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罐头制作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苹果粒罐头制作过程中护色、保鲜、配方及不同的脱气、排气,杀菌条件对产品风味、质地及贮藏期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为护色混合液为柠檬酸0.3%Vc0.05%,氧化钙0.8%护色时间30min,排气中心温度为80℃,排气时间10min,杀菌温度100℃杀菌时间10min.
关键词:苹果水果罐头
前言:
我国罐头质量低,品种少,且罐头中水多果少,汤多肉少,果肉变色,有斑点等。我国罐头产品品种单一,更新换代少,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再者,罐头产品包装较差,对产品的销售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校对苹果粒罐头的加工技术进行进一步操作时,研究开发新品种,主要目的:从保色、保脆、口感等方面推动罐头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与方法
富士苹果市售;白砂糖、柠檬酸、Vc、亚硝酸氢钠、氯化钙、草酸钙、活性炭、青定红、高锰酸钾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皮→护色→切块、去心→护色→脱气→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处理→贴标↑
流液
结果分析:
1.护色实验
加热护色,任选十名同学参加感官评定(总分100)其实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热汤能起到一定的护色作用。热处理能破坏或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稳定色泽,同时排出组织原料中的气体,阻止加工时空混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褐色程度,随着热汤温度升高,护色效果明显增强,在同一温度下,热汤1.5min时的护色效果也比0.5min要好.
从表2可以看出使用棕色的溶液处理也有一定的护色效果,而且随柠檬酸溶液浓度的增大效果更好,但是由于苹果多酚氧化酶在强酸下亦有酶活高峰,所以护色效果还是不十分理想。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Vc溶液护色当浓度达到0.01%以上是可以取得理想的护色效果,制品色泽基本上无褐变发生。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Vc与柠檬酸混合液护色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柠檬酸具有络合作用,可以竞争性的络合苹果多酚氧化酶中的铜离子,从而降低其酸活性,在加上Vc的强还原性,所以实验取得较好的护色效果,同时本实验证明,对苹果护色处理,柠檬酸对Vc有较强的增效作用,当浓度达到0.3%时即可完全抑制变色。
表4 Vc与柠檬酸混合液护色效果
亚硫酸氢钠处理存在二氧化碳残留的问题。因此,实验同时测定了不同硫浓度处理后产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发现当原料在浓度为0.1%以上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浸泡30min时,二氧化硫的残留标准。因此,生产上选择用亚硫酸氢钠作为护色液时可以在0.1~0.2%浓度调整选择。
从表6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脱气效果边逐渐变好,相同温度下,时间长的比时间段短的脱气效果好,并且90℃以上时保持3min,可获得较好的脱气效果。
“-”表示不上浮。
从表7可以看出,当配制糖浓度达到15%~25%时开罐,固形物浓度都符合要求,但是其风味在开罐浓度为17%时较适合,所以配制糖浓度为25%。
时间过长,苹果组织变得太软,影响其风味,所以本实验采用杀菌条件,100℃、10min
脱气,排气,杀菌等工艺要经过高温处理,苹果的硬度变小,质地变软,这一现象可采用在护色工序中加入氧化钙来硬化,使产品质地变脆嫩。
以柠檬酸0.3%,Vc0.05%及氯化钙0.8%作为混合液,将去皮的苹果浸于护色液中。
把护色好的苹果放入90℃的水中进行脱气,保持3min后捞出立即冷却。
配好25%的白砂糖溶液,汤汁经过煮沸过滤后保温备用,趁热灌装,加入少量柠檬酸,使糖酸比35:1
把装有果肉及汤汁的罐头,放入水浴中加热,使其中心温度达到80℃维持10min 中后立即封盖。
在100℃水浴中进行杀菌,时间为10min,然后分段冷却,至38~40℃。
产品质量标准
在37℃下存放7d,评定产品质量,标准是;色白、无褐变、具有苹果粒罐头的滋味,和浓郁香味,无异味、苹果去皮去核,切粒大小20cm3左右,质地脆嫩,汤汁澄清,可以有轻微浑浊和碎屑,碎屑要求以汤汁倒入筒,经10min沉淀后,沉淀物体积部超过汤汁体积的5%为限,固形物为65%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活动而引起腐烂现象。
参考文献
【1】陈锦屏,田全瑞,果品蔬菜加工学【M】。陕西科技出版社,1994.14~155 【2】高愿军,控制梨果发生酶褐变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7(6):15~17 【3】李长贤,李惠军,关于罐头固形物重量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5):72~73
【4】刘树兴,刘金平,软罐头青椒护绿保脆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2):23~25
【5】祝美云,宋莲军,不同护绿液对罐头、蕨菜护绿效果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17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