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承气汤的作用
临证心悟—桃核承气汤
临证心悟—桃核承气汤临证心悟—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是我在临证过程中常用的一方方剂。
这是一方有关于消化系统的方剂。
我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经典文献,分享我的一些心悟。
桃核承气汤是由《金匮要略》中的桃仁承气汤加减而成。
桃仁承气汤是治疗“伤风,心中懊憹闷满不得大便,或矢微赤”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郁结型便秘。
桃核承气汤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陈皮、豆豉、酸枣仁等药物,使其更加适用于胃肠道暴风毒积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上,桃核承气汤主要用于治疗病人腹胀、胃脘疼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等症状。
这些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归属于胃功能失调、气滞。
而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因此,对于这类病人,我们不仅要解决他们的症状,更要从根本上调理他们的消化系统。
在使用桃核承气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我发现以下几个重要的心悟。
首先,要注意病人的食欲和饮食习惯。
消化系统疾病往往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偏重油腻、刺激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的负担。
因此,在治疗病人时,我会询问他们的饮食情况,注意指导他们合理饮食。
同时,如果病人的胃口不好,食欲差,我会加入党参、黄芪等补益药物,以增加病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其次,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体质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体虚者容易出现脾胃失调的症状;气滞者则表现为胃气逆乘、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理。
比如,对于体虚者,我会加入补益药物;对于气滞者,我会增加一些理气化湿的药物,如陈皮、豆豉等。
第三,要注意调理病人的情绪状态。
情绪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情绪不良、压力过大往往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脾胃失和。
因此,在治疗病人时,我会耐心听取他们的抱怨和烦恼,尽量缓解他们的压力,并给予一些心理疏导。
最后,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反应来调整剂量和用药。
桃核承气汤是一方辛温下行的方剂,对于腹胀、胃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桃核承气汤治疗小腹胀满、精神发狂,条文这样解读!
桃核承气汤治疗小腹胀满、精神发狂,条文这样解读!导读:桃仁承气汤,一直都是学习伤寒论的重点方剂之一。
本篇文章,对于桃仁承气汤的条文,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对此方的构成和演变做了介绍,读完之后,相信对于桃仁承气汤,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桃仁承气汤的条文解读和对比分析作者/娄绍昆我们讲桃核承气汤,我们来先看一下原文和方子: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与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方: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甘草二两,芒硝二合,桂枝二两。
桃核承气汤条文解读•“太阳病”意思是说,太阳病还没好,这个没好并不意味着表证一定存在,也就是说太阳病可能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好,它逐渐地向里传变,变成了更深层的阳明部位的里热证,有的也传里变成少阳病。
传里阳明、传里少阳都是有的,甚至有的太阳病不愈的话,陷入了三阴病也有。
不过这个条文总体上来看,它意思是太阳病没有好,传里而发生阳明病。
•“热结膀胱”阳明病有各种各样,临床上也有瘀血和阳明里热纠结在一起,在小腹部位相结合,这是非常特殊的一种热结膀胱。
所以这个条文里面它提出“热结膀胱”,太阳病热结膀胱就是指包括瘀血和里热。
这个里热哪里来?就是太阳病没有治愈,陷到里面的里热,与瘀血纠结在一起,在少腹这个地方,这个叫做热结膀胱。
热结膀胱还有一个名词,一般叫太阳蓄血证,或者叫膀胱蓄血证,就是指瘀血和热相结合,但特别使我们感到迷惑的是什么?就是太阳蓄血证这个病虽然是太阳病开始,但是到了这里几乎已经没有太阳病了,但为什么说是“太阳蓄血证”?这是由于经络学说的足太阳膀胱经,认为热结膀胱,膀胱就是足太阳的一个腑,所以有人就叫它太阳蓄血证,与之相比较的就是太阳蓄水证,就是五苓散证。
康治本没有讲太阳蓄血证,这是后人插进去讲的,这里讲叫“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条文里还不仅是瘀血停滞在小腹,而且瘀血还引起了脑系的精神疾病,因此这个人就好像疯子一样,甚至有的就发疯了,条文里面讲的“其人如狂”,如狂还轻一点,好像精神分裂症一样。
桃核承气汤的组成功能主治
桃核承气汤的组成功能主治一、桃核承气汤的简介桃核承气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承气、活血、止痛等功效。
它由桃仁、桂枝、芍药等药材组成,通过煎煮制成。
桃核承气汤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滞、疼痛等症状。
二、桃核承气汤的组成桃核承气汤由以下药材组成:1.桃仁:能活血祛瘀,疏通气机,有助于缓解经络气滞引起的疼痛。
2.桂枝:有解表发汗、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加速气血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3.白芍药: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缓解经络气滞引起的疼痛。
4.甘草:有舒缓气机、调和其他药材的作用。
三、桃核承气汤的功效桃核承气汤具有以下功效:1.承气活血:桃核承气汤的主要功效是承气活血,能够疏通气机,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气滞引起的疼痛。
2.止痛:桃核承气汤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胸痛、腹痛、肩颈痛等。
3.活血化瘀:桃核承气汤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淤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舒缓气机:桃核承气汤中的甘草具有舒缓气机、调和其他药材的作用,能够缓解气滞引起的不适感。
四、桃核承气汤的主治病症桃核承气汤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病症:1.气滞胸痛:适用于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常见于胃气上逆、胃脘气滞等病变。
2.脾胃气滞:适用于食欲不佳、胃胀、腹痛等症状,常见于脾胃虚寒、饮食不当等情况。
3.痛经: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常见于经络气机不畅、经血淤滞等情况。
4.肩颈痛:适用于肩颈酸痛、僵硬等症状,常见于肌肉疲劳、气滞血瘀等因素。
五、桃核承气汤的使用方法桃核承气汤的使用方法如下:1.取适量桃核承气汤药材,洗净备用。
2.将桃核承气汤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
3.用中火煎煮15-20分钟,直到水变浓缩。
4.煎煮完成后,倒入杯中,可以稍微冷却后饮用。
六、桃核承气汤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桃核承气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请咨询中医师或药剂师的建议,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
2.注意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方式,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材。
3.服用时请按照医师的建议使用剂量,不可随意增减。
{桃核承气汤经方医案
{桃核承气汤经方医案赵明锐本方为张仲景所创重点方剂之一,不论是在临床上运用之广泛,还是疗效之可靠,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原方由桃仁、大黄、桂枝、芒硝和甘草组成。
方中桃仁能破血、活血行瘀血,止由血脉阻滞引起的疼痛,并能除蓄血、解凝,消散因击扑损伤造成的蓄血、积血,疏肤腠之瘀血,散肝经之血结。
据《中药大辞典》载,本药有抗凝的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血作用,故作为方中的主治药。
其次是大黄,同样有破积滞,行瘀血的作用,能推陈致新,并能通利宣散一切气滞,也就是说,能调血脉,利关节,泻诸壅滞。
据《纲目》载,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
桃仁与大黄相伍,对于活血逐瘀的作用,确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发汗解肌是桂枝的主要作用,但在本方中却是用以温经通络,宣阳行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疑,所以凡化瘀活血剂中,温经通阳的药物必不可少。
软坚、化积、消痈肿是芒硝的专长,《药性论》载,能消散恶血。
甘草除有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外,《别录》载,并有通经脉利气血的作用。
以上五味药组成了破血逐瘀、温通经络的桃核承气汤。
本方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太阳病经证不解,病邪随经侵入太阳之腑,且其人平素少腹积有瘀血,今又热结于下焦与瘀血相搏,因而产生少腹硬满,如狂,发狂的蓄血证。
关于蓄血证的“血”,究竟“蓄”在哪里?历代医家意见颇不一致,归纳下来有以下诸说:“少腹部位”、“下焦少腹”、“下焦血分”、“小肠”和“膀胱”。
这些说法都是受“太阳经”和“膀胱”的约束,与临床实际不相符合。
蓄血证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其蓄血的部位在大肠,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应手取效。
本方最基本的作用是以驱逐瘀血为主,兼攻邪热,因而可以治疗由瘀血阻滞造成的多种疾患,适用于实证、热证、阳证。
如属虚寒证,或邪实正衰,以及陈旧性的瘀血疾患,则宜慎用,不可妄投。
因本方属攻尅之剂,对体质过于虚弱的患者未免有虚虚之弊。
桃核承气汤究竟可以治疗那些病症?参阅国内外历代医家运用本方的治疗情况,大致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因下焦蓄血而致腹痛,并上扰神明所引起的如狂、发狂病证。
桃仁承气汤临床新用解析
桃仁承气汤临床新用解析本刊编辑部整理处方来源汉·张伸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桃仁50个(去皮尖),大黄4两,桂枝2两(去皮),甘草2两(炙),芒硝2两。
功能逐瘀泄热。
常规用法上5味,以水7L,煮取2.5L,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温服5合,日3服,当微利。
本方为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组成。
意在攻遂瘀血,泄热除满。
方中桃仁活血破瘀;桂枝通行血脉;大黄入血分,活血逐瘀,引血下行;甘草缓和药性,缓下有益逐瘀,邪热随血而泄。
为治其下,宜空腹服,得微利,意不在便而在泻血。
因芒硝故,宜小量而得微利也。
临床新用桃仁承气汤加穿山甲15g,皂刺12g,丹皮15g,莪术12g,治包裹性阑尾炎。
桃仁承气汤加当归18g,川芎12g,五灵脂12g,生蒲黄18g(须布包入煎),治疗不完全性流产引发的出血。
桃仁承气汤加牛膝18g,水蛭10g,红花15g,土茯苓30g,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桃仁承气汤加丹皮15g,蚤休10g,茜草15g,汉三七6g(冲服),仙鹤草40g,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引发的功血。
急性坏死性肠炎(毒热血瘀型),宜本方加汉三七6g(冲),大黄为末6g冲服。
2g/次,3次/日,泻下通瘀,解毒消肿。
另外,桃仁承气汤作煎剂服,配伍白头翁30g,生地榆30g,赤芍15g,丹皮15g,双花40g,1.5剂/日,水煎日3夜1服。
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瘀热互阻,上居清空),治宜本方加丹参30g,赤芍15g,地龙15g,僵蚕12g,瓜蒌30g,胆南星10g。
急性肠梗阻。
瘀热结腑:桃仁承气汤去桂枝加枳实15g,厚朴15g,红花12g;肠管水肿,血瘀积滞:桃仁承气汤加甘遂末0.3g(冲服)。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伴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以本方加三棱lOg,莪术lOg,元胡12g,赤芍15g,鳖甲18g,红花12g。
产后虚露不下,血瘀痛经闭经,本方加桃仁10g,川芎10g,当归15g,益母草30g,五灵脂12g。
蓄血胞宫以本方加元胡12g,鹰虫10g,生蒲黄15g,大黄9g。
桃核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桃核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
那么你知道桃核承气汤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
【别名】
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
【处方】
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甘草6克(炙)芒消6克
【功能主治】
破血下瘀。
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当微利。
【备注】
方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黄下瘀泄热,二药合用,以逐下焦瘀热,是为君药;桂枝活血通络,芒消泄热软坚,是为臣药;炙甘草甘平和中,缓和消、黄峻攻之性,为佐使药。
诸药相配,共奏破血下瘀之效。
【摘录】
《伤寒论》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桃核承气汤功效和用法等。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桃核承气汤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
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桃仁承气汤的功能主治
桃仁承气汤的功能主治一、桃仁承气汤的概述桃仁承气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桃仁、川楝子、白芍、白术、滑石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承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滞胸痛、胸闷、咳嗽等症状。
二、桃仁承气汤的组方桃仁承气汤的主要组成药材有:- 桃仁: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舒张血管,缓解气滞胸痛。
- 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胸闷、咳嗽等症状。
- 白芍:具有活血止痛、调理气血的作用,能够缓解气滞胸痛。
- 白术: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和胃的作用,能够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 滑石: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缓解肠热便秘等症状。
三、桃仁承气汤的功能主治桃仁承气汤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主治作用:1.承气化瘀:桃仁、白芍等药材可以活血化瘀,缓解气滞胸痛、胸闷等症状。
特别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乳房胀痛等问题。
2.清热解毒:川楝子、滑石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内热引起的症状,如咳嗽、口干舌燥等。
同时,它们还可以改善肠热便秘等肠道问题。
3.止痛消肿:桃仁、川楝子等药材可以缓解胸痛、胸闷等不适感,具有明显的止痛和消肿的作用。
4.调理气血:白芍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月经不调、面色苍白等。
5.健脾化湿:白术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四、用法用量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一般如下:•桃仁:9克;•川楝子:9克;•白芍:9克;•白术:9克;•滑石:9克。
以上药材混合后入药袋,加水煎煮,煎至水剩一半时即可取出,分3次服用。
五、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忌口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和烟草。
3.若服用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以上是关于桃仁承气汤的功能主治的介绍。
在使用该药方时,应根据个人情况遵循医嘱,避免滥用。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名方妙用:中有实热血不行,承气汤中用桃仁
名方妙用:中有实热血不行,承气汤中用桃仁《伤寒论》中有两个方提到了狂证,一个是其人如狂,一个是其人发狂,其人如狂则是比较轻微的,而其人发狂,则是相对严重了。
所谓的狂证,其实就是阳明热证的一种,《内经》中治疗狂证的方法就是喝生铁落饮。
其实所谓的狂证,在现实生活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跟狂证相关的疾病却很多,所以治疗狂证的方剂其实可以用来治疗类似的精神疾患。
我们知道,狂证是非常明显的阳明证,所以活血化瘀的药物,很多时候可以用来治疗因为有实热导致的各种情志疾病。
阳明是多气多血之脏腑,所以当人体的血瘀之时,必定会有气滞,会有局部气过剩,这样就会导致阳明实证。
事实上,血瘀在人体,必定会引起相对应的高烧,会有实证表现。
特别是当淤血在人体的腹部时,正气去攻击淤血,就会导致发热,发烧。
桃核承气汤治疗的瘀血证,就是一种正气还旺盛,淤血也旺盛的状态下的疾病。
所以在桃仁承气汤中,活血化瘀的药物其实只有桃仁一味,而其他则是主要泄热之药,大黄、芒硝、甘草,三味药是调胃承气汤,而加入桂枝,主要还是增强整个方的活血化瘀作用。
一般来说,下部的淤血,很容易导致头部的疾病,这就是腑脑学说的依据所在,当人体的腹部有大量淤血时,头脑就会不清晰,就会不舒服,会有各种幻觉,会有健忘、头痛、眩晕、烦热、耳鸣等症状,此时就可以考虑使用桃仁承气汤。
对于妇科来说,基本上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因为虚,还有的是因为瘀,只要有经脉不通畅的情形,出现了闭经、痛经、子宫炎症、交接出血等症状,都可以考虑用桃仁承气汤,这个方剂的使用非常广泛,妇科尤其适用。
还有不少人得了痔疮,肛肠周围有炎症,血管瘤,下肢静脉等问题,只要有少腹拘急,有便秘,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
一般来说,不少肠胃炎症,出现便秘者,皆可使用桃仁承气汤。
对于跌打损伤,阴部损伤,九窍出血等有实热症状者,可以大胆的使用桃仁承气汤。
可以说,桃仁承气汤的使用范围非常大,主要的症状只需要两个,一是大便便秘,一是有淤血,是实热,这两条同时满足,用之必定获得良好的疗效。
伤寒论方歌——桃仁承气汤
伤寒论方歌——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下焦瘀血以何知,腹结惊狂口渴随。
小便如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涩脉,夜来发热乱言时。
逐瘀破血桃仁力,荡积硝黄一并施。
甘草和中能主政,方中国老怎生离。
附注:
桃仁承气汤逐瘀泻热,主治疗血热发狂的症状。症见小腹部急性疼痛,小便不受控制,神志狂躁,神昏,不认识亲人,胡言乱语,每到晚上的时候就会出现发热,女性会出现闭经、痛经等症状。
桃仁承气汤医方-精品
桃仁承气汤医方出典:伤寒论组成: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
(5)主治:⑴治伤寒外证不解,热结膀胱,小腹胀满,大便黑,小便利,躁渴澹语,蓄血,发热如狂。
(伤寒,太阳中篇)⑵及血瘀胃痛,腹痛胁痛,疟疾,实热夜发,痢疾,蓄血急痛[1]。
方义:此足太阳药。
⑴大黄、芒硝:荡热去实。
(2)甘草:和胃缓中。
(3)热甚搏血,血聚肝燥,故加桃仁之苦甘,以润燥而缓肝。
⑷加桂枝之辛热,以调营而解外,直达瘀所而行之也⑵。
加减方:桃仁承气饮子⑶:加青皮、枳实、当归、芍药、苏木汁、柴胡。
治肝火成肝血下流在用。
口诀:桃仁、桂枝十调胃承气汤池核给%注:⑴热邪自太阳不解,传入膀胱之经,与血相搏。
若血自下,则热随血出而愈;不下者血畜下焦,故小腹急胀。
皮见青紫筋,大便黑者,血瘀也。
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小便利而小腹仍急,故知为畜血。
心主血, 邪热上干,心君不宁,故躁烦澹语而如狂。
瘀血聚于阳明,则胃痛;在太阴,则腹痛;在厥阴,则胁痛。
疟夜发者,热入血分也。
活人云:「不当汗而汗之,亡其津液。
阳扰之极则侵阴也,故燥血畜于胸中也。
」李梃曰:「太阳证则如狂,阳明证则善忘,少阳证则寒热如疟。
伤寒有用大承气不解,反便坚善食者,瘀血也。
凡胸中满,心下满者,皆气也。
腹中满者,或燥矢,或宿食。
小腹满者,或溺或血,停畜而胀满也。
清阳出上窍,故上满者为气而非物。
浊阴出下窍,故下满者为物而非气。
俱是热病,惟冷结膀胱,小腹满一证为寒,有手足厥冷为可辨。
」昂按:痰满亦有在上焦者。
⑵准绳日:「桂枝轻扬上行,此当是桂非枝也。
」喻嘉言日:「用桃仁以达血所,加桂枝以解外邪,亦犹大柴胡汤用柴胡解外相似,益见太阳随经之邪,非桂枝不解耳。
」昂按:伤寒与杂病不同,仲景之书,专为伤寒而设,故当用枝。
程郊倩日:「五苓散与桃仁承气,均为太阳犯腑之药,一利前而主气分,一利后而主血分,治各不同。
」攫宁生曰:I■血溢血泄诸畜妄者,其始也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然后区别治之。
老中医:逐瘀泻热的桃核承气汤
逐瘀泻热的桃核承气汤导读:桃核承气汤为理血剂,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具有逐瘀泻热的功效。
《伤寒论》中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宫外孕、急性盆腔炎等病。
药物组成:桃仁 12g,大黄 12g,桂枝 6g,炙甘草 6g,芒硝 6g。
【主治病证】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或妇人闭经、痛经,脉沉实或涩。
【加减化裁】若跌打损伤,瘀滞疼痛者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月经不调瘀滞较甚者,痛经可加延胡索、五灵脂;闭经加牛膝、当归、川芎、益母草;恶露不下加五灵脂、蒲黄、生山楂;上部瘀热之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吐衄者,加牛膝、生地黄、丹皮、白茅根。
【原方证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现代运用】主要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亦用于急性坏死性肠炎,精神分裂症,脑外伤后头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管病,宫外孕,子宫肌瘤,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及瘀热在上的头痛、脑胀、目赤、齿龈肿痛、鼻衄等。
【助记方歌】桃核承气五药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均可治。
亲验病例:李某,女,29岁,已婚。
初诊:2005年9月15日。
孕 48 日而小产,小腹拘急作痛,引及腰骶亦痛,伴大便秘结。
昨夜突发悲伤欲哭,时而又大笑不止,彻夜未眠,询其小产出血不多,已过一周,平素体健,性格内向。
查: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润,脉细涩。
此证属瘀热结于下焦,经脉不通,上扰心神所致。
急宜活血化瘀,通下瘀热。
桃核承气汤加减:桃仁 12g,大黄 10g,桂枝 6g,炙甘草 6g,五灵脂 10g,生山楂15g,赤芍 12g,丹皮 12g,麦芽 20g,百合 12g,水煎服。
3剂后复诊,哭笑之症消除,小腹痛减轻,又进 5 剂病愈。
15、少腹蓄血证基础方:桃核承气汤
15、少腹蓄血证基础方:桃核承气汤少腹蓄血证基础方: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少腹蓄血证的中药方剂。
它由桃仁、桃红、桃花、大黄、甘草组成,每味药物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在桃核承气汤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及组成形成了君臣佐使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桃核承气汤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
桃仁是该方剂的君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疏通经络,消散血瘀。
桃红和桃花是该方剂的臣药,它们能够活血化瘀,舒肝解郁,缓解痛经的症状。
大黄是该方剂的佐药,具有泻下行滞、通便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的湿热。
甘草则是该方剂的使药,能够调和药物的性味,增强药物的功效。
桃核承气汤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的配伍关系十分重要。
君药桃仁能够疏通经络、消散血瘀,是治疗少腹蓄血证的主要药物。
臣药桃红和桃花具有活血化瘀、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够协同君药的功效。
佐药大黄能够泻下行滞、通便,排除体内的湿热,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使药甘草则能够调和药物的性味,增强药物的功效,同时还能够缓解其他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桃核承气汤方剂中的药物组成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首先,它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散血瘀,从而改善少腹蓄血证的症状。
其次,它能够舒肝解郁,缓解痛经的症状,调节女性的生理周期。
此外,桃核承气汤方剂还能够泻下行滞、通便,排除体内的湿热,帮助清热解毒。
在中药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至关重要。
君药具有主导作用,臣药协同君药,佐药辅助治疗,使药调和药物的性味。
这种药物的配伍关系能够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桃核承气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少腹蓄血证的中药方剂。
在该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及组成形成了君臣佐使的关系。
桃仁作为君药,桃红和桃花作为臣药,大黄作为佐药,甘草作为使药,它们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治疗少腹蓄血证的目的。
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在中药方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实用方剂学----桃仁承气汤
实用方剂学----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峻下逐瘀法)
明吴又可《瘟疫论》
大黄四钱芒硝二钱桃仁十八粒当归二钱芍药二钱丹皮二钱
照常煎服。
【主治】
明吴又可:胃热移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
移热于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
小腹硬满,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责之蓄血也……胃实失下,至夜发热者,热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
初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气汤(《瘟疫论》)。
(化瘀泄热,咸苦达下法)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光桃仁三钱,勿研五灵脂二钱,包生蒲黄钱半鲜生地八钱生川军二钱,酒洗元明粉一钱生甘草六分犀角汁四匙,冲
【主治】治宿瘀与邪热并结,胸腹胁肋结痛,或少腹痛甚,手不可按,乍寒乍热,夜有谵语,甚至昏厥不省,少顷复苏,苏后或变如狂。
舌色紫暗,扪之滑润,或深紫而赤,甚或青紫。
脉左紧而涩,右多沉弦者。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下焦瘀热,热结血室,非速通其瘀,而热不得去。
瘀热不去,势必上蒸心脑,蓄血如狂,谵语;下烁肝肾,亦多小腹串疼,带下如注,腰痛如折,病最危急。
此方以仲景原方去桂枝,合犀角地黄及失笑散,三方复而为剂,可谓峻猛矣。
然急证非急攻不可,重证非重方不效。
古圣心传,大抵如斯。
但必辨证精切,明告病家。
此为背城一战之策,效否亦难预必。
信则服之(《重订通俗伤寒论》)。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别名:桃仁承气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工桃仁9g 大黄12g 桂枝6g 炙甘草6g 芒硝6g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500ml,去滓,下芒硝,再微沸,先食温服100ml,日3服。
(功效)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主证,少腹急结胀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谵语烦渴,夜发热,或如狂,舌质紫,脉沉涩。
副证:或下瘀块。
(临证加减工1.桃仁承气汤治疗盆壁愈J01痉:药用桃仁9g,大黄12g,桂枝、甘草、芒硝各6g,加水1400ml,煮取450ml,去渣人芒硝,再上文火微沸即成.饭后温服150m1,每日3次。
2.桃核承气汤合大黄牡丹皮汤治疗宫外孕:以桃核承气汤合大黄牡丹皮汤联合或交替使用,疗效满意。
3.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经理曳巵猿面塞乱:基本方为桂枝6"-~12g,桃仁、红花各10~15g,大黄10~14g,芒硝10~16g,甘草10---30g,木香6—10g,生山楂100g,益母草10g,丹参30g.’经前可加细辛3g,每日递增lg,但最多不得超越18g,经期只可将细辛用至3g;腹胀满者可加乌药10---30g;经后可将甘草用至30-~100g,益母草用至30g。
于经前6一工O天开始服本方,直至经血来潮,如症状消失可改用四物汤合加味乌药汤,服至经血回潮。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f4,:ss]4.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药用桃核承气汤加白芍、银花、丹皮、山栀子、泽泻、竹叶。
取得较好疗效。
[新医药学杂志,1973,(10):20] 5.桃核承气汤治疗肝性血卟淋病:根据血卟啉病患者有皮肤、腹部和神经三大症候群,中医辨证属于瘀热蓄血,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治宜清泄瘀热。
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为桃仁lOg,桂枝7g,大黄9g,芒硝15g,白芍15g,甘草3g。
腹痛甚者加元胡、失笑散;瘀血重者加土鳖、丹参;呕吐者加半夏、藿香;腹胀者加枳实、厚朴;黄疽者加茵陈、栀子;血压高者加石决明、夏枯草;烦躁者加天麻、钩藤;谵妄者加珍珠母、琥珀;肢麻者加牛膝、地龙;贫血者加当归、川芎。
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释名】《内经》说:“亢则害,承乃制。
”承者,制其亢害,复其化机,使当下之物下,当升之气升。
《易传·系辞上》说:“一阖一辟谓之变。
”本方以桃仁为君,下瘀血为用,瘀血自去,生机自复,承制自行,故曰桃仁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功效】破血下瘀。
【组成】桃仁三钱大黄三钱桂枝一钱半芒硝一钱半甘草一钱半【用法及用量】水煎服,大黄后入,芒硝冲服。
每日三次,温服。
【方证】下焦蓄血,少腹胀满,其人发狂。
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
血结胸中,手不可近。
败血留经,月事不下。
【主治】(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少腹急结之实证者。
(2)精神狂躁症之有血瘀证者。
(3)诸出血症之出现下腹血瘀证者。
(4)急性热病及传染病之有少腹血瘀证者。
(5)妇女闭经、月经后期、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更年期综合症、人工流产后及产后恶露不尽、后腹痛、子宫肌瘤等之有少腹血瘀证者。
(6)急性结肠炎、直肠炎、菌痢等之实热证者。
(7)膀胱炎、膀胱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等见有血尿之实证者。
(8)眼损伤、眼出血、血管翳、虹膜睫状体炎、结膜炎、网膜炎之瘀血上逆者。
(9)湿疹、荨麻疹、顽癣、头疮等皮肤病见有血瘀证者。
(10)痔疮、肛门周围炎、下肢静脉炎等见有少腹急结及大便秘结者。
(11)跌打损伤之血瘀证者。
(12)痈疖、皮下脓疡、皮肌炎、下疳等伴有实热便秘者。
【历代医家方论】《柯琴》说:“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小腹急结,其人如狂,此蓄血也。
如表证已罢者,用此方攻之。
夫人身之经营于内外者,气血耳。
太阳主气所生病,阳明主血所生病。
邪之伤人也,先伤气分,继伤血分。
气血交并,其人如狂。
是以太阳、阳明并病所云:气留而不下者,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血后病也。
若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乃太阳随经之阳热瘀于里,致气留不行,是气先病也。
气者血之用,气行则血濡,气结则血蓄。
气壅不濡,是血亦病矣。
小腹者,膀胱所居也,外邻冲脉,内邻于肝。
加味桃仁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桃仁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加味桃仁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些人不喜欢药方,由于感觉有股涩味,实际上大部分的药方的味儿的确不太好通道。
但中医药方却能非常好的痊愈病症。
加味桃仁承气汤便是一种很好的药方。
特异药方生产
桃仁(去皮尖)、黄连、芒硝、甘草、桂枝、川芎、赤芍、苏术、玫瑰花。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努伤呕血。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水煎服。
特异摘抄生产
《医钞类编》卷七
上边详细介绍了加味桃仁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它能够被制做成药品去医治一些病症。
因此掌握它是很重要的,那样就可以有目的性的应用,让它更强的充分发挥使用价值。
38.淤血作怪、感冒如狂、发疯的好方子——桃仁承气汤
38.淤血作怪、感冒如狂、发疯的好方子——桃仁承气汤38.有淤血作怪、感冒如狂、发疯——桃仁承气汤#2022.3.18一).《伤寒论》全名《伤寒杂病论》。
六经辨证,治疗感冒。
还有《杂病论》半部,是以五脏辨证的调调来治疗感冒以外的病,这两天看杂病论,没写公众号。
二).得了感冒,邪气先攻击能量的部分,没治好,就到了肉体的部分了。
有俩路:1.先攻击水液代谢。
行话叫蓄水证,用五苓散2.攻击血液代谢,这就是今天讲的桃仁承气汤。
后一路用38.有淤血作怪、月经期间脾气暴长——桃仁承气汤39.脑血管瘤的治法、老年健忘——抵挡丸40.淤血的克星、肝硬化腹水、牛皮癣——大黄蟅虫丸五苓散,血液因热化淤了,下腹腔有淤。
抵挡丸,血液淤积结成块了。
大黄蛰虫丸,连毛细血管也烧干了。
这是一个故事情节,学校的老师不会这么教你。
三).桃核承气汤在张仲景的故事里面是,这个人感冒了,然后他的个性如狂。
这也是太阳经的邪气入腑,具象化成有形的身体的疾病的。
就是当人的下腹腔底下的有瘀血开始产生的时候。
人的这个腹部的这个所谓的太阳神经丛的时候,人的头脑就会有异常的情志反应出现,就是表现脾气大,发疯。
有一个女性,一段时间,看啥也不顺眼,就是一点点小事,就跟同事大吵。
单位人见人躲,这种人生活中碰到过。
是不是?然后一按下腹部,非常痛,确认是淤血点,喝了3付桃核承气汤,这个心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还有一些女性,月经来的时候,脾气会非常的凶暴。
老公生不如死。
这种情况算是如狂,那这种情况用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药味组成是桃仁,桂枝跟大黄、芒硝、甘草。
那大黄、芒硝、甘草这个结构称之为调胃承气汤结构,是泄热祛瘀的,公众号第49讲,请点击:49.便秘、拉不下屎——三个承气汤的故事那桃仁、大黄,桃仁是让塞住的血可以滑润的,那大黄也是把血冲开的,大黄是很重要的打瘀血的药。
那桂枝呢,帮助血中的这个推动力。
所以当那个瘀血还没有结成真正的硬掉的血块以前,就用桃仁承气汤,很安全,四川和湖南的地方,吃辣的地方,大黄可以多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仁承气汤的作用
所谓的桃仁承气汤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不是特别的熟悉,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今天我就来带着大家了解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它属于中药方剂,它具有很多的功效,主要的功效是与下焦蓄血证有关的,只要是下焦蓄血证的主要原因都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来治疗,效果是看得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医案吧。
一、如狂
医案:李某,年十余。
先患外感,请医杂治,证屡变,医者却走。
其人不远数十里踵门求诊。
审视面色微黄,少腹满,身无寒热,坐片刻即怒目注人,手拳紧握,伸张如欲击人状,有倾即止,嗣复如初。
脉沉涩。
舌苔黄暗,底面露鲜红色。
诊毕,主人促疏方,并询病因,答曰:病已入血,前医但知用气分药,宜其不效。
《内经》盲:“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
”此证即《伤寒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也。
”当用桃核承气汤,即疏方授之。
一剂知,二剂已。
嗣以逍遥散加丹、栀、生地调理安。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按语:病起外感,但经“诸医杂治”,表证己罢,邪陷于里,故身无寒热。
但见少腹满胀,其人如狂,舌暗红,脉觉沉,此下焦蓄血证俱备。
尊大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及“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之旨,当用桃核承气汤下之。
本案辨证准确,用药果敢,故“一剂知,二剂已”。
二、惊狂
刘渡舟医案:杜某某,女,18岁。
因遭受惊吓而精神失常,或哭或笑,惊狂不安。
伴见少腹疼痛,月经衍期不至。
舌质紫暗,脉弦滑。
此乃情志所伤,气机逆行,血淤神乱。
桃核承气汤主之。
桃仁12克,桂枝9克,大黄9克,炙甘草6克,柴胡12克,皮9克,赤芍9克,水蛭9克,2剂。
药后经水下行,少腹痛止,精神随之而安
按语:刘老指出:本证的病机关键在于下焦蓄血.府血与邪热相结。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多与妇女经血淤阻有关,如淤热闭经、少腹硬痛而心情烦躁或如狂者,服用本方多有疗效。
另外,产后恶露不下,淤血内阻而见喘胀欲死,或精神狂妄者,亦可使用本方。
本方还可与桂枝茯苓丸交替使用,治疗妇女症瘕痼结。
若与大柴胡汤合用,则应用范围更广,凡是胸腹胁肋疼痛,以两侧为主,每遇阴雨寒冷而痛势加剧,或有跃仆损伤病史者,是为府血久停于内,无论其部位在上在下,皆能获效。
三、腰痛
喻嘉言医案:张令施乃弟伤寒坏证,两腰偻废,卧床彻夜痛叫.百治不效.求诊广余。
其脉亦平顺无患,其痛则比前大减。
余曰:病非死证,但恐成废人矣。
此证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
今痛觉大减,实有可虑,宜速治之。
病者曰:此身既废,命安从活,不如速死。
余蹙额,欲为救全,加无治法,谛思良久,谓热邪深入两腰,血脉久闭,不能复出,只有攻散一法,而邪既入久,正气全虚,攻之必不应。
乃以桃仁承气汤多加肉桂、附子
二大剂与服,服后即能强起。
再访前意为丸,服至旬余全安。
(《寓意草》)
按语:本案为淤滞经络、血脉闭阻而致腰痛伛偻,用桃仁承气汤加味以活血行淤为主,是取“通则不痛”之意也。
四、痛经
医案:讥某某,女。
痛经数月,医治无效。
经前三日少腹拒按作胀,痛如针刺之状,月讯先期而至,经色紫暗量少,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形瘦无力,舌边紫,苔薄黄。
脉带涩象。
淤滞日久,郁而化热。
经云:“血实者宜决之”,用桃核承气汤逐淤通经。
桃仁12克.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甘草3克,桂枝6克3剂。
药后经来紫黑,所下夜块甚多,腹部不痛,烦热亦松。
用四物汤加味调理,月经从此正常。
按语:淤血内停,挟有郁热,以致月经先期,表现为少腹刺痛、拒按等一派淤滞现象。
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用桃核承气汤下其淤热,多年痛经得以速愈。
五、癃闭(淋病性尿道狭窄、尿潴留)
牟允方医案:患者男性,74岁。
突然小便癃闭,当地医院导尿多次,均因剧痛末成,乃行膀恍穿刺,排去尿液后,转我院治疗,诊断为淋病性尿道狭窄伴发尿潴留。
按其少腹硬满拒按,小便癃闭,大便十余日末行,身热38℃,弛张不退。
处方用桃仁承气汤加滑石、木通、车前子。
1剂即大便下如羊矢,小便也涓滴而下,但不通利。
再服一剂,
二便皆畅。
按语:《类聚方广义》云:“淋家,少腹急结,痛连腰腿,茎中疾痛,小便涓滴不通者,非利水剂所能治,用桃仁承气汤二便通利,痛苦立除。
”本案所见,与此相合,果用之立效。
六、热入血室
陈正昭医案:李某某,女,28岁。
春三月经水来多,八日方止,因当烈日摘茶,忽然小腹急痛,上冲心膈,寒热往来。
喜呕,药不得入口,手足厥冷,气闭神昏。
医以附子五积散加减等方治之不效,更延余诊。
脉象沉伏,舌苔黄,质暗红。
查此病经水大来八日,医者无不以虚治之,岂知热邪乘虚内入血室。
仲景治热入血室有小柴胡法,然小柴胡乃和解之方,今热邪势急,必用急攻。
况血海隶于阳明,以少阳为来路,当以阳明为去路。
宜泄热逐淤,拟桃仁承气汤。
方用:桃仁12克,桂枝6克,大黄12克,芒硝6克,炙草6克。
连服3剂,厥回呕平,粪下黑物,痛缓神清。
惟肚腹胀大改进小柴胡汤加山楂、益母草、当归、川芎、广皮、厚朴、云连,两周全安。
按语:用桃仁承气汤治热入血室实证,确有新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七、妊娠腹痛
丘敏医案:刘某某,女,38岁。
已产两胎。
今又停经八月,但腹不甚大。
自觉胀满不舒,医投以疏气行血之药而见减,后经某医院确诊为“妊娠”,乃身体虚弱,胎儿不能正常发育之故。
诊
其脉涩不滑,按脐下膨硬而有痛感,此乃气血停滞不能胎。
因思前医用行血之药既已见效,法当取用桃仁承气汤以调之。
处方:大黄l2克,桃仁9克,桂枝、芒硝、甘草各6克,水煎分三次
药后腹中感痛,翌晨下腻便颇多,腹部顿爽。
嘱以饮食调养,逾月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
按语:桃核承气汤,本是妊娠禁用之剂,但其证若确为府血内结,新血不生,使胞胎失养,影响胎儿之发育者,又当果敢使用而不疑。
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意也。
八、产后发热
邓铁涛医案;邱某,产后六七日,午后发热,既而但热不寒,少腹感觉胀满。
自恃体壮,不以为病。
病数口张益甚,其夫始来邀诊。
询之,产后三四日恶露即止。
遂与桃仁承气汤,晚间进药,至夜半腹中痛不可忍。
约二小时后,排下脓血极多,次日往诊,其病快然如失。
按语:产后恶露闭止过早,残败之血内留.淤积而化热,致发热、少腹胀满,下焦蓄血之证备矣,故用桃核承气汤下其淤热,淤热一尽,则“其病快然若失”。
九、哮喘
郝文轩区案:焦某某,女,65岁。
胃强健啖,体瘦面苍。
1964年中秋,因过食羊肉,致病哮喘,医予麻杏石甘汤,其势弥甚。
症见:痰声雷鸣,气逆难降,苔黄舌紫,脉象沉数。
大便艰涩而味臭质粘。
此为大肠实热上干肺金,用釜底抽薪法,使肺气降而
喘自止。
以桃核承气汤加葶苈子,蠲痰泻热,直取阳明,2剂便下喘定,苔退食进。
嗣后予泻白散加知母、花粉、大贝清阳明而肃肺金,4剂痊愈。
按语:喘证以肠热肺闭最为常见,《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胸满气逆。
”《伤寒论》亦谓:“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大承气汤主之。
”本案之治,即是以喘取阳明,启上导下,俾肺中之邪,由肠而解。
十、牙病
徐光华医案:王某,男,45岁,1977年10月17日就诊。
患牙痛有旬,服清胃补肾药不应,投麻镇止痛药乏效。
诊之,有下齿6、7、8均有龋洞,不红不肿,面颊亦无着变,望其面色微黑,舌有淤斑,苔微腻,脉来弦涩,大便秘结,思《伤寒论今释》陆渊雷有用桃仁承气汤治龋齿说,予之,3剂始觉轻快,连用12剂痛愈,末复发。
按语:齿乃阳明经所达。
邪热,淤血搏结于阳明,则上见齿病,下见大便秘结,用桃核承气汤通达胃肠,泻下被热,此上病下取,经病治腑之法也。
上面这些医案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桃仁承气汤的一些成功医案,他对上面这些病症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通过上面的医案你是不是对于桃仁承气汤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呢?记住孕妇是不能服用桃仁承气汤的,它主要是针对下焦蓄血证的,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