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语文课论文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论文:如何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语文课论文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论文:如何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创新型思维、创新型课堂教学”,是时下各中小学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话。
诚然,为了适应新百年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语文课首先应当是生动的课。
我们每天都很关注我们自己孩子的吃饭问题,每当我们看到孩子能大口吃饭、吃菜,我们都会很开心,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该怎么给自己的孩子搞好伙食,最重要的原则是可口好吃,然后才想办法搭配营养,搭配营养时我们还是把做的可口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想吃。
我们的语文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想让学生掌握我们讲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师首先要把语文讲的生动,没有“生动”这个前提,课堂里的内容再重要,对学生可能都没有什么特别重要意义,因为他们是孩子,是感性,是按照自己爱好学习的。
我们如何上好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呢?1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引入新课课堂导入要遵循三个原则: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课本;尽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要注意它的临时性、突变性。
课堂导入要选择好导入的方式,可以采用直入式、讲述式、激发式等。
合适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保证。
课前导语不宜太长,长了会鹊巢鸠占,要贴题,不能设计与本课无关的导语,设计导语的方法许多,岂论哪种,都不能游离于课题,如果设计不当,既花费了时间,又激不起学生学习新课的乐趣,故咱们要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引入新课。
2让课堂布满朗朗的念书声,从朗读中去理解课文传统的语文讲授非常正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学生连课文都读不好,怎么能理解课文呢?通过朗读,可以发现生的字,不理解的词,能迅速理解课文大意,从朗读中受到感染,获得常识,可以课前范读,理解课文后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通过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感染学生。
如何上好语文课论文

(三)备教学内容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语文课,课前要花大量的功夫备课。
包括钻研文本,搜集信息,设计教学思路,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认为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备课需要花时间钻研琢磨,只有课前准备的充分,上课的时候才会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四)备学生我们每一节课面对的是充满活力和思维敏捷的学生。
每位教师都无法预知课堂会发生什么状况,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之前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认为每一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应该向班主任老师要一份学生名单,并了解班级学生情况。
我认为备学生至少应该做到两个基本方面:1、能够读准班级名单上所有同学的名字。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现在学生的名字中往往有一些不常见的字,如果老师能够准备读出来,对学生是一种尊重,同时也会获得同学们对老师的尊重。
2、向班主任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在的初三年级这个班级这学期刚刚接手,对班里的一些同学还不太了解,班主任带这个班的时间比较长,和每个同学朝夕相处,对他们的一些性格特点,以及一些行为习惯比较了解,我们应该在上课之前向班主任充分了解,哪些孩子比较活泼好动,哪些孩子比较文静内向,哪些孩子上课容易溜号、开小差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
二、培养教师基本功说到教师基本功,很多人认为是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其实这只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富有激情,充满书卷气。
有人说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播音员,一个书法家或是一个作家,这就说明要成为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需要过硬的基本功。
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会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发音标准,吐字清晰有力,语速适中,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温婉舒缓,中间穿插一些成语、典故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妙语连珠,会让听课成为一种快乐。
如何更好地上好初中语文课论文

如何更好地上好初中语文课论文如何更好地上好初中语文课论文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虽然广大语文教师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效果却不够理想,学生要么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么语文成绩不尽人意。
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更好地上好初中语文课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一、构建和谐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需要一种积极的教学氛围来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经常处于一种放松的心里状态。
那么,如何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呢?(一)师生关系要平等。
其实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只是所处的角色不同罢了,教育教学也是如此。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虽然处在不同的教学地位上,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要逐步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威严的陈旧思想,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才能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师生互动要积极。
语文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具有更加开放的特点,语文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灵活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交流互动探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
学生只有在交流中主动袒露自己的心声,才能算是被调动出了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景色是非常迷人的,令人十分向往,而对于作者陶渊明的评价,有人说陶渊明是积极向上的,说他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有的人说他是消极避世的,你是如何评价的呢?在课堂上,有的同学这样发言:“我认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积极生活态度的表现,桃花源里所描写的美好景色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是作者良好心态的表现。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论文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作为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学生的语文综合课备好每一节课的内容,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反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位渴望事业成功的教师梦寐以求的事。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浅淡一下在新形势下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一、激发兴趣,渗透情感首先,学生课前入情。
作为教师,要想让孩子们对新课的学习有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准备一个好的导语。
好的导语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有了一个好的导语,就为以后课堂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导语不仅要符合课上内容,最重要的是将情蕴含在其中,如果在第一节课的开始就能够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其中,那么学生在今后的课程中就会步步深入。
其次,课上把握兴趣,激发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
切忌满堂灌输,激发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
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
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
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如何学好语文的议论文

如何学好语文的议论文语文是几大基础学科之一,下面就是XX为您收集整理的如何学好语文的议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如何学好语文的议论文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包括:字、词、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
如何学好语文呢?我认为首先要注重课内学习。
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掌握好基本知识。
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像诗一般的美,它就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便可以学到许多学习语文的方法。
如果我们能把课内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那么相信,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其次,学好语文的关键还在于积累。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捕捉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这样一来,就为我们写作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素材,正所谓“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可以就地取材。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精于积累生活的人。
博览群书也是一个积累的好途径。
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
看书读报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
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总之,我认为学好语文就要“多看、多读、多写”,你们觉得呢?如何学好语文的议论文二告别家园温馨的港湾,我们走进乍暖还寒的大学校园。
所有的花儿都在这里绽放,一年一度,岁岁年年。
大学语文,普遍的感觉是难学。
第一:量很大,也就是说内容多。
特别是大篇幅的古文,需要我们去花大量时间理解学习,曾经在某个论坛上看到这一段话是这么描述如何学好大学语文的,学好大学语文的方法只有两条:“持之以恒的读”和“随时随地的写”。
论如何上好语文课教育论文

论如何上好语文课教育论文论如何上好语文课教育论文摘要: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要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许多因素,作为创造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它是为学习者而存在,而变化,而发展的。
关键词:以趣激学;以导引思;以精带动;以活促练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如何上好语文课呢?首先要以趣激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上课刚开始,学生都具有一种强烈而短暂的“心向”,即希望上好一节课的动力准备,抓好这一契机,设计良好的导入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急于参与新课的冲动,造成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林海》一课讲的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我做了这样的导语;“你去过大兴安岭吗?你见大兴安岭美丽的风光吗,那一望无际的林海,那绿间红花野果,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现在就请同学们亲自去领略一番吧”,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激活了他们的求知欲以及渴望和教师交流的欲望,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去探究岭、林、花的特点,去亲身体会大兴安岭的亲切、舒服。
其次要以导引思。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导”字上下功夫,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教师的引导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因此,教师的“导”应重在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着重描写了小女孩和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讲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并结合四个思考题:(1)小女孩为什么要擦火柴?(2)小女孩燃烧火柴后看到了什么?(3)火柴熄灭后出现了怎样的情景?(4)这样描写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从老师的教法指导中得到启示,便可通过自读自悟到其他四次擦火柴的情景,即按照教师提示的四个方面来读课文而进行思考、释疑。
再次要以精带动。
教学内容的设计,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则会形成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景象,课堂气氛似乎活跃,实际上,学生的大脑并没有真正动起来,学生仍旧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设计较深奥,也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长此以往学生们得不到学习后的满足,逐渐会对学习失去信心。
如何上好语文课论文

如何上好语文课论文语文课该怎么上,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呢?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如何上好语文课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上好语文课论文(一)什么是“语文”?语言大师吕淑湘认为,“语文”中的“语”就是语言,“文”文就是指“文字”。
这里所说的“语言”就是“口语”的意思,“文字”是书面语。
语文语文,语在前,语文课就应该姓语,应该上成语言训练课。
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理解能力。
学生的语感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影响其语言文字的发展。
可见,语感培养是语言训练的基础,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应该以训练学生语言为主。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朗读,品味语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最好手段。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读。
课上我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读书,有自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导读,比赛读,表演读。
记得在这学期上考核课《大海睡了》这一课,我一节课化了一半时间在学生的读书上,从一开始学生的初读到最后学生的表演读,学生的每一次读,都充满着兴趣,而且每一次读都有了不同的进步,不同的收获。
一节课结束,学生全都熟读成诵了,夜晚大海平静又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当然,我们不必要每篇文章都要背下来,但应制定朗读要求,并力求达到进而熟读,佳作名篇还要会背诵,精彩部分甚至还要默写。
又比如我在教一年级《冰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冰花的美丽,我采用了句子对比法读,我先出示课文原句,“啊,真漂亮。
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然后让学生一遍遍地读,从中体会冰花美在什么地方。
可一年级的小朋友并不能说得很明白。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句话,“啊,真漂亮。
它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晶亮、洁白。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论文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文化修养,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又将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挑战。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怎样紧跟时代步伐,做一名新课改下合格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
在新课改下如何上一节语文课,更是广大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好课评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行实施,给语文课带来了新的评价理念,一堂好的语文课大致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与标准:一、一堂好课的具备的特征:1、课程能够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通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2、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解读文本,提倡个性化阅读,能过有效地创设情境,能够引到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
3、教师能有效地展示教学基本功,做到扬长避短,且不能以己之长威压学生。
做到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教态大方,表情具有感染力;板书条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4、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彻底,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的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更新思想观念,重视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育机智”,让课堂成为思想和智慧碰撞飞扬的地方。
遵循“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的原则,确立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6、课堂应该具备自由、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特质,教师能够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重视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好语文课论文

今天 , 教师应该怎样上好语文课现代教师主要应具备三种能力 : 更新自我的能力 , 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
这三种能力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今天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上课 ? 怎样使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 ? 怎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 ,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课堂教育要有“三声”。
构建高效课堂 ,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是所有教师追求的基本目标。
一次 , 我问一位优秀教师 :”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那位教师说 :”课堂教学中 , 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 , 教学肯定成功 !”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 课堂教学的效率 , 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
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 ? 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1. 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语文课 , 严肃有余 , 活泼不够 , 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绷着脸 , 用严厉镇住学生。
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 , 甚至出现非感动的哭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
我们要懂得 ,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 , 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观念 , 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 , 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
每一节课 ,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 ,接受知识更快。
有笑声的课堂教学 , 教学效率会更高。
2. 要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 , 习惯做“纠错“工作 , 课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 容易造成学生“无声“。
其实 , 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 , 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
教学中 , 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 , 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
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 ; 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 ;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 ;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 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 , 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 , 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怎样上好初三语文课

一、准确的确定目标目标确定是否准确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怎样确定目标呢?1、目标要小而精,易于把握,不能大而空。
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范围就非常广,学生不知道应该感知什么,是内容?是主题?是人物?还是写法?这样的目标学生就不好把握。
2、目标要表述清楚: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程度,都要在目标中明确的说出,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易于操作。
例如“朗读课文”这个目标就很笼统,怎样朗读?读到什么程度?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学生不好操作。
3、一节课的目标不能太多,目标太多,面面俱到,哪方面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都是蜻蜓点水,点到即过,那样就不如就一个方面给学生时间,指导学生充分的训练。
4、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初级目标是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初步技能;中级目标是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级目标则是学生能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二、有效的达成目标确定了明确的、细化的、易于操作的目标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指导学生有效的达成目标了。
达标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自悟的过程,课前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目标,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答题时间,让学生多动笔批注,教师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随时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初三的课堂与初一初二比就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梳理、总结、归纳知识的指导,系统训练,如品味语言题,要分清这类题有几种问法,该怎么回答。
同时要多训练、反复训练。
四、及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并形成学生的能力。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语文课堂就应该不断的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例如结合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抓住重点词语推断词义等方法)、品析语言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象征意的方法)、理清思路的方法(议论文的三种结构、小说的故事情节的等)、分析人物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而分析人物性格)、研读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方法(烘托人物的心情、烘托气氛等)、揭示主题的方法等等。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语文课论文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语文课目前。
全国各地都在实施开展课程改革,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讨论很多。
笔者从事多年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实践,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的确,要想上好一堂初中语文课,并不简单。
第一、首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善于与学生互动交流,把语文课讲课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让学生在45分钟内学到知识。
其次,语文教师课前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从字、词、句、篇、章等五个环节都要认真精心准备,必须了解课文内容涉及到的历史背景,涉猎到的其他学科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都要亲自去查阅字典、词典、看到课文中的专业术语,最好向其他学科的教师请教,把课文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教学重点及难点。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老师必须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第二、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授课技巧,可以旁征博引,实现教学艺术化。
优质的课堂教学应是严密的科学性与巧妙的艺术性高度结合的教学,它以科学性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相畏相成,和谐一致。
艺术性的载体运载着科学性,飞人学生稚嫩的心田,“使学生在知识的王国里啜饮知识甘露,在美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
以生动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第一次和学生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一定得精心设计,让其能达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我曾引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导入语: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庞中华;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对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
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
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怎样上好语文课(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怎样上好语文课(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往往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
然而,研究表明,仅仅停留在教学的探索,停留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作用是有限的。
这样容易形成一种观课评教的不良导向,导致教师去追求往往很难移植的“教学模式”,有的还蜕变为个人的“教学艺术”表演。
我认为要上好语文课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材料”的选取要合宜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就很难上成一堂成功的课。
合宜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我想最起码有两个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由此,在选择、取舍教材时,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文本制宜,因目标制宜,他可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不拘一格。
二、自身“学养”是基础作为一位教师,自身的知识积淀远比教学技巧更为重要。
施教者本身的知识面、知识量直接决定着他的文化视野和学科功底。
一堂好课,从施教者的角度看,应是两种必需素养的融合——思想和艺术。
视野和思想来自学养,施教者学养不同,引领学生达到的境界是迥然有异的。
学养深厚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既到位,又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能给学生高屋建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
好的教师他本身就是一扇窗,无论他讲多讲少,如何去讲,他的视点都是高的,他的课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学生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
新课程背景下,好课将越来越属于学养深厚的人,仅凭施教技术——尤其是应试技巧生存的人,将面临真正的危急。
学养从哪里来?当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作画尚且如此,为师,更是如此。
三、“吃透”教材是关键吃透教材,表现为“广、准、深、巧”。
广,一是将文本放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去学习,让课有广度──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增加文本底蕴;二是拓展延伸,扩展视野。
语文课第一节教学技巧论文

语文课第一节教学技巧论文关键字:普通话学好学生语言第一知识语文兴趣学习教学上好初中第一节语文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虽然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第一次接触,但如果上第一节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那么对他们以后学习语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应该如何上好第一节语文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本人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让他们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于是,在上这一节课时,本人一开始就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今天先给你们讲一个笑话,听完后,看你们能受到什么启发?”于是,本人讲了个关于推广普通话的笑话故事《大肥鸡》。
故事是这样的: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专门煮一些适合北方人口味的饭菜来招待客人。
店里有一位女服务员,她是广州人,但她的普通话说得不好。
有一天,有位北方老汉来到饭店里吃饭。
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对他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位老汉因为听不明白她说的普通话,以为那位女服务员问他去什么地方?老汉心里想:有没有搞错,我是来这里吃饭的,为什么要问我去什么地方呢?后来,老汉明白了女服务员的普通话可能说得不标准,所以自己听错了。
于是老汉就说:“有没有包子?”女服务员听了马上说:“报纸(包子),有!”她很快拿了一张报纸给老汉。
老汉被弄得哭笑不得,心想:“这报纸,我怎样吃呢!”后来,老汉又问:“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地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
”当这个笑话一说完,学生个个都捧腹大笑起来。
于是,本人就趁热打铁地问他们听了这个笑话后有什么启发?有的学生立刻就说,普通话说得不好会闹出笑话;有的学生说,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有的学生说,学好普通话对于我们能准确的表达语言有很大的帮助。
本人顺水推舟地分析:普通话说得好与不好,不单是语言表达准确与否问题,而且关系到我们的写作水平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学好语文知识。
怎样上好语文课作文

怎样上好语文课作文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怎样上好语文课作文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怎样上好语文课作文范文一:学生学好语文课是学好其它课的基础。
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
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要凭借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韵律美,铿锵美,情韵美,修辞美,跌宕美,意境美,语言美和精神美,从而唤醒学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
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课堂闪发出灵性。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
语文教师要怀着一颗宽容地心,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同我们的教育对象一起渡过愉快的成长的生命历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不欣赏自己所教的语文课中的教学内容,就不会上好语文课。
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语文的品质。
学会欣赏语文课程体系,欣赏语文课程中的每一篇文选,欣赏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欣赏上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中的一些细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后的收获,欣赏学生的作品等。
只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语文课中的一切过程和素材以及活动,我们的心理才会是愉悦的,我们的精神才会饱满,我们才愿意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语文课知识含量大,涉及面广,包罗万象,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历史、地理、医药学等等。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博览群书的优秀品质。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对这些相关的知识有所储备,有所理解,才能合理、正确解释和解答语文课中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教师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才会有上好语文课的能力,具备上好语文课的气势,才会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包袱。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摘要】我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注意平时的积累。
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
不但要在教学中有专业的语文知识,如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字学等,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类知识了解。
其次,课前要好好备课。
学习是一个双方努力的过程,上好一节课,老师要提前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
最后,巩固于课后。
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要求学生记得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如何把握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能做到这几点,上好一节语文课,自然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关键词】生动有趣上好语文课在所有人看来,语文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调味剂。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根基不稳,语文课渐渐变得不是那么有趣生动了。
老师们讲授课程,也只是围绕考试所需来给学生无情地灌入。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生也已经不是以往的学生了只能在课堂上获取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如电脑,手机等等。
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做一个称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那究竟该怎样来上好一节语文呢?结合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当今成功的教育专家,我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注意平时的积累。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个很形象的比喻句相信每个老师都知道。
其含义很明显,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足够丰富的知识。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
语文老师又不同于其它科老师,它更要求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
不但要在教学中有专业的语文知识,如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字学等,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而且要对其他各门类知识了解,这就不得不要求语文教师更要多读书学习。
读鲁迅,冰心,高尔基,托尔斯泰等名家的作品,还要向当代优秀的语文教师学习,比如魏书生李海林等。
读专业书刊,订阅一些时尚的语文专业杂志,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比如《河南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报》等。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挑战。
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吃透”教材;体现以“文”为本;重视以“人”为本;做到以“读”为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新课程新课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挑战。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怎样紧跟时代步伐,做一名新课改下合格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深思。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更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中,对如何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吃透”教材是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成的文本资源,挖掘学习语文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挖掘文本里丰富的教育资源,吃透教材,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正如人们常说的: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是没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吃透教材,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灵活地驾驭教材,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上好一节课最为基础的前提,就是要备好课。
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
一节课上的效果好与否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的。
教师只有备好课,吃透教材才能够把握重难点,去照顾不同学情的学生。
具体的讲吃透教材,表现为“广、准、深、巧”,此处不再赘述。
二、以“文”为本是根本“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如何有效的上好一节语文课范文

如何上好一节扎实高效的本色语文课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 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课改进行了十多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这是“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虚。
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
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
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
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
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
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所以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和有效。
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
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去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
第二,闹。
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
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甚至连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
为了应付场面,有时不得不故作姿态,故作矫情。
现在课堂上很少看到那种会心的笑,爽朗的笑,发自内心的笑。
老师和学生缺少激情,这种情况令人不安。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满意的语文课是我们每个做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我从以下方面谈谈自我一点的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1、老师要有高的专业水平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是要从做好一个文化专业水平高的语文老师做起,你有一缸水才能给人一碗水。
这样我们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思考适时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适应现在的部编版教材改革步伐,应用余老师教授"模块学"和"话题提问"等新鲜教学理念。
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也是能教好语文的有利条件。
但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老师要博览群书,博学多识。
语文课学生愿意上,听得进去,这就要求老师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师生互动,完成教与学二者之间的衔接。
2、走进学生心里,激发学习兴趣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
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走进学生心里,唤起共鸣,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借助语文这一教学载体,也可以借助作文这个平台,让学生说出心里话,走进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激起他们信心,才能焕发出学习兴趣。
3、深入研读,课有深度和广度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使《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凭借"作用。
同时课要有深度,也就是授课本源,是指教授学生新知识。
一节好课,更要有广度,涉及知识面不局限于我们今天讲的一点,延伸出来的就是课程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庆华小学张晓宁
主题词:如何上好语文课
摘要:内容主要讲了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因素有设计诗化的语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当使用课堂用语、教师的人格魅力等。
在新课改下如何上一节语文课,是广大语文教师深思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中,对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设计诗化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诗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头脑主动参与的欲望,给他们以优美语言的示范,还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带来语言美的享受。
教师的教学语言亲切、甜美、流畅而生动,加上独白语言达到诗化的境界,行云流水,那听起课来就如同欣赏优美的散文诗一样惬意。
例如我讲《一只小鸟》时,开始部分,出示了一组漂亮的自然美景图,然后给镜头配解说词:“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寻找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领略到各种不同的美。
同
学们,在生活中,山河秀丽、鸟语花香,那是大自然的美丽;优美辞句、灿烂华章,那是语言的美丽;互相关爱、助人为乐,那是心灵的美丽;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那是亲情的美丽。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一双寻找美的眼睛,来学习课文《一只小鸟》,好吗?”学生欣赏着课件画面,聆听着老师美妙的语言,不知不觉地沉浸到一种自然美的意境中。
课伊始,情已生。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中感悟
皮亚杰的心理理论认为,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就语文有效阅读而言,他表现为读者的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的协调。
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时,限于学生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的心理基础与文本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一条怎样的大瀑布?为什么要给他举行“葬礼”?文本的内容较难勾起学生“一拍即合的呼应”。
因此,我在教学时,积极的在文本图式与学生的心理图式间建构通道,帮助学生进入文本图式。
通过看录像片,从前后景象的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到大瀑布的“奄奄一息”是多么让人痛心。
这样,学生被一种能够打动他的方式打动了、震撼了。
从一个凭借他们心理感悟能够进入的入口进行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为什么大瀑布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却要为它举行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为什么要特意穿上黑色礼服,亲自主持这个葬
礼?从而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成为一个“理”的感悟和“情”的熏陶的过程。
三、恰当使用课堂用语,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当我们走进新课堂,就会不断听到充满人文关怀的新用语“请选择你喜欢的……”、“请说出你自己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
这些都是新课标下的新课堂中的新用语。
在教学《三克镭》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亮点”,细细品读。
有的喜欢华居里夫人发现第一克镭的情况,有的喜欢居里夫人需要第二克镭的情况,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每个学生都学得饶有兴趣。
“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学习”,把选择的权力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读课文为例,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轻声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愿意和好朋友一起读。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因此采用的学习方法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充盈着老师的信任,这种信任通过教师的言语、态度,表情、行动等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上进的意识,朝
着新的目标前进。
新课堂上的新用语体现了一种意识和关怀,一种平等和尊重,一种期待和激励。
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这些教学用语,一定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提升语文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语文课可以说最简单,谁都会上,但真正要上好却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如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好作品,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还要有扎实的、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课堂上还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染力等。
这些可以说这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基本条件。
上好一节语文课,还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学生都会效仿,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足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时刻注重自身形象,言谈举止,力求成为学生楷模。
高尚的道德情操,纯洁的品质,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的精神,都能影响学生。
教师要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己,处处做学生表率,才会被学生认可,才会产生感染力。
参考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297期)
《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9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