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石油事故案例

石油事故案例

石油事故案例石油事故是指在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过程中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石油泄漏、爆炸、火灾、污染等不良事件。

石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起典型的石油事故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警惕。

2005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

200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当时,一家名为BP的石油公司在进行深水钻探作业时,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数百万加仑的原油泄漏到海洋中。

这起事故不仅对墨西哥湾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周边的渔业、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此外,数百名工人在事故中丧生,成为了这起事故的牺牲品。

2010年中国大庆石油泄漏事故。

2010年,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当时,一家石油公司的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的原油泄漏到周边的土地和水源中。

这起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污染,还对当地的农田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由于事故发生在冬季,泄漏的原油在地表结冰,给清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加大了事故的处理难度和成本。

2014年加拿大魁北克火车爆炸事故。

2014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车爆炸事故。

当时,一列载有石油制品的货车在行驶途中失控,最终发生了爆炸。

这起事故导致了大片的建筑物和道路被烧毁,同时也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伤亡。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石油制品泄漏到了周边的土地和水源中,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以上几起石油事故案例充分说明了石油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危害。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生产,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有效防范和应对石油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石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中石油案例

中石油案例

中石油案例中石油案例是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生的一起严重火灾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在2013年6月22日,位于中国吉林省松原市宜兴山镇的中石油长岭石化公司,当时一处高压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剧烈爆炸,造成至少52人死亡,120人受伤。

这起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对中石油这样的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质疑。

据报道,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由于长期的安全管理不善,加之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了天然气泄漏并引发爆炸。

事故发生后,中石油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关闭事故现场,并展开全面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同时,他们还对受伤人员进行了救援和治疗,安抚死者家属。

此外,中石油还成立了专门的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了对各个工作环节的安全管控,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可以得出一些教训。

首先,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熟知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杜绝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重点区域和关键设备的监测和维护,确保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起事故对中国石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使得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能源行业的监管力度,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并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

此外,中国石油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震动,行业内的企业也纷纷加强了安全管理,加大对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以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

总之,中石油案例是一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引发了对中国石油行业安全管理能力的质疑,对相关企业和政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始终要保持高度警惕,重视安全,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中国石油七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七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塔中823
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二、事故经过
该井进行裸眼试油射孔后,坐 封隔器不成功,油、套管相互连 通,压力上升。决定进行压井, 压井之后静止观察时,套压回升。 再次压井后10分钟拆井口采油树。
当吊开采油树约2分钟左右,井 口有轻微外溢。于是抢接油管变
扣接头及旋塞,此时泥浆喷出高 度已达2m左右,抢接失败。试油 监督到现场后指挥重新抢装采油 树,再次失败,这时井口泥浆已 喷出钻台面以上,最终导致井喷 失控。
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应汲取的教训:
施工前必须将变扣接头与钻杆旋塞连接好。 起管柱前,必须要压稳地层。 起管柱过程中,必须要按规定灌满压井液。 拆装井口前,必须要按规定时间静止观察。 拆装井口过程中,必须快速连续作业。 在“三高”地区作业,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 施和应急预案,配备气体检测仪和正压呼吸器。
被拖倒的大罐
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三、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计量罐内因射 孔、高能气体压 裂产生的高浓度 CO气体,造成 违章进入计量罐 内的三人中毒死 亡。
由此进入大罐
大量CO气 体
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2、 间接原因
罐内管线连接由壬丢失,人员进入罐内进行捆绑作 业。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未经许可,在没有对 罐内的气体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擅自进入罐内进行作 业。 现场没有配备气体检测仪和
第6套脱水脱烃装置
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二 、事故经过
2019年6月3日, 克拉2中央处理厂爆炸示意图
该 厂 组 织 投 运 第 六 损毁点
凝析 油罐
脱水脱 烃装置 。10 时 50 分 对 装 置 区 开 爆炸点
始进气建压,运行
正常。15时10分,
首站 装置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一、中原工程“2.1”物体打击事故2018年2月1日20:53,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70811钻井队承钻的中古15-7X井在处理卡钻故障过程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名员工死亡。

(一)事故经过:2月1日,70811钻井队按照中原塔里木分公司制定的处理卡钻技术方案要求,在1400KN-2100KN之间活动钻具并起出了一个单根。

20:53,当活动起出第二个单根约5米时,钻具自325.96米发生断裂,悬重由2022.4KN 降至87.7KN,悬吊系统发生剧烈摆动,水龙带摆动中撞击右侧气动绞车钢丝绳;钢丝绳突然受力而摆动上行,吊钩端上部U型绳卡挂住站在死绳固定器旁的钟X右下颌,将其掀翻并摔至转盘右侧距井口1.4米处,在送往医院途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井内钻具在上部突然断裂后引发的一系列破坏作用是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风险识别和管控不到位。

钻井队对卡钻故障处理过程中的“断钻具”风险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明显不到位。

事发时,钻台上作业人员多达8人,说明当班人员风险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3人身处危险区域浑然不觉;当班干部及骨干没有采取警告并强制撤离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2)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处理卡钻故障方案安全措施不具体,监督执行不严格。

(3)“三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日常培训不到位,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岗位风险识别能力、操作技能、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

3.下步措施:(1)狠抓“三基”工作。

强化日常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狠反“三违”和“低、老、坏”现象,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2)狠抓风险管控。

严格工作安全分析,严格作业许可制度执行。

(3)狠抓专业安全管理。

严格钻具和工具管理,防止不合格钻具和工具入井;严格工艺参数,避免满负荷作业,杜绝超载作业;严格安全措施,任何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身安全。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报告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报告

案例三
2005年11月13日13时35分中国石油某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 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 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经过深入调查、取证和分析,认定 “11· 13பைடு நூலகம் 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 水污染责任事件。
事故经过:
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 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 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 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 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 量程上限。 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 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 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 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 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
(5)石化总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违反火票办理程序,执行用火制度不 严格。 在“10· 27”事故中,石化总厂四分公司动火人、看火人,未在火票相 应栏目中签字,而由施工员代签。 在动火点未作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采样分析,动火作业要求具备 的各项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的情况下,不加拒绝地盲目进行动火作业, 没有履行相互监督的责任,没有严格执行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的《动火作业 管理制度》和“四不用火”规定。 (6)违反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吊装作业违章操作。 “10· 27”事故发生前,吊车在施工现场起吊DN200管线时,一端与 V406罐相连,另一端通过法兰与V402罐相连,在这种情况下起吊,违反了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规定》,属于违章作业。 (7)安全检查制度执行不严,对施工现场未进行认真检查。 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工程公司部分与检修维修施工相关的领导 和部门负责人,包括部分编制审批方案的人员,在7天检修维修期间,没 到或很少到过施工现场,对现场作业的危险程度估计不足,对现场情况了 解不够,没有严格落实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工程公司的有关规定。

中石化事故案例

中石化事故案例

2012年5月21日下午,四建上海石化项目部分包商——上海连通实业有限公司4 名员工在上海石化厂区大堤路与卫六路交叉处,使用25吨汽车吊进行穿管作业 (吊装管道直径为100mm,长约9米)。13时10分左右,当被吊管道上升约9.5米 高时,管道与管架发生碰撞,管道滑落至地面后反弹,砸到路过此地的另一家 分包商——上海东海华庆工程公司职工王某头部,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吉林松原石化厂 厂房发生闪爆引发火灾 造成3死8伤 中石化沧州炼油厂爆炸,事故造成一人受伤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 道储运分公司输油管线起火爆炸 62人 死亡 136人受伤
(一)黄河钻井总公司四公司32562队机械伤害事故 1、事故经过:2012年1月24日,黄河钻井总公司四公司32562队在樊4-54井 钻进接单根作业,安全副队长王江波操作刹把,因鼠洞内钻杆节箍位置不合 适,副司钻刘伟调节液压大钳升降气缸至合适位置,见习技术员马艺发现钳 牙脱出,右手伸入液压大钳准备复位钳牙,此时刘伟已操作液压大钳转动, 马艺右手被液压大钳挤压断裂。 (二)渤海钻井总公司国际钻井事业部4016队起吊事故 1、事故经过:2012年1月29日,渤海钻井总公司国际钻井事业部4016队在渤 76-斜95井,进行设备拆卸搬迁施工,工程运输二公司吊车驾驶员王涛、4016 队技术员耿延海等4人吊装井架运输架。在放下运输架、起升吊钩时,吊钩挂 住运输架底座槽钢内侧,造成运输架倾倒,技术员耿延海躲避不及,被运输 架砸成重伤。
2000年7月24日11:05,吉化集团吉林市北方联合化 工厂无水乙醇车间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死亡2人,重 伤1人,经济损失2000元。联合化工厂无水乙醇车间 于7月23日19:40停车检修。7月24日8:00在乙醇车 间调度会上,车间主任李东基、副主任于洪研究决 定,在新系统成品进料管线上增加一条返料管线。 施工前,于洪组织车间技术员张淑娟、化工工长孙 玉凤、化工班长陈宏颖等人制定了清洗方案,办理 了动火证。 8:30,孙玉凤带领工人按清洗置换方案 对管线进行了清洗置换,并加堵了盲板。10:10, 经分析工杨彩霞用测爆仪分析合格。

井喷事故案例

井喷事故案例

井喷事故案例井喷事故是指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失控或者井筒完整性破坏等原因,导致油气从井口喷涌而出的突发事件。

井喷事故不仅会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井喷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井喷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油井喷漏事故。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油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当时,一座石油钻井平台上的油井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同时油井开始不断喷涌原油。

这次事故导致了数百万加仑的原油泄漏进入墨西哥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对当地渔业和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二,中国大庆油田井喷事故。

1979年,中国大庆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当时,由于注水不当和地质条件复杂,导致了一口油井的井喷。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原油喷涌而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控制事故,当地油田工作人员进行了紧急处置,最终才成功控制了井喷事故。

案例三,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气井喷事故。

2003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口天然气井发生了井喷事故。

事故导致了大量的天然气喷涌而出,形成了巨大的火球,造成了周边地区的严重破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紧急处置,并最终成功控制了事故的蔓延。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井喷事故对人类、环境和资源的严重危害。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对井筒完整性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加强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减少井喷事故的发生,确保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同时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安全。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实现三个继续下降两个进一步好转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事故起数35死亡人数35死亡人数49二是重特大事故继续下降全国重特大事故起数176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5三是主要相对指标继续下降2014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同比137工况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137工况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12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12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12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2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77四是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五是各地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四是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五是各地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案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透过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此次事故中油七建公司大连 项目部将承揽的939号储罐仪表维护平台更换业务非法分包给没有业 务分包资质的淋沅公司,以包代管,包而不管,没有对现场作业进 行安全管控。大连石化分公司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及作业人 员安全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认真、不严格。检维修管理,动火管 理和承包商管理严重缺失。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隐患排查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 生产事故。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 新《安全生产法》中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为构建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提供了法律的支持,确立了基本工作制度。任何事故都源于隐患, 隐患不除,事故难消。所以说要重预防,抓治本。要把工作重心转到隐 患排查治理上。 总结: 上述案例中,相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思想上麻痹大意,对隐患不 能足够重视,对待事故不能深刻反思,导致设计上出问题,审查上出问 题,验收上出问题,生产上出问题,救援上出问题,一个又一个问题, 一起又一起事故就在人们猝不及防中发生。 启示: 我们做为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隐患排除治理制度,及时发现消 除隐患,并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同时我们必须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针对承包商管理,在存在交叉管理时一定要明确各 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简介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应急处置情况(一)原油泄漏处置情况企业处置情况11月22日2时12分,潍坊输油处调度中心通过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发现东黄输油管道黄岛油库出站压力从4.56兆帕降至4.52兆帕,两次电话确认黄岛油库无操作因素后,判断管道泄漏;2时25分,东黄输油管道紧急停泵停输。

2时35分,潍坊输油处调度中心通知青岛站关闭洋河阀室截断阀(洋河阀室距黄岛油库24.5公里,为下游距泄漏点最近的阀室);3时20分左右,截断阀关闭。

2时50分,潍坊输油处调度中心向处运销科报告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2时57分,通知处抢维修中心安排人员赴现场抢修。

3时40分左右,青岛站人员到达泄漏事故现场,确认管道泄漏位置距黄岛油库出站口约1.5公里,位于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叉口处。

组织人员清理路面泄漏原油,并请求潍坊输油处调用抢险救灾物资。

4时左右,青岛站组织开挖泄漏点、抢修管道,安排人员拉运物资清理海上溢油。

4时47分,运销科向潍坊输油处处长报告泄漏事故现场情况。

5时07分,运销科向中石化管道分公司调度中心报告原油泄漏事故总体情况。

5时30分左右,潍坊输油处处长安排副处长赴现场指挥原油泄漏处置和入海原油围控。

6时左右,潍坊输油处、黄岛油库等现场人员开展海上溢油清理。

7时左右,潍坊输油处组织泄漏现场抢修,使用挖掘机实施开挖作业;7时40分,在管道泄漏处路面挖出2米×2米×1.5米作业坑,管道露出;8时20分左右,找到管道泄漏点,并向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报告。

9时15分,中石化管道分公司通知现场人员按照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做好抢修工作;9时30分左右,潍坊输油处副处长报告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无法独立完成管道抢修工作,请求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抢维修中心支援。

石油钻井生产事故案例100件

石油钻井生产事故案例100件

石油生产事故案例100例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排气管
两具40立方米原油罐 密度:0.806吨/米3
勒1井
10cm
12点30分左右,两具油罐及相关附件 运至柯14井.
13点,开始卸装吊罐工作. 14点44分,工人先在油罐上连接排气 管法兰,后焊接排气管割开的延伸部 分。 14点50分,油罐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 炸,现场开始着火。
15点52分,消防车赶到现场进行扑救.
事故发生经过
40立方米原油罐 40立方米原油罐
勒1井
搬至
柯14井
该罐于10月4日起已 停用,罐中原油已放至底 阀口(底阀口距罐底10厘 米),也就是说罐内留有残 液,密度0.806吨/立方米。 10月28日9时30分, 注采保运班电焊工及维护 工到达勒1井进行吊罐作 业。在吊罐装车时,发现 油罐排气管过长不便搬运 ,就将排气管割成两段随 罐一起装车。
4、 F445至F440聚乙烯粉体下料起电 (1)模拟粉体下料起电范围为:0.59μC/kg~0.99μC/kg。 (2)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52μC/kg~0.87μC/kg。 (3)改造后起电范围为:0.94μC/kg~1.58μC/kg。 5、 F440罐内聚乙烯粉体悬浮起电 (1)模拟粉体悬浮起电范围为:0.16μC/kg~0.52μC/kg。 (2)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23μC/kg~0.79μC/kg。 (3)改造后起电范围为:0.28μC/kg~0.97μC/kg。 6、 F440罐内物料实际带电量 (1)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75μC/kg~1.66μC/kg。 (2)改造后起电范围为:1.22μC/kg~2.55μC/kg。 7、 F440罐内静电放电危险性 (1)罐内在悬浮过程中,存在空间静电刷型放电,如果料仓内存在可 燃气体,其最点火能量小于1mJ,料仓就有点燃闪爆的危险。 (2)排除罐内雷状放电的可能性。 (3)罐内不会出现沿面放电现象。 (4)罐内不会发生传播性刷型放电。 8、 F445至F440管线静电危险性 改造前管道内最大电场强度为0.93MV/m,改造后管道内最大电场强 度为2.72MV/m,小于空气击穿场强3MV/m,所以管道内不会发生因电场强 度大而空气击穿现象,即管道内比较安全,危险性较小。

油气管道典型事故案例

油气管道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教训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 完善油气管道应急管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加快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健全完善安全标准规范。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保护油气管道安全
刻不容缓
谢谢!
二、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716”输 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特殊警示作用)
2010年7月16日,位于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 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导致部
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 近海域造成污染。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轻伤、1名失 踪;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战士牺牲、1名受重伤。 事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 2.23亿元。
南京“728” 丙烯管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丙烯管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 丙烯管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丙烯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丙烯道爆炸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擅自组织开挖地下管道,现场盲目 指挥,野蛮操作挖掘机挖穿地下丙烯管 道,导致丙烯大量泄漏,迅速扩散后遇 点火源引发爆燃。
事故间接原因:
事故间接原因
大连市和大连德泰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安全管理缺失;大连 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意识淡薄,盲目施 工;中石油管道分公司对所属管道监护管理不 到位。
事故教训
严格落实企业(管道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加强管道巡护质量和日常管理,保证管道高危区 域受控。 进一步明确管道保护部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职责, 进一步加强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火灾事故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发生火灾事故,导致9人死亡,4人重伤。

事故原因是油罐漏油,引发火灾,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2. 中国铁路武汉火灾事故2010年6月,中国铁路武汉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94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火车站的电缆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3. 中国石化大庆炼化厂爆炸事故2013年11月,中国石化大庆炼化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5人死亡,136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在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射事故1996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火箭发射时发生异常,导致火箭坠毁。

5.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其中,2010年山西矿难造成了104人死亡,2005年辽宁矿难造成了214人死亡。

6. 中国电力公司电网事故中国电力公司电网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电力中断。

2011年湖南电力公司电网事故造成了9人死亡,2014年广东电力公司电网事故造成了12人死亡。

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事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机上人员伤亡和飞机损毁。

201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架飞机在试飞中坠毁,机上3人死亡。

8. 中国化工集团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国化工集团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798人受伤。

9. 中国冶金集团冶炼事故中国冶金集团冶炼事故频发,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2018年山东冶金集团一处冶炼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

1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船舶事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船舶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船舶损毁。

2016年江苏船舶工业集团一艘船舶在试航中发生事故,3人死亡。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柯14井
该罐于10月4日起已 停用,罐中原油已放至底 阀口(底阀口距罐底10厘 米),也就是说罐内留有残 液,密度0.806吨/立方米。 10月28日9时30分, 注采保运班电焊工及维护 工到达勒1井进行吊罐作 业。在吊罐装车时,发现 油罐排气管过长不便搬运 ,就将排气管割成两段随 罐一起装车。
排气管
2005年12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 2005年12月4日,中石油免去该石化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的职 务。 2005年12月6日,针对此事的国务院调查组成立,组长为国家安监总 局局长李毅中,监察部、国资委、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均参与其中。 2006年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 取了有关“11· 13”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的汇报,同意 给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吉林省环保局等单位有关责任人相应的 党纪、政纪处分。 200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同意给予中石油集团公司一副总经理行政 记过处分,给予该石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双苯厂厂长 等9名企业责任人员行政撤职、行政降级、行政记大过、撤销党内职务、 党内严重警告等党纪政纪处分;同意给予吉林省环保局局长(党组书记) 行政记大过、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吉林市环保局局长行政警告处分。
他们错在哪里?
(1)违反用火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违规开具用火作业票。 硫磺回收车间在开具用火作业票时,作业现场盲板尚未加装完毕,动 火点V402罐物料尚未清退,也未对动火地点进行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 采样分析,用火作业更没有及时向炼油厂安全环保处汇报,在这种情况下 开具动火作业票允许动火,是违反该石化分公司《用火安全管理制度》和 炼油厂安全环保处制定的有关规定。 按该石化分公司《用火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此处用火应为一级用火, 在厂安全环保等四个职能部门未组织检查验收确认的情况下,车间自行认 定用火等级为二级,签批了二级用火作业票。 (2)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监督管理工作不力。 10月24日在V403罐物料尚未倒空、置换工作还未完成,现场存在有毒 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硫磺回收车间就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了检修 维修作业的准备工作,违反了大庆石化分公司《装置停工检修安全管理规 定》的有关规定。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资料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资料
16点20分将火扑灭。
40立方米原油罐
柯14井
这是油罐爆炸后被烧毁的汽车残骸在说明着当时的惨状
他们错在哪里?
(1)动火前既未将罐清洗干净,也未 通过取样分析。 (2)既作业时先将排气管用法兰联接 到罐体上,后对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焊 接。 (3)由于罐内留有残液,残液在罐内 挥发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并且达到 了爆炸极限。在焊接过程中爆炸性气体 顺排气管排出时,遇焊接明火,引爆了 罐内爆炸性气体。
他们错在哪里?
(1)违反用火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违规开具用火作业票。 硫磺回收车间在开具用火作业票时,作业现场盲板尚未加装完毕,动 火点V402罐物料尚未清退,也未对动火地点进行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 采样分析,用火作业更没有及时向炼油厂安全环保处汇报,在这种情况下 开具动火作业票允许动火,是违反该石化分公司《用火安全管理制度》和 炼油厂安全环保处制定的有关规定。 按该石化分公司《用火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此处用火应为一级用火, 在厂安全环保等四个职能部门未组织检查验收确认的情况下,车间自行认 定用火等级为二级,签批了二级用火作业票。 (2)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监督管理工作不力。 10月24日在V403罐物料尚未倒空、置换工作还未完成,现场存在有毒 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硫磺回收车间就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了检修 维修作业的准备工作,违反了大庆石化分公司《装置停工检修安全管理规 定》的有关规定。
案例四
裂解碳四储罐“11.28”火灾事故
2006年11月28日15:20,中国石油吉石化公司 聚乙烯厂油品车间液态烃罐区裂解碳四储罐V9301/2在脱水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29日5:59 火势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损失物料20吨。
●事故经过:
两具40立方米原油罐 密度:0.806吨/米3

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

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

11· 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
事发过程
• 2013年11月22日凌晨2时40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 开发区(即黄岛区)秦皇岛路和斋堂岛街交汇处,中石化 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造成原油泄漏。约3时15分,中 石化方面发现管道破裂,黄岛油库关闭输油,“向110报 警,黄岛区立即组织处置”。但此时原油已进入雨水管线, 并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边的港池。7时30分,中石化 (一说黄岛区)方面在入海口处设置了两道围油栏。7时 许,青岛海事部门接到青岛港务局和丽东化工厂的报告, 称发现海面有油。8时30分,青岛市环境保护局接报,赶 到入海口现场救援。10时30分许,黄岛秦皇岛路附近,雨 水涵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爆炸波及 青岛市丽东化工厂部分设施。10时40分,距爆炸点约1公 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起火。11时 左右,爆炸点附近居民、小学疏散。13时,现场两处明火 点全部扑灭
• 事故和当地的管线布局也有关系。事故发 生地段管线布局不合理,造成管线腐蚀严 重,胶州湾潮汐的运动可能将原本应流入 海里的原油倒灌,逆向漂移至斋堂岛街区 段,造成爆炸在人员相对密集区发生。 • 现场初步调查显示,东黄管道腐蚀严重, 当天造成大量原油泄漏,进入排水沟。而 排水沟暗渠形成密闭空间,油气和空气混 合形成爆炸条件
• 直接原因: • 相关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 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 • 间接原因: • 应急处置不当,是一个间接的原因。
事故主要责任人
• 泄漏爆炸事故中石化相关人员7人,青岛经 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人员2人。 • 中石化两名高管停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公司27日宣布,鉴于管道储运公司党委书 记田以民、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 在“11·22”事故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中石 化集团党组决定二人停职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领导擅自决定将原设计氮气干燥系统改为热空气干燥系 统。 (2)设计院在管线上设计的视镜超出标准要求,在压力容器 上选用了非标准视镜。 (3)采购、质检人员没有把住质量关,购进38个伪劣视镜, 其中两个视镜在没有达到设计压力时发生破裂。 (4)建设、监理单位不负责任,装置打压程序不真实,使视 镜的质量问题没能在打压过程中发现。 (5)管理混乱,指挥不当。当新、老两条生产线同时反应不 好,出现异常,老线停车,在没有查明原因时,新线也应停车。 由于指挥不当,新线反应釜压力急剧升高,造成视镜破裂。 (6)爆炸前约12分钟时,主风机入口处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报 警,但因怀疑是误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静电安全防护措施
1、 F810料仓静电防护措施 (1)建议料仓上部入料口安装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消除料仓内物料刷 型放电与沿面放电。 (2)消除料仓内的尖端突出物,料位报警器应更换为防静电姓料位报 警器,消除仓内诱发火花放电。 (3)必须控制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并符合工艺指标与安全指标要求。 2、 F440静电防护措施 (1)必须控制罐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并符合工艺指标与安全指标要求。 罐内应有可燃气体监控装置。 (2)风机口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运行状态必须100% 完好。装置有可燃气体泄漏时,应先关闭风机,防止可燃气体窜入罐内。 (3)建议罐内增加氮气保护。 3 、F460静电防护措施 (1)必须控制罐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并符合工艺指标与安全指标要求。 罐内应有可燃气体监控装置。 (2)消除料仓内的尖端突出物,料位报警器应更换为防静电姓料位报 警器,消除仓内诱发火花放电。 (3)建议罐内增加氮气保护。
事故发生经过
40立方米原油罐 40立方米原油罐
勒1井
搬至
柯14井
该罐于10月4日起已 停用,罐中原油已放至底 阀口(底阀口距罐底10厘 米),也就是说罐内留有残 液,密度0.806吨/立方米。 10月28日9时30分, 注采保运班电焊工及维护 工到达勒1井进行吊罐作 业。在吊罐装车时,发现 油罐排气管过长不便搬运 ,就将排气管割成两段随 罐一起装车。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回顾事故案例 牢记事故教训 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
案例一
时间:2002年2月23日7时27分 地点:中国石油某石化公司烯烃 厂聚乙烯人 重伤1人 轻伤18人 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
事故经过
他们错在哪里?
案例二
(1)2003年9月11日中国石油某石化公司化肥厂二合成车间合成装置,开 工时,炉膛点火闪爆(19:50~21:45),1人死亡。 (2)2003年9月12日中国石油某石化公司炼油一厂二套常减压装置,开工 时,炉膛点火闪爆(14:00~17:10),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 伤。
他们错在哪里?
建议:
(1)动火前必须办理用火作业票。 (2)罐必须清洗置换彻底。 (3)测爆合格后方可动火。
柯14井
案例四
2003年12月23日重庆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1时57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 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 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一起井喷特大事故, 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 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案例五
2004年4月16日晚7点40分,中国石油某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运销 部在管线碰口焊接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造成l人死亡。
事故经过:
上午9时,该公司负责人未经运销部技术办公室同意,直接安排运销 部维修班施工。管线碰口动火点在离井站20m左右的路沟中进行。完成 80m直径32mm管线施工后,18时20分左右开始与直径为57mm(已停气放空) 输气管线进行碰口。碰口前由一名民工将井站外DN50阀门关闭(未派专 人看守),随后开始作业。当用户发现无天然气时,向配气站反映,配 气站值班人员发现DN50阀门关闭,在不知有人作业的情况下将其开启。 此时碰口的电焊作业引燃了天然气,一名焊工当场被烧死。
9、 F440至F460聚乙烯粉体下料起电试 (1)模拟粉体下料起电范围为:0.59μC/kg~0.99μC/kg。 (2)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33μC/kg~0.56μC/kg。 (3)改造后起电范围为:0.94μC/kg~1.58μC/kg。 10、 F460罐内静电放电危险性 (1)F460罐内在悬浮过程中,存在空间静电刷型放电,如果罐 内存在可燃气体,其最点火能量小于1mJ,罐内就有点燃闪爆的危 险。 (2)排除F460罐内雷状放电的可能性。 (3)F460罐内存有沿面放电的可能性。 (4)罐内如果存有金属尖端突出物,就很容易发生诱发火花放 电。 (5)不太可能发生传播性刷型放电。 11、 F440至F460管线静电危险性 改造前管道内最大电场强度为0.48MV/m,改造后管道内最大 电场强度为2.72MV/m,小于空气击穿场强3MV/m,所以管道内不会 发生因电场强度大而空气击穿现象,即管道内比较安全,危险性较 小。
16点20分将火扑灭。
40立方米原油罐
柯14井
这是油罐爆炸后被烧毁的汽车残骸在说明着当时的惨状
他们错在哪里?
(1)动火前既未将罐清洗干净,也未 通过取样分析。 (2)既作业时先将排气管用法兰联接 到罐体上,后对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焊 接。 (3)由于罐内留有残液,残液在罐内 挥发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并且达到 了爆炸极限。在焊接过程中爆炸性气体 顺排气管排出时,遇焊接明火,引爆了 罐内爆炸性气体。
排气管
两具40立方米原油罐 密度:0.806吨/米3
勒1井
10cm
12点30分左右,两具油罐及相关附件 运至柯14井.
13点,开始卸装吊罐工作. 14点44分,工人先在油罐上连接排气 管法兰,后焊接排气管割开的延伸部 分。 14点50分,油罐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 炸,现场开始着火。
15点52分,消防车赶到现场进行扑救.
他们错在哪里?
(1)起钻前泥浆循环时间严重不足。没有按照规定在起钻前要进行90分 钟泥浆循环,仅进行了循环35分钟就起钻,没有将井下气体和岩石钻屑 全部排出,影响泥浆液柱的密度和密封效果。 (2) 长时间停机检修后没有下钻充分循环泥浆即行起钻。没有排出气 侵泥浆,影响泥浆液柱的密度和密封效果。 (3)起钻过程中没有按规定灌注泥浆。没有遵守每提升3柱钻杆灌满泥 浆1次的规定,其中有9次是超过3柱才进行灌浆操作的,最长达提升9柱 才进行灌浆,造成井下没有足够的泥浆及时填补钻具提升后的空间,减 小了泥浆柱的密封作用,不足以克服提升钻具产生的“拉活塞”作用。 (4)未及时发现溢流征兆。当班人员工作疏忽,没有认真观察录井仪, 及时发现泥浆流量变化等溢流征兆。 (5)违章卸下钻具中防止内喷的回压阀。有关负责人员违反相关作业规 定,违章指挥卸掉回压阀,致使发生井喷时钻杆无法控制,导致井喷失 控。 (6)未及时采取放喷管点火,将高浓度硫化氢天然气焚烧的措施。造成 大量硫化氢喷出扩散,导致人员中毒伤亡。
4、其它 (1)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设备、容器必须接地,接地点必须均布,间距不得大 于18m。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接地引下线必须采用断接卡连接方式,断接卡 的接触电阻不得大于0.03Ω。断接卡必须用2个大于M10的螺栓连接。 (2)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所有管线必须接地。所有的法兰、阀门必须进行跨接, 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3)必须保证脱气系统的脱挥率,避免罐内出现大量可燃气脱挥现象。 (4)经常检查料仓及其它容器设备的过滤器,坚决避免过滤器堵塞现象。 (5)布袋过滤器必须是防静电过滤器,用于布袋固定的金属紧箍必须接地。 (6)输送管道内不得有毛刺、突出物。 (7)各种临时接料口下部接料容器必须接地,不准使用不接地的金属容器或绝缘 容器接料。 (8)粉体物料包装口应安装离子风静电消电器。 (9)当停止粉体料仓(罐)进料时,不得停止进入料仓(罐)输送风量和松动风 量。 (10)料仓内壁不得涂有绝缘性涂层。 (11)操作人员在料仓(罐)内外进行各种操作时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 工作鞋,防止人体静电放电引燃可燃粉尘。 (12)清理料仓(罐)时,一定要使用防爆工具,杜绝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清理。
第一起: 19:50~21:45 第二起: 14:00~17:10
建议:
炉膛点火前必须测爆,测爆合格后方可点火。测爆超 过30min,必须重新测爆。
案例三
2003年10月28日14时50分左右,中国石油某油田 分公司一采油厂在柯14井安装单井罐时发生了一起 油罐爆炸着火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 伤。
4、 F445至F440聚乙烯粉体下料起电 (1)模拟粉体下料起电范围为:0.59μC/kg~0.99μC/kg。 (2)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52μC/kg~0.87μC/kg。 (3)改造后起电范围为:0.94μC/kg~1.58μC/kg。 5、 F440罐内聚乙烯粉体悬浮起电 (1)模拟粉体悬浮起电范围为:0.16μC/kg~0.52μC/kg。 (2)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23μC/kg~0.79μC/kg。 (3)改造后起电范围为:0.28μC/kg~0.97μC/kg。 6、 F440罐内物料实际带电量 (1)改造前起电范围为:0.75μC/kg~1.66μC/kg。 (2)改造后起电范围为:1.22μC/kg~2.55μC/kg。 7、 F440罐内静电放电危险性 (1)罐内在悬浮过程中,存在空间静电刷型放电,如果料仓内存在可 燃气体,其最点火能量小于1mJ,料仓就有点燃闪爆的危险。 (2)排除罐内雷状放电的可能性。 (3)罐内不会出现沿面放电现象。 (4)罐内不会发生传播性刷型放电。 8、 F445至F440管线静电危险性 改造前管道内最大电场强度为0.93MV/m,改造后管道内最大电场强 度为2.72MV/m,小于空气击穿场强3MV/m,所以管道内不会发生因电场强 度大而空气击穿现象,即管道内比较安全,危险性较小。
F445
N2保护
轴流 风机
二层 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