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给药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剂型设计
二、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和吸收途径
•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
(毛发)
(汗孔) (表皮下的毛细管)
(汗腺导管) (汗腺) (血管丛)
(真皮)
(角质层) (生长表皮) (皮脂腺)
(毛囊) (真皮乳头)
图 皮肤的结构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药物从介质中释放 表面皮脂层
新剂型设计
角质层
通过附属器
细胞内 细胞间 毛囊、皮脂腺 汗腺
N,N二甲基甲酰胺
直链:庚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十八酸,戊酸,油酸 支链:异戊酸,异十八酸,新庚酸,新戊酸
烷基类:乙酸丁酯,乙酸乙酯,油酸乙酯,戊酸甲酯 脂肪族类:十酸异丙酯,丁酸异丙酯
柠檬酸,琥珀酸,水杨酸
丁二醇,甘油,己三醇,丙二醇
二甲基亚砜,癸基甲基亚砜
阴离子型:月桂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阳离子型:苯扎氯铵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烷基醚 泊洛沙姆 聚山梨酯 两性离子型:瞻烷酸钠 glycholic
电渗析:当皮肤上施加电流时,皮肤两侧的液体将产生定向移动, 液体中的离子即随着进入皮肤,此即电渗析现象。同时在生理pH值下, 阳离子比阴离子获得根大的动量,在阳离子移动方向上引起净体积流, 进而引起渗透压差,形成药物扩散的又一驱动力。
电流诱导:当电流加到皮肤上时,孔道处的电流密度相对于其它部 位要高的多,从而引起皮肤组织结构的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形成新的孔 道。例如角质层中的角蛋白肽链中的偶极基团相互排斥或类脂质疏松或 新的取向。
• 药物剂量 • 分子大小及脂溶性 • pH与pKa • TDDS中药物的浓度 • 熔点和热力学活度
新剂型设计
新剂型设计
二、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渗透促渗剂 渗透促进剂是指既能可逆地改变皮肤角质层
的屏障功能,又不损伤任何活性细胞的化学物质。 理想的渗透促进剂应具有以下特性:
具有化学惰性、化学稳定性,无药理活性; 可逆地改变皮肤特性,起效快; 与药物和基质无配伍禁忌; 无毒,无刺激性,无过敏性,无变态反应; 无色,无味,无嗅,价廉; 在皮肤上易于铺展,无不适感,与皮肤有良好的相容 性。
促渗剂作用机制示意图
新剂型设计
新剂型设计
三、促进药物透皮的新方法
• 离子导入技术 • 超声波经皮给药 • 无针注射系统 • 脂质体
(一)离子导入技术
新剂型设计
离子导入:离子型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附属器,如 毛囊、汗腺、皮脂腺等途径,这些亲水性孔道及其内容物是电的良导体。 当在皮肤表面放置正、负电极并导入电流时,电流经由这些通道透过皮 肤在两极间形成回路,皮肤两侧的电位差即成为药物离子通过皮肤转运 的驱动力,离子型药物通过电性相吸原理,从电性相反电极导入皮肤。
电致孔:在电流作用下,角质层类脂分子的定向排列可形成新的可 逆性空穴,当电流消失,这些分子重新恢复原先的排列,关闭通道。 (电致孔法是利用瞬时的高压脉冲电场在脂质双分子层产生暂时的、可 逆的亲水性通道而增加细胞和组织膜的渗透性的过程。
新剂型设计
药物的解离性质:药物的导电性能越好,导入的效果越好。 药物浓度:药物离子浓度高,导入的药量增多。 介质pH值:介质的pH值对药物的解离产生影响 电流:离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应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离子电极
活性表皮
真皮
毛细血管吸收
新剂型设计
三、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膜控释型 粘胶分散型 骨架扩散型 微贮库型
膜控释型
新剂型设计
主要由无渗透性的背 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 层、粘胶层和防粘层五部 分组成,硝酸甘油、东莨 菪碱、雌二醇、可乐定均 为膜控释型TDDS。
dQ AK m / r K a / m Dm Da Cr dt K m / r Dm ha K a / m Da hm
1/ 2
dt 2t
微贮库型
新剂型设计
dQ源自文库
DP DSK P S P
D1S1 (1 h1
) 1
( K1
1
K
m
)
dt
DP hd DS hpK p
新剂型设计
第二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 一、影响药物经皮吸收因素
生理因素
皮肤的水合作用 角质层的厚度 皮肤的条件 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
剂型因素
类型 醇类 烷烃类 酰胺类
脂肪酸类 脂肪酸酯类 有机酸类 多元醇类 亚砜类 表面活性剂
松烯类
新剂型设计
举例
链烷醇:乙醇,丙二醇,丁醇,戊醇,己醇,辛醇 脂肪醇:辛醇,癸醇,月桂醇,脂蠟醇
正-己烷,正-辛烷,正-壬烷,正-十一烷
环状酰胺:1-十二烷基七元氮杂环-2-酮(Azone) 吡咯烷酮衍生物:1-甲基-2-吡咯烷酮,尿素,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甲苯酰胺,
• 优点: 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提高
了生物利用度; 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
的副作用; 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 患者可以自主用药,减少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新剂型设计
缺点: 由于皮肤屏障作用,供应用的药物限于强效类; 大部分药物(80、90%)只能作为动力学能量而放弃之; 可能有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 表皮贮存和代谢。
新剂型设计
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elivery Drug System
新剂型设计
一、概述
• 定义:是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 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 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又称透皮治疗系统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 TTS)。
粘胶分散型
新剂型设计
粘胶分散型的药物贮 库及控释层均由压敏胶组 成。
dQ dt
AK a / r Da ha
Cr
骨架扩散型
新剂型设计
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 在疏水或亲水的聚合物骨 架中.然后分剂量成固定 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药 膜,与压敏胶层、背衬层 及防粘层复合即成为骨架 扩散型TDDS.
dQ
ACP DP
醇类:α-松油醇,香芹醇,松油-4-醇 碳氢化合物:α-蒎烯,β-蒈烯,柠檬油精 酮类:香芹酮,薄荷酮,薄荷烯酮,甜薄荷萜 油类:大茴香,土荆芥子油,桉油精,依兰油,薄荷油 氧化物:1,8桉树脑,环己烯氧化物,柠檬氧化物
新剂型设计
渗透促进剂的作用机制
Williams和Barry提出脂质蛋白分配理论 (LPP),认为渗透促进剂的作用可能与下 述一种或几种机制有关:破坏高度有序排列 的角质层结构、增加角质细胞间脂质的流动 性;与细胞间蛋白作用提高渗透性;增加药 物、共渗透促进剂、潜溶剂分配进入角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