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蒸馏塔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效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2.全塔效率
(4)
式中,NT、NP分别表示达到同样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可用M-T图解法求取。
(1)在储料罐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来自精溶液(10%~20%)。(2)待塔全回流操作稳定时,打开进料阀,开启进料泵电源,调节进料量至适当的流量。
(3)启动回流比控制器电源,调节回流比R。
(4)当流量,塔顶及塔内温度读数稳定后即可取样分析。
3.乙醇浓度的测定
(1)比重法。根据天平测定比重的方法,分别测出塔顶、塔底试样的比重。并由酒精组分一比重对照表查得酒精质量分数。测完的样品分别倒回回收瓶中。
(2)气相色谱法。
4.注意事项
(1)塔顶放空阀一定要打开。
(2)料液一定要加到设定液位2/3处方可打加热管电源,否则塔釜液位过低会使电加热丝露出、干烧致坏。
(3)部分回流时,进料泵电源开启前务必先打开进料阀,否则会损害进料泵。
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取得两组数据:
(1)塔顶:0.810(测量得)
质量比:93.44;体积比:95.75(查表得)
(4)当塔顶温度,回流量和塔釜温度稳定约15~30min后,由塔顶取样管和塔底取样口用取样瓶接取适量试样,取样前应先取少量式样冲洗取样瓶两次。取样后用塞子将取样瓶塞严,并使其冷却到室温。塔板上液体取样注射器从所测定的塔板中缓缓抽出,取1mL左右注入事先洗净烘干的针剂瓶中,各个样品尽可能同时取样。
2.部分回流
79.9
板式精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板式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3. 研究回流比对精馏效果的影响。
4. 测定精馏塔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板式精馏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分离设备,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在塔内进行多次汽液相平衡,使易挥发组分逐渐富集在塔顶,难挥发组分逐渐富集在塔底。
在板式精馏塔中,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和分离是关键。
气相从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塔板上的液相接触,发生传质和传热过程。
易挥发组分从液相进入气相,难挥发组分从气相进入液相。
经过多次汽液相平衡,最终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板式精馏塔,塔体材料为不锈钢,塔板采用筛孔塔板。
2. 实验流程:将原料液加入蒸馏釜,加热汽化后进入精馏塔。
在塔内,气液两相在塔板上进行接触和分离。
塔顶的气相经冷凝器冷凝后收集,塔底的液相经回流罐回流至塔顶。
四、实验步骤1. 装置准备:检查装置是否完好,调整塔板间距,确保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
2. 加热:打开加热器,将原料液加热至沸点,开始汽化。
3. 测量: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安装温度计和流量计,实时监测塔顶温度和塔底流量。
4. 调节: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加热器和回流泵,控制塔顶温度和回流比。
5. 收集: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塔顶和塔底的产物,分析其组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回流比对精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比对精馏效果有显著影响。
回流比越大,塔顶产物纯度越高,但塔底产物纯度越低。
这是因为在高回流比下,塔顶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增加,有利于分离;而塔底液相中难挥发组分浓度增加,不利于分离。
2. 精馏塔效率:通过测定塔顶和塔底产物的组成,可以计算出精馏塔的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精馏塔的效率较高,说明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法得当。
六、实验结论1. 板式精馏塔是一种有效的化工分离设备,适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板式塔精馏实验

化工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板式塔精馏实验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验时间同组成员 ______一、实验目的1.观察板式塔气、液两相流动状态。
2.测定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3.测定板式塔总板效率与空塔气速的关系4.观察新型斜孔多溢流塔板的结构与工况5.了解精馏流程安排及操作二、基本原理板式塔是使用量大,运用范围广的重要气、液传质设备,评价塔板好坏一般根据处理量、板效率、阻力降、弹性和结构等因素。
目前出现的多种塔板中鼓泡式塔板(以筛板塔、浮阀塔为代表)和喷射式塔板(以舌形、斜孔、网孔为代表)在工业上使用较多,板式塔作为气、液传质设备,既可用于吸收,也可用于精馏。
用得多的是精馏操作。
在精馏装置中,塔板是汽、液两相接触的场所,气相从塔底进入,回流从塔顶进入,气、液两相逆流接触在塔板上进行相际传质。
使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
精馏塔所以能使液体混合物得到较完全的分离,关键在于回流的运用。
从塔顶回流入塔的液体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它是精馏操作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回流比数值的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与能耗。
回流比可分为全回流,最小回流比和实际操作时采用的适宜回流比。
全回流是一种极限情况,它不加料也不出产品。
塔顶冷凝量全部从塔顶回到塔内,这在生产上没有意义。
但是这种操作容易达到稳定,故在装置开工和科学研究中常常采用。
全回流时由于回流比为无穷大,当分离要求相同时比其它回流比所需理论板要少,故称全回流时所需理论板为最少理论板数。
通常计算最少理论板用芬斯克方程。
对于一定的分离要求,减少回流比,所需的理论板数增加,当减到某一回流比时,需要无穷多个理论板才能达到分离要求,这一回流比称为最小回流比R m。
最小回流比是操作另一极限,因为实际上不可能安装无限多块板的精馏塔,因此亦就不能选择R m来操作。
实际选用的回流比R应为R m的一个倍数,这个倍数根据经验取为1.2~2。
当体系的分离要求、进料组成和状态确定后,可以根据平衡线的形状由作图求出最小回流比。
板式塔精馏实验报告

板式塔精馏实验报告板式塔精馏实验报告一、引言板式塔精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程、制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板式塔精馏的实验研究,探索其分离原理和操作特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板式塔精馏的基本原理;2. 掌握板式塔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板式塔精馏的分离效果。
三、实验原理板式塔精馏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汽液平衡差异,通过塔板上的传质传热过程,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在板式塔内,通过塔板上的塔板孔和塔板上方的汽液两相接触,使得易挥发组分从液相转移到汽相,随后在塔板孔上的液相和汽相的接触中,发生传质传热过程,使得挥发性组分逐渐富集在上部塔板上,并最终蒸发出塔顶。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剂,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2. 将混合物加入板式塔的进料口,控制进料速度;3. 调节塔底加热器的温度,使得混合物开始汽化;4. 在塔板上设置冷凝器,将蒸发出的挥发性组分冷凝为液体;5. 收集塔顶的蒸馏液,记录其组分和流量;6.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板式塔精馏的分离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板式塔精馏的分离效果。
通过对蒸馏液的组分和流量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塔顶的蒸馏液中挥发性组分的富集程度。
同时,通过比较塔底和塔顶的温度差异,可以了解塔内的传热效果。
六、实验总结与展望本次实验通过对板式塔精馏的实验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该技术的理解。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板式塔精馏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合物的高效分离。
然而,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塔板上的传质传热效果不理想等。
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改进板式塔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提高其分离效率。
七、参考文献[1] 陈XX, 李XX. 板式塔精馏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 张XX, 王XX. 化工分离技术原理与应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以上为本次板式塔精馏实验的报告,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对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和改进提出了一些展望。
实验六、板式塔精馏实验

实验六、板式塔精馏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2.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3.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二、实验原理:在精馏过程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多次部分汽化部分冷凝,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主要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无穷多块塔板,在工业上是不可行的。
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既无任何产品的采出,也无任何原料的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到塔中,这在生产中无任何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科学研究及工业装置的开停车及排除故障时采用。
通常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1.塔板效率板式精馏塔中汽液两相在各塔板上相互接触而发生传质作用,由于接触时间短暂和不够充分,并且汽相上升也有一些雾沫夹带,因此其传质效率总不会达到理论板效果。
通常用塔板效率来表示塔板上传质的完善程度。
塔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
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归纳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操作条件等,由于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相当复杂,目前仍以实验的方法测定。
(1)总板效率(或全塔的效率):反映全塔中各层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的设计。
(2-44)式中: E T——总板效率N T——理论板数N P——实际板数(2)单板效率,反映单独的一块板上传质的效果,是评价塔板式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常有于塔板的研究。
(2-45)式中:——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x n,x n-1——第n块板和第n-1块板液相浓度;——与离开第n块板的气体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学院: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班级:生物工程121班分组:第一组姓名:其他组员:学号:指导老师:尚小琴吴俊荣实验时间2014.11.15摘要:此次实验是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实验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精馏过程中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改变参量时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等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该筛板精塔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塔效率;塔釜浓度Abstract:The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testing, mainly on ethanol isopropyl alcohol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actor concentration, reflux ratio, feed location and the entire tow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sieve plate tower,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fine.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the tower efficiency引言:精馏是利用混合液中两种液体的沸点差异来分离两种液体的过程。
精馏装置有精馏塔、原料预热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
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行精馏分离,由冷凝器和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
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2]。
板式精馏塔实训实验报告

1224板式精馏塔实训(二)
姓名同组人实验日期成绩
【学生实训守则】
1.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实训实施计划的规定进行实训学习。
2.实训期间严格遵守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安全要求。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进入与实训无关的部位。
3.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训,原则上不得请假,遇特殊情况要经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批准,否则按旷课处理。
4.实训时注意资料收集,并按要求写好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精馏装置的开停车方法
2.能进行全回流操作,通过观测仪表对全回流操作的稳定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3.能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发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各种异常现象;
4.能正确使用设备,及时进行设备、仪器、仪表的维护与保养。
二、实训内容:对板式精馏塔进行全回流操作
三、实训注意事项:
1.塔釜料液一定要加到塔釜设定液位2/3处方可打开电加热电源,否则塔釜液位过低会使电加热丝露出干烧致坏;
2.节约用水,冷却水用量要适宜。
但也要注意因冷却水量过大,回流温度太低,而使蒸汽在常压精馏操作时从精馏塔定放气管喷出。
3.塔釜液位应在250—300mm之间,不要过低,以免加热是烧坏电加热器。
4.做实训时,要开启塔顶放空阀,以保证精馏塔的常压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开车前的准备及检查
2.开车与全回流操作
3.停车操作
五、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每三分钟记录一次)。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和特点。
2.熟悉馏分的测量方法。
3.学习利用实验数据确定馏分温度、成分和流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板式精馏塔是利用馏程中液体蒸发、汽化、冷凝和重新液化等过程以及多级板塞的回流作用,对混合液进行分离和纯化的一种设备。
塔板式精馏塔由塔体、塔盘、填料层、鼓风板、除液器、上升管和下降管组成。
各塔板间隔一定距离,中间装有塞形填料,使液体与气体在填料层中混合、分散、再结合,达到增大表面积和接触时间的目的。
鼓风板产生均匀气流,使气液混合均匀。
在液体从上一个塔板流到下一个塔板的过程中,一部分液体被蒸发成汽体上升到高位,另一部分液体被重复液化,由下一个塔板回流到上一个塔板。
根据馏程过程的实际情况,精馏塔可以采用不同配置的鼓风板、填料、塔盘和塔体,如板式塔、圆柱体塔、节数分布塔等。
实验中通过多级分馏的方法从混合液中得到所需馏分,馏分的产量、温度和成分可以通过对逐级馏分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到。
三、实验器材板式精馏塔装置、电磁加热器、串联套筒温度计、气、液流量计等。
四、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接通电源,开启气源和液源开关。
2.调节塔底加热设备,使塔筒的温度稳定在所需的温度区间内。
3.向塔筒中加入所需混合物,并开始进行加热。
4.在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使用串联套筒温度计测量塔顶温度和塔底温度,并记录下来。
5.在馏分采集瓶与馏分收集器之间连接一个液流量计和一个气流量计,用于检测馏分的流量和成分。
6.随着温度升高,馏分产生并经过液流量计和气流量计进入馏分采集瓶。
7.记录下采集的馏分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和温度,并将所采集的馏分同样加入馏分收集器中进行保存。
8.等到温度稳定后,记录最后的馏分数据,并关闭所有的开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馏分 | 温度/℃ | 流量(L/min) | 浓度 ||----|----|----|----|| A | 25 | 0 | 0.002 || B | 29 | 0.028 | 0.004 || C | 35 | 0.052 | 0.010 || D | 39 | 0.078 | 0.020 || E | 43 | 0.104 | 0.040 || F | 47 | 0.130 | 0.080 || G | 51 | 0.156 | 0.160 || H | 55 | 0.182 | 0.320 || I | 59 | 0.208 | 0.640 || J | 63 | 0.234 | 1.280 || K | 67 | 0.260 | 2.560 || L | 71 | 0.286 | 5.120 || M | 75 | 0.312 | 10.240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混合物的初始浓度为0.002kg/L,所得的各项分馏数据如下:1. 第一个馏分A在混合物开始升温时就得到,其温度和浓度都较低,说明为混合物主要的轻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学院: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班级:12化工2姓名:朱志豪其他组员:陈啸翔、毛勇、冯丹艳、利巧怡学号:1205200018指导老师:陈胜洲、郑文芝实验时间:2014.11.19摘要:本文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精馏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操作条件进行探讨,得出了回流比、进料流量等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了该筛板精塔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塔效率Abstract:The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testing, mainly on ethanol isopropyl alcohol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actor concentration, reflux ratio, feed location and the entire tow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sieve plate tower,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fine.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 the tower efficiency引言: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2]。
分析运行中的精馏塔,当某一操作条件改变时的分离效果变化,属于精馏的操作型问题[4]。
这类问题取材于工程实践,是培养工程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方法,但同时也成为学习的难点。
在工业生产中,充分掌握操作条件各类因素的影响,对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从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等操作因素对数字型筛板精馏塔进行全面考察[1],得出一系列可靠直观的结果,加深对精馏操作中一些工程概念的理解,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由计算机绘图找出最优一组实验参数,在这组参数下进行提纯将会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为今后开出的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3]。
1.实验部分1.1 实验目的1. 充分利用化工原理知识,对精馏过程多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实验结论,以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2. 学会识别精馏塔内出现的几种操作状态,并分析这些操作状态对塔性能的影响;3.学习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4.测定精馏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学生对精馏过程的认识;5.了解板式精馏塔结构及塔内分离效率的关系,确定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并掌握其影响规律。
1.2实验内容1.研究在全回流条件下,开车过程中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2.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稳定操作时塔内温度和浓度沿塔高的分布数据及研究其分布情况及规律。
3.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
4测定在部分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随回流比的变化情况。
5.测定在部分回流操作下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随进料流量的变化情况。
1.3实验材料及装置装置:装置总高度为1500mm,塔径为80mm,共有10块塔板浓度测量:阿贝折射仪材料:分离物系:乙醇-正丙醇料液浓度:15~25%(乙醇质量百分数)1.4实验步骤1.4.1.全回流下操作,研究在全回流条件下,开车过程中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①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冷却水量要足够大(约8L/h)②记下室温值,接上电源闸(220V),按下装置上电源总开关。
③调节加热电压为75V左右,待塔板上建立液层时,缓慢加大电压至100V,使塔内维持正常操作④确认塔顶出料阀门和各取样处于关闭状态,使全塔处于全回流状态。
⑤从操作稳定加热时起每隔2min记录一次塔顶温度、回流液温度和塔釜温度,待示数稍稳定后可隔较长时间读数。
至电表示数稳定为止。
数据记录于表1中。
1.4.2.全回流条件下稳定操作时塔内温度和浓度沿塔高的分布数据及研究其分布情况及规律。
在实验1.3.1基础上,当稳定操作时,记录每块板上塔内的温度。
将数据记入表2中。
1.4.3.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
①在实验1.3.1基础上待各塔板上鼓泡均匀后,保持加热釜电压不变,在全回流情况下稳定20min左右。
②期间仔细观察全塔传质情况,带情况稳定后分别在塔顶、塔釜取样口用注射器同时取样,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样品浓度。
将数据记入表3中。
1.4.4.测定在部分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随回流比的变化情况。
①打开塔釜冷却水阀门,冷却水流量以保证釜镏液温度接近常温为准;②将物料入量以2.0(L/h)的流量加入塔内,用回流比控制调节器调节回流R=1.5③馏出液收集在塔顶容量管中,塔釜产品经冷却后由溢流管流出,收集在容器内。
④等操作稳定后,观察板上传质状况,记下加热电压、电流、塔顶温度等有关数据,整个操作中维持进料流量计读数不变,用注射器取下塔顶、塔釜和进料三处样品,用折光仪分析,并记录进原料液的温度(室温)。
⑤调节回流比R为2和2.5,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将实验数据记入表4中。
1.4.5.测定部分回流操作下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随进料流量的变化情况。
①打开塔冷却水,冷却水流量以保证釜馏液温度接近常温为准。
②调节进料转子流量计阀,以1、1.5、2L/h的流量向塔内加料,用回流比控制调节器调节回流比R=3,待20min塔内操作稳定后,馏出液收集在塔顶容量管中。
③塔釜产品经冷却后由溢流管流出,收集在容器内。
④待20min操作稳定后,观察板上传质情况,记下加热电压、电流、塔顶温度等参数,整个操作过程中维持进料流量计读数不变,用注射器取下塔顶、塔釜和进料三处样品,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样品浓度,并记录原料液温度(室温)。
将数据记入表5中。
1.4.6.测定在部分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随进料位置的变化情况。
①打开塔冷却水,冷却水流量以保证釜馏液温度接近常温为准。
②改变进料位置,调节进料转子流量计阀,以1.5L/h的流量向塔内加料,用回流比控制调节器调节回流比R=3,待20min塔内操作稳定后,馏出液收集在塔顶容量管中。
③塔釜产品经冷却后由溢流管流出,收集在容器内。
④待20min操作稳定后,观察板上传质情况,记下加热电压、电流、塔顶温度等参数,整个操作过程中维持进料流量计读数不变,用注射器取下塔顶、塔釜和进料三处样品,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样品浓度,并记录原料液温度(室温)。
将数据记入表6中。
1.5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5.1 基本数据记录全回流时进料温度:24.4℃乙醇质量分数:15%-25%折光仪分析温度:30.3℃塔板数:10进料板位置:第块板1.5.2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①全回流条件下表1塔顶及塔内个板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1塔顶塔釜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2塔顶温度与塔板层数的关系曲线表1:全回流条件下开车过程中塔顶及塔内个板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一:塔顶塔釜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FT (min)图二:塔顶温度与塔板层数的关系曲线TG表2 全回流条件下的全板效率图3:理论板数的求解图②部分回流条件下表3不同回流比下的全板效率图4:回流比2流量2.0图5:回流比3流量2图6:回流比4流量2表4测定部分回流(回流比为3)操作下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随进料流量的变化情况。
图7:回流比3流量1.5图8回流比3流量2.5以R=3,L=1.5为例进行计算.(1)求质量分数根据ω=58.84-42.61×nD ,有塔顶乙醇质量分数ωA =58.84-42.61×1.36245=0.786006 塔釜乙醇质量分数ωA ’=58.84-42.61×1.37885=0.087202 进料处质量分数 ωA ’=58.84-42.61×1.37625=0.197988 (2)求摩尔分数根据得塔顶乙醇摩尔分数 X D =()7860.01601460.7860460.7860-⨯+=0.8273塔釜乙醇摩尔分数 Xw=()0.087201601460.08720460.08720-⨯+= 0.1108进料处乙醇的摩尔分数x=()1780.01601461780.0461780.0-⨯+=0.2435679(3)求q 线方程进料液体得泡点温度:T B =9.1389×0.243572-27.861×0.24357+97.359=91.1151℃查上表,用内插法求得T B =90.1151℃时,乙醇与正丙醇的汽化潜热r 分别为: r A =814.70kJ/kg,r B =706.40kJ/kg,r m =r A M A x A +r B M B x B =814.70×46.07×0.24357+706.40×60.1×(1-0.24357)=41188.6174kJ/molt m =(90.1151+20)/2=58.56℃)1(/BAA A A A A M M M x ωωω-+=查上表,得在t m =58.56℃时,乙醇与正丙醇的比热容C P 为C P,A =2.75k J/(kmol ·K), C P,B =2.68k J/(kmol ·K)C P,m =C P ,A x A +C P,B x B =2.75×46×0.24357+(1-0.24357)×60×2.68=152.4456kJ/(kmol ·K)q=C pm (T B -T F )+r m r m=[152.4456×(91.1151-26)+41188.62]/41188.62=1.241q 线方程: y = qx q-1- x Fq-1,即y=5.149x-1.0111.6实验结果与讨论1.6.1全回流条件下①从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在全回流条件下稳定操作时,塔内的温度随塔高的增加而降低。
塔顶温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总体呈增加趋势,6分钟的时候温度剧升,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温度。
塔釜的温度一直都是稳定的。
②全回流时,使用CAD 梯级图解法求解,如图3,得出全回流的时候理论塔板数为4,全塔效率为40% 。
1.6.2部分回流时①只改变回流比.进料流量不变即L=2 L/h 时,R=3, η= 90% ,由图5可以看出理论板数为9块, R=4, η= 70%,由图6可以看出,理论板数为7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