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性食品加工工艺

肉品加工学

一、动物种类、品种和特点

1、猪的国内培育新品种:新金猪、上海白猪、哈尔滨白猪

2、肉鸡的生产特点:

(1)生长速度快肉用仔鸡出壳时体重约为40g,饲养到8周龄,体重接近或达到2000g

(2)饲养周期短、周转快。

(3)饲料转化率高已突破2:l 的大关。

(4)适于大规模机械化饲养机械化生产普遍。

(5)味鲜美脂肪沉积适度,营养价值高。

(6)饲养密度大与蛋鸡相比,性情温顺,腿部疾病,胸囊肿也比较严重,它影响肉用仔鸡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

3、油鸡的特点

(1)主要特性特征外观奇特、肉质优良、肉味浓郁。常将“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性状看作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因具有外观奇特、肉质优良、肉味浓郁的特点,故又称宫廷黄鸡。

4、

5、

•30~120μm。脂肪细胞的大小与动物的育肥程度和不同部位相关;脂肪在动物体内蓄积以种类、品种、年龄和肥育程度有关(举例雪花牛);脂肪蓄积在什么部位最佳:肌束内称作:大理石纹理;构成脂肪的脂肪酸决定了制品风味。肌肉内脂肪的结构和含量也直接影响肉的多汁性和嫩度。

5.结缔组织:

(1)组织结构: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中的纤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

(2)对各器官组织起支持和连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硬度,由细胞,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组成。

(3)与加工的关系:影响肉的嫩度。是非全价蛋白,不易被消化吸收,能增加肉的硬度,降低肉的食用价值。

胶原纤维加热可转化成明胶,可加工胶冻类食品(4)结缔组织有多种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与肉品质量关系密切。

①成纤维细胞:用于合成CT胞外成分的物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②部分发展成为纤维细胞,另一部分变为贮存脂肪的细胞(成脂肪细胞)储存脂肪后即成为脂肪细胞。

③胶原纤维:主要有胶原蛋白组成,占动物体中总蛋白

的20~25%。组成:结构蛋白、筋腱、软骨和骨骼等

6.各种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 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浸出物、无机盐和少量碳水化合物

(1)蛋白质:肌肉蛋白质的组成,依其构成的位置和在盐溶液中溶解性,分三种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质占50%,肌浆中蛋白质约30%,基质蛋白质约20%。

①肌原纤维蛋白:

●肌球蛋白:构成肌原纤维微观结构中粗纤维丝,所以粗纤维丝也称肌球蛋白纤维丝,在构成肌球蛋白纤维丝中,轻酶解肌球蛋白为骨架(尾),重酶解肌球蛋白碎片为突起(头)。

性质:属球蛋白性质。肌球蛋白的头部有ATP酶活性,可分解ATP,并可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与肌肉收缩直接有关。

●肌动蛋白:以球状肌动蛋白(G-肌动蛋白)和纤维状肌动蛋白(F-肌动蛋白)的形式存在。两条F-肌动蛋白与13个G-肌动蛋白扭转一周形成螺旋结构,组成细纤维丝。

性质:属于白蛋白类。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与肌球蛋白的横突形成交联(横桥),共同参与肌肉的收缩过程。

(2)浸出物与加工的关系:

①核苷酸

肉中的核苷酸主要成分是ATP

ATP → ADP → AMP----- → IMP IMP是肉中的重要呈味物质.

②肽和胍类化合物

肉中的肽主要是谷胱苷肽﹑肌肽和鹅肌肽。

肉中主要的胍类化合物是肌酐肌酐与肉的风味有关。

③有机酸

肉中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瑚珀酸﹑柠檬酸苹果酸等. 瑚珀酸是肉的鲜味成分之一。

总之瑚珀酸﹑谷氨酸﹑肌苷酸是肉的鲜味成分。

7.宰后肉的变化及生化机制

①物理变化

●肌肉伸缩性及长度变化(正常)

a寒冷收缩:当牛肉、羊肉、火鸡肉僵直状态完成前即pH下降到5.9-6.2之前,将其放置到0-10℃以下而引起的肌肉收缩,表现为可逆性小的强烈收缩,烹调时变硬。采用电刺激的方法,防止冷收缩带来的不良效果。

b热收缩:宰后肌糖原酵解释放大量的热,环境温度和

过肥的胴体影星散热、影响散热而发生的收缩。

c解冻收缩:肌肉在僵直未完成前进行冻结,在解冻时由于残存的糖原和ATP作用而产生的僵直,肉质变硬并有大量的肉汁流出。

②化学变化

●pH值下降

酸性极限pH值:畜禽死后由于糖元的酵解作用生成乳酸,导致肉的pH值逐渐下降,一直降到糖原酵解酶失去活性或钝化为止,此时的pH值为~。

哺乳动物肌肉的极限pH值为5.4~5.5之间。肉的酸度下降对细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有助提高肉的加工质量。但使肉的保水性变差。

●风味物质形成

●宰后的僵直和解僵

僵直:畜禽屠宰后随着糖原酵解的进行,肌肉失去弹性,伸展性逐渐消失,变得僵硬,这种状态叫死后僵直。处于僵直期的肉特征是无光泽、关节不活动,肉硬度大,肉汁流失多,肉质粗糙,缺乏风味,加热时不易烂,肉汤浑浊。

★宰后僵直机理:死后肌肉由于供氧不足和体系PH下降,

组织蛋白酶活性增加。

有氧条件下每个葡萄糖单位可氧化生成39个分子ATP,而无氧酵解只能生成3个分子ATP,正常供给肌肉中ATP 中断。从CP-ADP-肌酸激酶反应系统CP(肌酸磷酸)的供给也减少了,因此肌肉中ATP的含量急剧的减少。由于肌肉中ATP的减少,肌质网体钙泵功能丧失,肌浆Ca2+浓度增高,使结合的肌动球蛋白不可逆收缩。

解僵:肌肉死后僵直达到顶点之后,并保持一定时间,其后肌肉又逐渐变软,解除僵直状态。解除僵直根据动物种类、宰前状态、温度、宰杀方法而不同。僵直发生的时间:放血致死为4.2 h,电致死为2.0 h,药物致死为1.2 h。而解除僵直(2~4℃)禽3~4h猪、马肉需3-5d,牛约需7-10d左右。

③肉的成熟:

定义:畜禽屠宰后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使肉变的柔软多汁、富有弹性、风味增加的过程。其过程发生的变化在解僵时就开始了,只有经过一系列的宰后变化,才能完成从Muscle到Meat的转变

●成熟对肉质量的影响(为什么吃成熟肉)

a持水性的变化

肉的持水性:当肌肉受外力作用(如加压、切碎、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