清中氯林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HPLC),该方法在超低紫外(198 nm)下测定,具有取样量小(200 μg),线性范围宽(0.5%~50 μg·ml-1);灵敏度高,以3倍基线噪音计算,最低检测限可达0.05 μg·ml-1;重现
性好,高中低3个质控样品批间RSD%分别为1.97、0.40和2.15,批内RSD%分别为0.80、0.46和2.3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7,100.34%和93.81%。

陆进方[33]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中林可霉素的含量。

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0.05 mol·L-1硼砂溶液(用85%磷酸调节pH 至5.0)-甲醇-乙腈(60:36:4),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在
1.32~3.9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71%。

2.2 高效毛细管电泳
2.2.1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研究现状
毛细管电泳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的特点。

其中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处理样品量少,效率高,可以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分析。

毛细管电泳是离子或荷电离子在毛细管中以电场为驱动力,基于其电泳淌度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环境污染小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

正因为如此,毛细管电泳从80年代末至今已成为备受瞩目,发展最快的一种分析分离技术,应用领域迅速拓展,在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同时,已迅速扩展到食品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化学、毒物学、医学和法医学等领域。

2.2.2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处理样品量,效率高,可以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分析。

FLURER和PHARM[34]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直接用紫外检测法测定了12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其杂质(庆大霉素、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RSD=3%),定量限在50μg·mL-1。

但是总体来看目前采用CE检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报道很少,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检测的灵敏度很低。

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缩写HPCE),它兼有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并具有简易、快速、高效、样品用量少、分辨率高、重现性好和易自动化等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效毛细管电泳有两种模式: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和毛细管区带电泳。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MECC)是一种基于胶束增溶和电动迁移的新型液相色谱,其一个显著用途是可以分离中性分子。

因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样品预处理简单,在药物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Zheng[35]等运用MEKC技术测定了头孢氨苄的含量;他们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加入pH 5.25的乙酸缓冲液中,当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即形成胶束。

由于不同的溶质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增加了溶质分离的选择性。

可在15min内将头孢氨苄从其相关
的10种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电泳在15℃,18kV下进行,检测波长为254nm。

毛细管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CZE突出的特点是简单、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小,易自动化操作[36]。

王志[37]等采用含12mmol·L-1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pH 2.3的50mmol·L Tris-H3PO4缓冲溶液既可将头孢Ⅳ号和氨苄青霉素分离,又可将D-苯丙氨酸-L-半胱氨酸-D-缬氨酸、L-苯丙氨酸-L-半胱氨酸-D-缬氨酸分离。

2.3 电化学法
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结构中,β—内酰胺环的羰基很容易被亲核和亲电试剂作用。

除β-内酰胺环外,3位双键的存在与位置对抗菌活性都有意义。

因此,有必要研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电化学性质来为其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李启隆[38]等利用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头孢噻肟钠的降解产物,并讨论了头孢噻肟钠的降解产物的伏安行为。

赫春香[39]等利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了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的极谱伏安行为。

另外,方宾[40]等基于头孢氨苄(CEX)降解产物中含有巯基(-SH),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的特性,运用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在0.1mol·L-1 HAc-NaAc介质中,CEX降解产物的还原峰电流与CEX浓度于8.0×10-8~7.0×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8 mol·L-1张玉忠[41]等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制剂中的头孢氨苄;将头孢氨苄在0.1 mol·L-1NaOH介质中,沸水浴降解20min后能生成硫醇化合物,以硫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头孢氨苄在6×10-5-10-2 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2.4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用于测定具有发荧光基团的物质,适用范围较窄,但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特点。

HefnawyM[42]等利用荧光胺与药物反应对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和头孢握定进行了分析测定。

杨梅[43]等先后研究了头孢拉定水溶液的荧光光谱,发现在不同酸、碱降解的情况下头孢拉定仍然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由此建立了酸、碱降解荧光分析法,最大激发波长345nm,最大发射波长422 nm。

该法有助于头孢拉定的临床药理研究。

酸降解荧光分析已应用于血清和尿样中头孢拉定的测定。

2.5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CL)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与流动注射相结合,更兼有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易实现自动化的特点[44]。

对头孢菌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化学发光体系:
2.5.1鲁米诺(Lumino1)化学发光体系
鲁米诺属酰肼类有机物,它性质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合成,而且无毒不污染环境,水溶性较好,是最有效的的发光试剂之一。

鲁米诺试剂(3-2-氨基苯二甲
酰肼)在水溶液中可以被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铁氰化钾(III),高碘酸钾等氧化而处于激发态,发射蓝光同时回到基态。

部分药物或金属离子与药物形成的配合物可以催化或抑制这一反应,且发光强度与药物浓度成线性关系,由此可对这些药物进行测定。

李世凤[45]等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头孢克洛对Luminol-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头孢克洛在1.0×10-8~2.0×10-5 g·mL-1范围内与发光信号的增强值(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δ)为 6.0×10-9 g·mL-1;对于1.0×10-6 g·mL-1头孢克洛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

应用于希刻劳颗粒中头孢克洛的测定。

2.5.2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体系
ECL分析是对电极施加一定的电压进行电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物之间或与体系中某种组分进行化学发光,通过测量发光光谱和强度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

以三联吡啶钌(II)配合物为代表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在免疫分析和光电传感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6],相关ECL机理也研究得较为深入。

并且电致化学发光经常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在一起用来测量一些药物,如汪敬武[47]等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

苏彩娜[48]等研究了工作电极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诺氟沙星测定的影响。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其浓度线性范围为0.02~10 μmol·L-1;检出限(3σ)为0.0048 μmol·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 (1.0 μmol·L-1, n=11)。

2.5.3Ce(Ⅳ)—巯基化学发光体系
利用Ce(IV)氧化性直接检测药物已有报道,如对非那西汀的测定[49]。

范顺利[50]等将头孢氨苄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因含巯基而与Ce(Ⅳ)作用产生化学发光,并发现罗丹明6G对该反应有增敏的作用;同时用该法对头孢拉定进行了测定。

杨季冬[51]等利用该法测定了头孢拉定,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及头孢哌酮钠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5.4高锰酸钾作氧化剂的化学发光体系
Hindson B J[52]等报道了高锰酸钾作为化学发光反应的氧化剂在有机及无机物质分析中的运用。

根据药物对高锰酸钾发光体系的作用原理和所采用的分析手段,可将其分为直接氧化、增强和抑制技术等。

Barnett N W等[53]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测定了生物碱吗啡。

陈朝晖[54]等考察了在盐酸介质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形成的胶束能增强高锰酸钾—头孢哌酮钠化学发光体系,对合成样及尿样进行了检测;头孢哌酮钠浓度在0.01×10-6-15×10-6 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9×10-9 g·mL-1。

2.6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2.6.1紫外分光光度法(UV)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由于其母核部分具有O=C-N-C=C结构,故有紫外吸收。

如头孢氨苄的水溶液在262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头孢唑啉钠的水溶液在272 nm波长处较强的吸收。

对复方制剂的检测,为防止被测组分之间相互干扰,通常需要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知识;罗宇芬[55]等利用双波长、系数倍率法复方制剂中头孢吡肟与甲硝唑的含量。

张霞[56]等研究了铝离子对培氟沙星 (Pefloxac in, PEFX)光谱特性的影响及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4.99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铝离子对培氟沙星吸光度有显著增敏作用。

程青[57]等以硫酸庆大霉素为囊心物质,采用复乳法制备了硫酸庆大霉素-聚乳酸微球(gentamycin sulfate-polylactic acid-microspheres, GTMS-PLA-MS),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微球的差异。

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微球外观呈球形并且多孔,两种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6.67 μm和11.70 μm,药物包封率分别为37.52%和49.19%,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载药微球的体外释药过程进行了试验。

葛成相[58]等在pH=7.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对甲硝唑、芬布芬和酮洛芬三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光度测定,所得的重叠吸收波谱数据用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方法处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校正模型,进而用于未知溶液的浓度预报分析,得到的甲硝唑、芬布芬和酮洛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 μg·mL-1,0.2~6.0 μg·mL-1和1.0~16.0 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34 μg·mL-1,0.08 μg·mL-1和0.32 μg·mL-1。

2.6.2可见分光光度法
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其产物在可见区的摩尔吸光系数都比在紫外区大。

通过加入各种特定的化学试剂,借助这些加入试剂与待测物的灵敏的显色或褪色反应,在可见区就可以测定许多药物,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但是,由于需要添加化学试剂,操作比较繁杂,使得其简便性略差于紫外分光光度法。

某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含有特征官能团,从而存在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产生特征颜色反应的可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环不稳定,具有还原性;张玉忠[59]等考察了在50℃条件下头孢氨苄能定量地还原Fe(Ⅲ)-邻菲罗啉为红色Fe(Ⅱ)-邻菲罗啉:在502 nm处测定了其吸光度。

联吡啶与邻菲罗啉同为Fe(Ⅱ)的显色剂;同组研究人员接着又对2,2′联吡啶与头孢氨苄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谢晓梅[60]等以钼酸胺为氧化剂同9 mol·L-1的硫酸及被测物头孢氨苄于沸水中加热15min,产物在670nm处有最大吸收。

2.7 基于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没有特征的紫外吸收,因此微生物效价法是当前各国药典测定该类抗生素含量的主要方法[61]。

目前人们常利用Charm II试验(美国)快速检测和鉴定牛奶、肉、鸡蛋中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牛奶中庆大霉素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2 μg·mL-1,鱼和鸡蛋中链霉素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15 μg·mL-1[62]。

黄晓蓉[63]等采用阻抗分析法快速检测牛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用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