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45页PPT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整理..ppt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整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aa1f032e3f5727a5e962ee.png)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
•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 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 。
• 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
• 这一决策的实施,会改变“校校同 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 的局面。
3. 校本课程的类型:
• 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 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 选择性。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
•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 、个性化,
• 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 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 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 需要;
•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 重要的是应该把“课”“学科”意识提 升到“课程”意识,使课程体现学生发 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 为了学校:为了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
校所面临的问题。 • 在学校中: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
中人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在学校中有效实施。 • 基于学校: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二)课程
1. 课程
• 广义的理解: • 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
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 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 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包括制度的和非制度的)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www. lsyf. cn
谌业锋主页 http://lsyf. cn/jksyf. html
校本课程开发讲座ppt课件
![校本课程开发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b037a827284b73f342506b.png)
整理课件
17
4、校本课程的现状
1)校本课程在各个学段的情况
小学
初中 高中
开发校本课程的 94.9% 75.5% 87.6% 学校比例
教师对校本课程 84.6% 75.4% 42.9% 的认同
发达地区的调查结果
整理课件
18
2)校本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多少较合理
40 35 30 25 20 15 10
主要缺点:
•造成学科与学科的隔离;
•学科与生活的隔离;
•忽视学生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不易适应知识与学科的持续增长;
•学生没有可能参与课程的开发
整理课件31青岛实 Nhomakorabea初中在对学生三年所学学科知识点的学习难度 进行了调研后老师们吃惊地发现:在英语 学习上,出现了群体难度的现象,即男生 的英语成绩普遍没有女生高,而“男生发 音障碍”成为导致与女生英语差异大的重 要原因。由此,青岛实验初中对学科课程 进行了二度开发,开发出“学前引 桥”“难点引桥”“发展引桥”三类“引 桥课程”。“学前引桥”旨在帮助初一新 生消除学习的前置障碍;“难点引桥课 程”,重点在于破解学习难点,减少两极 分化;“发展引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长 远发展,为其顺利适整理应课件 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32
整理课件
12
■校本课程要具有针对性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学生兴趣)和学校 特色,规划并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形态多样化
学科课程、专题课程;长期课程、阶段 课程或短期课程;认知性课程、体验性课 程;等等。
整理课件
13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 而下由中央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实施的课程。 学校教师一般在此类课程的编制中自主权比较 少,他们主要只负责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课件
![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ec63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e.png)
总结经验
升华教育理念并总结开发经验, 加强教育教学的宣传与推广。
后续管理与维护
• 维护优质的校本课程资源库,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 • 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更新、改进和拓展,使之与时俱进。 • 建立培训平台和教学科研机构,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规划与开发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分享,激励教师创新教学。
4
教案等的开发和实施。
对课程教材、教案、教具进行评价和反 馈,不断改进和完善。
开发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目标
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厘清知识点和学习重点, 合理安排课时、难度和深度材施教、 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参与。
教学内容
需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 不断加强与社会实际接轨。
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课 件
本次课件介绍了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的全过程,包括意义、目标、步骤、流 程、评估、反馈、团队合作等方面,旨在帮助您了解如何设计与实施优质的 校本课程。
意义与目标
促进教研
满足需求
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是促进学科 间、年级间、教师间合作、交流、 互动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可以根据学 生的需求、兴趣、特长等因素量 身定制课程,提升他们的学习动 机和兴趣。
团队合作与沟通
协同合作
建立团队协作机制,明确工作分 工和职责。
沟通交流
建立团队交流和汇报机制,促进 信息共享和同步。
务实高效
遵循实际具体,保持工作高效和 务实。
教学设计与实施
• 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倡导探究式、实践式、创新式教学。 • 教学实施要开发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问题探究和思辨,注重学生表达、参与和体验。
教学评估
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对学生学 习情况及时了解、跟踪和评价。
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ppt
![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80b00d28ea81c758f578d9.png)
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朱士雄
我校办学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学校原名匡村中学,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 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农村普通中学 。 学校所在地:距无锡市23Km,无锡、常州交界处 杨市小镇 。 学校服务人口近30万,普及了普通高中教育、每 100名初中生中18—24名可升入我校 。 学校占地8.67万m2,校舍6.4万m2 高中33班,附属初中部36班,学生3596人,教职 员工362人 。 江苏省首批九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省模范中学。
选
本
人文素养类
课
任 科学素养类
任任Βιβλιοθήκη 课程选 身心健康类
选
选
课 生活职业技能类 课
课
说明: 每位高中毕业生所学的校本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5。其中:限选课为10分,任选课为 25分。任选课学分包括:人文素养类为7分;科学素养类为9分;身心健康类为6分; 生活职业技能类为3分。
任选课开设的类型举例
所属类别
●教师培训内容与技术考核内容:
(1)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 课程制度 课程价值
课程类型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技术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技术 ●教师现状与需求的分析技巧 ●课程纲要的编制技术,包括课程说明、 撰写技术、课程目标叙写要求等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技术 ●与学生的沟通技术 ●课程实施的评估技术
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保障
构建良好的校内沟通模式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提供必须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 建构课程专家的技术支持系统 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为保证教师适应新课程,提高课程开发和实 施的质量,我校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开发的 知识与技能为重点,扎实而系统地进行全员培 训,并建立了与培训内容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 技术资格认定制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朱士雄
我校办学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学校原名匡村中学,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 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农村普通中学 。 学校所在地:距无锡市23Km,无锡、常州交界处 杨市小镇 。 学校服务人口近30万,普及了普通高中教育、每 100名初中生中18—24名可升入我校 。 学校占地8.67万m2,校舍6.4万m2 高中33班,附属初中部36班,学生3596人,教职 员工362人 。 江苏省首批九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省模范中学。
选
本
人文素养类
课
任 科学素养类
任任Βιβλιοθήκη 课程选 身心健康类
选
选
课 生活职业技能类 课
课
说明: 每位高中毕业生所学的校本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5。其中:限选课为10分,任选课为 25分。任选课学分包括:人文素养类为7分;科学素养类为9分;身心健康类为6分; 生活职业技能类为3分。
任选课开设的类型举例
所属类别
●教师培训内容与技术考核内容:
(1)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 课程制度 课程价值
课程类型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技术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技术 ●教师现状与需求的分析技巧 ●课程纲要的编制技术,包括课程说明、 撰写技术、课程目标叙写要求等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技术 ●与学生的沟通技术 ●课程实施的评估技术
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保障
构建良好的校内沟通模式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提供必须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 建构课程专家的技术支持系统 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为保证教师适应新课程,提高课程开发和实 施的质量,我校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开发的 知识与技能为重点,扎实而系统地进行全员培 训,并建立了与培训内容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 技术资格认定制度。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ppt课件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d577bd7cd184254a353570.png)
.
15
学校申报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封面:
– 学校名称;课程规划者;适用年级;日期
正文:
– 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 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保障措施
.
16
学校如何实施《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利用《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开展 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申报与审议 学生选择与科目确定 撰写《课程纲要》与实施课程 开展课程评价 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
»一、学校的愿景与使命 »二、九年一贯的课程方案 »三、学科内容改进方案 »四、有效教学纲要 »五、发展性课程评价纲要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七、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八、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的运营 »九、教师知识管理与专业发展
.
13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 2006学年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第一部分 总 纲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目标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整体
.
14
校本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程序
情景分析:学校教育哲学、发展规划、 学生需求、社区发展需要
确定方案(目标和计划):总体目标、 课程结构、科目确定、课程纲要
组织和实施: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 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注意问题
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 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
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通识研修专题之一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
1
让我们一起思考
在三级课程管理的框架下,学校一级的课程 管理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学校应该怎样合理地开发自己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让教师编教材吗? 校本课程开发与高考关系不大就不重要吗?
.
2
报告内容
学校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如何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教师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 如何建立校本课程的审议制度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PPT课件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7a4bd581b6bd97f19eac7.png)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
南安教育信息网——教师博客——推荐博客 ——思进博客
南安教育信息网——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的分类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2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 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 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 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 开发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和国家课程 的校本化改造过程两个方面。
14
初步成效:
2005年4月14日开展小学“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评选活动 ,共选送8篇设计参加泉州市教育局课改 办“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汇编。
2006年5月在“泉州市校本课程研讨会”上有 三篇文章被选入汇编,其中南安市斗南中心小学 黄福成校长 在大会上发言。
《“叶飞将军的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斗南中心小学 黄福成 叶火灿
兼谈《三字经》(节选)品读与鉴赏教学设计。第一小学 陈彬霞 王雨水
《用好教师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东田中心小学 范雕玉 刘才开 陈语。
15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活动课、选修 课、兴趣小组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自编教材
16
1、 “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泛指在学校里实施与开发的所 有课程。而校本课程仅是指狭义的学校的课 程,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课程 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教综[2004]314号文第三批审议151 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南安教育信息网——教师博客——推荐博客 ——思进博客
南安教育信息网——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的分类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2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 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 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 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 开发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和国家课程 的校本化改造过程两个方面。
14
初步成效:
2005年4月14日开展小学“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评选活动 ,共选送8篇设计参加泉州市教育局课改 办“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汇编。
2006年5月在“泉州市校本课程研讨会”上有 三篇文章被选入汇编,其中南安市斗南中心小学 黄福成校长 在大会上发言。
《“叶飞将军的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斗南中心小学 黄福成 叶火灿
兼谈《三字经》(节选)品读与鉴赏教学设计。第一小学 陈彬霞 王雨水
《用好教师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东田中心小学 范雕玉 刘才开 陈语。
15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活动课、选修 课、兴趣小组
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自编教材
16
1、 “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泛指在学校里实施与开发的所 有课程。而校本课程仅是指狭义的学校的课 程,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课程 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教综[2004]314号文第三批审议151 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课堂PPT)
![校本课程开发(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7b6a6e9b89680202d8256e.png)
移
解同一技能在 不同情境中的
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适用性等
20
过
独立从事或合
程 与
经 历
作参与相关 活动.建立 感性认识等
参观、访问、考察、接触、 体验等
体验 方
性法
在经历基础上 遵守、拒绝、认可、愿意、
/; 表情 反 现 感应
表达感受、 态度和价值 判断;做出 相应的反碰
欣赏、讨厌、感兴趣、关 注、重视、采用、支持、 爱护、珍惜,怀疑、抵制、
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
10
综合实践活动
名称和课时数由国家规定, 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由学校决定。 从理论的角度看,应该属于校本课程。而 实际上,国家的文件明确规定,它是国家课 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 校本课程: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韩 红桥、 电流热效应 动量
★ 表述规范 主体 动词 条件 水平
★ 可以测量
掌握---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书后四个典型问题的解决, 全体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 瞬时性及矢量性
18
分 领 层 各水平含义描 类 域 次述
可选择的行为动词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 说出、背诵、辨认、回忆、
了 解
别、辨认事实或证据; 举出例子;描述对象
光的色散懂得光的颜色能区分升华和凝华可以测量主体动词条件水平通过手拨钢尺等实验的探究学生知道振幅是影响响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认识到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学生知道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知道并能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根据纸条气球硬币三个实验能了解到生活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完成课后习题5的正确率达90通过书后四个典型问题的解决全体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及矢量性课程目标韩红桥电流热效应动量19再认或回忆知识
《校本课程开发》课件
![《校本课程开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97fa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1.png)
03 未来趋势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校本课程 开发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多元化评价和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02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
课程设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 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确 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
实用性。
课程实施
根据课程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将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 ,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01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 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0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设计、实 施和评价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 专业素养。
情感学习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 学生感悟和体验。
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建 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 和促进者,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
构。
行为主义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强调通过刺激反应机制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作为控制者和指导者,帮
注重实践与体验
详细描述
该小学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实践性强的校本课程,如“小小园丁”、“烹饪 小能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案例一:某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总结词
跨学科整合
详细描述
该校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校本课程中,如将语文与美术 结合,开设“绘本创作”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艺 术创造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校本课程 开发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多元化评价和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02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
课程设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 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确 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
实用性。
课程实施
根据课程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将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 ,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01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 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0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设计、实 施和评价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 专业素养。
情感学习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 学生感悟和体验。
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建 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 和促进者,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
构。
行为主义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强调通过刺激反应机制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作为控制者和指导者,帮
注重实践与体验
详细描述
该小学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实践性强的校本课程,如“小小园丁”、“烹饪 小能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案例一:某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总结词
跨学科整合
详细描述
该校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入校本课程中,如将语文与美术 结合,开设“绘本创作”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的艺 术创造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实践ppt课件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实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1d31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a.png)
7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 基于浓郁地域文化的课程开发 ▪ (萧山九中校本课程开发) ▪ 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
▪ (余姚市东风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 基于学科拓展的校本课程开发 ▪
(萧山区育才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 基于学校办学取向的课程开发 ▪ (华南师大附属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 (4) 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按计 划实施
▪ (5) 校本课程的监控与评价
2023/10/19
15
课本校制编)程确标开成组发定小,目2(
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
▪ 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与学校背 景
包括政策依据;“支柱”情况;
▪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5项描述即可 (设计与归纳)
▪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 课程安排(课表)
▪ 校本课程的管理细则
▪ 附录: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 … … 2023/ 10/1 9
16
206据程课程课基层校本校开方面校依案景背发学与学1的
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 课程目标陈述 (3-5;ABCD)
▪ 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
▪ 课程实施说明 (方法、组织形式、 课 时、场地、设备、 班级规模等)
▪ 在学校中: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 校中人来解决 ▪ 基于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释放学校生命的活力
2023/10/11
3
进解所特面校本教为征学践实决改育、的,:了3
4、校本的内容
▪ 校本研究 ▪ 校本课程 ▪ 校本管理 ▪校本培训
2023/10/19
203/17 本校本校容究、的
4
5、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 的理念与实践
(完整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ppt
![(完整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e1e22f102de2bd9705889d.png)
狄尔泰认为理解不是直接的,它是理解者通过自身心理过 程的体验来重建这一过程 3.语言诠释学 (1)对语言及文本在理解上的争辩 (2)效果历史意义和视界融合
成
(二)实用主义—杜威的教育观点
一、教育原则 —民主主义 二、教育即生活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四、做中学的知识实践观 五、课程应考虑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的结合
(二)实用主义—杜威的教育观点
实用主义教育观对校本课程发展的启示 1. 就校本课程发展必须存在的原因而言
它能发展接近儿童世界的课程 2. 就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而言
校本课程发展提供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 2.由动机理论来看如何运作校本课程发展
(1)采用参与的方式提供学生、社区家长对学校 的隶属感 (2)给予专业成长的机会、认可与挑战性的工 作,提高其工作动机
(二)社会建构理论
以维果斯基( L.S.Vygotsky)的学说为代表 社会文化脉络、情境学习、内化作用、
的经验。 3.客观而普遍的法则与绝对真理,将排除其他可
能同时存在的多元声音
(一)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对校本课程发展的启示
(一)就校本课程发展必须存在的原因而言 校本课程发展是基于对个人及对社会的责任
(二)就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而言 1.强调主体性与互为主体性 2.重视抉择 3.课程本质为意义的赋予
(三)就如何运作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而言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应藉由“吾 -汝”关系的建构所形
心理学基础
(一)动机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归属感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2.贺兹柏格(Frederick Herzberg )的二因动 机理论 有一套外在的工作条件 有一套内在的工作条件
(一)动机理论
成
(二)实用主义—杜威的教育观点
一、教育原则 —民主主义 二、教育即生活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四、做中学的知识实践观 五、课程应考虑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的结合
(二)实用主义—杜威的教育观点
实用主义教育观对校本课程发展的启示 1. 就校本课程发展必须存在的原因而言
它能发展接近儿童世界的课程 2. 就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而言
校本课程发展提供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 2.由动机理论来看如何运作校本课程发展
(1)采用参与的方式提供学生、社区家长对学校 的隶属感 (2)给予专业成长的机会、认可与挑战性的工 作,提高其工作动机
(二)社会建构理论
以维果斯基( L.S.Vygotsky)的学说为代表 社会文化脉络、情境学习、内化作用、
的经验。 3.客观而普遍的法则与绝对真理,将排除其他可
能同时存在的多元声音
(一)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对校本课程发展的启示
(一)就校本课程发展必须存在的原因而言 校本课程发展是基于对个人及对社会的责任
(二)就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而言 1.强调主体性与互为主体性 2.重视抉择 3.课程本质为意义的赋予
(三)就如何运作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而言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应藉由“吾 -汝”关系的建构所形
心理学基础
(一)动机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归属感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2.贺兹柏格(Frederick Herzberg )的二因动 机理论 有一套外在的工作条件 有一套内在的工作条件
(一)动机理论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ppt课件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3b0a0b5ef7ba0d4b733b88.png)
①需求评估;②开发的总体目 标; ③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④ 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的设想;⑤保障措 施;⑥课程时间安排表等。
《方案》需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县级)审议,没有通过审议的校本 课程不得在学校实施。
2021精选ppt
26
5、对开发者教师进行培训
(1)理念转变、政策培训;
(2)《校本课程方案》培训;
2021精选ppt
35
思及改进
开发者教师对自己所开发的课程的
得失进行思考,反思的主要内容为:
校本《课程纲要》的合理程度, 行动实践中的六个流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优 劣,哪些需要完善、改进,提出基本的改 进措施。为下一轮回的实施提供基本的经 验。反思是改进的基础,改进是下一循环 的开端,同样体现行动研究方法无限循环 性。
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 人文素养类
任 选
课
课
课
周3课时, 高二每周2 课时。
科学素养类
2021精选ppt
23
4、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分三步走:
(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校 课程结构,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 南》,主要内容为:需求评估、校本 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 体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办法等。
(3)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培训,就目前来看,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通用模式主要有三种: ①需求主导模式。②条件主导模式,③目 标主导模式。
(4)校本课程开发具体方式的培训。方式主 要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 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新编等。
(5)对学校兴趣活动小组改造为校本课程的 培训。
(6)对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的培训。
2021精选ppt
3
、校本课程开发
《方案》需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县级)审议,没有通过审议的校本 课程不得在学校实施。
2021精选ppt
26
5、对开发者教师进行培训
(1)理念转变、政策培训;
(2)《校本课程方案》培训;
2021精选ppt
35
思及改进
开发者教师对自己所开发的课程的
得失进行思考,反思的主要内容为:
校本《课程纲要》的合理程度, 行动实践中的六个流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优 劣,哪些需要完善、改进,提出基本的改 进措施。为下一轮回的实施提供基本的经 验。反思是改进的基础,改进是下一循环 的开端,同样体现行动研究方法无限循环 性。
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 人文素养类
任 选
课
课
课
周3课时, 高二每周2 课时。
科学素养类
2021精选ppt
23
4、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分三步走:
(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校 课程结构,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 南》,主要内容为:需求评估、校本 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 体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办法等。
(3)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培训,就目前来看,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通用模式主要有三种: ①需求主导模式。②条件主导模式,③目 标主导模式。
(4)校本课程开发具体方式的培训。方式主 要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 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新编等。
(5)对学校兴趣活动小组改造为校本课程的 培训。
(6)对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的培训。
2021精选ppt
3
、校本课程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标: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 优势,和国家课程形成互补 关系,共同致力于培养健康 完整的人
功能:通过校本课程学习过 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策划、设计、组织、 分工、合作、领导与被领导、 观察、想象、操作、采访、 归纳、整理、反馈、评价、 调整等)
• 通过校本课程的专题性与特 色性,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 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 性成长
• 2 资源开发主体
• 个人开发(适合散点分布型) • 备课组开发(适合主从型) • 专题组开发(适合单一专题型)
• 以专题组为主开发,各方面力量协 同
• 3 资源存储
• 文字存储形式:教案、案例、课 程纲要
• 音像存储形式: 录像带、光盘、 电脑资料包
• 存储与使用原则:归档管理,共 享资源,滚动发展
• 组织同行和专家,对校本课 程方案进行论证
• 2 资源开发阶段(搭建课程框架)
• 组织编制校本课程纲要或实 施计划
• 纲要一般以单元为单位编制,主要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时间安 排、教学建议等
• 就课程纲要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 善
• 创设课程资源包,包括收集到的各 种课程相关参考资料
• 3 课程实施阶段(优化课程教学) • 校本课程教师培训、上岗 • 保证校本课程学习时间(上课程
• 四 校本课程内容结构模式 • 单一专题型(如集邮校本课程)
• 主从结构型(如多样化美育校本 课程)
• 散点分布型(如锡山中学校本课 程)
• 五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1 资源来源: • 教师资源(最重要资源) • 社区资源 • 家长资源 • 社会资源 • 历史文化资源 • 学生资源(最大资源)
• 通过查询及分析施耐庵资料,学习分析 与研究历史人物的技能
• 初步掌握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其中重要 人物赏析方法
• 培养热爱祖国文学语言、热爱古典作品 的情感
• 培养尊重祖国历史与祖国文化的情感
• 4 校本课程教学成功要求
• 自主性教学原则:
• 教师充分的教学准备 • 提供帮助,而不包办代替
• 过程原则:
相关资料,进行总结,撰写报告 或论文,提炼成果,展示成果, 反思存在的不足 • 根据总结与反思的结果,进一步 完善校本课本课程开发过程要求 • 酝酿课题选题要慎重 • 发动骨干参与要坚决 • 初步尝试要重视过程 • 整体协同实施要科学 • 实践过程要关心教师 • 整合经验要实事求是
• 六 课程教学模式 • 1 类型 • 接受学习模式(如书法课程) • 半接受半探究模式(如盆景课程) • 探究学习型(如人物探究课程) • 以后两种模式为主
• 2 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 • 情意发展,情知统一 • 主动、和谐、个性化发展 • 以活动为课程主要载体 • 尊重儿童差异性 • 激发内在动机——兴趣 • 鼓励自主探究 • 促进交往,创造交往环境
• 4 资源类别 • 课程学习环境 • 课程教学设施、材料 • 课程各种参考资料 • 课程研究与教学成果: • 专著、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 课程纲要、教材、自创的课程教
学指导书
• 课程故事、课程教学案例集、活 动案例集
• 学生作品、奖状等 • 相关的课程软件、课件、光盘 • 调查或测量所获的相关数据
小组分工)
• (3)个人自主学习(依照计划 完成任务)
• (4)小组协同学习(加强互动 学会记录)
• (5)学习交流(交流环境好, 频率高质量高,学会汇报与评价)
• (6)成果展示(全员展示,优 化心理)
• 6 校本课程主题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 子课题策略 • 集体合作策略 • 学科与领域整合策略 • 设例 《厦门小吃》子课题: • 厦门小吃的历史、厦门小吃的类别
• 学校周边环境中获得(曾厝安小 学)
• 从本校特色中发展(何厝小学)
• 从教育重要主题中确立(莲坂小 学)
• ……
• 就校本课程的初案,向全校 教工、学生、家长与教育专 家征集意见
• 统一意见,拟出校本课程的 开发方案。就校本课程的方 向、目标、内容、分工、阶 段划分、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实施、评价等做出规划
• 3 活动目标的构成 • 知识目标(如关于盆景的知识) • 技能目标(如关于修剪、栽培盆景的方法) • 学习方法目标(观察、对比、分析盆景
等) • 情感、态度目标(热爱盆景课程学习) • 价值观目标(热爱美、绿色植物与自然) • 警惕纯知识技能教育误区
• 设例:《品〈水浒〉》教学目标
• 了解《水浒传》的史书记载和宋代的历 史知识
•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
•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
• 1 准备阶段(评估课程价值)
• 组织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初 定校本课程方向,进行校本 课程价值评估
• 校本课程主题来源: • 从原课题研究拓展(莲花小学) • 从共建单位获得发展(思明小学) • 从征求学生意见中确立(锡山中
学)
• 从教师资源优势中确立(厦门一 中、金鸡亭小学)
• 重视过程的体验、感受与收获 • 不过于追求课程学习的结果 • 通过评价落实对过程的重视 • 努力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开放性原则
• 不迫使学生服从教师意见 • 肯定与鼓励不同的看法 • 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和选择 • 5 探究性校本课程学习活动过程 • (1)学习活动导入(提出问题 引
起兴趣) • (2)自主活动的展开(制订计划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 • 误区一:校本课程就是课外兴
趣活动小组 • 误区二:校本课程就是学校特
色或学科特色 • 误区三:校本课程就是编一本教
材
• 误误区四:校本课程无关重 要,应付一下就行
• 区五:校本课程是校长或教 导主任的事
• 误区六:校本课程就是活动 性的“包装”
• 二 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及功能
表) • 探索最优实施模式 • 开展校本课程教研(确定与实施
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 进行校本课程管理(教导处检查 教案、巡课、收集课程过程资料 等)
• 进行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反思, 征求意见,调整与完善校本课程 (教学模式、资源的开发利用、 活动的选题等)
• 3 课程总结阶段(评价课程得失) • 完成校本课程计划后,收集课程
与品种、厦门小吃的特点与风格
功能:通过校本课程学习过 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策划、设计、组织、 分工、合作、领导与被领导、 观察、想象、操作、采访、 归纳、整理、反馈、评价、 调整等)
• 通过校本课程的专题性与特 色性,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 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 性成长
• 2 资源开发主体
• 个人开发(适合散点分布型) • 备课组开发(适合主从型) • 专题组开发(适合单一专题型)
• 以专题组为主开发,各方面力量协 同
• 3 资源存储
• 文字存储形式:教案、案例、课 程纲要
• 音像存储形式: 录像带、光盘、 电脑资料包
• 存储与使用原则:归档管理,共 享资源,滚动发展
• 组织同行和专家,对校本课 程方案进行论证
• 2 资源开发阶段(搭建课程框架)
• 组织编制校本课程纲要或实 施计划
• 纲要一般以单元为单位编制,主要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时间安 排、教学建议等
• 就课程纲要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 善
• 创设课程资源包,包括收集到的各 种课程相关参考资料
• 3 课程实施阶段(优化课程教学) • 校本课程教师培训、上岗 • 保证校本课程学习时间(上课程
• 四 校本课程内容结构模式 • 单一专题型(如集邮校本课程)
• 主从结构型(如多样化美育校本 课程)
• 散点分布型(如锡山中学校本课 程)
• 五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1 资源来源: • 教师资源(最重要资源) • 社区资源 • 家长资源 • 社会资源 • 历史文化资源 • 学生资源(最大资源)
• 通过查询及分析施耐庵资料,学习分析 与研究历史人物的技能
• 初步掌握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其中重要 人物赏析方法
• 培养热爱祖国文学语言、热爱古典作品 的情感
• 培养尊重祖国历史与祖国文化的情感
• 4 校本课程教学成功要求
• 自主性教学原则:
• 教师充分的教学准备 • 提供帮助,而不包办代替
• 过程原则:
相关资料,进行总结,撰写报告 或论文,提炼成果,展示成果, 反思存在的不足 • 根据总结与反思的结果,进一步 完善校本课本课程开发过程要求 • 酝酿课题选题要慎重 • 发动骨干参与要坚决 • 初步尝试要重视过程 • 整体协同实施要科学 • 实践过程要关心教师 • 整合经验要实事求是
• 六 课程教学模式 • 1 类型 • 接受学习模式(如书法课程) • 半接受半探究模式(如盆景课程) • 探究学习型(如人物探究课程) • 以后两种模式为主
• 2 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 • 情意发展,情知统一 • 主动、和谐、个性化发展 • 以活动为课程主要载体 • 尊重儿童差异性 • 激发内在动机——兴趣 • 鼓励自主探究 • 促进交往,创造交往环境
• 4 资源类别 • 课程学习环境 • 课程教学设施、材料 • 课程各种参考资料 • 课程研究与教学成果: • 专著、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 课程纲要、教材、自创的课程教
学指导书
• 课程故事、课程教学案例集、活 动案例集
• 学生作品、奖状等 • 相关的课程软件、课件、光盘 • 调查或测量所获的相关数据
小组分工)
• (3)个人自主学习(依照计划 完成任务)
• (4)小组协同学习(加强互动 学会记录)
• (5)学习交流(交流环境好, 频率高质量高,学会汇报与评价)
• (6)成果展示(全员展示,优 化心理)
• 6 校本课程主题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 子课题策略 • 集体合作策略 • 学科与领域整合策略 • 设例 《厦门小吃》子课题: • 厦门小吃的历史、厦门小吃的类别
• 学校周边环境中获得(曾厝安小 学)
• 从本校特色中发展(何厝小学)
• 从教育重要主题中确立(莲坂小 学)
• ……
• 就校本课程的初案,向全校 教工、学生、家长与教育专 家征集意见
• 统一意见,拟出校本课程的 开发方案。就校本课程的方 向、目标、内容、分工、阶 段划分、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实施、评价等做出规划
• 3 活动目标的构成 • 知识目标(如关于盆景的知识) • 技能目标(如关于修剪、栽培盆景的方法) • 学习方法目标(观察、对比、分析盆景
等) • 情感、态度目标(热爱盆景课程学习) • 价值观目标(热爱美、绿色植物与自然) • 警惕纯知识技能教育误区
• 设例:《品〈水浒〉》教学目标
• 了解《水浒传》的史书记载和宋代的历 史知识
•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
•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
• 1 准备阶段(评估课程价值)
• 组织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初 定校本课程方向,进行校本 课程价值评估
• 校本课程主题来源: • 从原课题研究拓展(莲花小学) • 从共建单位获得发展(思明小学) • 从征求学生意见中确立(锡山中
学)
• 从教师资源优势中确立(厦门一 中、金鸡亭小学)
• 重视过程的体验、感受与收获 • 不过于追求课程学习的结果 • 通过评价落实对过程的重视 • 努力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开放性原则
• 不迫使学生服从教师意见 • 肯定与鼓励不同的看法 • 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和选择 • 5 探究性校本课程学习活动过程 • (1)学习活动导入(提出问题 引
起兴趣) • (2)自主活动的展开(制订计划
•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 • 误区一:校本课程就是课外兴
趣活动小组 • 误区二:校本课程就是学校特
色或学科特色 • 误区三:校本课程就是编一本教
材
• 误误区四:校本课程无关重 要,应付一下就行
• 区五:校本课程是校长或教 导主任的事
• 误区六:校本课程就是活动 性的“包装”
• 二 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及功能
表) • 探索最优实施模式 • 开展校本课程教研(确定与实施
校本课程教研制度)
• 进行校本课程管理(教导处检查 教案、巡课、收集课程过程资料 等)
• 进行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反思, 征求意见,调整与完善校本课程 (教学模式、资源的开发利用、 活动的选题等)
• 3 课程总结阶段(评价课程得失) • 完成校本课程计划后,收集课程
与品种、厦门小吃的特点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