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完美版)说课材料
小学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小学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小学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小学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情导入新课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
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
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
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
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
(学生自主读书)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说课稿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篇文章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设计理念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采用了“学——议——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读、说、议、写,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段落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难点:1.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五、说教学流程根据课文文本的特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版块的教学: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
读单元导读,交流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学习重点: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二)、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个伟人,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另一个是十六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7.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案例
3.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4.学生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表达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信、自律、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教师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
5.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本节课教师运用了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浮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向
1.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2.问题导向: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问题导向,本节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小组合作:本节课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年级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四年级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
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辩论、寻常、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解释、教授、宣布、固执、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研讨要点:1、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可以发问,实物演示,板演图示,自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与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有机结合。
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些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同学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3、让学生通过自主试验再进行交流。
本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画图法和抓关键词法。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式法来解决:10+1<10(慢);10+1>10(快),这样就很容易也很直观地理解内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日我讲课的题目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青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英勇挑战人人信仰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频频求证和公然试验,用事实保卫了真谛。
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誉了伽利略不迷信威望的独立人品和执著追求真谛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敬威望但不可以盲从以及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
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色:一是经过从怀疑、求证到公然试验这样的详细案例来表现人物质量;二是经过环境或侧面描绘来衬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因此,教课这篇课文,就一定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察教课办理,着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睦一致。
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课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讲课。
一:第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课目的,教课重难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几方面进行讲课。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课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伽利略不迷信威望、仔细、务实的科学精神。
2.认识课文表达的次序,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会本课8 个生字,理解“信仰、违反、胆大嚣张、执拗、惊讶”等词语。
3.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二、再就是要点:认识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威望,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仔细的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
理解伽利略敢于提出疑问、英勇进行试验的语句。
三、本节课的难点是认识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威望,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仔细的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
理解伽利略敢于提出疑问、英勇进行试验的语句。
四、适合的选择教课方法、至关重要。
教课有法,但教无定法。
教课方法的选择依据教课内容和学生的实质状况出发。
又由于任何一堂课的教课,他不行能采纳单调的教课方法,而是多种教课方法的整合应用,因此这一节课教课方法是:讲解法、问题研究发(放幻灯片)、读书指导法,讲练联合,精将多练。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原文(附教学设计+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原文(附教学设计+反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原文(附教学设计+反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文: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
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
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
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
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
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通用7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教学目标1、2。
2、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⑴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课件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⑵ 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1、这句话是谁说的?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
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2、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____着地(板书)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
(同时补充板书)过渡:谁对谁错呢?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⑴ 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⑵ 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三篇
【导语】这篇课⽂主要叙述了伽利略通过思考分析,发现了亚⾥⼠多德关于“两个铁球,同时从⾼处落下来,重的先着地。
”这句话存在⽭盾,他通过反复试验证明了⾃⼰的想法是正确的,最后勇敢地在⽐萨斜塔公开试验,让⼤众明⽩了并不是像亚⾥⼠多德这样的⼤哲学家说的话都是对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习⽬标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
能根据上下⽂理解“信奉、固执、胆⼤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搜集伽利略和亚⾥⼠多德的图⽚和⽣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插图幻灯⽚。
课时:两课时 第⼀课时 ⼀、导⼊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位伟⼤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利的物理学家、天⽂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家介绍⼀下?(学⽣展⽰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个感性的认识) 2、(出⽰课⽂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利的⽐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就请同学们⾃读课⽂,去感受这次意义重⼤的实验。
⼆、初读课⽂,⾃学⽣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声读课⽂,想课⽂讲了⼀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多德、解释、更改、的确、⽐萨城、胆⼤妄为、固执、 2、默读课⽂,初步感知⼈物 默读全⽂,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反复读⼀读,并在空⽩处写⼀写⾃⼰的感受。
3、⼩组内初步交流。
4、⾃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并初步交流了⾃⼰的读书感受。
下⾯,就请同学们再⼀次放声朗读课⽂,可⾃读,也可同桌互读。
(学⽣⾃主读书) 5、把你认为⾃⼰读得得段落读给⼤家听。
第⼆课时 ⼀、复习旧课,导⼊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
第五、第六自然段 1.实验前人们的心理活动、看法→实验后人 们的心理变化谈一谈从中得到的启发。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伽利略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环节五
拓展延伸 综合积累
A 介绍比萨城斜塔
B 英国科学家弗 莱明,发现青霉素 的故事
环节六
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
1.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并抄写在作业本 上。 2.完成本课的练习册习题。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四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5课,该单元 以“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为主题 展开。语言简练、层次清晰是本文最 大的写作特色。
教学目标
1.会写会认课后略、辩、奉等15个生字。 2.能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深刻含义的 句子。 3.默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过程, 并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 法,认真思考并找出真理,领悟到权威的 话不一定是全对的,真理需要不断的思考 和追求。
第三自然段 亚里士多德说了什么?伽利略是怎么看待 这句话的?
↓
真理不一定是全对的
第四自然段 1.伽利略发现真理是错的,他是怎么做的? 实验结果怎么样? 2.两个不同质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出落地,总 是同时着地,下落的速度跟轻重无关。 “总是”说明了什么? 3.伽利略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为什么还要在 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 环节六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 理解感悟 拓展延伸 综合积累 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
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
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
所以,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信奉、违背、胆大妄为、固执、惊讶”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再就是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
理解伽利略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进行试验的语句。
三、本节课的难点是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
理解伽利略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进行试验的语句。
四、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本篇文章讲述了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后,登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说教学理念“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通过课前的一个小实验,让孩子们感受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读、说、议,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词语并理解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4、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
五、说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鸡蛋、水杯、铁球等。
六、说教学流程上课开始,老师说:“鸡蛋在清水中会浮起来。
这句话说的对吗”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在做试验,通过试验孩子们知道这句话是错的,要敢于质疑,动手试验。
名言引入,认识伽利略。
今天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题“着”读(zháo)(一)、初读课文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我这样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自己的演示内 容
5 (5)、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谢谢观看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 课设计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设计
演示内容长度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1547字符
总页数
34个
3个
31个
x页
目录
01 一、教学目标
03 三、教学过程
02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 四段,理解 本段内容, 体会伽利...
1.公开试验成 1
功了。斜塔周 围的人都忍不 住...
2.现在把回答 2
的一句话,跟 老师提问的一 句...
3 3.课文结尾的
一句话:这时 大家才明白, 原...
4 4.这句话最后
指出“大哲学 家说的话也不 是...
5 5.这句话还有
什么进一层的 意思,联系生 活...
(1)、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二)正确, 流畅地朗读 课文。做好 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1、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2
2、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3
3、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4
4、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5
5、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 1
5自然段。一边 读,一边想...
(二)朗读最后 2
(2)、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3)、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4)、请替换自己 的演示内容
1.把本自然 段划分两层 意思(亚里士 多德说...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 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 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四、说教法 情景导入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 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方法。借助实物及 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在 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
(二)夯实双基,书声琅琅 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大 声读、可默读、也可跟同学合作读,并让他们 针对上面的问题边读边想,这一环节既培养了 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 文内容。
(三)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提问“伽利略读书时被称为什么?”学 生从“辩论家”一词体会到伽利略“爱提问 题”的特点,为后文的学习作铺垫。通过理 解“信奉”一词,感受亚里士多德在当时人 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我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 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 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 展。这一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 态,把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代替教师单一的讲 授,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 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讨论:“这 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 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 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让学生明白“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 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六)在回顾课文,挑战权威这一环节中, 我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伽利略和亚 里士多德的话中的漏洞,学生通过朗读及前 面的学习,很快发现两者的话中都只强调 “同时落下”,并没有强调从“同一高度落 下” ,使他们对伟人、对教科书有了更深的 认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案
教学要求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重点难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1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jiā)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伽利略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提出一些不寻常的问题。
2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①为什么用“信奉”而不是“相信”?]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wéi)背人类的真理吗?”3[②连续两个问句反映了什么?]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表现了人们对权威的迷信。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zháo]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4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③这句话中的“如果”可以删去吗?为什么?]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
1知识点详解☜2①“信奉”表示大家把亚里士多德的话视作真理,不容别人怀疑。
而“相信”的程度就一般了。
3②难句解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界狂热崇拜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
4③不能删去。
因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7.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重力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困难,以及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用生动的实例和图示来解释概念,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指导,并在实验后组织讨论,共同分析结果。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效果,收集学生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增加辅助教学材料;针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改进实验设计,提供更多的操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写一篇关于伽利略实验的感悟或心得体会,让学生思考实验对他们的启发和影响。
3. 设计一个与重力加速度相关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和思考,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伽利略进行实验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体验性;课堂反馈,通过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解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独立思考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伽利略实验的过程及结论。
(2)重力加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1)伽利略实验原理的理解。
(2)重力加速度的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