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

合集下载

卡特福德

卡特福德

在例子B中,句子顺序在形式上是完全对等的, 在例子A当中,在句子层面上存在结构转换。 也就是说,当英语句序结构是“主谓”的时候, 盖尔语对等翻译中作为谓语成分出现的动词类 别是肯定形式;当英语句序是“谓主”的时候, 盖尔语对等翻译中作为谓语成分出现的动词类 别是疑问形式。 两个例子说明了两种不同类别的翻译转换,A中 是结构转换,而B中是单元转换,因为在这个例 子当中,盖尔语对等物在句子层面的特征表现 为在词类等级的系统中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词语。
This may reach you before I arrive. → Il se peut que ce mot vous parvienne avant mon arrivée.
语法层次上的词This再次拥有了一个词汇层 次上的部分翻译对等物ce mot 。
类型转换
1.结构转换 在翻译的所有层次上,结构转换是最常见的类 型转换,语法的结构转换会在所有层次中出现, 例如下面英语译为盖尔语的例子: 原文:John loves Mary.(主谓宾) 译文:Tha gradh aig lain air Mairi.(谓主宾状) 如果逐字翻译回英语,盖尔语的意思是: Is love at John on Mary.
论翻译转换
Translation Shifts
约翰·卡特福德〔英〕
约翰·卡特福德(J.C.Catford)在其1965年出版的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将翻译界定为“用一种等值 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 (源语)的文本材料”,并指出,在此替换过 程中,“对等”是关键词。 《论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s)一文,卡特 福德运用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对翻 译的不同层次进行描写研究,采用统计方法对 所观察到的对等现象进行归纳。

约翰·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初探

约翰·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初探

St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thing to sing,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h.
The same lotus of our clime blooms here in the alien water with the same sweetness, under another name. 我们地方的荷花又在陌生的水上开了花,放 出同样的清香,只是名字换了。
(4) intra-system shifts 它通常被单元转移和词汇转移包含在内。
《飞鸟集》是关于人生、自然和爱情的抒情 诗集。语言清丽,短小简洁,将抒情和哲理 完美结合。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let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郑译泰戈尔诗歌,曾在1920年代的中国文坛风 靡一时,也影响到了不少作家的创作。冰心在 晚年回忆自己写诗的缘由时曾讲过:“看了郑 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觉得那小诗非 常自由……就学那种自由的写法,随时把自己 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写下来。”就是这样 的三言两语,却累积成了中国现代诗坛的璀璨 之作———《繁星》、《春水》等。
For example: Power(1) takes(2) as ingratitude(3) the writhings of its victims(4). 权势(1)认为(2)牺牲者的痛苦(4)是忘 恩负义(3)。

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 SS

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简介 SS

1. A. 翻译的性质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 (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 (源语)的文本材料”。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实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对 等语的性质和条件。
实例
1. 1. 对等 2. 词汇对等: 3. Landlord 4. 短语对等: 5. Long time no see 6. 句子对等: 7. Time is money 8. 2. 不对等 9. 词汇不对等: 10. A white lie;heaven 11. 词汇,句子不对等:
(一)生平简介
卡特福德的学术著作主要是语音学方面。他 的几十篇学术论文已涉及普通语言学、应 用语言学、语法和方言等问题。卡氏论翻 译的代表作是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 版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这卡氏唯一的一本 翻译理论专著,被列入了牛津大学语言与 语言学习丛书。
影片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弥漫着葡萄花香的葡萄园中 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影片中的葡萄园取名为“云”,是 一片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仙境,男女主人公“漫步”园 中,浪漫而有诗意。
原片名的字面意思就是“在云中散步”的意思,这里译者 很好的把它译为了《云中漫步》,这个译名不光在语法、 词汇上与原名完全对等,而且十分切合影片浪漫爱情的主 题,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落英缤纷, 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意象美好,寓意悠长。
B. 翻译的类别
1. 1. 全文翻译: 2. 原语文本的每一部分都要用译语文本
材料来替代。 3. 2. 部分翻译: 4. 原语文本的某一部分或某些部分是未
翻译的,只需把他们简单地转移并参合到 译语文本中既可。
实例ー全文翻译

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

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

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重新认识和解析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包括“对等理论”和“翻译转换”等。

接着,通过对卡特福德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卡特福德理论如何与当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如何在新的语境下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文章总结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研究的贡献,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概述卡特福德(J. C. Catford)的翻译理论在语言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这一理论主要基于对比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

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这种转换应基于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

在卡特福德的理论中,翻译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型:直译(formal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

直译强调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形式对应,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结构;而意译则更注重目标语言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允许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言的形式进行调整和修改。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s)的概念,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需要进行的语法和词汇层面的调整。

这些转换包括层次转换(rank shifts)、结构转换(structure shifts)、类别转换(class shifts)、单位转换(unit shifts)和内部系统转换(intra-system shifts)。

这些转换类型有助于解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导译者在实践中进行恰当的调整。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分析其在翻译理论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卡特福德作为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先驱,其著作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概述卡特福德的主要观点,包括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以及翻译的标准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卡特福德的理论框架,以及它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卡特福德的理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涉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他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语义和语法的重要性,认为翻译应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语义和语法结构,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翻译的类型,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认为不同类型的翻译应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选择。

本文还将探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的核心观念,如“对等原则”和“翻译单位”等。

这些观念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原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处理翻译问题。

本文还将对卡特福德的理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以及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深入探讨其理论框架、核心观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卡特福德的理论贡献,以及它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价值和影响。

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概述约翰·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理论。

卡特福德的理论主张翻译应当基于语言学原理,尤其是语言学中的对比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语言系统的转换。

卡特福德提出了著名的“等值翻译理论”,即翻译应当追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等值”,这种等值不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层面,更体现在语义、风格、文化等多个层面。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

二.“翻译转换” (TRANSLATION SHIFT)理论
➢ “转换” 是指原语进入译语过程中离开形
式的对应。。
层次转换 (level shifts) 转换
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1. 层次转换 (level shifts)
➢ 所谓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 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等值成分。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英语介词
汉语动词
2.3 单位转换(unit shifts) 就是指等级转换(rank shift),即指原语中某 级上一个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为译语不同等级 上的单位这样一种形式对应的脱离。
sentence clause phrase/word group rank word morpheme
➢ 可以是在一种语言中用语法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则用词 汇表达。
四个语言层次:语法、的层次转换)
Eg:
She is showing us her PPT。
她正在向我们展示她的ppt。
英语语法形式(现在进行时be doing)可以用 汉语词汇“正在”来表达
2. 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2]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60-63
[3]林铃.卡特福德翻译转换模式下的翻译研究过程 [A]. 翻译研究, 2009,(5):74
Eg: I saw you yesterday。主 谓 宾 状
我 昨天 看见 你了。 主 状 谓 宾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

Eg: I saw you yesterday。主 谓


我 昨天 看见 你了。




2. 2 类别转换(class shifts) 当译语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是一个与原语单位 处于不同类别的成分时,就产生了类别转换。
Eg: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英语介词 汉语动词
2.3 单位转换(unit shifts) 就是指等级转换(rank shift),即指原语中某 级上一个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为译语不同等级 上的单位这样一种形式对应的脱离。 sentence clause phrase/word group rank word morpheme
Eg: Surprisingly,politics class is her favorite.
2. 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结构转换(structural shifts) 类别转换( class shifts) 范畴转换
单位转换(unit shifts)
内部系统转换(intra-system shifts) 指翻译过程中形式对应的脱离。
2.1 结构转换(structural shifts) 卡特福德认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转换形式,主 要涉及语法结构的转换。语法里的结构转换可 以发生在所有等级上。
可以是在一种语言中用语法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则用词 汇表达。 四个语言层次:语法、词汇、语音、词形 语法 词汇 (唯一可能发生的层次转换)
Eg: She is showing us her PPT。 她正在向我们展示她的ppt。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摘要:卡特福德(J. C. 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翻译的语言学派的杰出代表。

他著名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于 1965 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7 年再版,并被列为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

本文试图从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分类、翻译的等值、转移、可译性限度等五个方面来解读这一著作,并试图窥探其对翻译理论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关键词: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翻译;语言学1. 引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西方的学者逐步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而且是一门科学,并以不同学科理论为依据,形成翻译理论研究的不同学派。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言学派、语文学派、交际学派及社会符号学派。

而张南峰和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2000)一书中,将西方翻译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可见,多数学者都认为存在翻译的语言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

1953 年苏联人费道罗夫发表了《翻译理论概要》一书;1965 年,卡特福德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1975 年,巴尔胡达罗夫发表了《语言与翻译》一书;1980 年,科末萨罗夫发表了《翻译语言学》一书,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翻译语言学的形成。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有以下共同的观点(1)语言学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之间的关系;(2)翻译理论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属于比较语言学范畴;(3)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对等的文字材料,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替换成另一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是一本颇为重要的学术著作。

作者将现代英国描写语言学的框架用于翻译的分析之中,指出了一条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elle heures est-il? -What time is it?
-Il est très bien! -It is very good!
-小野さんは どちらですか? -小野女士是哪位?
1. 受限级: 固定在语言结构低层的翻译,即局限于词对词、词素对 词素的翻译。 意译:译者在层次结构上自由选择对等语,不受级的任何 限制。
1. 全文翻译: 原语文本的每一部分都要用译语文本材料来替代。
2. 部分翻译: 原语文本的某一部分或某些部分是未翻译的,只 需把他们简单地转移并参合到译语文本中既可。
A Walk in the Clouds
影片“A Walk in the Clouds”的译名《云中漫步》堪称上 乘之作。
影片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弥漫着葡萄花香的葡萄园中 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影片中的葡萄园取名为“云”,是 一片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仙境,男女主人公“漫步”园 中,浪漫而有诗意。
2. 级无限: 在结构层次上下自由移动的翻译。 逐字翻译:是限制在词一级、甚至词素一级的翻译。
直译: 介于两者之间。
正如在翻译的性质中定义的,卡特福德认为翻译 是一种等值转化,而其等值取决于两种语言的对 比,原语和译语的语境意义共同特征越多,翻译 等值的条件就越充分。
1. 文本对等: 特定语境中译文和原文的等值。 2. 形式对等: 译文和原文的语法bake 焙, bound 绑着, carve 刻, cheat 欺, drag 拽,gave 给了,hate 恨,howl 嚎, ------ leave 离开, pour 泼, tow 拖。 名词: dad 爹, mom 妈, silk 丝, road 路, peel(水 果的)皮,seal 玺(=图章),fatigue 疲“乏”, ------ dynasty 朝“代”,town 屯。 此外,还察觉 shout (喊叫)与“仰天长啸”的“啸”音 义非常近似; ------------bowl (碗)与“衣钵”的“钵”音义近似。
伦敦学派是以长期在伦敦大学的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教 授语音学与语言学并于1944 年成为英国第一任语言学教 授弗斯(Firth)为首的语言学派。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 夫斯基的"情景意义"思想是伦敦语言学派的思想源泉, 弗斯的情景语境理论是伦敦语言学派存在的基础,韩礼 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对伦敦语言学派的语言学思想的 发展。
原片名的字面意思就是“在云中散步”的意思,这里译者 很好的把它译为了《云中漫步》,这个译名不光在语法、 词汇上与原名完全对等,而且十分切合影片浪漫爱情的主 题,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了落英缤纷, 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意象美好,寓意悠长。
部分翻译:
Citizen Cain《公民凯恩》 Young Adam《少年亚当》 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单》 Jurassic Park《侏罗纪公园》
John C ∙ Catford
约翰 ·坎尼森 ·卡特福德是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和翻 译理论家,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特福德于 1917年3 月 26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 ,先后就学于 爱丁堡皇家高中和爱丁堡大学(1935一1939) ,专攻 法国语言文学。战后他在英国的伦敦大学研修俄语 和其他斯拉夫语以及东方语言和非州语言(19481952) ,于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卡特福德除在英 国和美国任职外 ,还受聘于中东、东南亚等地的有关 大学。他多年来一直从事语言的教学和研究 ,能流利 地使用法语 ,比较熟练地掌握除俄语和现代希腊语 , 还略懂德语、梵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 土耳其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等多种语言 ,是一位颇有影 响的语言学家。
理论几乎同时引进中国的。奈达一时红的发紫, 成了中国翻译界家喻户晓的名字,而卡特福德理 论却在奈达大红大紫的同时被某人贬为“味同嚼 蜡”,还“有些人认为(语言学翻译理论)不值一 提,因为它研究的是西方人建立在印欧语系的几 种语言的对比基础上的,“对汉语翻译没有指导 意义”。如今在中国,几乎没有人再对卡特福德 以及他的理论表示兴趣,而在国外,也有不少人 认为卡特福德以及其它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已经 “过时”。
1. 完全翻译: 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翻译,即原文从语法结构到 词汇都有译文的对等形式。
(当然,由于原语和译语到底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译文的语音和词形就不可 能和原语完全对等。从此意义而言,完全翻译也是不可能完全的。)
2. 有限翻译: 是指,仅在一个层面上的翻译,可以分为语音翻 译(salon)、词形翻译、语法翻译(意义翻译)和 词汇翻译(意义翻译)。
卡特福德的学术著作主要是语音学方面。他的几
十篇学术论文已涉及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语法和方言等问题。卡氏论翻译的代表作是1965 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这卡氏唯 一的一本翻译理论专著,被列入了牛津大学语言 与语言学习丛书。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 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 本材料”。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实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对等语 的性质和条件。
1. 对等 词汇对等:
Landlord 短语对等:
Long time no see 句子对等:
Time is money 2. 不对等 词汇不对等: A white lie;heaven 词汇,句子不对等:
该流派的中心概念: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 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所决定的。也就是说 伦敦语言学派更多地注意到语言出现的情境,从社会学 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 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与奈达翻译
table都是桌子的意思,question都是问题的意思, accident都有事故的意思。 英文中的center、letter,法文中对应的是centre、lettre; 英文中的lamp,法语中却是lampe ;由此可以类推记住 英文的member在法文中是membre。 法语介词中,avec和with,de和of,à和at,d’où和by, pour和for,sur和over等划上等号。 表达到哪里去的法语句型aller a和英语的go to,表达帮助 某人做某事的法语句型aider qqn a faire qqch和英语的 help sb to do st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