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共29页
梨状肌综合征-PPT精品文档28页
![梨状肌综合征-PPT精品文档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60d605c1b0717fd5360cdc8d.png)
• 颏胸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将其头被动前屈使下颏 触及胸壁时,出现下肢疼痛或疼痛加剧),直腿抬高 试验阳性。
• 特点:窜痛明显,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主,腰脊椎 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咳嗽、解 手、弯腰、下蹲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
• 3、严重者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 缩短,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
• 4、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二)体征
• 1、压痛: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 不受限。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的深 层有明显压痛,有时沿坐骨神经区 域放射痛、麻。
• 2、肌痉挛: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 可触及条索样或弥漫性肌束隆起。 病久者,伤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 重者可出现萎缩。
正骨推拿科
一、概念
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而致局部充 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 坐骨神经而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症状的 综合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 状肌损伤、梨状肌狭窄综合征。
二、解剖生理
在人的臀部肌肉非常 丰满、结实,脂肪也不少。 而梨状肌却是臀部一块深 层肌肉,其形状有点象 “梨”,故起名叫“梨状 肌”。
三、病因病机
病因:风寒湿邪、间 接外力、梨状肌变异或 坐骨神经高位分支。 病理:肌束痉挛、梨状肌
撕裂 ,局部充血、水肿,容易 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 。
四、诊断
(一)症状
• 1、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 • 2、患侧臀部深层紧痛,可向坐骨神经区
域放射痛。
(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足外侧 及足跟部)
本病的鉴别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与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无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腰部体征。若与腰椎 间盘突出症并发,则可兼有两者的 症状、体征,而以明显的腰部体征 和坐骨神经受压为主要特征。
梨状肌综合征ppt课件
![梨状肌综合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183615647d27284b7351cb.png)
病因病机
2.变异:在解剖学上,坐骨神经紧贴梨状肌下缘 穿出为正常型。梨状肌变异是指坐骨神经和梨状肌 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梨状肌变异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另一类是指坐 骨神经高位分支,即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就分为腓 总神经和胫神经,腓总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 胫神经在梨状肌下穿出。
解剖生理
在梨状肌上方有臀上神经和臀上动静脉通过;在 梨状肌下方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 阴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通过。 梨状肌为髋关节外旋肌,受骶丛神经支配,其功 能是使髋关节外展、外旋。
解剖生理
解剖生理
病因病机
1.损伤:梨状肌损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如闪扭、 跨越、下蹲等,尤其在负重时,髋关节过度外展、 外旋或下蹲猛然直立用力,使梨状肌拉长,肌肉产 生保护性痉挛,突然收缩,使梨状肌因牵拉而致损 伤,局部充血、水肿,引起无菌性炎症,从而刺激 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
因此,临床上用按揉法和弹拨法以缓解肌肉痉挛, 用滚法、擦法以加速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 只要辨证准确,一般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3
病因总结
1.外伤扭闪:髋关节急剧外旋,使梨状肌牵拉损 伤。 2.寒湿痹阻:气血流通不畅,使梨状肌痉挛,使 臀腿部疼痛麻木。 3.炎症感染:妇女慢性盆腔炎,或骶髂关节病损 导致无茵炎症,使梨状肌瘀血肿胀,压迫坐骨神经。
临床表现
1.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负重 下蹲,部分患者有受凉史。 2.臀部深层疼痛,疼痛可呈牵拉样、刀割样或蹦 跳样疼痛,且有紧缩感,疼痛逐渐沿坐骨神经分布 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偶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 下坠不适。 3.活动受限: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 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 受限。
【医学PPT课件】梨状肌综合征PPT
![【医学PPT课件】梨状肌综合征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f22036960590c69fc3766e.png)
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
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而坐
骨神经痛按病因的不同可分两
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而根据坐
骨神经痛症状表现来分又可分
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
神经痛 。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Primary sciatica
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 起,也叫坐骨神经炎 Sciatic,临床上少见。多 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 可为其诱发因素。
多由外伤引起。梨状肌部位 瘀血凝滞,腰臀部疼痛,渐 次引及下肢亦痛,入夜痛甚, 肌肉坚硬,麻木不仁,肢体 沉重,行走艰难,面色 暗,
舌质紫或有瘀点、瘀斑,苔 薄白,脉弦涩。
治应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可选用复元活血汤、和营止
疼汤、身痛逐瘀汤。
多由劳累而感受风寒湿引起, 梨状肌无菌性炎症,臀部及 下肢酸肿、疼痛、拘急、屈 伸不利,行走不便,遇冷痛 甚,得热痛减,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 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 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之为坐骨神 经痛。
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 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年龄常在 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前和 60岁以后少见。
颏胸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将其头被动 前屈使下颏触及胸壁时,出现下肢疼痛或 疼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特点:窜痛明显,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 主,腰脊椎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 向下肢放射,咳嗽、解手、弯腰、下蹲等 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
多由梨状肌损伤、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变 造成。
梨状肌综合征 PIRIFORMIS SYNDROME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7e1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e.png)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认识
心理疏导
向患者介绍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预防和 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肌肉锻 炼、关节活动等,促进身体康复。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治 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状物。
神经受压
臀部神经受压,可出现 坐骨神经痛症状。
肌肉萎缩
长期疼痛导致梨状肌及 其周围肌肉萎缩。
诊断标准
症状
梨状肌区域的疼痛,放射至大 腿后侧、小腿外侧,伴有肌肉
僵硬、麻木、无力等症状。
体征
梨状肌压痛、肌肉紧张、神经 受压、肌肉萎缩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排除其他骨关节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
01
02
03
04
疼痛
梨状肌区域的疼痛,可放射至 大腿后侧、小腿外侧。
肌肉僵硬
梨状肌及其周围肌肉僵硬,活 动受限。
麻木
患侧下肢感觉麻木,尤其是小 腿和足部。
无力
患侧下肢无力,行走或站立时 容易疲劳。
体征
梨状肌压痛
在梨状肌区域有明显的 压痛点,疼痛剧烈。
肌肉紧张
梨状肌及其周围肌肉紧 张,可触及硬结或条索
排除其他疾病
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 经炎等其他引起坐骨神经痛的
疾病。
鉴别诊断
01
02
03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多位于腰骶部,可伴 有下肢放射痛,但压痛点 主要位于腰部。
坐骨神经炎
9梨状肌综合征【36页】
![9梨状肌综合征【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842cbc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3.png)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是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 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 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常常在外伤、体力劳动或受凉后起 病,或由于以上原因而复发。多数表现为一侧 疼痛,个别为双侧。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 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 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 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限。
特点:患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干呈放射性疼痛,尤 以坐骨神经远端为多见,在臀以下沿坐骨神经走 行方向有压痛点,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时疼痛不 明显。
根性坐骨神经痛与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区别
项目 分类
根性坐骨神经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
疼痛部位 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 臀部、大腿后侧、小腿
腿后外侧以及足部
后外侧以及足部
病因总结
❖1.外伤扭闪:髋关节急剧外旋,使梨状肌牵拉损伤。 ❖2.寒湿痹阻:气血流通不畅,使梨状肌痉挛,使臀 腿部疼痛麻木。 ❖3.炎症感染:妇女慢性盆腔炎,或骶髂关节病损导 致无茵炎症,使梨状肌瘀血肿胀,压迫坐骨神经。
临床表现
❖1.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负重下 蹲,部分患者有受凉史。 ❖2.臀部深层疼痛,疼痛可呈牵拉样、刀割样或蹦跳 样疼痛,且有紧缩感,疼痛逐渐沿坐骨神经分布区 域出现下肢放射痛。偶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下 坠不适。 ❖3.活动受限: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 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 受限。
解剖生理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层,起自第2~4骶椎前面的骶 前孔外侧,肌纤维向外下方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至 臀部,形成狭窄的肌腱抵止于股骨大粗隆顶部。梨 状肌把坐骨大孔分成两部分,即梨状肌上、下孔。
梨状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0c7013cccbff121dd36837f.png)
参考文献:
1.蒋君军,罗庆华.MRI对梨状肌综合征的影像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9):16-17 2.张卓,刘涛,等.高场强MRI 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颈腰痛杂志; 2012,33(6):453-456 3.张栋,崔江波,李晶晶.梨状肌综合征的M R I 表现IJ].长治MRI+CT断层解剖(第三版)
梨状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制作:无泪幽灵
什么叫梨状肌综合征? 亦称梨状肌损伤、梨状孔狭窄综合 征或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系指因梨状 肌发生损伤、痉挛、变性以致坐骨神经 的梨状孔出口狭窄,从而使通过该孔的 坐骨神经和其他骶丛神经及臀部血管遭 受牵拉、压迫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本病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 之一。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变异
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梨状肌综合诊断标准:(1)有臀腿酸胀、疼痛、麻木的 症状;(2)梨状肌投影区(环跳穴附近)可触及索条状(纤 维瘢痕)或块状物(骨痂);(3)直腿抬高试验可呈阳性, 但 直腿抬高60°以上疼痛减轻;(4)“4”字实验予以外力拮 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 臀部压痛处TIN EI 征阳 性;(5)X线、C T 检查或MRI 检查排除结核、肿瘤、腰 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梨状肌正常影像学表现
①MRI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深层,上缘或外上方与臀小、臀中肌 相邻,浅层为臀大肌,起于第2~4 骶椎前面骶孔外侧缘,沿 骨盆壁向外下行,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粗隆,肌组织信 号均匀,T1WI、T2WI均为等信号。坐骨神经在T1WI与肌肉呈 相同信号,T2WI较肌肉信号稍高,可清楚显示坐骨神经与梨 状肌的关系。 ②CT 梨状肌位置及毗邻同①,呈正常肌肉组织密度,左、右 侧梨状肌宽度相同,无肥大或萎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坐 骨神经密度与肌肉密度相同。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
![《梨状肌综合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428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梨状肌的解剖结构、神经 血管束的通过以及长期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梨状肌位于臀大肌深层,呈三角形,起于骶骨前面,经过 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上缘有臀上神经、臀 上动脉和臀上静脉通过,下缘有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 臀下神经、臀下动脉和臀下静脉通过。当梨状肌受到外力 损伤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可能导致肌肉纤维化、粘连和炎 症反应,压迫通过梨状肌的神经血管束,引发疼痛和放射 痛。
病例二:特殊类型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经验
总结词
特殊病例,诊断困难,治疗经验丰富
详细描述
患者因臀部疼痛伴行走困难就诊,诊断为特殊类型的梨状肌综合征。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终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功能得到改善。
病例三:梨状肌综合征的预防措施与康复效果
总结词
预防为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病例一:典型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治过程
总结词
典型病例,诊断明确,治疗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患者因长期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就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 诊为梨状肌综合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 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梨状肌综合征》PPT课件
• 梨状肌综合征概述 • 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 • 梨状肌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 • 梨状肌综合征的病例分享
目录
CONTENTS
01
梨状肌综合征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图谱--梨状肌综合征相关MRI
![图谱--梨状肌综合征相关MRI](https://img.taocdn.com/s3/m/5d1cb2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7.png)
图谱--梨状肌综合征相关MRI作者:Escola Paulista de Medicina - 圣保罗联邦大学(UNIFESP)- INRAD(Instito de Radiologia)研究员 - USP(圣保罗大学)- Centro de MedicinaeSaúdeFleury的放射科医生 - 圣保罗学习目的:阐明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病因学情景及其成像相关性。
实例说明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常见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梨状肌的异常状态引起的坐骨神经的周围神经炎(1 )。
它在临床环境中经常被忽视或被误诊。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伪装”为其他常见的躯体功能障碍,例如椎间盘炎,腰神经根病,原发性骶骨功能障碍,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转子滑囊炎。
据估计,至少有6%被诊断为患有腰痛的患者实际上患有梨状肌综合征(3-5)。
梨状肌综合征最常发生在40-50岁,并且影响所有职业的个体(7-12)。
腰痛患者梨状肌综合征的报告发生率差异很大,从5%到36%不等(3,4,11)。
梨状肌综合征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可能是因为与女性髋关节(骨盆)中较宽的股四头肌肌角相关的生物力学。
梨状肌充当外旋转器,弱外展肌和髋屈肌弱,在行走和站立时提供姿势稳定性(4,9,13)。
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肌肉,它起始于第2至4骶骨前侧面,在穿过坐骨大孔时将其分为梨状肌上孔和下孔(梨状肌上孔中有臀上神经和臀上动、静脉通过,而梨状肌下孔中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及阴部内动、静脉通过),最后附着于股骨大转子。
梨状肌由脊神经S1和S2支配,偶尔也由L5支配。
坐骨神经大多数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向下行于上子子肌、闭孔内肌、下子子肌、股方肌和臀大肌之间,然后到大腿后方支配大腿后侧及膝以下的运动和感觉。
在高达96%的人口中,坐骨神经沿梨状肌的下表面深层从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走出(15-17)。
梨状肌综合征 ppt课件
![梨状肌综合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7e13d866fb84ae55c8d19.png)
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动作 。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在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上距 髂后上棘1~4cm的一点至大转子 尖的连线为梨状肌上缘的表面投 影。自上述连线中点以下2cm内 的一点至大转子尖的连线为梨状 肌下缘的体表投影
ppt课件
7
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当梨状肌收缩时,对坐骨神经无刺激,但 如梨状肌炎性水肿、痉挛等刺激坐骨神经,可引起臀 后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同时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 剖变异也是引起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ppt课件
16
梨状肌体表投影区
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 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 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 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上下缘区域内 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
ppt课件
17
X线照片可排除髋关节骨性疾病。
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正常梨状肌轮廓清楚,肌外膜平滑, 肌腹横断面呈半圆形或三角形,内部呈细小均匀点状回声。梨状肌综 合征时,两侧对比声像图可见:
该病或称为一种神经嵌压综合征,是干性坐骨 神经痛的主要原因。
ppt课件
2
解剖Anatomy
ppt课件
3
在人的臀部肌肉非常丰满、结实,脂肪也不少。而梨状肌却是臀部一 块深层肌肉,其形状有点象“梨”,故起名叫“梨状肌” (Piriform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 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
Ⅵ型 腓总神经分两支,一支经梨状肌上孔,另一支与胫神经同经梨状 肌下孔出骨盆。Ⅲ~Ⅵ型出现率为6.8%。
变异的梨状肌和坐骨神经容易受到外伤和炎性刺激,而引起梨状肌挛 12 ppt课件 缩,挤压梨状肌内和坐骨神经的营养血管,致局部循环障碍及瘀血水 肿,而引起梨状肌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