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成本投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成本投入分析

商业银行通常将信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有无的定性观点来左右决策,缺少科学的定量分析。信息技术己经无所不在并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这种基础化趋势越明显,银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越发呈现不计成本投入的局面,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巨额且与日俱增的信息技术建设、维护与服务成本上。

一、建设成本

2006年以后,中国银行业IT建设已经步入成熟期,正从数据大集中阶段向应用集成和金融创新阶段渐进过渡。四大国有银行的信息化投资增速开始放慢,股份制银行信息化投资活跃,而起步较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则成为近两年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亮点。专家预测,中国银行业IT应用市场规模将从2005年的342.1亿元上升为2009年的50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随着银行数据大集中基本完成,硬件产品采购投入逐渐转变为日常性固定投入,投入重点将转向对数据进行整合和挖掘,对各种应用软件如管理软件和商业智能(BI)的需求也在显著增长。各类系统建成后,服务支出比例将逐渐提高,IT外包是其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银行业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所依托的,正是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以及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当中日新月异的深度化应用,可以说信息技术己经无所不在并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这而种基础化趋势越明显,银行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就越发呈现不计成本投入的局面。造成的结果,要么是银行信息部门主导用超额投资来满足不是很高的金融创新需求,再加上还要承担信息建设中摩尔定律界定的损失,而这种投资还有延续效应,在超额投资的前提下,随后的维护费用、服务费用、改造升级的费用都将是超额的,从而造成极大的投资浪费;要么就是财务预算成为刚性约束,投入产出分析不到位导致投资不合理,形成重复、分期、交叉建设。

此外,变动的市场环境也加剧了建设成本的浪费。2005年Gartner的一次调查发现,全世界服务器CPU中,大约有75%的功效根本没有得到利用。造成这种巨大浪费的元凶是工作量水平的变化范围从以前的相对可预知到现在的难以应付,迫使企业准备过多的服务器。与此同时,这些复杂的系统不但要承担越来越多的服务,还要确保这些服务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处于可用状态。电子商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24小时自助银行等目前都得到巨大发展,客户要求越来越多的在线服务。服务要随时待命,并且以最快速度执行。如果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客户将会寻找其他提供商取而代之。各银行都在奋力维护自己的业绩,竞争的态势也愈演愈烈。于是银行不得不在金融创新的信息平台上投入过量的的成本去建立超出实际需求的系统,以应对业务“可能”发生的峰值。

二、IT维护与服务带来的成本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的大力建设,现今每一个部门、省市乃至每一个项目组都可以使用自己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各自的业务,内部形成了大量垂直、横向交错分布的信息系统,系统之间需要网络连接起来,IT系统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而因特网、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和中间业务合作伙伴互联,这在拓宽了公司经营渠道的同时,也使得信息系统变得更为复杂,于是对于信息的保障成为比建设系统更为重要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银行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基础架构以更细的方式不断扩展。自定义功能专门为具体的特定用途而开发。很多IT基础架构采用独立部署方法,如同企业中的高塔或“竖井”,每一架构中都包含来自不同厂商的组件。最初,这种方式还行之有效,但在今天的环境中,许多企业深受维护复杂的异构环境并使之有效运行这一病疾的困扰。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商业银行对于信息系统维护采用了自己维护和外包服务两种方式。自己维护需要维持大量信息技术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提供昂贵的相应信息系统环境和工具,承担系统维护风险,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保障维护服务的质量。于是,越来越多的做法是将尽可能非核心的信息技术系统维护外包,而核心系统的维护尽可能地自主提供。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银行信息外包决策所做的调查可以看出,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不乏大型商业银行)IT外包服务的花费从数百万到十数亿美元不等,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IT建设和维护成本的增长将是刚性的。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信息化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升级周期大大缩短,使得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投资决策习惯,更多地去考虑机会成本。与过去单纯强调成本指标不同,目前外包过程中,银行在重视成本信息之外,同时需要关注的是企业能否更好地适应IT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环境变化迅速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实际上,这种转变不但体现在了银行对信息技术服务和运行维护的外包上,而且体现为在建设初期的投资上也出现了以租赁来取代购买的方式。

三、关于成本的争议——基于对银行自助服务渠道建设中IT投入的分析

以自助设备为例,国内第一批ATM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应用。然而,由于认识的不到位、无足够的客户群、对ATM技术的不熟悉、业务操作及管理规范的欠缺等等原因,自助设备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且运行极不稳定,昂贵的ATM机最终成了一种摆设,并未起到真正为客户服务的作用,可以说当时银行自助服务项目都以失败而告终。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助设备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升级、客户素质的提高,自助设备的应用环境大大改善,到现如今自助设备已经成为广受客户欢迎的必要金融服务设备。然而以ATM为代表的此类信息技术投资在投资收益上是否真正获得正效应,长久以来并无定量化的结论。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业将中间业务功能增加到了自助系统中,客户能在自助设备上实现交电话费、手机费、水费、数据通讯费、电费、保险费、以及银证转账等等。于是针对此类的投资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昂贵的ATM用来做代交费等非现金业务,在投入产出上不合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另一种认为,只要有利于客户,都应该去做。经过发展和竞争,银行业最终选择了后一种观点,选择了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这一主要目的。

今天国内银行业大量的ATM设备具有了多功能化的作用,丰富了自助服务的业务品种,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此外还受到合作单位(如:电力、通讯、水务公司等)的青睐,从此以后,合作公司往往把自助交费功能作为合作的基本条件。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局面下,一方面银行业通过大量的技术投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为合作伙伴大大节省了成本,但另一方面却也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成本,并且在与合作伙伴的谈判中反而降低了谈判的地位(合作公司会提出对ATM布局和数量上的要求,并且以银行的揽存需求为条件提出其它的要求)。而这种银行业的理念和行业习惯还正在被移植到其它诸如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呼叫中心、柜台系统等金融创新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