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将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教学大纲:1. 科学计数法的介绍-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作用- 展示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解释如何将大型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示范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换为标准数值形式3.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 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中的运算规则- 提供实际例子和练,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4. 应用练- 提供一系列练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答练题,强化他们的运算技能和应用能力5. 总结和评估- 对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进行小测验或问答活动,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学资源:- 幻灯片投影仪及相关课件- 教科书和练册- 白板和白板笔教学评估:- 练册上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准确性- 小测验的成绩和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学生在应用练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 在展示科学计数法的介绍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和图表进行说明- 在教授转换和运算法则时,通过示范和实例进行讲解- 在应用练中,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解答问题,促进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教学方法:- 讲授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说明来传授科学计数法的知识和技能- 练方法:提供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通过作业、小测验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理解程度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举例:计算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496×10^8公里)与光速(约3×10^5公里/秒)的乘积,得出光从地球到太阳需要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通过举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材1.5.2节,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形式;
2.科学计数法与常规表示法的互化方法;
3.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值计算。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达和理解较大或较小数值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数学表达素养;
举例:当a=10时,3.2×10^3将变为32×10^3,不符合科学计数法的表示规范。
(2)在数值计算中,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及运算规则:指导学生掌握在乘除运算中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进行有效转换,简化计算过程;
举例:在计算3.2×10^3除以4×10^-2时,需要先将除数和被除数转换为3200与0.04,再进行除法运算。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状况分析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之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感。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的过程中,学会用简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大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能突出本课特色,同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并为今后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和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2.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2.通过微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全国总人口约为1370000000人2.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m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m/s以上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应用微课教学二、复习(微课教学)师:我们先来看这几个问题.1.指名回答什么叫做乘方,并让学生说出103, -103,(-10)3,a n等的底数、指数、幂。
2.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由第3题计算: 105=100000, 106=1000000, 1010=1 0000000000左边用10的n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出现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数量级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3、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数的数量级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卧谈式提问,如下:(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大或者很小的数,请举例说明。
(2)这样的数怎么读?(3)如果不借助计算机或器具,如何短时间内读出这样的数?2、讲解(20分钟)(1)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通过地图、地震、天文、人口等实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所接触的大数和小数,并介绍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
(2)科学计数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找出其中科学计数法的规律,进一步引入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规则,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写法和读法,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化方法。
(3)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天文问题、科学实验等。
3、练习(25分钟)(1)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级的数字读写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2)通过教师给出的示例,让学生思考并解答数字相关的问题。
4、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本节掌握的知识点。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在复习同时,加强科学计数法的练习。
四、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布置的作业后及时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程度,及时进行强化巩固。
3、期中及期末考试时,将本单元的内容纳入考试题目范畴,考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教师可适当扩充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2、多举生活例子,让科学计数法与学生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检测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能力。
4、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能够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4.能够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5.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3.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计算问题。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当数字很大或很小时该如何表示呢?”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应用背景。
Step 2 探索科学计数法1.向学生提问:“如何表示较大的数?”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何表示较大的数。
2.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数乘以10的幂的形式表示。
”3.给出一个例子,比如:650,000,000可以表示为6.5 x 10^8,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Step 3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带领学生分析和探讨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向学生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中,允许基数(即 6.5)小于10,但大于等于1,并且指数(即8)是整数。
Step 4 科学计数法的练习1.让学生完成一些基于科学计数法的数转换练习,例如:写出下列数的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1,50000000,12500。
2.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 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1.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以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例如:将2.5 x10^7乘以3.2 x 10^4。
3.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进行一些实际计算的练习题,例如:(8.3x 10^6) ÷ (1.2 x 10^3)。
Step 6 小结与归纳总结和归纳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科学计数法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
3.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3.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三、教学步骤及方法:步骤一: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1. 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细胞数量等。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意义,简化极大或极小数字的表达方式,方便进行计算和比较。
步骤二: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 分别讲解科学计数法表示非常大和非常小的数字的方法。
2. 针对非常大的数字,讲解术语“基数”和“指数”的概念,并介绍怎么将大数字转换成科学计数法。
3. 针对非常小的数字,讲解术语“基数”和“指数”的概念,并介绍怎么将小数字转换成科学计数法。
步骤三: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1.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包括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数字和将普通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2.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和材料:1. 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 辅助教具:黑板、粉笔。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加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计数法,如测量距离、重量、时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实验、化学计算等。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地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作用和应用方法,从而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用科学计数法。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在科学计数法领域的综合素养。
同时,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日常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够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能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二、教学准备•当前教材相关章节的教学资料•课堂计算题题目•实物或图片展示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于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底数为10的指数来表示,以便简化数字的表达和理解。
科学计数法的标准形式如下:\[a \times 10^n\]•其中a是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被称为尾数;•n是一个整数,被称为指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字,需要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尾数a。
•对于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尾数a就是该数字本身;•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字,尾数a是该数字的绝对值,并把小于1的几次方转换为大于1的分数。
步骤2:确定指数n。
•对于大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负数;•对于小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正数。
步骤3:将尾数a和指数n结合起来写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即\[a \times 10^n\]。
3. 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为了将一个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需要进行如下步骤:步骤1:如果该数字等于0,则它的科学计数法表示为\[0 \times 10^0\]。
步骤2:如果该数字大于0,则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左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步骤3:如果该数字小于0,则再次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小于1且大于-1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右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简便运算。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以及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数法,提出大数与小数运算时的不便之处。
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实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互换练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示例。
2. 练习题库,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互换和应用题目。
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课堂板书和强调重点。
4. 计算器,用于演示和验证计算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科学计数法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大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大数的表达存在的不便之处。
2. 提出问题:“如何简洁地表示一个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知识讲解:3.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强调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授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一个数表示为一个介于1到10之间的数与一个指数的乘积。
例如:1.23 × 10^6 表示为 1,230,000。
示例练习:5. 给出一些科学计数法的示例,让学生尝试将其转换为标准形式。
例如:3.45 × 10^4 转换为标准形式为 34,500。
练习与巩固:6. 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 将标准形式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 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标准形式。
- 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拓展应用:7.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
例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1.496 × 10^11 米,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00 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太阳?总结与评价:8. 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要点和转换方法。
9. 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科学计数法。
教学资源:- 教科书或教学课件- 纸张和铅笔- 练习题集-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
-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增加他们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转换科学计数法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规则。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将大数和较小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体会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大数和较小数的例子,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太阳的半径、光速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地表示这些数。
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发现科学计数法的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学生进一步分析,得出科学计数法中指数n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n的值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三、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并尝试将一些大数和较小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四、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和较小数,如我国的耕地面积、中学生平均身高等。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理解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的1.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意义,以及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方法。
1.2 学会将数值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且读出。
1.3 理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内容2.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即在计算或者表示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时候使用的一种计数法。
在科研中,数量巨大或数量极小的时候使用科学计数法能够使数值更加简洁、直观、方便与统计。
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如下:a × 10b其中a 称为尾数,b 称为指数,且0≤a<10。
2.2 科学计数法的基本转化方法(1)移动小数点法当一个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的时候,可以选择小数点的后移或者前移,使得数值变为10的整数次幂(如10,100,1000),小数点后的数字即为指数。
当向左移动小数点时,指数要加上相应的数位。
例如,将0.00276转化为科学计数法,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指数为-3。
(2)转化为指数幂先将大于等于1,小于10的数表示为a,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t位变成一个小于10的数,那么这个数的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a×10^t。
2.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区别与联系普通计数法与科学计数法在展示和分析数值时具有不同的优势,它们是数字的两种表示方法。
普通计数法由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使用的进位方法和个位数相同。
例如,346.98就是普通计数法。
而科学计数法旨在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时,可以使用指数,其中数字a都介于1和10之间,指数b表示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多少位。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引入在学习科学计数法时首先要引入这个知识的背景,如表明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意义和历史。
3.2 学生思维体操通过良好的练习,能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会搜索规律性,找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例如:寻找规律0000000123000000123000001230001230012301231233.3 语言与符号的引导符号和语言是表示科学计数法重要的两种方式。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和计算较大或较小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的表示方法,如整数、小数、分数等。
(2)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时,如何简便地表示和计算呢?2.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规则①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位数减1。
②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加1。
③科学计数法中,a的取值范围为1≤|a|<10。
(3)举例讲解以光速为例,光速为299,792,458米/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2.99792458×10^8米/秒。
3.实践操作①0.000000②③0.0000456(2)每组派代表分享结果,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4.拓展应用(1)讲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
(2)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疑问。
6.课后作业①0.000000789②987654321③0.00000321(2)查阅资料,了解科学计数法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讲解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解释。
2.在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描述很大的距离,比如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大约有4.37光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太大,我们该如何简便地记录和交流这样的信息呢?生1:我们可以用公里,但是数字还是很大。
科学计数法 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3. 科学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实例引起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太阳系中行星的距离,使用常规数字表示会非常复杂,但是使用科学计数法则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计数法?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探究:1. 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基本形式: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于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介于1到10之间的数(称为尾数)和一个表示10的幂的指数。
2. 示范如何将常规数字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常规数字。
3. 提供一些练习让学生尝试转换数字,确保他们理解转换的方法。
巩固:1. 提供一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转换的技巧。
2. 引导学生讨论科学计数法的优点和用途,例如在科学实验中表示粒子数量、在天文学中表示星系距离等。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运算,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以加深他们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1. 回顾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转换方法。
2. 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计数法,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关于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和相关知识。
2. 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挑战,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科学计数法技能。
评估:1. 设计一些评估题目,测试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检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科学计数法。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掌握情况。
2. 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科学计数法》。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3. 学会将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互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难点:科学计数法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大数与小数的科学计数法互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精确值。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这组数据表示为1.23456789×10^9,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1: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出示例题2:将科学计数法1.23456789×10^9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a×10^n位数:n有效数字:a的位数互换方法:普通记数法→科学计数法:a×10^n科学计数法→普通记数法:a×10^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科学计数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科学计数法》教学目标1、掌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2、掌握会还原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成大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
例如,太阳的半径约696000千米、光速约300000000米/秒,世界人口约8000000000人等,怎么读写这些数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些大数的新的表示方法。
二、探究新知1、观察:10的乘方有什么特点?10²= 100 10³ = 1000 10^4=10000 10^5=100000发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来表示一些大数。
2、尝试用10的乘方来表示567000000567000000= 5.67×10^8像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对于小于-10的数也可以类似表示。
例如-567000000 = -5.67×10^8。
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00001000000 = 1 × 10^6(2)5700000057000000 = 5.7 × 10^7(3)-123000000000-123000000000 = -1.23 × 10^114、思考:上面的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相等。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
三、巩固练习1、用科学计数法写出下列各数:10000 = 10^4800000 = 8 × 10^556000000 = 5.6 × 10^7-7400000 = -7.4 × 10^62、下列用科学计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1 × 10^7 = 100000004 × 10^3 = 40008.5 × 10^6 = 85000007.04 × 10^5 = 704000-3.96 × 10^4 = -396003、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字。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以下能力: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操作,培养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生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巩固题:主要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转换以及基本运算。此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题能力。
例题:
(1)将下列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0000、0.00004、8750000。
(2)计算:3.2×10^3 × 2×10^2,(5×10^4) ÷ (2×10^3)。
3.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到月球表面的距离是多少吗?”这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它在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时的优势。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
讨论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表述清晰。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书写规则和读数方法。
3.能够将常规计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并能够完成科学计数法的相应运算。
二、教学内容:
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科学计数法的书写规则和读数方法。
3.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科学计数法的书写规则和读数方法。
2.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和运算。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
1.导入:通过师生对话引入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意义和作用。
2.讲解:分别讲解科学计数法的书写规则和读数方法。
3.示范:通过示范将常规计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并进行相应的运算。
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反思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科学计数法的特点和应用。
五、教具和资源:
1.教材:包含科学计数法相关内容的教材。
2.黑板和白板笔。
3.练习题和习题参考答案。
六、教学评价和反馈:
1.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初步评价。
2.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并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延伸:
1.可以将科学计数法与其他计数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计数法的特点和优势。
2.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七年级上册《科学计数法》教案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 .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也就是把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0≤a<10的数,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
2、其次确定n的值,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
教学后记(反思成败、总结经验):
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康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1.5.2科学计数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2、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讨论
(1)2× ;(2)7.12× ;(3)8.5× .
3.已知长方形的长为7×105mm,宽为5×104mm,求长方形的面积.
4.把199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99×10n-3的形式,求n的值.
板书设计:
1.5.2科学计数法
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
三、例题讲解(5分钟)
例5(课本45页例题)
四、课堂练பைடு நூலகம்(10分钟)
课本45页练习1、2、3题。
五、课堂小结(2分钟)
如何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六、当堂检测(10分钟)
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阅读和表达科学计数法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3.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科学计数法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
2.课堂讲解法。
3.活动探究法。
五、教学内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用以表达过大或过小的数的一表示方法,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有效数字和指数。
例如:1000可以表示为10的3次方,1.5×10的-6次方则表示为0.0000015。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为有效数字乘10的n次方,其中n是整数,而有效数字的个位为非零数。
例如:520000000可以表示为5.2×10的8次方,0.000003可以表示为3×10的-6次方。
3.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将一个科学计数法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把它的指数表示成10的n次方的形式,再将前面的有效数字和10的n次方相乘即可。
例如:3.6×10的7次方 = 3.6×10000000=36000000,0.85×10的-5次方 =0.85/100000=0.0000085。
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只要把它表示成形如有效数字×10的n次方的形式,其中有效数字为非零数,且第一个数字是个位数,指数n为该数中小数点左移或右移的位数。
例如:3600000 = 3.6×10的6次方,0.0000085 = 8.5×10的-6次方。
4.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中进行乘、除、加、减运算时,要先按照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进行数据的变形,再进行运算。
在乘法和除法中,把指数相加或相减,有效数字相乘或相除;在加法和减法中,先把指数相等的分别相加或相减,再将其它位上的数附加上去,最后化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长县秀延初级中学教案
科学记数法的概念:一个大于10的数N可以表示成
值. N=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
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关键:
①a等于数N的小数点向左移到左边第一位数字后
面得到的小数.
②n是比数N的整数部分的位数少1的正整数.
六、教学反思:
通过设计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主动学习的愿望。
生活中有很多比100万还大的数,
这些数在书写和读都比较困难,学生往往都有争强好胜
的心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寻
找出一种表示大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