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文化
汉代玉器的玉石来源
汉代玉器的玉石来源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玉器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汉代玉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而这些玉器的制作离不开优质的玉石。
那么,汉代玉器的玉石来源主要有哪些呢?1. 天然玉石资源汉代时期,中国境内就存在丰富的天然玉石资源。
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云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石质地坚硬,颜色多样,适合用来制作各类玉器。
其中以新疆和甘肃出产的和田玉最为著名,被誉为“国之瑰宝”。
2. 进口玉石除了国内的天然玉石资源外,汉代时期的中国也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途径从外部引进了一些优质的进口玉石。
这些进口玉石大多来自中亚、南亚等地区,包括缅甸的翡翠、印度的宝石等。
这些进口玉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代玉器的品种和风格。
3. 玉石开采与加工技术在汉代,人们对于玉石的开采和加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他们通过简单的工具和技术,就能够从原始的玉石块中提取出高质量的玉料,并将其加工成各种精美的器物。
这种技术的发展为汉代玉器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 玉器制作工艺汉代玉器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雕刻、琢磨、打磨等环节。
在这些工艺中,选材尤为关键。
优质的玉石不仅可以决定玉器最终的质地和光泽,还会影响到雕刻师对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结语总的来说,汉代玉器的玉石来源多样,既有国内丰富的天然资源支撑,也有外部进口补充。
同时,当时人们对于玉石开采和加工技术已经相当娴熟,这为汉代玉器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汉代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玉文化繁盛时期。
汉朝统一了中国,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成为汉代社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介绍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和风格,探讨汉代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1. 玉石的选材汉朝时期,玉石的选材非常讲究。
汉代人对于玉石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尤其青睐白玉、青玉和琥珀。
这些玉石质地坚硬,色彩纯净,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玉匠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采矿、评估和采购优质的原料上。
2. 制作工艺的发展汉朝玉器制作工艺积累了前代的经验基础,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技艺。
汉代玉器的制作多采用“勾勒”和“刻画”的技术。
勾勒是通过用特制的镐在玉石上点画线条,然后再用锥永、磨砂机等工具进行雕刻和打磨的过程。
刻画则是直接用利器在玉石表面刻划图案,符号或文字。
这种技术在汉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汉朝玉器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3. 镶嵌和烧制在制作玉器时,汉朝还经常使用镶嵌和烧制技术。
镶嵌是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或其他宝石镶嵌在玉器上,增添了玉器的华丽度。
汉代玉器通常采用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来镶嵌,使得它们更加显眼和美观。
烧制则是将玉石放入高温的炉中进行烧烤,使其表面产生一层云纹或倒刮痕迹,增强了其艺术韵味。
二、汉朝玉器的风格1. 古朴典雅的风格汉朝玉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
玉匠们通过把握玉石的天然纹理,雕刻出各种动物、花鸟、人物和几何图案。
他们注重勾勒线条的流畅和简洁,力求在简单中体现美的意境。
同时,他们还利用不同的工艺和材质,使玉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质地。
2. 崇尚自然的主题汉朝玉器的主题也多与自然有关。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态度在玉器中得到了诠释。
例如,在汉代玉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葫芦、葵花、莲花等自然图案。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纹饰风格:汉代玉器纹饰多采用阴刻线,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其中,“汉八刀”是汉代玉器工艺的代表,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刚劲有力,无崩裂状和刀痕之迹。
2. 游丝毛雕:汉代玉器中常见的工艺,其线条细如毛发,连续不断,如一气呵成,具有细、绵、长、飘、劲、灵动等特征。
这种工艺多用于玉人的头发和衣服褶皱处,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3. 钻孔工艺:汉代玉器的钻孔工艺十分成熟,钻头普遍为铁制,使得玉器的孔洞可以打得十分直。
同时,汉代玉璧的外廓也采用大口径金属管琢磨,使玉璧更加圆整。
4. 雕刻工艺:汉代铁制砣具广泛应用于玉雕的各个方面,使得阴刻、浮雕、镂雕、圆雕等纹饰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
汉代玉器上的夔龙纹、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涡纹、乳丁纹等都是采用各种雕刻工艺结合雕琢而成。
5. 磨制工艺:汉代玉器的磨制工艺相当精细,玉器表面光滑细腻,棱角琢磨圆滑,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
同时,汉代玉器中常出现一种名为“游丝毛雕”的工艺,其线条连续不断,具有极强的动感。
总体来说,汉代古玉工痕特征反映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高度发
展,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资料。
玉器发展的四个文化时代
玉器发展的四个文化时代今天,给你讲讲玉器。
前面,咱们讲过红山文化的C形龙,那是一种部落的图腾,也可以说是个标志吧。
这时的新石器时代是远古时期的“神玉文化”,当时的人们把美玉当做天赐的宝物,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
到了上古时期的商周,包括春秋战国和秦代,进入了“礼玉文化”的阶段,玉器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的仪礼之中。
《论语·乡党篇》中描述孔子持玉:“执圭(guī),鞠躬如也。
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说的是,孔子面君时,手持玉圭恭恭敬敬的样子。
周代是礼制最兴盛的时期,上自天子、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都有严格的礼制约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的礼玉,其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礼玉便是“六器”。
《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你看,祭祀的对象不同,用玉也不一样。
而且,不同身份的人所执的玉器也不同,用玉还是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
到中古时期,也就是汉唐时代,进入了“德玉文化”阶段。
统一的大汉帝国使中国社会各方面都步入了黄金时期,哲学、文学、科技、工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汉代玉器自由浪漫、雄浑奔放的艺术风格。
不仅如此,西域道路的开通,使得优质的玉料可以得到源源不断地供应,而清新的异域之风也影响了汉代艺术。
汉代开始,玉文化形成了五德之说:仁、义、智、勇、洁,是古人归纳出并赋予玉的五德,而后形成了君子佩玉和以德比玉的风尚,所以现在有许多汉代佩玉流传。
唐代玉器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以往占据主流的礼玉和葬玉日渐衰微,而日常装饰性玉器开始独领风骚。
最常见的玉器主要有艺术品与装饰品两大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装饰品包括玉梳与玉步摇;艺术品则包括一些玉制器皿和象生玉雕,并融合了很多外来艺术。
唐代的玉带銙(kuǎ),还是大唐官阶的标志呢!从宋以后到明清的近古时期,玉器完全进入了“俗玉文化”阶段,这种倾向在唐代时初露端倪,宋元以后已成为主要趋势。
汉代玉器文化内涵的辨析
汉代玉器文化内涵的辨析作者:谢灵华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宗教信仰、道德理念和世俗生活三个方面论述了汉代玉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代;玉器;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67-01一、汉代玉器对宗教信仰的塑造汉代人的生死观念贯穿了他们对前生、今世和来生的理解,而玉器是彰显这种理解的直接载体。
汉代贵族“视死如生”,在丧葬用玉方面将生前最好的器物和最宝贵的财富埋入墓中,相信用玉可使尸体千年不朽,由此也形成了汉代时期厚葬之风。
汉代人希望通过玉晗、玉琪、玉狮、玉握和金缕玉衣的保护,将死者的尸体永久保存下来,为人的魂魄提供永远的居所,灵魂就能够早登仙界。
葬玉中玉璧的风格着重神秘气息,双龙共首的纹饰风格在葬玉的玉璧中比较多见。
汉代墓葬的陪葬玉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墓主实现升仙的通道或媒介,在这些器物中,羽人和天马的造型也很常见。
汉代羽人造像肩生双翼,双耳过顶,且不再是商代羽人的鸟喙。
考古发现有1966年西安南玉丰村出土西汉羽人器座,该羽人器座作跪坐状,高15.3厘米,大耳披发,尖鼻阔嘴,眉骨、颧骨隆起。
着无领右衽长衣,束带,赤足。
背部有双翼,膝下也有垂羽。
双膝间有半圆形凹穴,用以插物,羽人双手作捧持状。
汉代的天马是一种长翼,可以升天到达仙境的神物。
咸阳博物馆藏西汉透雕羊脂玉羽人飞马,在陕西咸阳新庄出土。
从这件器物可以看出,汉代工匠饱含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灵感,技法细腻,飞马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该器物在反映汉代现实生活中的马匹普遍使用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飞天成仙的渴望和普遍追求。
以本地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为代表的宗教在汉代开始兴起,玉文化也由鬼神崇拜之物逐渐被赋予了世俗宗教的内容,玉器的功能定位发生变化,玉器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被进一步扩大。
玉被道教奉为仙圣之物,蕴含“天地之精”,是“阳精之纯”,并相信通过“食玉”可以实现登天成仙,认为人的尸体可以通过含玉即可达到永不腐烂的目标。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玉器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汉代的玉器中,玉佩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玉器。
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是汉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纹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汉代玉佩的特点汉代玉佩是一种佩戴在腰间的玉器,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汉代玉佩的特点是制作精细,纹饰丰富,工艺精湛。
其中,龙纹刻纹是汉代玉佩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
二、龙纹刻纹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象征,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圣的象征。
龙纹刻纹在汉代玉佩上的出现,不仅是对龙的崇拜和敬仰,也是对玉器的神圣和尊贵的体现。
龙纹刻纹的出现,使汉代玉佩更加具有神秘和神圣的气息。
三、龙纹刻纹的形态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形态多样,有的是单纯的龙身纹饰,有的是龙头与龙身相连的纹饰。
龙纹刻纹的形态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创造力和技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龙的不同理解和想象。
四、龙纹刻纹的技艺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技艺精湛,刀工细腻。
工匠们运用精湛的雕刻技巧,将龙的形态、鳞片、爪子等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
龙纹刻纹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水平,也为后世的玉器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五、龙纹刻纹的文化内涵龙纹刻纹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圣的象征,与皇权、权威和吉祥等概念紧密相连。
龙纹刻纹的出现,使汉代玉佩更加具有神秘和神圣的气息,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权威和吉祥的追求。
六、龙纹刻纹的艺术价值龙纹刻纹作为汉代玉佩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龙纹刻纹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水平,也为后世的玉器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同时,龙纹刻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汉代玉佩上的龙纹刻纹是汉代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纹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龙纹刻纹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水平,也为后世的玉器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浅析西汉的用玉制度及文化特征
浅析西汉的用玉制度及文化特征摘要:西汉时期的玉文化在继承先秦玉文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君子贵玉”的儒家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长生不死的美好祈求造成了厚葬之风盛行,与儒家教义中的孝悌思想正相吻合。
这些都为汉代玉器发展成为我国玉器史上又一高峰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文通过对西汉时期国家的用玉制度的分析,来探讨西汉玉器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西汉;玉文化;用玉制度;文化特征自西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儒家的贵玉思想在社会中也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儒家学者认为玉具有“五德”,即:仁、义、智、勇、信,玉所具有的这五种品德也是君子所应具有的品德。
这种儒家用玉理论,使中国玉器具有灵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造就了中国玉器史上继史前时期、殷商盛世、春秋时代三大高峰期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对汉代玉器的研究,宋代的吕大临在《考古图》,朱德润的《古玉图》,民国时的《汉玉研究》等均有涉及,使我们对汉代的礼玉、丧葬用玉、装饰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近期关于汉代玉器的文章有严钊周的《汉代琀玉和握玉》(《南方文物》2000年第2期,第117页),阐述了汉代丧葬用玉中的琀玉和握玉的器型、材料、雕做技法,使我们了解了汉代丧葬用玉的一部分;此外还有石荣传和陈杰的《考古出土汉玉的历史学观察》(《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第25——30页),对汉代考古出土汉玉美学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汉代的玉器深受儒家理论的影响;石荣传的《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第62——70页),根据近年来考古发现的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葬玉进行了分析,认为玉器的神秘作用在汉代发展到了顶峰更是封建社会葬玉的黄金时代;何松的《中国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特色》(《超硬材料工程》第19卷,第1期,2007年2月),阐述了汉代的玉衣制度,丧葬观念等主要特征,对儒道融合对汉代玉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玉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将就不同时期的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
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玉器还处于简单的器物阶段,主要有简单的玉石饰品和工具。
形制上以原石为主,工艺简单,纹饰较为简约。
代表性玉器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玉,其形制多为片状或棱角状,纹饰以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为主。
2.商代: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玉器工艺技术达到峰值的阶段。
商代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祭祀的玉器,一类是用于个人佩戴的饰品。
祭祀玉器多为玉璧、玉琮、玉钺等,形制规整,工艺精美。
个人佩戴的玉器则有玉环、玉佩等,形制较为灵活,纹饰多样,常见的纹饰有神采飞扬的神兽、人物、云纹等。
3.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时期。
周代的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宗庙祭祀所用的玉器,一类是王室贵族所佩戴的玉器。
宗庙祭祀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圭等,形制大气庄重,纹饰中多以神兽为主。
王室贵族的玉器则以玉佩、腰带玉等为主,形制精美,纹饰优雅,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等。
周代的玉器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艺术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
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玉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复精细。
玉器的形状有玉瑗、玉琮、玉環等,纹饰以神兽、人物、花纹等多样化为主。
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常见的工艺技法有云纹雕、阴刻、掐丝等。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玉器形式,就是“帝王玉器”,以玉璜和玉板为代表,形制独特,线条优美,纹饰复杂。
5.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玉器主要以玉佩、璧等为主。
秦代的玉器多以龙纹、凤纹等神兽的纹饰为主,形制较为庄重,线条简洁。
而汉代的玉器多以人物、动植物的纹饰为主,形制比较灵活,纹饰繁多。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汉代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不仅纹饰繁复,还注重雕刻的细节和表现力。
汉代玉器特征与鉴别
汉代玉器特征与鉴别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
汉代玉器工艺风格承继战国,但在器型品类、制作工艺与纹饰风格方面,均有所提高和创新,艺术达到空前高度,体现出汉人高超的审美情趣。
我们鉴定时要通过多方面来比对、判断。
本文将从汉代玉器用料、工艺、造型、纹饰及沁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要介绍。
汉代玉器用料特点两汉时期,社会安定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长达400年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给玉器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玉文化高度发达,汉代玉材如同其表现的玉文化一样,在以和田玉为主的脉络下呈现出一种多种玉材并举的状况。
西汉初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任西域都护,开通了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通道,使新疆的优质玉料大量运往内陆,和田玉正式成为中国用玉的主流(图1)。
而汉代以前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白玉的使用是不多见的。
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以及玛纳斯碧玉和少量的岫岩玉、蓝田玉、水晶、玉髓、玛瑙等。
和田玉玉料主要来源于玉龙喀什河,为和田籽料(图2),其时山料因条件不具备尚未开采。
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连年征战,国力耗尽,然而厚葬之风不减,于是出现“以石代玉”现象。
陕西地区就出土了大量的用汉白石制作的汉代祭祀用玉,这是因为玉石的开采成本和加工成本都较高,逐渐衰落的国力无法支撑繁多的祭祀活动所需要的大量玉器,遂用易取得、易加工的汉白石代替玉材,是国力渐弱的侧面反映。
水晶、玛瑙和绿松石在汉代玉器中也得到普遍使用。
如西安汉代陈请士墓出土的水晶印,纯净无瑕,洁净透明,质地致密细腻,是水晶中的上等品(图3)。
现代仿汉玉器的材质出于成本考虑,往往用价格较低廉的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等来替代,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别。
笔者曾得到一件汉代工字佩(图4),灯光下可以看到玉质呈粥状结构,这并不符合新疆和田玉云絮状结构特征,而是俄料的典型特征。
俄料是俄罗斯产的透闪石玉,成分和新疆和田玉相似,透闪石含量在95%(新疆和田玉透闪石含量在99%)。
汉代文物详细讲解
汉代文物详细讲解
汉代文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汉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汉代文物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
一、汉代陶器
汉代陶器是汉代文物中最具特色的一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汉代彩陶。
汉代彩陶以多彩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为特点,通常用于制作动物形象、器皿等。
二、汉代青铜器
汉代青铜器在设计和工艺上都极为精湛,通常用于制作器皿、钟鼎、器具等。
其中,著名的汉代青铜器有汉武帝铜车马和汉代灯。
三、汉代玉器
汉代玉器以其奇石美、色泽深、纹饰丰富而著称。
汉代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玉璧、玉琮、玉鉴、玉佩等。
四、汉代壁画
汉代壁画是汉代文物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汉代壁画以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形象逼真而著称,通常用于宫殿、墓室等建筑物的装饰。
五、汉代文学作品
汉代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文学、史学等多种类型。
代表作品有《汉书》、《后汉书》、《世说新语》等。
六、汉代建筑
汉代建筑以宫殿、陵墓、城墙、水利工程等为主。
其中著名的建
筑包括长城、汉阳陵、汉武帝南巡台、洛阳宫殿等。
七、汉代铜钱
汉代铜钱是汉代最为普遍的货币形式之一,通常用于交易、税收等。
汉代铜钱的正面通常刻有各种动物、图案、文字等,背面刻有“当十”的字样。
总之,汉代文物在艺术、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汉朝佩戴玉石制度
汉朝佩戴玉石制度在古代,玉石被视为珍贵的宝石,代表着高贵、吉祥和权力。
在汉朝,佩戴玉石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制度,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本文将从汉朝佩戴玉石的背景、种类、制度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由刘邦建立,历时近400年。
在汉朝时期,玉石的地位非常重要,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象征。
汉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佩戴玉石,以显示其权威和威严。
同时,汉朝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佩戴玉石制度,规定了佩戴玉石的种类和规格。
在汉朝时期,佩戴玉石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玉佩、玉璧、玉环、玉饰等。
玉佩是一种常见的玉器,形状各异,如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玉璧是一种以玉石为材料制成的圆形或方形的盘状物,通常用于祭祀或礼仪活动。
玉环是一种用玉石制成的圆环,佩戴在颈部或手指上。
玉饰则是一种用玉石制成的装饰品,如玉镯、玉耳环、玉坠等。
汉朝佩戴玉石的制度非常严格,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规定。
首先,汉朝皇帝佩戴的玉石必须是最高级别的,如玉璧、玉环等。
其次,官员和贵族也有一定的佩戴玉石的权限,但级别和种类有所限制。
普通百姓则只能佩戴一些简单的玉饰,如玉坠、玉佩等。
另外,佩戴玉石的数量和大小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级别的人群有不同的限制。
汉朝佩戴玉石的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佩戴玉石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也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
同时,佩戴玉石还被认为具有辟邪、驱灾、保平安的作用,因此被广泛使用。
对于汉朝统治者来说,佩戴玉石还可以显示其权威和威严,增加统治的合法性。
汉朝佩戴玉石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制度,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佩戴玉石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也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
同时,佩戴玉石还具有辟邪、驱灾、保平安的作用。
汉朝佩戴玉石的制度对于塑造统治者的形象和增强统治的合法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汉朝佩戴玉石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浅谈汉代玉器的鉴赏
帝, 不失时机地借鉴秦法 、 作律九章 、 恢 复封建 、 制定礼
仪, 最终 完成 了 向封 建统 治者 的转 化 , 这 一 场波澜 壮 阔 的 伟 大斗争 最终 成 为 由一 个封建 政权 向另一个 封建 政权 的 过 渡 。汉 初 的统治 者 为 了巩 固 自身 的既得 利益 , 在政 治 、 经济、 法 律和 宗教 礼仪 方 面 对前 朝 制 度 进 行 了 部分 的筛 选 和继 承 , 这 就是 所谓 的“ 汉 承秦 制 ” 。 4 . 1 . 2 汉 继 楚 续 。和 政 治 、 经 济 方 面 形 成 鲜 明对 照 的
3 汉代 玉 器的材 质 和颜色 特点
是在原来周文化的母体 中成长起来 的, 在秦文化 中 占据
主要 地位 之一 的乃 中原 礼乐 。尽 管 当时周 礼 的用王 制度
汉 代玉 器基 本属 于 透 闪石 软 玉 , 其 中新 疆 和 田玉 和 玛 纳斯 玉 占很大 比重 , 和 田玉 中又多 见水 料 中的籽 玉 、 羊 脂 玉 。还有 一部 分玉 器 是 用 蛇纹 石 玉 制 造 的 , 其 他 玉 石
前端有十字花纹装 饰 , 面部 五冠减地 琢刻 , 眉 与鼻连 成 “ T ” 字型 , 小眼, 缄 口。虽工艺精 湛 , 形象生 动 , 但 已无汉 代舞 人
汉代 玉 壁 已经从 早期 的祭 祀之 用 , 变为 礼仪 、 丧 葬 和
、
装饰 的功能 , 到清代 已演变为多种用途 , 而饰 品颇多。汉 代玉壁除素面玉壁 , 玉壁上纹饰 、 布局更加多样化 , 壁面
( 3 ) 仿古玉的沁色是急于一时 , 浮于表 面的人 为做
法, 根 本 不能 与 自然天成 沁 色相 比。
清代玉器仿器 中有很 大一部分 , 不是为欺骗收藏者 而制 , 因其带有很多其 时代 的特征 , 对很多收藏者来说 ,
汉代玉器的用途
汉代玉器的用途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途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玉的崇尚和重视。
汉代玉器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实用的角色,还在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代玉器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玉器作为一种奢侈品,常被用于装饰和佩戴。
汉代人们喜欢将玉器制成各种形状,如玉佩、玉璧、玉环等,作为首饰佩戴在身上,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同时,汉代玉器还常被用来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如玉杯、玉勺等,这些玉器不仅美观实用,还体现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汉代玉器在社会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汉代社会,玉被视为吉祥之物,具有辟邪避凶的功效。
因此,汉代玉器常被用于祭祀、祈福等仪式中。
比如,玉琮作为一种祭祀用具,常被用于宗教仪式中,代表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此外,玉器还常被用来作为礼物赠送给贵族、官员等,以示尊重和友好。
汉代玉器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汉代玉器精美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汉代玉器常常以动植物、人物等为题材,展现出汉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同时,汉代玉器还常被用来雕刻文字、图案等,传承着当时的文化和历史。
总的来说,汉代玉器的用途多种多样,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玉的喜
爱和崇尚,又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汉代玉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信仰,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象征和文化遗产。
通过研究汉代玉器的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感受到汉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汉代玉雕是中国古代玉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玉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中国古代玉石艺术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汉代玉雕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玉石在宗教、礼仪、饰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下面将从汉代的历史背景、玉石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玉雕艺术的发展三个方面来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
一、汉代的历史背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
汉代有两次,即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的玉雕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而东汉时期更是呈现了玉雕艺术的综合发展。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开创了西汉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家秉承“文武并重”的治国方针,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
而汉武帝时期更是呈现了国力的强盛与文化的繁荣。
这一时期,对于玉石的使用和加工有了明确的规定,使得玉石的工艺作品日益增多,质地精良。
而到了东汉时期,以王朝的兴衰为背景,玉雕艺术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更加完备的艺术门类之一。
二、玉石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古代,玉石一直被视为圣洁不可亵渎之物,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玉石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具有神圣象征意义的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礼仪、宗教、医疗等方面。
古人有“金玉良言”的说法,即表示玉石与君子的品格相当。
在汉代,玉石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成为了社会上层人士对自身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玉雕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玉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或者装饰品,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记载。
玉雕作品不仅仅是美学艺术品,更是文化史的见证者。
三、玉雕艺术的发展汉代玉雕艺术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西汉时期,玉雕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玉器的使用功能和艺术价值上。
在这一时期,玉雕的主题多以神话传说、宗教图案和祭祀器物为主,例如玉龙、玉凤、玉瑞兽等。
秦汉玉器艺术的兴盛与风格演变
秦汉玉器艺术的兴盛与风格演变秦汉玉器艺术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盛和发展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丰富性。
自古至今,玉一直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因其与温润、高雅、清洁等文化内涵有着紧密联系。
一、秦汉玉器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玉器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技术和审美观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玉器制作技术和工艺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中国玉器款式、风格等方面的一个转折点。
秦汉时期玉器的形制、装饰及图案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玉器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器皿,还有各种肖像、佩饰等,这些也成为了后来中国玉器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秦汉玉器艺术的特点1. 讲究制作工艺秦汉时期的玉器艺术讲究制作工艺,尤其是在雕刻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制作时追求细腻、精细的工艺,艺术家们通过精准的操作手法,使得玉器制作的越来越丰富多样。
2. 着重于器物装饰美学秦汉时期的玉器装饰美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玉器的装饰内容除了一些抽象的灵瑞图案,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神兽、花鸟、瑞兽等,这些生动的形象使得玉器的装饰更加具有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也为后来中国玉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秦汉玉器艺术的风格演变秦汉玉器艺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数次风格演变,玉器的品质不断提升,从而形成单体雕刻、阔衣法、南北形式、经典主题等多种类型玉器。
1. 单体雕刻单体雕刻是秦汉玉器艺术的第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以神兽、鸟兽、人像等为主体进行雕刻,常常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造型生动而传神,体现了工匠对自然界的深度领悟。
2. 阔衣法阔衣法是在汉朝时期兴起的雕刻工艺,在造型上则具有纪实主义的倾向。
雕刻形式较为接近于现实,但又不失玉石本身的质朴。
3. 南北形式南北玉雕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南方玉雕艺术受到北方封建文化影响,并得以发展,这也成为了南北形态玉器不同地域审美风格的形成之一。
汉代瑞兽玉雕特点
汉代瑞兽玉雕特点汉代瑞兽玉雕特点汉代瑞兽玉雕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汉代,瑞兽玉雕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政治、礼仪等方面,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象征物。
下面将从造型特点、工艺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详细介绍汉代瑞兽玉雕的特点。
一、造型特点1. 神秘祥和汉代瑞兽玉雕的造型通常是神秘而祥和的。
它们往往以龙、凤、麒麟等神话中的动物为原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这些动物形象不但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2. 独树一帜汉代瑞兽玉雕在造型上独树一帜,与其他时期不同。
它们通常采用立体浮雕或半立体浮雕技法,形象逼真生动。
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非常精湛,通过线条、纹理、色彩等手法,将瑞兽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3. 神态自然汉代瑞兽玉雕的神态非常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们通常呈现出祥和、恭敬、庄重、威严等不同的神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息。
二、工艺特点1. 精湛工艺汉代瑞兽玉雕的工艺非常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
它们通常采用刻、琢、磨等多种技法进行制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
这些细节包括线条、纹理、颜色等方面,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2. 靓丽多彩汉代瑞兽玉雕通常采用各种颜色进行点缀,使得整个作品更加靓丽多彩。
这些颜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等多种颜色,通过精湛的工艺和手法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 丰富多样汉代瑞兽玉雕在形式上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立体浮雕、半立体浮雕、平面浮雕等多种形式。
同时,在造型上也非常多样化,既有龙、凤、麒麟等神话中的动物形象,也有狮子、熊猫等现实中的动物形象。
三、文化内涵1. 宗教意义汉代瑞兽玉雕在宗教方面具有很高的意义。
它们通常被用于祭祀和供奉活动中,具有神圣的意义。
同时,它们也被视为一种护身符或者吉祥物,可以保佑人们平安和健康。
2. 政治意义汉代瑞兽玉雕在政治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意义。
它们通常被用于皇家礼仪和政治活动中,具有象征权利和地位的含义。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汉代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玉器工艺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玉雕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主要工艺品之一。
本文将从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出发,对汉代玉雕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汉代玉雕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汉代玉雕的发展历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时期,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措施,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大力发展。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玉器工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当时的流行工艺品之一。
汉代玉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1. 前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前汉时期,玉雕技艺逐渐成熟,工艺水平得到了提高。
当时的玉雕作品多为玉璧、玉琮、玉圭等礼器,这些器物主要用于奉祭和礼仪场合,具有明显的宗教和礼仪属性。
玉璧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神灵的一种器物,它的制作讲究对称和规整,代表了当时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玉琮、玉圭等礼器的制作也十分精湛,大小、形状、纹饰都非常讲究,展现了当时玉雕工匠的精湛技艺。
西汉时期,汉代玉雕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的玉雕作品更加注重装饰和纹饰,制作工艺进一步精细。
在这一时期的玉雕作品中,除了礼器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动物、神话题材等多样化的题材。
比如《雕龙纹玉佩》、《玉鸮纹玉璋》等作品,都展现了当时玉雕艺术家对于形象的塑造和纹饰的创新。
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当时玉雕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而且工艺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珍贵的玉雕作品,如《玉玺》、《玉玛瑙佩》、《玉觥-鸟文灌》等,这些作品在造型和纹饰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珍贵工艺品。
二、汉代玉雕的时代背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玉雕工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这与当时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
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战国时期的汉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高峰之一、它不仅在工艺技巧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在形式和造型上也极富创新性。
以下是战汉玉器的艺术特点及鉴赏。
一、艺术特点1.工艺精湛:战汉玉器的工艺技巧达到了极高水平。
玉器的加工工艺主要有雕刻和磨光两种形式。
雕刻玉器通常采用“刀削”技法,以刀具将多余的玉料切除,留下想要的形状。
而磨光玉器则通常采用磨料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以求达到平滑光亮的效果。
2.动与静的结合:战汉玉器的造型多样,既有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又有深邃安宁的人物、神兽等造型。
通过将动态和静态的元素巧妙结合,战汉玉器使人感受到动与静的和谐统一3.多样化的主题:战汉玉器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界的动植物、人物、神话传说等。
其中,翡翠的玉石绿色配合天然纹理,象征着阳气的生机勃勃。
而白玉则被用于制作肖像、器具等,给人一种洁白纯净的感觉。
4.装饰精美:战汉玉器的装饰十分精美,常见的装饰元素有贝壳纹、蛇纹、云纹、雷纹等。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加了玉器的观赏性,还赋予了玉器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鉴赏技巧1.观察构图:在鉴赏战汉玉器时,首先要观察其整体的构图。
研究其形体造型、线条流畅度、比例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判断其是否具备艺术的审美价值。
2.欣赏细节:仔细观察玉器的细节处理,包括花纹、雕刻工艺、装饰元素等。
考察其雕工的熟练程度、纹饰的精巧与纹理的自然流动等,进一步判断玉器的制作水平和艺术价值。
3.了解历史背景:了解玉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于正确理解和欣赏战汉玉器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历史资料,掌握战国时期和汉代的社会环境、文化风貌,可以更好地理解玉器的制作意义和表达内容。
4.探索个人情感:鉴赏战汉玉器不仅是一种客观的艺术欣赏,更是一种对于个人情感的寻求和表达。
玉器所表达的人文情感和审美观点,常常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境遇相呼应。
综上所述,战汉玉器以其工艺精湛、形态独特、富有创新性和丰富的主题内容,成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瑰宝之一、通过仔细观察构图,欣赏细节,了解历史背景和探索个人情感,我们可以更全面地鉴赏和理解战汉玉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汉代海昏侯出土文物
汉代海昏侯出土文物汉代海昏侯墓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贵族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海昏山。
该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为研究汉代社会、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下面将对汉代海昏侯出土文物进行介绍。
一、器物类文物1.玉器:汉代玉器以玉璧、玉佩、玉璋等为主。
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玉璧。
这件玉璧直径近60厘米,内外都雕刻着精美的纹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件玉璧,反映了汉代贵族对玉器的崇尚和追求。
2.青铜器: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包括鼎、尊、觚、盘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件青铜铜镜。
这面镜子直径约40厘米,表面雕刻有精美的纹饰,镜面清晰平整,反映出汉代青铜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3.陶器:汉代陶器主要包括陶俑、陶罐、陶盘等。
海昏侯墓出土的陶俑数量众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陶俑。
这组陶俑共有1300多个,包括官员、士兵、车马等不同角色,栩栩如生,展示了汉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二、文书类文物1.竹简:汉代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孝经》竹简,共有20余篇,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孝经》版本,对于研究汉代的儒家思想和社会伦理具有重要意义。
2.木简: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批木简,主要是官府文件和私人书信。
这些木简内容丰富,有办公文书、军队调令、家族信函等,为研究汉代政治、军事和家族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玺印类文物1.玉玺:海昏侯墓出土了多枚玉玺,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枚“海昏侯”玉玺。
这枚玉玺刻有“海昏侯”二字,是海昏侯的专用印章,显示了他在当时的地位和权力。
2.铜印: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批铜印,有官员的印章、封建国家的官方印章等。
这些铜印形制各异,刻制精美,反映了汉代官印的制度和文化。
四、其他类文物1.金银器: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银器数量有限,但品质上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件金勺,长度近30厘米,造型精美,是汉代金器的典范。
2.玩具: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些玩具,如陶俑、木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玉器文化
序言
玉器最早是史前人类为了生存或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制作的石制工具。
从最初被发现到玉文化的最终形成,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旧石器时代,人们逐渐学会制造较为精致的石器,随着技术发展的进步,金属器具逐渐取代了石器,于是当玉器被赋予山川精华的神秘内涵的时候,它就不再只是普通的石头,而作为独立的品种逐渐发展起来。
红山时期玉器已由远古时期的“神玉"逐渐开始向“礼玉”演变,“礼玉”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走向文明;良渚文化中玉器以玉琮、玉璧等最为著名。
到了夏朝,玉器已经成演变成了象征权力、等级的祥瑞之器,是王权尊贵的象征;周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和规范,确定了”礼制玉“,奠定了后世以《周礼》为古玉研究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玉器制作更为精致完美,隐起做工普遍兴起,逐步取代一面坡阴线,这一时期玉器作为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封建盛世,强大的国力促使其手工业生产亦相当繁盛,玉器也在当时攀上了古代玉器发展前期的最高水平。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玉器种类繁多,涉及国家制度、丧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汉代王室更以和田白玉制为玉玺,作为继承国家大统的凭证。
玉器的地位也随之变得愈加显赫;佛教在东汉是自印度传入中国,在此之前玉也得到儒、道这两教的厚爱,佛教用玉融合了中国人爱玉崇玉的传统,更助长了民间对玉器的崇爱之风,琢治玉佛之风便迅速的流传开来;而张骞通西域后大量和田玉、蓝田玉进入中原地区,更加促进了玉器在汉代的发展。
本文便将从礼器、配饰玉器、葬玉、实用玉器这四个种类来介绍汉代玉器。
礼器
礼器玉器,有玉璧、玉圭、玉璜等。
西汉时,《周礼》曰:“以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
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北方,以玄璜礼北方。
”而六器(璧、
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中现仅存三器。
圭的数量已有所减
少;璜则呈全面衰落之势,实际上逐渐琥一同转变为装饰品;至于
璋、琮已经很少见到。
玉璧逐渐发展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天子用于祭祀的玉璧,这
类玉璧的装饰比较简单,以线刻纹为主,较多见的有蒲纹、谷纹和
涡纹,也有的还饰以龙凤纹。
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在历史上也有做信物和装饰之
用。
殷周时便有此礼。
双方交战时假如战败者愿意臣服,遂交出象
征自己权力和身份地位的玉璧,得胜者均宽宏以待。
《史记·项羽
本纪》载,项羽与刘邦宴于鸿门,刘邦离席后,托张良献“白璧”
一双给项羽,以示诚意。
汉代儒家教义和攕纬巫术交织并行,以原始之祭礼,祈求与神
祗相晤。
于是汉壁就主要用于祭祀。
朝贺、征聘、进献、婚娶、丧
葬和佩饰上。
龙凤纹玉璧置放于尸骨头部,有“引魂升天”之意。
玉琮是寓宗教、装饰、礼仪、权力于一体的特殊玉礼器。
主要形状是外方内圆、从中贯通,表面饰以纹饰,古人认为它包含了天与地的形状,用它作为沟通天地的神器,用来祭地,始见于良诸文化。
佩饰玉器
在佩饰玉器方面汉代在继承先秦风习的基础上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汉代佩玉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透雕装饰的玉璧、玉璜、玉珠、玉人、玉环、玉管、玉筛等。
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中有一类是由礼器玉璧演变出来的,这种玉璧的功用已发生转变,主要用于佩挂,这类玉璧的制作很讲究装饰的华美且多用透雕手法,在玉璧的好(玉璧中间的孔洞谓“好”)中往往还饰以透雕装饰,有的还将雕饰附加到璧缘外,从而使玉璧的形态变的丰富多样。
汉代玉璧整体造型古朴规整。
素面玉璧表面不琢纹饰,以严谨的造型、玉质及玉色体现玉壁的精神内涵。
镶嵌在玉棺上的玉璧一般单面琢纹,朝向玉棺的一面则琢刻痕迹清晰,整治简单。
除此之外的玉璧两面纹饰雕刻相同,体现了中国古代器物造型的对称风格。
玉璧的纹饰,除了传统的蒲纹、毂纹或涡纹外,还流行分为内外两区的纹饰,一般为内区为蒲纹或涡纹,外区为龙纹或凤鸟纹,形制不一而足。
汉代玉器的纹饰有几何纹与动物纹,佩戴不同纹饰的玉璧代表着不同寓意:几何纹以涡纹(或卷云纹)、谷纹及蒲纹最为常见,谷纹(包括乳钉纹)——表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蒲纹——表示草木茂盛,六畜兴旺,谷纹与蒲纹多出现在玉璧上,是直接承袭古代的纹饰。
云纹、勾连云纹——表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佩戴不同纹饰的玉璧,其寓意虽有所区别,基本上都体现了纳福呈祥和平安如意这些古代风俗。
鞣形佩,或称块,俗称鸡心佩,用作佩饰由来已久。
《诗经·卫风》:“芄兰之叶,童子佩鞣;
虽则佩鞣,能不我甲。
"1意谓鞣即佩戴的扳指或射决,射箭时戴大拇指
上用作勾弦。
汉代鸡心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实用功能消失,已
经成为随身佩带、美化生活的装饰性用具。
器形多为扁平体,一面微凸,
一面稍凹,由主体和两侧镂雕、透雕的附属装饰组成。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史记》从鸿门宴这个脍炙人口的典故就可以看出在汉代君子必佩玉,
以玉璧作王者大礼,以玉块喻示决断。
玉舞人是汉代玉器的独特题材,通常做佩玉使用,是汉玉佩饰中非
常流行且极具特色的器形。
以玉舞人作为佩玉的习俗,可能源于战国时
期,但数量极少;发展到汉代,玉舞人的制作却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
准。
汉代玉舞人的形式通常以平面透雕为丰,或以圆雕、片雕的手法制
作成佩饰,每个玉舞人都有一至两个小孔,用于穿系佩挂,作为组玉佩
的一部分。
葬玉
汉代的葬玉主要有玉棺、玉衣、玉覆面、玉蛩、玉握及九窍塞等。
这里所说的丧葬玉器是专指殓尸用玉器,其他所有随葬玉器不在其中。
人们把玉看成是神奇的有生命的宝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能呼风唤雨、驱神使鬼、惩恶扬善、去邪扶正、能解除人们的忧愁祸患。
它附于人体,即为正人君子的化身。
古人迷信玉能使人“永生”,使尸体不朽,素来有食玉可登天界成仙之说,还认为口含玉能千年不朽,于是,渴望能使死
者灵魂早登仙界。
于是从商周时期就用玉殓葬,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演化为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
在汉代葬玉除了玉晗、玉琪、玉狮、玉握之外,甚至做成了金缕玉衣,皇帝下葬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属丝连接。
“玉匣”即为人们所说的“金缕玉衣”。
大约到了西汉文景时期,金缕玉衣已经成了最高规格的丧葬殓服,东汉时,使用玉衣分为三个等级:金缕、银缕、铜缕。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停止了玉衣的使用。
汉时原有周秦祀神习俗之基础,更受到楚
文化鬼巫迷信之渲染,丧葬用玉几乎达到无所
不用其极。
丧葬玉器的造极登峰,这也是汉代
玉器的重要特点之一。
汉代盛行以玉蝉为琀,主要用流行的“汉
八刀”雕刻技法雕琢而成,片形,头部方形,
嘴巴和眼睛外突,双翅并拢,后端呈尖状分叉,
尾部及翅膀用粗阴线雕刻而成;或用三棱柱
形,简洁雕刻蝉的外形,局部细节不做描绘。
玉蝉是古代使用最久的一种葬器-在新石器时
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已有发现-一直兴盛不衰;
人们认为蝉幼虫自土中钻出-蜕变成虫-而飞
向天空-放在死者口中-作为转世再生的象征-表达生者祝愿死者的灵魂如蝉蜕而升天;汉代玉蝉型制简单-在和田白玉、青玉上琢磨出双眼、头部、双翅及简洁纹饰,用刀极其简练准确,具有汉八刀的风韵;玉蝉在古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纯洁、清高及通灵的象征,含于口中则祈求死者身体不受侵扰,可净化身体、以达仙界;两汉时,人们基于朴素的想法,不忍心让死者空口而去,于是在死者口腔中放入各种寓意吉祥的王含,这,-既能慰籍死者的亡灵、又能安抚生者的身心,这是玉琀产生的原因。
实用玉器
与秦代以及之前玉器相比,汉代玉器更趋向世俗化、生活化,出现
了不少实用品玉器,如笔洗、砚滴和盖盒等。
玉耳杯、高足杯、玉卮、
玉樽等在秦汉时期墓葬均有不少发现。
这当中有饮食类的玉容器,说明
汉代玉器开始踏上生活化、世俗儿的道路,如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
夔龙纹玉角杯、承盘高足杯、铜框玉盖杯、玉卮、玉盒等明;有寝具类
的玉枕;有印信类的玉印。
湖北蠡县汉墓中还出土有玉案,虽不足8cm
大小,仍属陈设用品。
玉器艺术品类和实用品类的增多,说明汉代玉器
开始成为生活化、世俗化之先驱,开拓了我国玉雕艺术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汉代玉器审美研究
[2]汉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
[3]汉代玉器造型与纹饰研究
[4]浅析汉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5]中国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特色
[6]中国古玉和玉文化
[7]战国汉代玉雕小佩饰专集.
[8]百度文库:汉代玉器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